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79年发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以后,其对前列腺病变的诊断及癌治疗效果观察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开始应用时,由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而限制其广泛应用,近年来经过对其进一步研究,使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而且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了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前列腺癌细胞一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转移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这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靶点.近年来对PSMA的研究成为热点,因此本文旨在对PSMA应用于诊断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前评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是前列腺癌细胞一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尤其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及转移性前列腺癌中高表达,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这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靶点.近年来对PSMA的研究成为热点,因此本文旨在对PSMA应用于诊断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前评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最重要的肿瘤标记物 ,二十多年来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期、预后判断和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不是很高 ,一些提高PSA准确性的方法相继提出 ,并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介绍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结构、功能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分子形式 ,并对目前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提高PSA检测准确性的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游离PSA对前列腺癌检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Pca)的癌标已有十几年,其最大局限性在于不能明确区分良性前列腺疾病与Pca。为提高其特异性与敏感性,最近对游离PSA的百分率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F/T)/PSAD在血清PSA〈4ng/mL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F/T)/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小于4 ng/mL的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血清PSA〈4 ng/mL的17例前列腺癌患者及同期血清PSA〈4 ng/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FPSA/TPSA、PSAD、(F/T)/PSAD值对PSA正常范围前列腺癌的诊断效率。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FPSA/TPSA、PSAD、(F/T)/PSA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性为90%的前提下,(F/T)/PSAD特异性最高。结论在保持较高敏感性的前提下,应用(F/T)/PSAD可提高血清PSA正常范围内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血清PSA密度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清PSA密度(PSAD)在前列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 对173例血清PSA升高,有阳性直肠指诊或异常直肠B超发现者,进行了前列腺活检。对血清PSAD与前列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活检的前列腺肿瘤阳性率为50.3%(87/173),其中前列腺癌84例,肉瘤2例,移行细胞癌1例,当血清PSA为4~20ng/ml,PSAD〈0.15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0.0%;  相似文献   

8.
游离PSA对前列腺癌检测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作为前列腺癌(Pca)的癌标已有十几年,其最大局限性在于不能明确区分良性前列腺疾病与Pca。为提高其特异性与敏感性,最近对游离PSA的百分率进行了研究。本文就近年来的有关研究资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DNA图像分析技术在前列腺癌(P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应用DNA图像分析系统,对2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45例PC进行测量和研究,观察DNA定量分析结果与前列腺病变的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20例BPH中无1例非整倍体出现(特异性为100%),45例PC中有36例非整倍体(敏感性为80%),DNA定量分析的各项指标值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性。结论:DNA图像分析技术在前列腺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项有效的预测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但却不是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为了提高其特异性和敏感性,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多种与PSA相关的概念相继提出,本文就PSA及其相关标志物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腹剪切波成像(shear-wave,SWV)技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SWV技术对60例前列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测值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鉴别其良恶性.结果 SWV技术检测的前列腺恶性占位病变与前列腺良性占位病变组比较,剪切波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良性占位与前列腺正常组的剪切波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以剪切波速大于2.87 m/s作为前列腺恶性占位的诊断标准,SWV鉴别前列腺良恶性占位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66.7%.结论 SWV技术可以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筛查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特异抗原分子类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前列腺癌 ( PCa)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这与临床广泛应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 PSA)浓度测定方法有很大关系。迄今 ,PSA已成为敏感性与特异性最高的泌尿系肿瘤血清标记物 ,各医院已将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用以检测 PCa。由于 PSA对肿瘤并非有特异性 ,故用以诊断 PCa的敏感性与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特异抗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已被广泛地作为一个生物学标志用于发现前列腺癌(PCa)和评估治疗的反应。但是,标准血清总数PSA测试对发现大部分早期肿瘤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其适当的筛选价值仍有争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PSA对PCa的致病机理和治疗上所扮演的角色和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SA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表皮细胞产生的蛋白水解酶,是精浆的组成成份,但在血清中常可微量检出,多数情况下前列腺癌病人血清PSA升高,由于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血清PSA亦增高,故PSA不是肿瘤特异性标记物,为提高其特异性,最近对PSA的分子亚型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PSA的生化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特别是对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来提高PCa和BPH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比较组织PSMA与PSA对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ABC三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用PSMA和PSA单克隆抗体对70例前列腺癌(PCA)、2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20例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织进行染色。结果: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SA则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高表达;组织PSMA对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SA。结论:PSMA是较PSA更具特异性的前列腺癌瘤标,可望取代PSA成为诊断前列腺癌的新型瘤标,并在前列腺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比值(F/TPSA)在TPSA4~10μg/L之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中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对281例病人的TPSA和FPSA进行测定,并计算F/TPSA,其中TPSA在4~10μg/L的PC和BPH病人分别是10例和51例。结果:PC组和BPH组的TPSA分别是6.22μg/L和6.04μg/L,两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F/TPSA比值分别是0.11和0.21,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当F/TPSA为0.15~0.20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0%~90%和88%~67%。结论:F/TPSA有助于鉴别TPSA在4~10μg/L之间的BPH和P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是一种较好的鉴别BPH和PC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在前列腺癌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前列腺癌(Pca)25例,前列腺增生(BPH)3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c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浓度;计算f/tPSA比值并对tPSA、f/tPSA、cPSA进行统计学比较和ROC曲线分析。结果cPSA、tPSA在BPH组、Pca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若以cPSA15.75ng/ml作为截断点诊断Pca,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实验有效率各参数均比较理想,分别为79.17%,92.86%,90.48%,88.46%。另tPSA,cPSA,fPSA三者在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tPSA>cPSA>f/tPSA。结论cPSA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建议临床以cPSA15.75ng/ml作为截断点,这能大幅度地提高cPSA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  相似文献   

18.
冯陶  窦长琪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685-687
作者建立了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BA-ELISA)测定法并用于临床。测定结果表明,合并前列腺急或慢性炎症患者的血清P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以10ng/ml为界值诊断前列腺癌,其敏感性为62.96%,特异性为91.81%。我们用自建的BA-ELISA法和进口试剂盒Tandem-E法平行测定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血清PSA水平,结果表明BA-ELISA法用于临床比Tandem-E法更灵敏、更经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整体组织病理切片(前列腺大切片)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在前列腺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3月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9例患者临床资料,除外未行MRI/DWI检查、前列腺手术史、已行内分泌治疗等患者9例,符合条件患者10例,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收集患者的DRE、前列腺穿刺活检、MRI、DWI资料,术后将前列腺标本制成前列腺大切片。应用"六分区法"对前列腺进行分区,DRE检查记录前列腺结节所在区域,前列腺穿刺活检12针依位置编号将阳性者归入相应区域,与术后整体组织病理进行比对。两位阅片者"盲法"进行阅MRI和MRI/DWI片,每个分区分为5档进行评价:1.正常;2.可能正常;3.不确定;4.可能是癌;5.肯定是癌,当两位阅片者所得结果的平均值≥4时,认定该区域是MRI或MRI+DWI评估为前列腺癌的区域。结果:在10例前列腺癌患者共60个分区中前列腺大切片证实的前列腺癌区域为27个(45%),基底部、中部、尖部的前列腺癌区域分别为8个(40%)、11个(55%)和8个(40%),前列腺癌呈明显的多灶性分布。DRE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29.6%、72.7%,低于其他检查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5.6%、81.8%,与MRI的诊断价值类似(51.9%和84.9%),引入DWI参与前列腺癌的定位诊断,可维持特异性不变的情况下,提高MRI的敏感性至77.8%。对于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较差(37.5%和45.5%),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100%和100%),引入DWI可将前列腺尖部、中部MRI诊断的敏感性提高至75%和81.8%。结论:MRI在前列腺癌定位中的价值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相似,但明显优于DRE;引入DWI可以明显提高MRI定位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别是对于前列腺尖部和中部的肿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活检后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指标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可能性,确定活检前后T-PSA比率的临界值。方法:对血清T-PSA异常的36例患者(平均年龄69.89岁)进行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活检后在第10、30、60、90min分别进行血清T-PSA测定,并描绘血清T-PSA动力图。计算各时间点活检后T-PSA比率(活检后T-PSA/活检前T-PSA)。根据患者的穿刺活检结果将其分为非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癌组,并进行两组活检后T-PSA比率的比较。应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活检前后T-PSA比率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结果:非前列腺癌组各时间点活检后T-PSA比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P<0.05)。应用ROC曲线计算获得活检后30min和T-PSA比率为1.5时是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时间点和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93%。结论:前列腺活检后30min时T-PSA比率可有助于筛查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对于活检后T-PSA比率较低且首次活检结果阴性的患者,应进行重复活检。本结果有待进一步前瞻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