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13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1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E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客观支持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低于健康志愿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E组抑郁标准分和焦虑标准分均高于健康志愿者(P〈0.01)。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组与无症状组主观支持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主观支持比客观支持对RE的影响更大。临床医生在RE患者加强躯体治疗的同时应该关心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并睡眠障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前瞻性调查经内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共105例的睡眠状况,根据睡眠质量评分将病人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同时应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所有病人进行反流症状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及应用洛杉矶分类法对所有病人进行内镜下食管炎分级。结果合并睡眠障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病人(P < 0.05~P < 0.01)。C/D级食管炎病人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A/B级食管炎病人(P < 0.01)。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反流症状评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82,P < 0.01)。结论合并睡眠障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容易伴随焦虑抑郁,且睡眠质量与食管炎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鼻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70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评定,并与62例健康志愿者评定结果对照。结果:慢性鼻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慢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除物质生活维度及认知功能、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因子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维度及各因子与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慢性鼻炎患者存在较广泛的心理健康问题,且生活质量较差,应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瑜晖  钟球  李朋方  蒋莉  温良焕 《广东医学》2006,27(12):1892-1894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63例MDR—TB患者及对照组进行测评,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结果MDR—TB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和精神病性等6项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的差异更为突出(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更是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理健康与支持总分、支持利用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MDR—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得到的社会支持低,社会支持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和肝胃郁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差异。方法:收集2007年6月~200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及肝胃郁热证的患者。填写临床调查表,行胃镜等检查,分析两种证型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合并胆系疾病情况,以及内镜下食管黏膜炎症、胃内胆汁反流、HP感染的差异。结果: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患者平均年龄大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临床症状重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合并胆系疾病发生频率高于肝胃郁热证(P〈0.01),胆热犯胃证食管黏膜炎症程度重于肝胃郁热证(P〈0.01),内镜下胃内胆汁反流、HP感染发生频率均高于肝胃郁热证(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证与肝胃郁热证在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合并胆系疾病病史及内镜下表现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其合并病史情况及内镜下表现可为临床准确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人文关怀干预,观察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状况,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同时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人文关怀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心理状态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为分两组,对照组(n=31)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n=35)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每周2次,6周为1疗程。于入组时、6周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6周末试验组SAS和SDS评分比入组时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AS:P〈0.01;SDS: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为70.9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来访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为心理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依据。方法:对48例到我院门诊来访的在校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心理测量与评估。结果:个性特征中的神经质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敌对、偏执(P〈0.001)、精神病性(P〈0.01)、抑郁、恐怖(P〈0.05)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内外向与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P〈0.001)、强迫、抑郁、恐怖(P〈0.01)、焦虑(P〈0.05)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与所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01),掩饰性与敌对、偏执(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P〈0.05)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门诊来访大学生心理问题与个性特征有密切关系,应该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他们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方案。方法对我院内科门诊治疗的21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组)与胃炎三联疗法(观察组)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中观察组明显优于治疗组(P〈0.01),在非Hp阳性的患者中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1),单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组优于观察组(P〈0.01)。结论单纯的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效果好、疗程短、经济、不良反应少;若存在Hp感染则需应用三联疗法,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0.
陈楦  林绍贤  黄贾生 《中外医疗》2010,29(35):1-1,3
目的调查评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的平均得分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采用Zung氏自评抑郁量表和Zung氏自评焦虑量表的总分均值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下降,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卵巢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潍坊市奎文区妇幼保健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6例卵巢癌患者(研究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卵巢癌患者精神症状多、焦虑及抑郁程度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卵巢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在对卵巢癌患者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有必要同时提供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身心症状应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褒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SCL-90,SAS,SDS,PSQ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纯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后HAMD-17,HAMA减分率增加,治疗效果良好,合并物理疗法或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的同时,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效果更理想。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存在身心症状,需要及时给予抗抑郁、焦虑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80名ICU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价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后ICU患者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值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值比较(P〈0.01),用TCSQ的PC评分(t=2.48,P〈0.05)和NC评分(t=3.20,P〈0.01)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改善ICU患者家属的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减轻患者家属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类分层、分段、随机、整群的抽样方法选取234例杭州市社区工作者,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工作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正性体验、抑郁症状、客观支持;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为抑郁症状、负性体验、主观支持、正性情感、正性体验。结论社区工作者存在较高的心理应激状态,应重视改善其应对方式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EDV)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及对其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NEDV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妇女进行对照调查分析;比较NEDV患者有无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程度及瘙痒症状评分;采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和性生活功能评估量表(BISF-W)调查分析焦虑/抑郁对NEDV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NEDV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EDV患者中,有焦虑/抑郁者及焦虑/抑郁重度者瘙痒症状评分均高于无焦虑/抑郁者及焦虑/抑郁轻度者(P〈0.05);有焦虑/抑郁者睡眠评分高于无焦虑/抑郁者,而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三个维度评分低于无焦虑/抑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DV患者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影响其睡眠和性生活质量。外阴瘙痒症状是引起焦虑/抑郁的因素之一,提示对该人群行生物治疗的同时,需心理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负性情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测评,将结果与和100例健康人群进行比较。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TSCS总分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TSCS分与SDS、SAS具有负相关性(r=-0.308~-0.434,P〈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评价较低,焦虑抑郁情绪能够降低自我概念水平,临床治疗中,应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概念水平。  相似文献   

17.
崔明姬  顾春梅  许颖  李敬阳 《吉林医学》2008,29(17):1441-1443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稳定腹膜透析1年以上的尿毒症患者68例为腹透组,对照组为健康自愿者5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DS)、自评焦虑量表(SAS)等定式问卷调查后,资料量化用SPSS7.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SCL-90结果腹透组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因子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DS结果腹透组抑郁严重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S结果腹透组焦虑标准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与抑郁程度指数和焦虑标准分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应该针对不同情况患者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探讨言语识别率对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性聋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同时与80例听力正常志愿者进行评估作为对照。并且对80例老年性聋患者进行言语识别率检查,将言语识别率≤80%分为一组,〉80%分为一组,两组间对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比较。结果: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阳性率显著高于同龄听力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言语识别率≤80%的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阳性率显著高于言语识别率〉80%的老年性聋患者。结论:焦虑及抑郁情绪在老年性聋患者中发病率高,言语识别率与老年性聋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相关,耐心交流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相关的应激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选取住院的60例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经过自动思维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及YG性人格测验测评,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方法,分析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相关的应激因素在首发女性抑郁症患者发病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结果①自动思维总分与抑郁/焦虑总分、功能失调性认知总分、脆弱性、吸引和排斥、完美化和自主性态度等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或P〈0.01)。②自动思维总分与十二种性格中的自卑感、神经质、缺乏客观性和非合作性因子分呈正相关,与支配性、社会内外向性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③自动思维和自责、合理化呈正相关,自动思维和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呈负相关(P〈0.05或P〈0.01)。④路径分析表明:自动思维对抑郁有直接预测作用;神经质、完美化、自责、焦虑通过自动思维对抑郁有间接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自动思维有负向预测作用,且通过自动思维对抑郁有间接预测作用(P〈0.05或P〈0.01)。结论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相关的应激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开展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入院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焦虑量表(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量表(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手术前1 d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精神病性、敌对等心理症状的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择期开颅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的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