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腕踝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仁定  林凌峰 《中国针灸》2006,26(12):851-856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取腕上1、上2,对照组口服地尔硫,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4·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结果显示远期疗效亦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腕踝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缪花  贾成文  董琪 《陕西中医》2014,(5):591-592
目的:观察腕踝针与药物治疗Lizarov环式外固定架骨运输术后疼痛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30例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腕踝区域划分取穴,对照组30例口服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者之间疗效比较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机械致慢性疼痛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3.
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踝三针组(96例)、药物对照组(48例)、针刺对照组(48例).分别采用踝三针、肌肉注射来比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各疗法的镇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镇痛效果及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效果、综合疗效评价均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刺对癌症疼痛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丹宇  陶冶 《中国针灸》1998,18(1):17-18
对 1 1 3例具有不同程度疼痛症状的癌症病人分别进行针刺镇痛、WHO药物三级止痛阶梯和针药结合治疗。结果表明 ,显效 :药物组 (2 0 .5 9% )与针刺组 (4 8.6 5 %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总有效率 :药物组 (5 0 .0 0 % )与针刺组 (72 .97%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针药组 (95 .2 4%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针刺镇痛优于药物止痛 ,针刺和药物结合治疗癌症疼痛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腕踝针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胡侠  凌昌全  周庆辉 《中国针灸》2004,24(3):149-151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癌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86例肝癌疼痛患者,单纯腕踝针治疗36例,按照三阶梯止痛原则单纯服药组50例,比较其在镇痛疗效上与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愈显率86.1%;接受腕踝针治疗的患者与按三阶梯服药的患者镇痛疗效上无显著差异,持续缓解时间较服药组长,且无毒副作用.结论:腕踝针治疗肝癌疼痛疗效显著,与服药组比较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次髎穴深刺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平武 《中国针灸》2007,27(3):182-184
目的:探讨以针灸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效穴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时采用常规取穴加次髎穴深刺,对照组仅针刺常规穴位,其余治疗两组相同。治疗两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5.203,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8.6%,对照组为2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深刺次髎穴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取穴,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分期整体针灸法与常规针灸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按整体针灸法分期取穴治疗,对照组按常规针灸法取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中风病中医病类诊断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透刺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薛立文  李群  孙敬青 《中国针灸》2007,27(7):491-493
目的:探索提高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加电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及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肢关节活动度评分及上肢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均可有效缓解肩手综合征所致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水肿,但透刺法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腕踝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结果:两组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腕踝针法和颈夹脊穴针刺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腕踝针法具有取穴方便、不易发生针刺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肩周炎7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畅 《新中医》2007,39(12):68-6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为2组。针刺组79例采用针刺治疗:按摩组69例采用按摩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结果:愈显率针刺组为88.6%,按摩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针刺组疗效优于按摩组。2组治疗前PR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疗程后2组PRI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肩周炎优于按摩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邹宏军  赵文民 《中国针灸》2004,24(4):227-228
目的:探寻提高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疗效的疗法.方法: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同时,应用头针、舌针、体针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67.7%,两组疗效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有效提高西医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11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针灸与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患者随机分成针灸治疗组110例和西药对照组120例.针灸组采用针灸疗法,主穴为百会、关元、合谷、三阴交等,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宫黄体酮等常规西药治疗.结果:两组间的愈显率、总有效率、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囊腺型增生性功血疗效显著且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3.
三步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晓刚  张丽  王国华 《中国针灸》2004,24(4):232-234
目的:探讨三步针法对中风偏瘫的影响.方法:将7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三步针法及传统针刺方法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肢体瘫痪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0.5%,与对照组的36.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步针法对中风偏瘫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三段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陈尚杰  李红  张家维 《中国针灸》2006,26(6):421-423
目的:比较三段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到三段针刺组及常规针刺组,各35例。两组均取中平、阳陵泉、患侧肩、肩、肩贞等穴,三段针刺组操作时分步骤进行。结果:三段针刺组有效率为97·15%,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7·10%(P<0·05);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VAS评分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三段针刺法治疗肩周炎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卜彦青 《中国针灸》2004,24(2):97-98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以针刺颈夹脊、百会、风池等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6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2.0%,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治愈率为28.3%,总有效率为67.4%.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1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扬扬  廖静平  李琼 《中国针灸》2004,24(11):750-752
目的:对比腹针与体针治疗腰椎间盘膨(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1.0%,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分别为48.1%、86.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从治疗次数上看,腹针所需次数比体针次数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本病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7.
齐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瑜  李家康  罗惠平 《中国针灸》2004,24(12):835-836
目的:探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齐刺颧髎加阳陵泉、丰隆穴治疗,对照组18例以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齐刺颧髎穴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药物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维  刘滨  郑红霞 《中国针灸》2005,25(2):101-10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清燥解毒通络针刺法(取曲泽、太冲、血海、三阴交、太溪为主穴)治疗SS 6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并辅以人工泪液等对症治疗)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3%,对照组有效率56.7%,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1例出现副反应.结论:清燥解毒通络针刺法治疗SS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副作用,确为治疗SS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