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9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病灶样本, 对其菌种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121例患者中, 共分离病原菌6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2株(53.76%), 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92株, 13.29%)、肺炎克雷伯菌(55株, 7.95%)及阴沟肠杆菌(38株, 5.49%)等;革兰阳性菌276株(39.88%),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40株, 20.23%)、化脓性链球菌(38株, 5.49%)及粪肠球菌(27株, 3.90%)等;真菌44株(6.36%), 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9株, 2.75%)和热带念珠菌(7株, 1.0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53.57%), 化脓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89.47%, 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高(29.35%), 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38.18%)和头孢唑林(36.36%)耐药率较高。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高于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χ...  相似文献   

2.
IgA为主型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IgA-dominant infection-related glomerulonephritis, IgA-IRGN)是一种独特形式的感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致病微生物为葡萄球菌, 儿童少见, 但免疫缺陷、皮肤黏膜屏障缺陷患儿该病患病率逐渐升高, 预后不佳。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急性肾损伤和低补体血症, 肾脏病理表现类似于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鉴别诊断存在困难。该文综述IgA-IRGN的研究进展, 提高儿科医师对儿童IgA-IRGN的认识, 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方法调查2022年11月1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全国麻醉工作者及其周围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问卷调查时间为2023年1月7日至1月15日, 采用腾讯电子问卷(ID.11492813), 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至全国麻醉学各类协会或学会群, 并要求群内成员转发至朋友圈。结果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7 000份, 共收回来自于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有效问卷11 060份, 回收率65.05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0 068例(91.037%), 感染人群中男性比率47.606%, 女性比率52.394%。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85.777%)、咳嗽(83.731%)、乏力(75.338%)、睡眠异常(64.352%)、四肢肌肉酸痛(58.890%)、头晕头痛耳鸣(38.617%)、味觉丧失或异常(37.763%)、嗅觉丧失或异常(30.960%);外周神经痛多出现于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后3 d内;出汗症状2 963例, 其中男性比率47.25%, 女性比率52.75%, 且转阴后仍有持续出汗者比率37.80%。调查人群中有1 151例合并...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精准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 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简要述评实体器官移植感染的精准防治策略, 以期为临床防治实体器官移植后感染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感染是烧伤后的常见并发症, 也是造成危重烧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及各器官功能减退等原因, 烧伤后感染更加严重。此外, 老年烧伤感染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给其诊断与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对老年烧伤患者救治而言极为重要。该文结合老年烧伤感染临床特点, 从液体复苏、创面处理、抗生素使用、脏器保护、营养支持及感染预防等方面, 总结老年烧伤感染防治研究进展, 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外伤骨折术后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创面修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 树兰(杭州)医院手足外科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的缺损创面患者22例, 男17例、女5例;年龄21~53岁, 平均35岁。用3种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 其中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肌)皮瓣修复9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7例、腓动脉穿支皮瓣6例。创面缺损面积3.0 cm×3.8 cm~12.0 cm×9.0 cm, 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刃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21例患者供区缝合创面及植皮均一期愈合, 皮瓣均成活;1例患者腓肠神经营养筋膜蒂岛状肌皮瓣坏死。术后随访5~24个月, 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良好, 无溃疡、外观满意。结论小腿部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骨折术后部分皮肤软组织坏死缺失创面, 是较理想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7.
更正题录     
本刊2021年第41卷第2期发表的文章心尖入路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麻醉管理规范, 图1内容更正为:(一)麻醉前访视与评估:2.EuroScoreⅡ评分;(二)麻醉前准备:3.入室后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4.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完成桡动脉穿刺监测ABP及基础ABG。  相似文献   

8.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和下肢残疾的重要原因, 治疗难度和治疗效果与早期准确诊断密切相关。传统的诊断方法对尚未出现股骨头次级骨化中心者首选髋关节超声, 对已出现者选择骨盆正位X线片;但两种方法均有赖于临床医生的手动测量与经验判断, 耗时费力、可重复性差。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影像的有效整合可改善儿童DDH的诊疗现状, 提升临床诊治效率。对4~6月龄内婴儿通过局部特征提取的分割算法、基于图像搜索的分割算法及深度学习网络等技术能够快速分析髋关节超声图像、测算DDH指标及辅助诊断DDH;对4~6月龄以上者利用骨边缘检测与模块匹配算法、深度迁移学习算法、同步挖掘局部及全局结构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自动识别骨性解剖关键点、计算髋关节参数及诊断儿童DDH。然而, 由于技术所限及研究者认识不足, 现有的儿童DDH辅助诊断工具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文献检索从诊断可靠性及合理性等方面探讨儿童DDH人工智能影像学辅助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并为今后实现真正智能化的自动诊断工具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肆虐大背景下,通过完善供者和受者感染状态评估、提高移植后感染的诊断水平、挖掘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提高移植受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泌尿系感染(UTI)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脓毒症分为非脓毒症组(99例)和脓毒症组(2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泌尿系感染患儿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发热、腹泻、泌尿系超声异常、年龄、发热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是UTI患儿发生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泌尿系超声异常、年龄、发热持续时间、PCT是UTI患儿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泌尿系超声异常、发热持续时间长、小月龄患儿以及PCT升高是儿童UTI发生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瘘伴腹腔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19例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 手术方式为十二指肠造瘘术或改良十二指肠旷置术。结果 19例患者均伴有腹腔感染, 其中十二指肠残端瘘9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行十二指肠造瘘11例, 改良十二指肠旷置术8例, 中位手术时间110(60~140)min, 术后中位住院时间29(9~103)d。术后死亡2例, 其余患者瘘口均愈合, 治疗有效率达90%(17/19)。结论外科干预十二指肠瘘应着重感染源控制、加强肠腔及腹腔引流,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感染是烧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是引起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如何有效防治感染的发生发展是烧伤治疗的重要任务。临床上对感染尤其是烧伤感染的定义、诊断及救治仍存在较多的争议。该文作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希望能加深读者对烧伤感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穿孔致腹腔感染是急诊手术常见原因, 大部分情况下需行病变肠段切除, 切除后行一期吻合还是造口, 是困扰临床医生的关键。随着外科技术不断进步, 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增加, 一期切除吻合术成为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对术后吻合口漏的担忧, 临床实际中术后造口率仍居高不下。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胃肠道穿孔致腹腔感染外科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就穿孔位置、病因等问题, 探讨了最佳手术方案。对并对一期吻合后吻合口漏的多种预防手段进行探讨, 包括围手术期管理、胃肠道吻合和肠道灌洗减压等技术, 以期提高肠切除术后一期吻合率, 为消化道穿孔致腹腔感染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严重烧伤的致死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大量研究表明, 严重烧伤患者快速出现感染症状、病情进展迅速与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密切相关, 然而临床实践中对细胞因子风暴的监测预警及对症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该文就细胞因子风暴及关联的细胞因子、烧伤感染诱发细胞因子风暴的机制、预警及治疗进行综述, 旨在为减轻严重烧伤患者感染程度、降低病死概率提供临床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2例老年女性患者, 以高热为主要症状就诊。既往均有糖尿病病史。就诊时血白细胞、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均明显升高, 尿细菌培养均提示大肠埃希菌生长, CT检查示膀胱壁增厚伴积气。2例均诊断为气肿性膀胱炎。予留置导尿, 胰岛素控制血糖, 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经保守治疗后2例均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重建的临床策略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2012年6月至2021年6月连续收治的27例因骶骨原发或继发肿瘤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和软组织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 女性16例, 年龄(46.2±23.6)岁(范围:16~72岁)。根据肿瘤部位和组织缺损大小选择骶棘肌、臀大肌、腹直肌等进行软组织重建, 并进行术后随访。收集患者的手术方法、术中情况、并发症、疾病转归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7例骶骨肿瘤患者中, 肿瘤平面位于S1 8例, S2 5例, S3及以下14例;肿瘤体积≤400 cm3 12例, >400 cm3 15例;手术时间[M(IQR)]100(90)min(范围:70~610 min);术中出血量800(1 600)ml(范围:400~6 500 ml)。软组织重建采用经腹腹直肌转移修复术2例, 腹膜外腹直肌转移修复术1例, 臀大肌转移修复术5例, 臀大肌推移修复术13例, 骶棘肌转移修复术6例。术后6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切口感染1例, 皮缘坏死4例, 术后3年因内固定物断裂发生迟发...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卫生组织(www.who.int)实时公布数据显示, 自2019年底至2023年初,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已造成全球逾6.6亿人感染, 超过750万人死亡, 导致世界范围的医疗危机和卫生资源紧张。该病毒不仅影响呼吸系统, 也会侵及多个器官和系统, 产生局部或全身症状。虽然大多数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可以在几天或几周内康复, 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或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包括疲劳、呼吸困难、认知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味觉和嗅觉丧失、头痛、胸痛和关节痛等[1], 通常称为新冠肺炎后综合征(PCS)或长新冠肺炎后综合征(long COVID-19 syndrome)。预计新冠肺炎大流行后, PCS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重要健康问题, 如处理不当, 不仅会影响患者本人的生命质量, 也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胫骨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宝鸡第三医院手显微外科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或加髂骨混合植骨)治疗胫骨骨髓炎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64岁,平均41岁。对5例急性感染期创面或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先给予局部换药引流或扩创后VSD处理,全身抗感染或预防感染治疗,待急性感染期过后再彻底扩创、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予以修复重建;对11例慢性低毒性骨髓炎患者,给予彻底扩创后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一期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予以修复重建。对7例扩创后骨缺损较多或空腔较大者,给予硫酸钙人工骨和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采用肌瓣或肌皮瓣嵌合修复。组织瓣切取大小为2.0 cm×3.5 cm~12.0 cm×23.0 cm。通过门诊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参照McKee等骨感染治疗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除1例组织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组织瓣均顺利成活。随访12~40个月,平均18个月。1例骨髓炎术后1年复发,给予再次彻底扩创后,应用载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肾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发病特点与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3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实施的360例次儿童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儿童受者排斥反应发病特点及治疗预后。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不同分组间血肌酐值, 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分析排斥反应发生率和不同排斥次数的死亡删失移植肾存活率。结果共有58例受者发生82次排斥反应, 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累积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9.2%和11.3%。病理活检证实的排斥反应有50次, 其中细胞性排斥反应(T cell mediated rejection, TCMR)占42.0%(21/50),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 mediated rejection, ABMR)占20.0%(10/50), 混合性排斥反应占38.0%(19/50)。58例受者首次排斥反应治疗后, 69.0%(40/58)的移植肾功能稳定, 31.0%(18/58)的移植肾功能受损;发生临床排斥、ABMR和交界性排斥受者中分别有80.8%(21/26)、85.7%(6/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拱顶石皮瓣(KF)修复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10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显微修复外科对12例患者行皮瓣移植术, 皮瓣供区用KF进行修复。其中修复股外侧肌皮瓣供区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区3例,背阔肌皮瓣供区4例,内踝上岛状皮瓣供区2例。设计KF的面积为15.0 cm×12.0 cm~30.0 cm×20.0 cm。应用KF类型为Ⅰ型3例、ⅡA型5例、ⅡB型2例、悉尼黑色素瘤科(SMU)改良KF设计型2例。术后4例患者电话随访,5例微信随访,3例门诊随访。随访观察皮瓣外观和术后并发症,皮瓣外观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瘢痕外观评估和评定(SCAR)量表进行评分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9(2~27)个月,所有患者KF移植区域颜色、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感觉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皮瓣坏死、伤口裂开和静脉回流障碍等并发症。本组末次随访时VSS评分为(2.17±0.58)分,SCAR评分为(5.33±1.23)分,修复结果满意。结论 KF作为一个接力皮瓣,可简单有效地修复皮瓣供区缺损,避免了供区软组织缺损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