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良性疾病,但其具有种植、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特征,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明确。内膜异位症难治愈、复发率高一直是妇科的棘手难题。自噬是细胞的一种自我维稳机制,广泛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最近研究发现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及异位内膜细胞自噬水平皆异于正常内膜,故自噬可能与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自噬也许能成为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一个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改善卵母细胞质量方面探讨中药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相关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2)和模型组(n=102)。模型组小鼠构建EMs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34)、孕三烯酮组(n=34)和内异方组(n=34)。各组小鼠分别予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孕三烯酮混悬液(孕三烯酮组)和中药内异方水煎剂(内异方组)灌胃。对小鼠进行交配实验、模型验证、促排卵后卵巢固定病理切片染色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培养。排除未成功造模小鼠,观察并比较4组自然妊娠率和平均产仔数、卵巢平均有腔卵泡数和各阶段卵泡的比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结果内异方组平均产仔数(15.5±2.7),显著高于其余3组(P均<0.05);内异方组小鼠卵巢各阶段卵泡所占比例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9),内异方组有腔卵泡(后期)比例显著升高(12.3%vs. 1.9%,P=0.006);内异方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68.3%vs. 48.0%,P=0.005)。结论中药内异方提高EMs小鼠自然生殖力,促进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往往引起育龄期妇女不孕症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促排卵后获卵率较低,可能与卵泡发育障碍、卵母细胞质量受损等因素相关。卵母细胞在整个成熟过程中始终与卵泡液密切接触,卵泡液微环境的改变势必影响卵母细胞质量。本文从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方面综述子宫内膜异位症卵泡液微环境改变导致卵母细胞质量受损、不孕症发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生殖医学杂志》2015,(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缺血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选择SPF级,8~10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建立子宫内膜缺血预处理(IPC)以及缺血(ISCH)模型。根据供体小鼠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CON组)、预缺血处理组(IPC组)、缺血处理组(ISCH组)、ISCH+IPC组以及Akt抑制剂预处理的ISCH+IPC组(ISCH+IPC+LY组);采用HE染色检测异位移植内膜病灶大小,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指数,RT-PCR测定子宫组织Akt、Bcl-2以及Bax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子宫组织p-Akt、Bcl-2以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1)IPC组成模率高于CON组(P0.05),IPC+ISCH组成模率以及内膜存活率均高于ISCH组(P0.05)。(2)CON组细胞凋亡指数(AI)与IP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ISCH组AI低于ISCH组但高于IP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显示,IPC组Akt-mRNA、Bcl-2-mRNA以及Bax-mRNA表达均高于CON组(P0.05);ISCH组及IPC+ISCH组Akt-mRNA、Bcl-2-mRNA表达均低于IPC组,而Bax-mRNA表达高于IPC组(P0.05);IPC+ISCH+LY组Akt-mRNA、Bcl-2-mRNA表达低于IPC+ISCH组,而Bax表达高于IPC+ISCH组(P0.05)。(4)Western blot显示,IPC组p-Akt、Bcl-2及Bax蛋白表达高于CON组(P0.05);ISCH组p-Akt、Bcl-2蛋白表达低于IPC组(P0.05),IPC+ISCH组p-Akt、Bcl-2蛋白表达高于ISCH组、而Bax蛋白表达低于ISCH组(P0.05);IPC+ISCH+LY组p-Akt、Bcl-2蛋白表达低于IPC+ISCH组(P0.05),而Bax蛋白表达高于IPC+ISCH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预缺血处理能够抑制异位移植后内膜细胞凋亡,而这一机制可能与Akt信号通路磷酸化以及上调其下游靶蛋白Bcl-2、下调Bax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活血消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胚胎供体小鼠(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和接受胚胎移植的假孕小鼠(中药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来源,两两组合,将实验分为9组进行IVF-ET,移植7d后,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妊娠率及活胎率。结果IVF-ET后,9组小鼠的妊娠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组比较,中药-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及假手术-假手术组的IVF-ET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假手术-中药组、假手术-模型组及假手术-假手术组的IVF-ET妊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9组活胎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假手术-假手术组、假手术-中药组、中药-中药组、中药-假手术组、中药-模型组、假手术-模型组、模型-假手术、模型-中药组、模型-模型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消异方可提高模型小鼠IVF-ET的妊娠率及活胎率。 相似文献
6.
俞氏内异方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俞氏内异方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8例内异症患者以益气补肾化瘀为主的水煎内服方、灌肠方及外敷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基础体温(BBT)、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不育者的效果。结果内异症48例治疗有效率为94%,其中20例不育患者妊娠15例,妊娠率为75%。治疗后痛经积分及非经期盆腔痛积分显著降低(P<0.01),卵巢内膜样囊肿明显缩小(P<0.01),BBT类型分布及HPS(highphasescore)评分都有明显好转(P<0.01),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俞氏内异方组可显著改善内异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促进不育者妊娠。 相似文献
7.
《生殖医学杂志》2019,(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自然周期卵泡液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Ms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2016年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妇女医院生殖中心因EMs行自然周期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1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EMs组),其中轻度EMs患者7例,中重度EMs患者10例。同时收集同期17例年龄匹配,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在该中心行自然周期IVF/ICSI-ET助孕的患者做为对照组。在自然周期采卵日收集卵泡液,通过Bio-Plex技术检测卵泡液中白介素(IL)-1β、IL-6、IL-8、IL-15、IL-18、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的趋化因子(RANTES)、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等9种细胞因子的浓度;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瘦素(Leptin)的浓度,分析两组间细胞因子浓度的差异及其与EMs的相关性。结果 IL-1β和IL-6在EMs患者卵泡液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比较分别为0.8pg/ml vs.0pg/ml和9.1pg/ml vs.6.1pg/ml,P均0.05)。中重度EMs患者卵泡液中IL-1β浓度(1.44pg/ml)显著高于轻度EMs及对照组(分别为0.26pg/ml、0pg/ml),VEGF浓度(2 464pg/ml)亦显著高于轻度EMs及对照组(分别为1 268pg/ml、1 560pg/ml,P均0.05)。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卵泡液中只有IL-1β和IL-6的浓度与EMs相关,大部分细胞因子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EMs患者自然周期卵泡液中细胞因子微环境发生了变化,IL-1β和IL-6的浓度均异常增高,且大部分细胞因子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能与EMs患者生育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细胞凋亡调控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EM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MT高、低剂量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异位内膜Bcl-2、Fas、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MT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异位内膜Bcl-2、ICAM-1表达明显下降,Fas表达明显升高,脾脏NK细胞活性显著增加。结论MT具有抑制异位内膜Bcl-2、ICAM-1表达以及增强Fas表达和脾脏NK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从本院妇科手术病例中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内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瘤的患者。对年龄、胎次、症状、手术史、初步诊断、诊断方法、实施手术及复发做了调查及分析。结果40例平均年龄在(32.3±5.2)岁的患者均在下腹部手术瘢痕处或其附近有包块。其主要症状是周期性(40%,n=16)或非周期性(45%,n=18)疼痛,平均持续18.2±23.4个月。术前诊断准确率为(47.5%,n=19)。3例手术治疗失败(3/33,9.1%)并实施二次手术。结论手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手术引起的医源性内膜种植有关,首选手术治疗,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其通过一系列的改变,如炎症、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盆腔微环境等变化,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最终导致不孕。而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被认为是EMs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其在位内膜中存在多种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异常表达因子。本文就EMs妇女在子宫内膜活检中已知报道的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四分子交联体5、骨桥蛋白、同源框基因HOXA10、非编码RNA等进行梳理,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工作中对EMs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与不孕症密切相关。EMs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发育,从而引起胚胎种植率下降。然而EMs影响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机制还未完全阐明。本文对EMs如何潜在地损害卵母细胞和胚胎的发育潜力的机制进行综述,了解其影响机制有助于理解疾病的复杂性质,以期寻找更合理的方法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症的诊断、治疗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1月经腹腔镜治疗的1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和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5±28.3)min,术中出血量(25.2±23.2) ml,术后住院时间(3.0±1.2) d.83例术后随访6~66个月,21例复发;53例内异症合并不孕症中23例正常妊娠.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明显,但仍有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生长繁殖,以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等为临床特点的妇科疾病。miRNA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大小为21~25nt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miRNA谱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将从miRNA在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新生血管形成、免疫与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性转化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整体发病率不高,但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是较常见的类型.由于病变位于后腹膜,轻度的、外在型病变存在被忽略和低估的可能.而本例所呈现的严重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已造成明显的临床症状和显著的影像学改变,其重点则在于全面评估肾脏功能受损的程度,并选择最合理的手术路径.本例存在术前低估输尿管受累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给药方法及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32例内异症患者采取口服给药、中药灌肠及药渣外敷的给药方法,并给予针对性的给药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及疼痛护理等。结果妇科检查均未发现新的病灶。2个疗程治疗与护理后,有效率93.6%。结论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护理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背景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慢性顽固性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EMT疼痛合并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变化. 目的 综述EMT疼痛的神经机制. 内容 综述EMT疼痛的动物模型及特点、外周及中枢敏化机制以及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对EMT疼痛的治疗效应. 趋向 阐明EMT痛敏机制,可望为该病的疼痛管理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