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信息动态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因右肾积水6个月,发现右输尿管癌10 d,于2016-03-18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5-10-12体检发现右肾积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考虑右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术后肾积水未见好转并间断出现肉眼血尿,2016-03-08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260医院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口有肿物突入膀胱,行“经尿道肿物电切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的混合性癌患者病例的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10月收治的1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与鳞癌混合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国内外文献复习。结果:49岁男患,因“发现肉眼血尿2月余”入院,全麻下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膀胱混合性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角化型鳞癌)。结论:膀胱小细胞癌(包括其与移行细胞癌、腺癌和鳞癌等复合癌)临床表现主要以肉眼血尿为主,呈现高度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具有发现晚、进展快、转移早、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需尽早完善病理学诊断,明确肿瘤的临床分期以达到早期治疗与有效改善其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输尿管癌较少见,本文报告3例,结合有关文献就早期诊治问题作一简要讨论,报告于下: 例1,男,71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余,有时伴有血块,尿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发现右输尿管口一赘生物,诊断为膀胱癌收住院。静脉肾盂造影右侧不显影。术中见右输尿管口有一1.2 cm菜花样新生物,右输尿管下端显著增粗,呈结节状。行右肾、输尿管全切、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右输尿管下端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Ⅱ级,右肾积水伴慢性肾盂肾炎。  相似文献   

4.
膀胱未分化小细胞癌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性肿瘤,较为罕见,文献仅有31例报道。其病理学特征与肺的燕麦细胞癌相似,其有产生异位激素和高度恶性的生物学特征。大部分患者由于局部病变进展或远处转移,虽经积极治疗,仍无效而死亡。作者报告了2例晚期膀胱小细胞癌,经膀胱前列腺切除和结合氨甲喋岭、长春花碱,阿霉素,顺铂(M-VAC)化疗,获得治疗成功。例1 男性,62岁。急性起病,出现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经膀胱镜检查发现顶部有一大的实质性肿块,活检为浸润性小细胞癌伴非小细胞性小癌灶。盆腔CT和核磁共振显像提示有膀胱外蔓延,但未累及盆腔淋巴结和侧壁。施行了膀胱前列腺根治术。病理证实为坏死溃疡的小细胞癌,并已穿过平滑肌浸润邻近的软组织,膀胱周围的一个淋巴结已有转移。术后给予4个疗程的M-VAC化疗,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少见且易误诊,随着CT等先进仪器的应用,诊断率有所提高。我科1990年1 月以来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3岁~70岁,平均59岁。肿瘤均发生于单侧,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输尿管中段1例,下段4例。病史最长者2年,最短者1个月。肉眼血尿4例,1例为镜下血尿。下腹疼痛或不适2例,肾区胀疼者3例。诊断方法5例B超均显示有肾积水,输尿管上段扩张,其中1例有膀胱肿瘤,1例输尿管下段肿瘤。静脉泌尿系造影患侧均未显影。4例行CT检查均显示输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输尿管癌3例徐培玉,陈路川福建省肿瘤医院外科(福州市350014)我院在收治泌尿系肿瘤中曾因3例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前误诊而引以为训,现报告如下:例1,男,64岁。因间歇性肉眼血尿1月,3天前伴胃寒发热,于1977年9月3日入院。T37.8...  相似文献   

7.
膀胱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神经内分泌癌(BNEC)的病理学特征及临床顸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BNEC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肿瘤组织来源、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并对其进行3个月至9年随访.结果:6例膀胱肿瘤切除标本,病理诊断4例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例不典型类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均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D56、Syn和cgA.行膀胱肿物部分切除及术后化疗后,4例术后随访复发.结论:膀胱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类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有其独特的病理特征,临床以血尿为主要症状,早期即可发生转移,确诊依靠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及联合化疗是较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肾盂癌肉瘤临床罕见,术前诊断困难,2008年8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主因间断全程无痛肉眼血尿7个月于2008年8月17日入院.入院前以肾结石治疗.查体:右肾区叩痛,余无阳性体征.B超及CT示右肾盂实质性占位5.0cm×3.0cm,肿物CT值平扫37.8Hu,增强54.59Hu.术前诊断右肾盂癌.行右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肾周筋膜完整,脂肪囊无侵润,输尿管无异常.未见肿大淋巴结.手术顺利.见肾盂内充满黄色鱼肉样肿物.  相似文献   

9.
膀胱混合性癌临床上较少见。国内1984年沈志坚等曾报告5例。1985年张思孝也描述了7例膀胱混合性上皮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我院1981年4月~1988年10月曾收治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合并鳞状细胞癌,现报告如下。例1 男,57岁,反复尿频、急、痛伴排尿不畅3年,出现血尿1年6个月于1981年4月8日入院。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底部有3cm广基肿瘤呈溃疡型。行膀胱部份切除。病理诊断:膀胱鳞癌合并移行细胞癌。术后6月因肿瘤广泛转移死亡。例2 男,66岁,4年前曾患膀胱癌在本院行膀胱部份切除及左侧输尿管再植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移行细胞癌。因再次发现血尿伴尿痛于1983年8月20日入院。膀胱镇检查发现膀胱底部有3cm广基肿瘤,其表面附着钙盐结晶。行膀胱部分切除。病理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合  相似文献   

10.
膀胱鳞癌少见,我们收治4例,报告如下。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分别为37、59、55和59岁。均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13~35年)。其中1例多次排出结石伴肉眼血尿半年,因结石嵌顿在尿道膜部4小时入院,作膀胱切开取石时见膀胱壁增厚达1.5cm,质硬脆,粘膜粗糙易出血。取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2周后拟行膀胱全切除,因膀胱与骨盆粘连且固定而无法切除。2例因间断性血尿,排出烂肉样组织3~4个月入院。另1例因间断肉眼血尿1年就诊。这3例均行膀胱镜检查,在前壁及在前壁分别见到3、5和4.5cm向膀胱腔突出的广基肿瘤,2例瘤体表面附有脓苔。3例均作了膀胱部分切除,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2例,腺癌、移行细胞和鳞状细胞混合癌1例。肿瘤均侵及深肌层和膀胱周围。其中2例在术后4个月和8个月复发,1例拟行膀胱全切除,因与周围粘连严重而无法切除,另1例拒绝再次手术。4例分别在确诊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输尿管癌少见 ,术前诊断较困难。我院从 1987年 7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 12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12例 ,男性 9例 ,女性 3例 ,年龄 42~ 68岁 ,平均5 5 .7岁。肿瘤部位 :左侧输尿管 5例 ,右侧输尿管 7例 ;输尿管中段 3例 ,下段 9例。并发膀胱肿瘤 2例。 12例均有间歇性肉眼血尿史 ,4例伴患侧肾区胀痛 ,1例伴肾绞痛 ,1例可扪及积液肾脏。本组患者均行B超检查 ,10例显示患侧不同程度肾积水和 (或 )输尿管中上段扩张。 12例IVU检查发现 :2例输尿管狭窄、充盈缺损 ,3例肾积水 ,余 7例未显影。膀胱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病例1术后病理示膀胱小细胞癌,随访8个月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术后病理示膀胱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癌。根治性手术后GC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中。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膀胱小细胞癌尽管比较少见,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更具侵袭性,转移的更早、更快,应该引起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系统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例膀胱小细胞癌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病例1术后病理示膀胱小细胞癌,随访8个月后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例2术后病理示膀胱低分化癌伴神经内分泌癌。根治性手术后GC方案化疗6个疗程,随访中。初步观察结果提示,膀胱小细胞癌尽管比较少见,但因其恶性程度高,更具侵袭性,转移的更早、更快,应该引起重视,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系统的化疗将有助于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术后再发输尿管癌罕见,我们收治1例。男,71岁。1981年8月出现无痛性血尿,11月初膀胱镜检,发现左输尿管口附近,及膀胱颈部多发菜花状肿瘤。排泄性尿路造影:肾盂、肾盏、输尿管未见充盈缺损,膀胱充盈密度不均,提示膀胱肿瘤。11月25日外院行膀胱部分切除及肿瘤电灼术。病理报告:膀胱移行细胞癌Ⅱ级、浸润肌层。第一次术后10个月,又出现无痛性血尿。1983年3月作膀胱镜检,发现膀胱顶部,左输尿管口附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印戒细胞癌为黏液性腺癌,多发于胃肠道,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临床报道极少,为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膀胱恶性肿瘤.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 患者,男,58岁,因"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余,CT检查发现膀胱右前壁占位"于2008年6月21日入住我院泌尿外科.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0岁,2010年6月25日因右腰部胀痛伴血尿1个月入院.查体:右肾区叩击痛;B超:右侧盆腔内实性占位;CT:右输尿管下段占位伴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右肾盂、右输尿管中上段积水.  相似文献   

17.
肾癌输尿管转移非常罕见,国外共报道52例。1988年~1998年作者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女,41岁。左肾癌术后2年,左腰部无痛性肿物伴间断性肉眼血尿2月于1990年12月入院。查体:左输尿管走行区可触及一约7.0cm×6.0cm肿物,质地硬,表面尚光滑,活动度差,无触痛。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B超报告左腹部实性肿物。膀胱镜检查见左输尿管开口喷血,左输尿管逆行造影显示左输尿管残端不规则充盈缺损。临床诊断为左输尿管残端癌。术中见左结肠内侧有一大小约8.0cm×7.0cm×6.0cm的暗紫色肿物,与腹主动脉粘连紧密,切除困难,取部分瘤组织送病理,报告为输尿管转移性肾细胞癌。 例2.患者男,42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下极占位性病变于1993年8月入院。静脉肾盂造影双输尿管未见异常,尿细胞学检查有一次找到可疑肿瘤细胞。临床诊断为右肾肿瘤。同月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切除上段输尿管约15.0cm,输尿管残端肉眼未发现异常。术后病理报告为右肾透明细胞癌,输尿管残端有癌细胞浸润。术后2周行残端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残端输尿管病理报告为转移性肾透明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4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62~81岁,均有肉眼血尿或伴膀胱刺激症.肿瘤主要由移行上皮癌细胞和恶性间叶细胞(梭形或多形性细胞)组成,之间可见移行过渡.CK(+)、EMA(+)、Vim(+).结果 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化疗,1例行膀胱全切加化疗及放疗.2例于1年内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另2例至今分别无瘤存活13个月和20个月.结论膀胱肉瘤样癌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差的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早期诊断和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配合放疗和(或)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80年-2001年收治的2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4例行IVU,6例示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22例膀胱镜检,3例见肿瘤自输尿管口脱出,5例患侧输尿管口喷血,16例逆行肾盂造影,11例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21例获随访,时间6个月-12年,5年生存率为42.9%。结论 肉眼血尿,腰痛为主要症状,逆行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为主要手段。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为主要术式,预后与肿瘤分期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1980年~ 2 0 0 1年收治的 2 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诊断、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2 4例行IVU ,6例示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 2 2例膀胱镜检 ,3例见肿瘤自输尿管口脱出 ,5例患侧输尿管口喷血。 16例逆行肾盂造影 ,11例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 2 1例获随访 ,时间 6个月~ 12年。 5年生存率为 42 9%。结论 肉眼血尿、腰痛为主要症状。逆行肾盂造影及膀胱镜检查为主要手段。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为主要术式。预后与肿瘤分期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