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木瓜三萜对脂多糖诱导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木瓜三萜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NO、TNF-α、IL-1β、IL-6和IL-4、IL-10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RAW264.7细胞中i NOS、TNF-α、IL-1β、IL-6及IL-4、IL-1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中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 IκB-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当木瓜三萜浓度低于25μg/ml时,无论单用木瓜三萜还是与LPS联用均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当木瓜三萜浓度大于50μg/ml时,单用和联用均对RAW264.7细胞生长呈现生长抑制效应;木瓜三萜可显著降低上清液中促炎因子NO、TNF-α、IL-1β、IL-6含量和细胞中i NOS、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升高上清液中抗炎因子IL-4、IL-6含量和细胞中IL-4、IL-10 mRNA表达,抑制p IκB-α和p-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木瓜三萜可通过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i NOS、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促进其分泌IL-4、IL-10抗炎因子来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κB-α和NF-κBp65的磷酸化,进而恢复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失笑散对BV2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BV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OGD/R)组及失笑散组。失笑散组用不同浓度(1、10、20、50、100 μg/mL)预处理BV2细胞2 h。对照组正常培养,不给药,不进行糖氧剥夺(OGD);模型组不给药,与失笑散组同时进行OGD,缺氧结束后再灌注24 h,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CCK-8法检测BV2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BV2细胞的凋亡;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BV2细胞TNF-α、IL-6和NLRP3及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失笑散并不影响BV2细胞活力。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V2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1),而高浓度失笑散明显减少BV2细胞凋亡(P<0.05)。实时定量PCR和ELISA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失笑散观察组BV2细胞TNF-α、IL-6和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蛋白Caspase-1、IL-1β、IL-18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失笑散减轻OGD/R对BV2细胞的损伤及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机制可能与调控NLRP3炎性小体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姚旭  王清华  茹艺  高之苑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76-1079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软骨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软骨细胞C28/I2进行细胞培养,IL-1β处理后复制炎症模型,用芍药苷治疗后,采用western blot 和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自噬蛋白LC3Ⅰ/Ⅱ和Beclin 1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内p-PI3K和p-AKT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变化。结果经过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引发炎症时,与对照组相比,自噬蛋白LC3Ⅱ和Beclin 1降低,p-PI3K和p-AKT蛋白明显升高,TNF-α和IL-6增多;经过芍药苷处理后,LC3Ⅱ和Beclin 1蛋白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p-PI3K和p-AKT蛋白明显下降,TNF-α和IL-6减少。结论芍药苷通过抑制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软骨细胞的自噬能力,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来治疗骨关节软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鱼眼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红鱼眼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红鱼眼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含药血清对炎症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1L-1β)、白介素6(1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在6~12 h培养时间内,除红鱼眼水提取物含药血清外,其余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活力均无明显影响;与LPS模型组比较,红鱼眼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组各培养时间段吸光度(OD)值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1);LPS刺激细胞后可引起NO、IL-1β、IL-6、TNF-α的高表达(P<0.05或P<0.01),经红鱼眼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含药血清干预后,乙酸乙酯提取物组、石油醚提取物组、水提取物组的NO、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玉女煎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LPS诱导BV2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玉女煎处理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凋亡,Griess法检测NO分泌,ELISA法检测IL-1β、IL-6及TNF-α分泌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NOS和COX-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刺激能显著降低BV2细胞存活率,诱导NO、IL-1β、IL-6及TNF-α的分泌,增加iNOS、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促进NF-κB p65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与LPS组相比,1、2 mg/mL玉女煎预处理BV2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NO、IL-1β及TNF-α分泌量显著下降;0.1、1、2 mg/mL玉女煎预处理可显著降低IL-6分泌、抑制iNOS、COX-2 mRNA及蛋白表达;2 mg/mL玉女煎预处理能明显抑制NF-κB p65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结论:玉女煎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进而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及相关酶表达从而发挥抗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在补阳还五汤抗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与自噬中的作用。方法: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筛选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活力值的最适LPS浓度。在最适LPS浓度下,利用PI3K阻断剂3-甲基腺嘌呤(3-MA)(5 mmol·L~(-1)),Akt阻断剂MK2206(5μmol·L~(-1)),m TOR阻断剂Rapamycin(10μmol·L~(-1)),Beclin-1阻断剂Spautin-1(5μmol·L~(-1))及不同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5%,10%,20%)处理RAW264.7巨噬细胞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磷酸化(p-)PI3K,p-Akt,p-mTOR通路蛋白的表达及微管轻链蛋白3(LC3),泛素结合蛋白1(p62),Beclin-1的水平。自噬双标腺病毒转染检测RAW264.7细胞自噬流的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10 mg·L~(-1)LPS作用时,细胞活性显著增强。模型组IL-1β,IL-6,TNF-α浓度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Rapamycin显著升高IL-6浓度,其他给药组均可降低IL-1β,IL-6,TNF-α的水平(P0.05,P0.01)。模型组p-Akt,p-PI3K,p-mTOR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LC3,p6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Rapamycin显著降低p-Akt蛋白表达量,不影响p-mTOR表达,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与其他各阻断剂组均可明显升高p-Akt,p-PI3K,p-mTOR蛋白表达量(P0.05,P0.01),降低LC3,p62蛋白表达量(P0.05,P0.01),各组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有明显的自噬体斑点形成,自噬流顺畅;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组,3-MA,Spautin-1组自噬斑点的形成明显减少或消失,MK2202,Rapamycin组自噬体斑点大小明显减小,但自噬活力仍较强。结论:补阳还五汤抗LPS诱导巨噬细胞活化与自噬与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调控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的过度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脂多糖(LPS)刺激所致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对BV2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IL-1β、NF-κB的定位及表达;PCR法检测IL-1β、TNF-α、iNO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TNF-α、COX-2蛋白表达。结果:三七总皂苷在6.25~50μg/mL对BV2小胶质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LPS模型组比较,各浓度(6.25、12.5、25、50μg/mL)三七总皂苷均能不同程度抑制IL-1β、TNF-α、iNOS mRNA和IL-1β、TNF-α、COX-2蛋白表达;50μg/mL三七总皂苷能有效抑制NF-κB的核转移及IL-1β在胞浆内的表达。结论:三七总皂苷对LPS刺激所致的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STS)对缺氧/复氧(H/R)所致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CAEC分为对照、H/R、STS组。对照组正常培养,H/R、STS组接受H/R干预,STS组采用100μg/mL的STS处理。采用 Hoechst 33258染色测定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Beclin1蛋白、LC3蛋白、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GSK-3β、p-GSK-3β、mTOR、p-mTOR的表达。CCK8法测定50、100μg/mL STS对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H/R组后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 HCAEC细胞凋亡率、LC3、Beclin1、LC3Ⅱ/Ⅰ及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eNOS及p-mTOR/mTOR表达降低(P<0.01);与H/R组比较,STS组LC3、Beclin1、LC3Ⅱ/Ⅰ、eNOS及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HCAEC细胞凋亡率及p-mTOR/mTOR表达降低(P<0.05,P<0.01)。50、100μg/mL STS均可使3-MA干预后的H/R组HCAEC存活率升高(P<0.05)。结论? STS可能通过调节GSK-3β/mTOR信号通路,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从而减缓H/R损伤过程中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9.
龙莉  秦慧真  林思  朱华  韦安达 《中成药》2023,(8):2525-2531
目的 探讨乌蔹莓70%醇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乌蔹莓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实验剂量。以LPS(1μg/mL)诱导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同时加入30、60、120μg/mL乌蔹莓醇提物进行处理,24 h后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PGE2、TNF-α、IL-6、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细胞TNF-α、IL-6、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NOS、COX-2、NF-κB p65、p-NF-κB p65、Akt、p-Akt、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 乌蔹莓醇提取物质量浓度在180μg/mL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蔹莓醇提物组细胞内ROS水平及上清液NO、PGE2、TNF-α、IL-6、IL-1β水平均降低(P<0.01),细胞T...  相似文献   

10.
刘明  谢力  皮淼  王玲 《天津中医药》2021,38(6):782-787
[目的] 探究金匮肾气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组、金匮肾气丸3.7 g/kg组、金匮肾气丸7.4 g/kg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烟熏联合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处理AniRes2005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大鼠肺功能;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自噬及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OPD组大鼠肺功能降低,IL-1β、TNF-α、IL-6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5),炎症评分、细胞凋亡率和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62和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COPD组相比,金匮肾气丸3.7 g/kg组、金匮肾气丸7.4 g/kg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肺功能升高,IL-1β、TNF-α、IL-6和IL-17水平明显降低(P<0.05),炎症评分、细胞凋亡率和LC3Ⅱ/LC3Ⅰ、Beclin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62和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可能通过AMPK/mTOR途径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和自噬,延缓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赵小云  李心仪  周春祥 《陕西中医》2023,(11):1503-1508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炎症细胞模型M2、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用浓度为1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BV2)24 h,建立细胞神经炎症模型,对细胞进行分组,对照组、模型组、米诺环素组、苓桂术甘汤组。给药结束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ELISA法测细胞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1型标志物COX-2、M2型标志物CD206平均荧光强度。结果:苓桂术甘汤可减少并逆转M2型向M1型转变。模型组NO含量高于对照组,苓桂术甘汤组NO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TNF-α、IL-1β、IL-6高于对照组,抗炎因子IL-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苓桂术甘汤组TNF-α、IL-1β、IL-6高于模型组,IL-10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COX-2平均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CD206低于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独活香豆素对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活性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筛选含药血清和Lactacystin的作用浓度和时间,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Lactacystin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吐温组、塞来昔布组、独活香豆素组。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应用ELISA法检测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IL-1β、TNF-α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吐温80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经15%正常大鼠含药血清保护24h,5μmol/L Lactacystin处理24h后,细胞活力比正常对照组降低。独活香豆素组细胞OD值高于模型组、吐温80组和塞来昔布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和细胞中IL-1β、TNF-αmRNA表达的减少。而独活香豆素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和细胞中IL-1β、TNF-α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吐温80组和塞来昔布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独活香豆素含药血清对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与其下调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蛋白的含量和IL-1β、TNF-αmRNA的表达,抑制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对氧糖剥夺再灌注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BV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μg·mL-1)、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20μg·mL-1)、毛蕊异黄酮中剂量组(10μg·mL-1)、毛蕊异黄酮低剂量组(5μg·mL-1)。氧糖剥夺3 h后,各给药组换成含药的完全培养基,复氧6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含量;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BV2细胞极化;WesternBlot法检测BV2细胞的iNOS、CD20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V2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NO、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双染检测中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Western Blot检测中iNO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智仁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炎症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益智仁低、中、高剂量组,每组5只。益智仁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 g/(kg·d)、10 g/(kg·d)、20 g/(kg·d)益智仁药粉,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 d后采血制备血清备用。将BV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对照血清组及益智仁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只加细胞悬液,模型组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50μg/mL,对照血清组及益智仁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应的血清预处理2 h后再加入LPS使其终浓度为50μg/mL。采用MTT法检测各组BV2细胞增殖情况,Griess法检测BV2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免疫荧光检测NF-κBp65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V2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NF-κBp65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BV2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O水平及TNF-α、IL-1β、NF-κB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免疫荧光显示NF-κBp65从胞质转移至核内;益智仁含药血清高剂量组BV2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NO水平及TNF-α、IL-1β、NF-κBp65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免疫荧光显示NF-κBp65向核内转移减少。结论益智仁含药血清可抑制LPS诱导BV2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对LPS诱导的BV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从地黄中提取的毛蕊花糖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细胞炎症、凋亡与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OxLDL(150μg/mL)处理HUVEC细胞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毛蕊花糖苷50、100μg/mL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存活率;亚硝酸盐显色法及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eNOS、IL-1β、IL-6、TNF-α含量;Annexin-V-PE/7AAD双染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凋亡;Flow Sight成像细胞仪检测自噬蛋白LC3A/B表达及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与自噬相关蛋白Bax、Bcl-2、LC3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可提高HUVEC细胞活力,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分泌及细胞凋亡率,促进细胞分泌NO与eNOS,升高LC3BⅡ/Ⅰ比值及自噬蛋白LC3A/B在细胞中标记的自噬百分率,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值(P<0.05或P<0.01)。结论:毛蕊花糖苷可抑制炎症因子,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保护性自噬,改善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对内毒素(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系U937细胞,体外诱导成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LPS诱导的U937细胞上清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采用Griess试剂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作用于经PMA诱导成熟的U937细胞后,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及NO的含量明显增加(P<0.01)。黄芪多糖作用后,TNF-α、IL-1β及NO的含量明显下降,与LPS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多糖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1β及NO。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体外炎症模型研究鸡眼草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使用1,5和10μg/ml三种浓度的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对其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量,Griess反应测定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干预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干预后细胞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及地塞米松DM干预后COX-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可以下调TNF-α、IL-1β、IL-6、NO和COX-2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胡亚丽  杨杰  庞茜茜 《天津中医药》2021,38(11):1472-1477
[目的] 探索葛根素(Puerarin)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自噬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二甲基亚砜(DMSO,空白组)、葛根素(50、100、200 μg/mL)、顺铂20 μg/mL分别干预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吖啶橙染色法观察细胞自噬状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葛根素100、200 μg/mL组和顺铂20 μg/mL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p-Akt、p-mTOR、bcl-2表达明显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Bax、Beclin1、LC3-I、LC3-Ⅱ表达明显上调(P<0.05或P<0.01),Akt磷酸化(p-Akt/Akt比值)降低且Bax/bcl-2、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1)。与顺铂20 μg/mL组比较,葛根素200 μg/m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自噬溶酶体数量明显增多(P<0.05),p-Akt、p-mTOR表达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Bax、Beclin1、LC3-Ⅱ明显上调(P<0.05或P<0.01),Akt磷酸化降低且Bax/Bcl-2、LC3-Ⅱ/LC3-I比值升高(P<0.01)。[结论] 葛根素具有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自噬的作用,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抑制Akt/mTOR/Beclin1通路进而诱导促凋亡、促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和活化可能是其重要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芫花总黄酮的抗炎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芫花总黄酮(TFDG)对脂多糖(LPS)协同干扰素γ(IFN-γ)诱导鼠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中亚硝酸盐含量、诱导型合酶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并从ERK/MAPK通路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细胞随机分为芫花总黄酮处理组,阳性药物组(I-NIL50μM)、炎症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Griess反应测定TFDG25、50、100mg/L3个剂量和预刺激、同时加入、预处理3个处理时间及I-NIL对激活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的影响,并测定TFDG3个剂量及I-NIL对静息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产量的影响;MTT法测定TFDG3个剂量和I-NIL分别对激活细胞和静息细胞的细胞活力的影响;RT-PCR检测TFDG50、100mg/L预处理1h对激活细胞中诱导型合酶iNOS、COX-2、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TFDG50、100mg/L预处理1h对激活细胞中诱导型合酶iNOS、COX-2和p-ER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中一氧化氮(NO)产物亚硝酸盐含量、诱导型合酶iNOS和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基因表达,ERK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TFDG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激活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P〈0.01),提高炎症损伤的细胞活力(P〈0.01);TFDG对静息细胞上清液中亚硝酸盐含量无影响,无细胞毒性且于100mg/L剂量促进细胞增殖(P〈0.05)。阳性药物I-NIL于50μM剂量的抑制率为35.20%(P〈0.01),提高炎症损伤后的细胞活力(P〈0.01),但对静息细胞呈细胞毒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芫花总黄酮下调iNOS基因和蛋白表达(P〈0.01,P〈0.05),抑制COX-2基因表达(P〈0.01),对COX-2蛋白表达仅在高剂量100mg/L具抑制效果(P〈0.01);下调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P〈0.01),同时能抑制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芫花总黄酮抑制激活细胞中iNO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NO稳定产物亚硝酸盐的产量,抑制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基因表达,部分机制为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中ERK蛋白磷酸化而达到多靶点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郝任娟  胡颖超  于顾然  秦秀德  陆韵薇 《中草药》2023,54(13):4202-4213
目的 研究哈巴俄苷对神经炎症诱导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检测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和哈巴俄苷对小鼠小胶质BV2细胞活性的影响;观察BV2细胞的形态变化;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核易位以及CD86、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2,TREM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olecule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表达。分别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TLR4抑制剂(TAK-242)进一步验证哈巴俄苷的作用机制。建立BV2-HT22细胞共培养模型,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研究哈巴俄苷对神经炎症引起的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 Ang II显著上调BV2细胞TLR4、MyD88、IL-1β、TNF-α和iNOS蛋白表达(P<0.01、0.001),促进NF-κB p65入核(P<0.001),调节小胶质细胞表面炎症标志物CD86和TREM2的表达(P<0.05)。哈巴俄苷和TAK-242可逆转Ang II或LPS诱导的BV2细胞的作用(P<0.05、0.01、0.001)。此外,哈巴俄苷可显著下调BV2-HT22共培养模型HT2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P<0.01、0.001),抑制HT22细胞凋亡(P<0.05、0.001)。结论 哈巴俄苷可能通过抑制Ang II诱导的BV2细胞TLR4/MyD88/ NF-κB通路的激活来减轻炎症反应,进而缓解炎症引起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