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及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1200例0~6岁儿童静脉血中铜、锌、铁、钙、镁、铅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微量元素缺乏率依次为钙15.92%、锌16.67%、铁14.41%、铜1.58%、镁0.67%,铅中毒率为3.75%;婴幼儿组铜、锌、铁、钙、镁缺乏率均显著高于学龄前组(P<0.05),但铅中毒率显著低于学龄前组(P<0.05);ADHD患儿血铅的含量高于健康体检儿童(P<0.05),血锌的含量低于健康体检儿童(P<0.05)。结论:ADHD患儿存在血铅、血锌异常现象;婴幼儿期和学龄前儿童应重点防治钙缺乏和锌缺乏,同时学龄前儿童还应重点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学龄前儿童末稍血中钙、铁、锌、镁、铜元素的水平,为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P-2型溶出分析法检测。结果:各种元素构成比正常;<2岁组、2~5岁组、>5岁组儿童钙、铁、锌、铜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镁元素在3个年龄组儿童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岁组与≤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镁元素缺乏率高。结论:营养素钙、铁、锌、铜在学龄前儿童体内的分布合理;镁元素的缺乏在学龄前儿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机体可存在长期缺镁而无低镁血症现象,建议将营养素的检测纳入学龄前儿童保健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义乌市学龄前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及其分布特点,为早期预防和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安捷伦200 series AA型火焰原子光谱仪进行检测,对本地区6个年龄段2 035名儿童的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义乌市学龄前儿童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来人口和本地区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主要以锌、铁元素缺乏为主。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25.5%,且6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20.80%;铜、镁缺乏率不高。结论义乌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是外来人口中的0周岁~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并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感染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为感染组,同时选取该院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小儿80名为对照组,取两组静脉血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和分析。结果:感染组血清中锌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感染组血清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和铜的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和铁水平呈正相关性r=0.34(P<0.05),锌和铜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P<0.05),锌和镁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锌及铁水平呈一致性降低,也可能是感染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提示感染期间应补充锌,也应同时补充铁剂,防治儿童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6.
李毅  李启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39-1640
目的:了解北京市体检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探讨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进行健康体检的0~12岁儿童1 064例,按年龄分成5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中铜、锌、钙、镁、铁的含量。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血铜、钙、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锌、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血铜、钙、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锌、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水平1~12月儿童最低,6~11岁儿童最高;铁水平1~12月儿童最低,>11岁儿童最高。锌缺乏率在1~12月年龄组最高,>11岁年龄组最低,锌缺乏率由高至低排列为:1~12月、>1~3岁、>3~6岁、>6~11岁、>11岁;铁缺乏率由高至低排列为:1~12月、>1~3岁、>3~6岁。儿童铜、钙、镁缺乏率较低,在1~12月组锌、铁缺乏率均最高。结论:北京市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锌、铁为主,锌、铁缺乏率均以1~12月组居首位。各年龄段儿童应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并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7.
矿物质与儿童营养性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章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98-4700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疾病与矿物质元素钙、镁、铜、铁、锌、铅含量异常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62例佝偻病、96例营养不良、268例营养性贫血患儿的血清矿物质元素检测结果与正常儿童检测结果进行1∶1配对对照。结果:营养不良组患儿血清铁和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镁、铜、钙和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佝偻病组患儿血清钙和血清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铅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镁、铜、铁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营养性贫血患儿血清铁、铜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铅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镁、锌、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体内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异常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惠兰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8):1179-1181
目的:了解台州市城乡0~3岁儿童血铅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水平,并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博晖原子吸收光谱仪,用原子吸收法测定1 122例0~3岁儿童的全血铅、锌、铁、钙、铜、镁的含量。结果:各年龄组血镁、铜、铁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锌、血铅含量随年龄增长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各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含量随年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各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儿童的锌、铁、钙、铜值均低于非铅中毒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认识血铅及微量元素的作用,及时纠正微量元素缺乏,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铅中毒,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某地区儿童血液中钙(Ca)、镁(Mg)、铜(Cu)、铁(Fe)、锌(Zn)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预防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湖南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的儿童3 456例,依据年龄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0-1岁912例为婴儿组、1-3岁852例为幼儿组、3-7岁887例为学龄前组及7-12岁805例为学龄组,其中农村儿童1 568例,城市儿童1 888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液中Ca、Mg、Cu、Fe和Zn浓度,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地方儿童血液微量元素水平差异性。结果钙、锌、铁在各年龄阶段血液浓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元素的婴儿期和幼儿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以锌、铁、钙缺乏为主,总缺乏率分别为18.43%、16.03%和9.52%,铜缺乏率较低,为0.87%,未发现镁缺乏的情况;农村和城镇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比较,钙和铜在农村和城镇儿童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和铁缺乏率农村儿童明显高于城镇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量元素缺乏在本地区儿童中普遍存在,以锌、铁和钙元素为主,同时农村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率较城镇明显,合理的喂养和及时补充是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的有效途径,严重者可辅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路北区0~6岁儿童指血中钙、镁、铜、铁、锌的变化规律,提高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幼儿保健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钙、镁、铜、铁、锌的含量。结果:男女儿童指血中钙、镁、铜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铁缺乏率最高为婴儿期女童组,有随年龄增加铁缺乏率最高组向学龄前组转化的趋势;锌缺乏率最高为婴儿期男童组,也有随年龄增加向学龄前组发展的趋势。结论:路北区0~6岁儿童指血中钙、镁、铜含量不缺乏,趋于合理。铁、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乏状况,应加强保健指导,促进两种元素的吸收,改善铁、锌缺乏状况。  相似文献   

11.
周洪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41-1342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血铅水平与铜、锌、钙、镁、铁含量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儿童铅中毒率与儿童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钨舟法检测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采用火焰吸收光度法检测血铜、锌、钙、镁、铁水平。结果:5 262例体检儿童中,血铅≥100μg/L者471例,铅中毒发生率为8.95%(471/5 262),以轻中度铅中毒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铅中毒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女童,以~6岁组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最高,1~6岁组呈上升趋势,6~12岁组呈下降趋势。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血锌、铁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铅中毒组明显低于非铅中毒组。而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血钙、镁、铜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中锌、铁等微量元素水平降低,而铜、钙、镁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恩施州地区0~6岁儿童全血中钙、镁、铁、锌、铜和铅六种元素的水平,探讨本地区婴幼儿消瘦的原因。 方法 从恩施州送检到武汉金域医学检验所的0~6岁儿童的静脉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钙、镁、铁、锌、铜和铅六种元素。比较不同年龄组和性别之间钙、镁、铁、锌、铜和铅六种元素的分布情况。 结果 男童与女童的钙、镁、铅3种元素含量均在参考区间范围内,无异常情况。铁、锌、铜3种元素异常率分别为11.4%(57例)、29.4%(147例)、3.0%(15例),铁、锌均表现为缺乏,铜既有缺乏,同时存在有高于上限情况。铁、锌、铜3种元素异常率在不同性别间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08、0.02817、0.1111,均P>0.05),铁、锌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2、62.50,均P<0.05),铜元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21,P=0.7819)。 结论 恩施州地区儿童钙、镁、铜含量基本不缺乏,趋于合理,无铅元素超标。但锌、铁缺乏较为普遍。需医务工作者继续加强儿童保健指导的宣传工作,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宿迁和淮安农村地区儿童指血中铜(Cu)、锌(Zn)、铁(Fe)、钙(Ca)、镁(Mg)5种微(宏)量元素水平,为指导儿童营养以及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儿童指端末梢血,用含1%HNO3的0.5%曲拉通X-100(TrionX-100)1∶200稀释后,再使用AA-6300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常规条件下测定锌、铜、铁、钙、镁5种元素含量。结果江苏省北方地区儿童锌、铜、铁、钙和镁五种元素总体缺乏率为39.08%。不同性别儿童微量元素含量Fe、Ca和Mg3种元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儿童Zn、Cu、Fe、Ca和Mg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孩Zn和Fe缺乏率均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u外,其他元素不同年龄组儿童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学龄前期儿童在Zn、Fe、Ca和Mg含量上缺乏较为严重。不同地区的微量元素的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宿迁地区Zn缺乏率较高,淮安地区Ca缺乏率较高,徐州地区缺Fe较为严重。结论江苏省苏北地区儿童微量元素总体缺乏情况不是十分严重,但易缺乏铁和锌。幼儿及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锌、铁、钙元素。各地区有关部门应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及防治力度,注意各种营养的合理搭配及微量元素的补充,使之营养平衡,将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薛世萍  任为  黄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66-5068
目的:了解兰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的血中铅、钙、镁、锌、铜、铁6种矿物元素的水平,为预防儿童矿物元素缺乏和铅中毒、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兰州市城区随机选择4所幼儿园共388名儿童,采指尖血80μl,测钙、镁、锌、铜、铁、铅浓度。结果:男孩的血铅、铜、铁均高于女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缺乏率最高,为38.92%。总的铅中毒率为12.63%,但3岁组最高,达到28.57%。铅中毒儿童的钙、镁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市3~6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缺锌为主,铅中毒率较高。儿童缺钙易导致铅中毒,反之,血铅水平较高也影响钙的吸收。防止儿童缺钙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清微量营养素水平,为进一步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对学龄前期儿童开展抽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微量营养素水平,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血清维生素A、铜、锌、钙、镁、铁的中位数分别为(1.90±1.05)μmol/L,(23.3±3.64)mmol/L,(84.3±39.4)μmol/L,(1.66±0.33)mmol/L,(1.59±0.46)mmol/L,(8.90±2.48)mmol/L。血清维生素A、铜、锌、钙、镁、铁在参考值范围内的儿童分别占65.92%、99.53%、89.94%、95.15%、96.92%和97.87%。血清维生素A在各年龄组的参考值范围内的分布差异、在城镇和农村的参考值范围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适时开展微量营养素水平检测,以期早发现、早预防学龄前儿童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及时有效地补给各种营养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昆明市0~12岁健康儿童血清钙磷及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儿童血清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营养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特需门诊健康体检的416名0~12岁儿童,检测血清钙、磷、铅、锌、铁、铜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血清微量元素情况。结果 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钙、磷、锌、铁元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钙、磷含量呈下降趋势,锌、铁含量呈上升趋势。受检者未检测到铜元素缺乏及铅元素超标的情况,其他钙、磷、锌、铁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情况,其中不同年龄组儿童钙缺乏、磷缺乏、锌缺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血清磷元素的含量及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元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昆明市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元素含量不同,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情况,应在医师指导下改善膳食结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延吉市儿童血清锌、镁、钙、铁、磷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提高儿童的保健水平。方法:随机采集384例0~7岁儿童血清,利用日本产AU64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铁、锌、钙、镁、磷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学龄前儿童中铁元素缺乏现象居首位,其次为锌元素缺乏,钙、镁、磷缺乏现象不明显。不同性别儿童钙、锌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P0.05),铁、镁、磷元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吉市学龄前儿童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膳食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东省越秀区登峰街儿童血微量元素状况及对外来儿童与本地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研究对设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内的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社区服务中心的随机抽取的166例体检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系统分析;用MB5多通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儿童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结果:本地儿童血铅含量明显高于外来儿童,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6例儿童中缺铁、缺锌较严重,缺铁率达53.61%,缺锌率达24.41%,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不明显,其中婴儿组缺铁率63.72%和缺锌31.37%最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儿童铅含量显著高于外来儿童,应引起社会有关部门,及儿童家长的重视;而婴儿组微量元素锌、铁缺乏与喂养的不科学,辅食添加不合理,和食物的单一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区儿童体内镁、钙、铜、铁、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及异常情况,为预防儿童缺乏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3月健康查体的儿童1 974名,采集手指末梢血20μl,直接加入仪器配套稀释液中混匀待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分析儿童手指未梢血中镁、钙、铜、铁、锌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年龄段儿童5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ES检验,不同性别组间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974名儿童手指末梢血中镁、铜两种微量元素含量均正常。钙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含量呈下降趋势,整体缺乏率为3.70%,超标率为0.66%。铁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缺乏率为12.06%,不同年龄组都存在缺乏,无超标。锌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含量呈上升趋势,整体缺乏率为19.91%,不同年龄组都存在缺乏,无超标。≥5岁组锌含量女童[(88.16±13.11)μmol/L]高于男童[(82.21±13.1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的含量水平及缺乏程度差异较大,了解这种年龄差异对指导不同时期儿童的保健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体检的26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末稍血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家长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及饮食习惯儿童的检测结果。 结果 260例学龄前儿童锌、铁、钙及镁缺乏率分别为31.54%、27.31%、15.38%及1.92%。不同性别学龄前儿童的末梢血锌、铁、钙及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2.0岁儿童的末梢血锌、铁缺乏率高于其他年龄,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农村及饮食习惯较差者的末梢血锌、铁及钙缺乏率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收入较高、城镇及饮食习惯较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钙及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长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及饮食习惯儿童的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宁波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明显,且年龄、家长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及饮食习惯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应根据上述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对年龄较低、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及饮食习惯较差者给予更多的微量元素因素方面的饮食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