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探讨脉络舒通丸对大鼠股骨骨折引起的后肢肿胀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脉络舒通丸(MLST)低剂量组(1.8 g·kg-1·d-1)、MLST高剂量组(3.6 g·kg-1·d-1)和阳性药组(迈之灵片60 mg·kg-1·d-1)。假手术组暴露股骨后缝合伤口,其余4组均进行机械性损伤造成股骨骨折,于造模前7 d及造模后5 d对各给药组给予灌胃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检测大鼠后肢肌肉组织的病理损伤,并测量其后肢肿胀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疱疹后神经痛(PHN)大鼠免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级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和观察组均制备PH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观察组予以5 g/(kg·d)桃红四物汤灌胃。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模型组、观察组干预后1 d、7 d、14 d机械痛阈值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干预后7 d、14 d机械痛阈值均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观察组血清及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上述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及观察组血清及脊髓组织IL-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清及脊髓组织IL-2水平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及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模型组...  相似文献   

3.
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炎性细胞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芍药汤对湿热泄泻大鼠的止泻抗炎作用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探讨芍药汤中"通因通用"法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别设置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芍药汤全方组(生药5.62 g·kg-1),芍药汤全方去大黄组(生药5.15 g·kg-1),单味大黄组(生药0.01 g·kg-1),给药5日,每天早晚2次。每天晚上给药3 h后用腹泻指数评估各给药组止泻效果,最后1次给药3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用16sDNA对大鼠粪便中菌群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汤全方、芍药汤去大黄和单味大黄水煎液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腹泻指数(P<0.01),其起效速度为芍药汤全方>芍药汤去大黄>单味大黄。与模型组比较,3种给药方案均可显著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P<0.01),其中芍药汤全方组效果最佳,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芪蛭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脑钠肽(BN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8只Dahl盐敏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芪蛭真武汤低剂量组、芪蛭真武汤高剂量组,空白组设置7只SS-13BN盐不敏大鼠。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均予8%高盐饲料喂养4周造模,空白组SS-13BN盐不敏大鼠予8%高盐饲料喂养。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及空白组予无菌蒸馏水10ml·kg-1,卡托普利组予以卡托普利片0.5g·kg-1,芪蛭真武汤低剂量组予芪蛭真武汤11.1g·kg-1,芪蛭真武汤高剂量组予芪蛭真武汤22.2g·kg-1。连续干预治疗8周。ELISA检测TGF-β、BNP水平,HE、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α-SMA、IL-6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GF-β、BNP水平明显升高,模型组α-SMA、IL-6表达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方(YHTP)防治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9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YHTP低剂量组(2.25 g·kg-1)、YHTP中剂量组(4.5 g·kg-1)、YHTP高剂量组(9 g·kg-1)和甲钴胺组(0.175 m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小剂量(35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DNP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组织GFAP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管方对输卵管炎性不孕(SI)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Fas/FasL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阴道内接种混合菌液的方法,建立输卵管炎性不孕大鼠模型。造模后,77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妇可靖胶囊组(0.29 g·kg-1·d-1)、通管方低剂量组(7.515 g·kg-1·d-1)、通管方中剂量组(15.03 g·kg-1·d-1)、通管方高剂量组(30.06 g·kg-1·d-1),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28 d后处死并取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SI模型大鼠输卵管组织中Fas、FasL蛋白及Caspase-1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I模型大鼠血清IL-4、IL-10、Caspase-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4和IL-10的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和输卵管组织中的Caspase-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扁咽宁汤对急性咽炎大鼠的干预作用及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氨水喷咽法造模,选取造模成功后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扁咽宁汤高、中、低剂量组(简称高、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各给药组分别按照28.8、14.4、7.2 g/kg剂量给予扁咽宁汤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同法灌胃等量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7天。观察各组大鼠症状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4、IFN-γ和TNF-α的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其形态特征。结果扁咽宁汤可有效缓解氨水诱导的急性咽炎大鼠的咽部充血、肿胀症状,对肺组织炎性浸润和充血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1β、IL-4、TNF-α含量升高(P<0.05),IFN-γ、IFN-γ/IL-4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IL-1β含量下降(P<0.05),IFN-γ含量均增加(P<0.05),中剂量组IFN-γ/IL-4增加(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TNF-α、IL-1β含量降低(P<0.05),中剂量组IFN-γ/IL-4增加(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指标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结论扁咽宁汤对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具有较好干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血清中Th1/Th2相关因子的失衡、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而有效缓解炎症局部的炎性浸润和组织结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参苓开心颗粒(Shenling Kaixin Granules)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肝解郁胶囊(110 mg·kg-1)组及参苓开心颗粒低(90 mg·kg-1)、中(180 mg·kg-1)、高(360 mg·kg-1)剂量组,通过CUMS法复制抑郁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通过糖水偏好、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及强迫游泳等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含量,检测海马CA1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醒神解郁汤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炎症因子白介素(IL)-33、IL-18、IL-1β水平的影响,探究其治疗PSD的可能机制。方法 从50只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8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建立PSD模型。将造模成功并符合神经学评分标准的大鼠随机分为PSD组、醒神解郁汤低剂量组、醒神解郁汤高剂量组及舍曲林组,每组8只。醒神解郁汤低、高剂量组与舍曲林组在PSD模型建立后分别给予醒神解郁汤低剂量(18.72 g·kg-1·d-1)、高剂量(37.44 g·kg-1·d-1)与舍曲林(5.142 mg·kg-1·d-1)灌胃,假手术组、PSD组在相同时间段以等体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灌胃,每天1次,连续14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体质量、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测定糖水消耗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33、IL-18、IL-1β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患侧海马体IL-33、IL-18、IL-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通过对各组间作用差异的对比,为该方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及理论依据。方法:SD大鼠共72只,随机被分作正常组(12只)、造模组(60只),雌雄各半。造模组大鼠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3 mL·kg-1)造模,随后被平均分作模型组、美沙拉嗪组(0.21 g·kg-1·d-1)、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5.88、11.76、23.59 g·kg-1·d-1)。药物组大鼠应用相应药物进行灌胃14 d,正常组与模型组则应用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灌胃结束后进行各组大鼠炎症性肠病(IBD)炎症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蛋...  相似文献   

11.
罗汉果水提液对于急性咽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罗汉果水提液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氨水连续3 d对大鼠咽部喷雾法建立急性咽炎动物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地塞米松对照2 mg·kg-1组,罗汉果水提液0.5,1.5,4.5 g·kg-1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5 d,观察药液对模型动物病理形态、白细胞常规计数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罗汉果水提液中、高剂量能不同程度改善急性咽炎的病理变化(P<0.01),白细胞计数结果(P<0.05,P<0.01),同时对模型动物血清中的IL-1β(P<0.05,P<0.01),IL-6(P<0.01)和TNF-α(P<0.01)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罗汉果水提液对急性咽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咽部病理改变和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探讨独活醇提物(DH50)对尿酸钠(MSU)晶体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DXMS,0.07 mg·kg-1)、DH50低剂量组(DH50-D,9 mg·kg-1)、高剂量组(DH50-G,18 mg·kg-1)5组(n=10)。连续灌胃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纯水,第5天向大鼠右侧踝关节注射MSU建立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测量造模后4、8、24、48 h的大鼠足跖容积并对关节炎症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滑膜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滑膜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IL-1β、环氧化酶-2(COX-2)的蛋白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对荨麻疹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抑制素2(ST2)表达及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探讨针刺预处理“曲池”“血海”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针刺组针刺双侧“曲池”“血海”;阳性药物组给予氯雷他定(1 mg·kg-1·d-1)灌胃,均每日干预1次,连续干预7 d,并于第5天进行背部致敏造模,第7天进行抗原攻击并取材。测量各组大鼠背部皮肤组织蓝斑的直径;HE染色法观察致敏区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致敏区域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E及组胺(HIS)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致敏区域皮肤组织IL-33、ST2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蓝斑直径明显增大(P<0.01),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E、HIS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皮肤组织IL-33、ST2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大黄“通因通用”治疗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温+高湿+高糖高脂饮食+致病因子方式造模,分为生理组(不造模)、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生大黄组(生药0.05 g·kg-1),熟大黄组(生药0.05 g·kg-1)4组,每组早晚两次给药,共给药5 d。每日最后一次给药3 h后检测各组泻下指数,最后一次给药3 h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大鼠血清和结肠胃动素(motilin, MTL)、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大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SS)、大鼠胃泌素(gastrin, Gas)和大鼠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含量,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莱菔子对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为研究对象,以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左旋硝基精氨酸(NG-Nitro-L-arginine,L-NNA)溶液(7.625 mg·kg-1)诱导正常高值血压痰湿壅盛证大鼠。符合纳入标准的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莱菔子组与水飞蓟宾组。其中莱菔子组以莱菔子溶液(2.5 g·kg-1)灌胃,水飞蓟宾组以水飞蓟宾溶液(20 mg·kg-1)灌胃,空白组给予等质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6周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大鼠血清AST、ALT、TG、TC、LDL-C含量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和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chemerin、IL-6、CMKLR1、TNF-α、GAPDH、β-actin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6抗体、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G、TC、LDL-C、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莱菔子组血清AS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玉女煎加减引经药牛膝对阴虚内热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炎症反应的影响差异。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甲状腺素+链脲佐菌素制备阴虚内热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玉女煎缺牛膝组(11.8 g·kg-1)、玉女煎全方组(12.8 g·kg-1)和牛膝组(1.0 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为正常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28 d。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观察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核转录因子-κB(NF-κB)、...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牡丹花总黄酮对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治疗痛风性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科研数据支撑。方法:使用腺嘌呤合并乙胺丁醇复制大鼠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随机每12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别嘌醇组(42 mg·kg-1)、阳性药痛风舒片组(600 mg·kg-1)、牡丹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TFPF,260、130、65 mg·kg-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肾脏组织匀浆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L-1β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肾脏组织细胞DNA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肾脏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NLRP3、Cas...  相似文献   

18.
探讨荞麦花叶总黄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通路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低剂量(2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中剂量(40 mg·kg-1)组、荞麦花叶总黄酮高剂量(80 mg·kg-1)组、盐酸普萘洛尔(2 mg·kg-1)组,每组12只大鼠,通过舌下静脉注射1 mL·kg-1的0.002%乌头碱,将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制备为心律失常模型,以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律失常情况、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前列腺素E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SB203580[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抑制剂,1 mg·kg-1]组、辣椒素低、高剂量(50、100 mg·kg-1)组、anisomycin(p38 MAPK激动剂,2 mg·kg-1)+辣椒素(100 mg·kg-1)组,每组12只。再灌注及给药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Morris水迷宫和新型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和认知能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的活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脑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炎性因子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瞬时受体电...  相似文献   

20.
探讨瓜蒌薤白汤对博来霉素致肺纤维化模型大鼠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吡非尼酮组(150 mg·kg-1)、瓜蒌薤白汤低剂量组(2.4 g·kg-1)、瓜蒌薤白汤高剂量组(4.8 g·kg-1)。采用气管滴注博莱霉素(5 mg·kg-1)对大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次日,开始分别灌胃给药14、28 d。HE染色观察大鼠肺部炎症程度,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CD68、CD163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qRT-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焦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HE染色、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可见肺泡腔塌陷甚至闭合,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CD68和CD163表达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瓜蒌薤白汤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明显改善,炎症明显减轻,CD68、CD163表达水平亦降低。与空白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