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痛风方用不同工艺提取分离的各组分(总黄酮与总生物碱混合物、总黄酮、总生物碱)的抗炎镇痛和降血尿酸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和小鼠化学刺激法(扭体法)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以次黄嘌呤建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其降血尿酸作用。结果:痛风方中的总黄酮与总生物碱混合物和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痛风方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混合物、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显著的镇痛作用;痛风方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痛风方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混合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痛风方中的总生物碱具有镇痛和降血尿酸作用;痛风方中的总黄酮具有抗炎镇痛和降血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代谢类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痛风作为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疾病,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疗,将会损伤关节,严重时还会发生肾结石甚至是肾衰竭,危及生命。虽然西药在治疗痛风领域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西药在治疗痛风时常常伴随胃肠道反应、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且在停药后易复发,使得根治痛风成为一个难题。我国传统中药应用于痛风已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不仅能通过抑制尿酸产生相关酶的活性而降低尿酸(UA)生成,亦能通过促进尿酸排泄而降低尿酸,除降尿酸作用外大部分应用于痛风邻域的中药还能有效缓解关节炎症;中药药性温和,在发挥痛风治疗作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部分中药甚至能够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所以中药有望解决根治痛风这一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应用于痛风邻域的中药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近10年中药在痛风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并对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进行归纳分析,以期能够为中药防治痛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由于嘌呤代谢终产物尿酸代谢失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引起关节周围的炎性反应,导致痛风性关节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对痛风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文对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和黄酮类化合物抗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筛选抗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茯苓抗痛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痛风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痛风疾病的难愈性和反复发作性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目前使用的抗痛风西药降低尿酸和控制炎性反应在短期内疗效肯定,但长期应用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土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痛风,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本文将土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治疗痛风作用的机制作一综述,为将其研究开发成为抗痛风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提取中草药葵花盘粉颗粒不同成分,比较葵花盘粉总黄酮、生物碱、多糖、小分子肽的抗炎、降尿酸作用,确定葵花盘果粉抗痛风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结果显示葵花盘颗粒及其中成分黄酮、生物碱、小分子肽显示出显著的抗炎、降尿酸、止痛作用,葵花盘粉的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总黄酮以及小分子肽,共同起到治疗痛风、降低血尿酸、调控体内嘌呤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相似性比较来探索芪桂痛风片治疗痛风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分子相似性结果表明芪桂痛风片中木犀草素、异泽兰黄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半乳糖苷及其光学异构体等黄酮类化合物与金石欢素(acacetin)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提示其对痛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的分子对接和网络分析发现芪桂痛风片中网络度大于8的dongbeinine,去氢浙贝母碱-N-氧化物和浙贝母碱-N-氧化物等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作用于黄嘌呤氧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和蛋白酪氨酸激酶等22个靶点来抑制新尿酸形成、缓解已形成尿酸引发的炎症反应、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由此揭示出这些化合物可能为芪桂痛风片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同时也揭示了其治疗痛风的分子作用机制,印证了芪桂痛风片整体的药效作用特征并为其进一步的效应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痛风是我国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会引起关节组织损伤及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异常引发的尿酸升高是其发病的生化基础,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控制炎症类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尿酸类药物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其效果明显,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及不良反应较多等问题。中药治疗痛风历史悠久,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层次对症治疗的优势,通过降尿酸、抗炎、抗氧化、保护肾脏等发挥治疗作用,其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率低。近年来,有关中药对痛风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多,笔者在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痛风发病机制、中药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实验设计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氧化反应、降尿酸、调节信号通路等方面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痛风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生物碱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PubChem、BATMAN数据库等,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制条件筛选黄连化学成分;通过PubChem数据库筛选符合异喹啉型的生物碱化合物,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黄连生物碱的作用靶点,构建黄连生物碱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基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工具绘制黄连生物碱作用靶点和高血压疾病靶点的韦恩图,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黄连生物碱对高血压的作用靶点进行GO分析及KEGG分析。结果:富集通路分析KEGG通路有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间隙连接、HIF-1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连生物碱通过调节神经机制、离子浓度、抗氧化应激、抗炎等相关机制干预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李文静  潘旭  刘军  朱慧 《光明中医》2024,(7):1257-126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银柴胡抗痛风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检索银柴胡作用靶点;利用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痛风疾病靶点并获取疾病与成分的交集基因。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构建关键蛋白互作网络图(PPI),随后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应用Autodock及pymol软件对核心靶点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筛选8个核心基因,分别为SRC、TNF、PPARA、ALB、NOS2、PPARG等。这些靶点主要涉及癌症的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活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PPAR等信号通路。结论 银柴胡可能通过银柴胡胺D、豆甾醇、菠菜甾醇等与PPAR等通路的多个靶点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发挥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传统古方痛风灵的抗炎、镇痛、抗痛风等作用。方法:采用了炎症、疼痛及痛风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痛风灵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痛风灵能明显对抗尿酸钠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引起小鼠足痛有对抗作用。结论:痛风灵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痛风病是指与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密切相关的进展性代谢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类代谢疾病。通过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痛风相关疾病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以及中医对痛风病的认识,对痛风病的中西医认识进展进行综述。以及基于对痛风病的认识,总结中西医治疗痛风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痛风病的诊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痛风相关病名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妍  孟凤仙  刘慧 《世界中医药》2015,10(4):609-612
按照痛风病在中国医学史上被认识的过程,对痛风相关病名及涵义的演变进行梳理,为正确认识目前中医痛风概念及形成背景提供丰富的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围绕"中医药防治痛风病"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0年8月收录的中医药防治痛风病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发表年份、期刊、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医药防治痛风病相关文献12324篇.发文量分析显示,该领域的...  相似文献   

14.
阿朴菲类生物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辛爱一  柳军玺  邸多隆 《中草药》2018,49(3):712-724
阿朴菲类生物碱是异喹啉类生物碱中的一类,具有广泛的生理学活性,目前这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发现治疗多种疾病药物的先导化合物和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调研,从自然界植物资源分布、生源合成途径、天然有机合成方法、药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阿朴菲类生物碱的进一步研究和深层次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生成过多或/和尿酸排泄减少,致血中尿酸浓度增高所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西药有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生成及抗炎镇痛等不同作用,但多数药物的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较难控制复发。中医药治疗痛风有着一定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缓解期稳定降尿酸和防止关节为复发方面具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亚玲  任丽娟  王丽  杨钟平 《中草药》2020,51(3):799-805
结核病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寻找新途径、新思路研发抗结核病新药是战胜结核病的关键。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天然产物中分布广泛,具有生物来源多样性、化学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多样性等特点,大多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抗结核病的活性。综述近年来生物碱类化合物抗结核病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总结不同类型生物碱抗结核病的特点,为该类化合物抗结核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膳食结构的改变,蛋白质、糖、脂肪等摄入量明显增多,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升高,与年龄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尿酸钠晶体诱导的炎症是痛风的病理基础,激活固有免疫,释放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多种炎症介质,进而引起炎症级联反应,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急性发作表现。痛风存在自发缓解机制,一方面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为异物的单钠尿酸盐(MSU)晶体,减少MSU对机体的刺激,另一方面分化成熟的巨噬细胞通过分泌抗炎性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等,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而促进痛风急性发作的自发缓解。除了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内信号分子被激活机制外,痛风的炎症机制还涉及补体激活、细胞激活等途径,其造成的心血管系统损害、关节破坏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治疗药物多用西药,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发挥疗效,苯溴马隆是通过抑制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减少肾脏对尿酸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而发挥作用,即使目前研发中的来辛奴拉、曲尼司特等,也是基于抑制尿酸盐重吸收起效,上述药物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而限制了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痛风具有多靶点的特点,在降尿酸、抗炎和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痛风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因此,基于痛风的病理机制结合中西医治疗痛风是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痛风石是痛风日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体内引起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可以造成关节的畸形、活动受限、甚至发生皮肤破溃和感染,还会给痛风石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及时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于痛风石患者非常重要。国内外指南所推荐的药物并没有涵盖所有类型的痛风患者,特别是是病情严重以及有使用禁忌证从而不可使用相应药物治疗的痛风患者,因此,这就需要使用非药物疗法为这一类痛风患者解除病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痛风石的治疗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中西医的非药物疗法在治疗痛风石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忍冬藤痛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模型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等炎症模型研究忍冬藤痛风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忍冬藤痛风颗粒对二甲苯所致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忍冬藤痛风颗粒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选择对于阐明痛风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药物至关重要。通过不同方法诱导而成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直接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法诱导模型、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真菌产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和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文章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借助代谢组学Pathway分析方法,比较动物模型组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代谢通路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相关代谢通路及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