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膝骨关节炎作为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关节损伤性疾病,是骨性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而引起关节发生病变,属于中医“痹症”范畴。近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多样,本文从中医、西医治疗方法等方面对目前膝骨关节炎研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膝骨关节炎在临床上是中医风湿科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中药汤剂、中药制剂、中药外治、中医非药物治疗的研究,有助于中医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的发展。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关文献,重点从病因病机和中医内服、外用、非药物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查阅并概括总结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文献,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文献,筛选出新颖的、有代表性的文献,将各种方法分类并概括总结其运用现状。结果: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中医外治法为主的综合疗法上,运用此类治疗方案治疗本病是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发展趋势。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缓解膝关节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陈默  黄羚  熊洋  赵飞白 《中医临床研究》2013,(11):99-99,10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77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手法、外敷内服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膝骨关节炎中医称“痹证”,早期常见关节肿胀、疼痛,晚期伴有畸形,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中医外治法疗效佳、操作易,为广大患者所青睐。通过查阅近年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相关文献,筛选出代表性强、作用显著的文献进行分析、概括,以期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膝骨关节炎是现今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以膝关节的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以针灸、推拿、功能锻炼、小针刀等方法为主,具有疼痛小、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深受广大患者信任,笔者通过广泛阅读中医保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相关文献,将近年来关于中医保守治疗膝骨关节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膝骨关节炎由关节软骨病变引起,是一种慢性疾病,极难治愈。而中医非药物疗法非常适合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能提供很大帮助,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推拿、针灸和中药熏洗等,本文将对这些中医非药物疗法展开讨论,以期为膝骨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2种方法治疗50例骨关节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治愈33例,好转42例,未愈4例,有效率84%。对照组50例,治愈23例,好转33例,未愈17例,有效率66%。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再配合药物内服外用熏洗,体现了中医骨伤内外兼治、筋骨并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对中老年骨关节炎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外敷+TDP灯照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中药内服外敷+TDP灯照射+中药离子导入,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塞来昔布;对照组单独服用塞来昔布,连续治疗2周,评价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包括中医证候学评价和关节炎严重性程度评价。结果: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显效率、有效率及改善关节症状方面效果明显,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膝骨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老年人好发,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已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文章就现阶段膝骨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疾病,因其具有慢性疼痛、活动受限等临床特点,致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近年来针对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的研究数目繁多、层次深入,其中中医外治法因其操作简便、经济实惠,以及临床疗效确切、显著,不仅避免了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又可迅速改善患处局部症状,因而备受临床医师及患者接受。总结近5年中医外治法在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整理与分析历代中医典籍及现代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鹤膝风)的内容,了解传统中医外治法的种类及药物组方演变等,扩展中医外治法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结果显示,膝骨关节炎中医传统外治方法包括中药外敷、中药热熨、中药熏洗、针刺及艾灸等;中药外敷药物多选用散寒止痛、活血化瘀药,剂型多以膏剂及散剂为主,使用时多采用现配的生姜汁或老酒、白蜜等调敷,且常在药物中加入牛皮胶及猪肚脂等增强外敷药物的黏性,延长药物与皮肤接触时间;治疗鹤膝风的针刺选穴总体以膝关节局部取穴为主,艾灸疗法可采用隔蒜灸、雷火针等。现代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剂型改良、外用药物拓展、外治方法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简、便、廉、验,现代临床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膝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无菌性滑膜炎症和韧带变性等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关节疾病。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中医对于膝骨关节炎术后干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该文通过总结近几年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术后干预措施及疗效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理论,从肝、脾、肾三脏分析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病机,阐述现代医家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则治法。肝血充足、肝气条达,则筋脉强盛;脾胃强盛,气血充足,则肌肉充实;肾精充足,则骨骼强健;若三脏亏虚,则筋脉、肌肉、骨骼虚弱,痰、郁、瘀等病理因素产生而导致膝骨关节炎发生。因此在治疗上当明辨脏腑亏虚主次及各种病理因素在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治疗上予以补益与祛邪,根据侧重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15.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属中医“骨痹”范畴,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中医药对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治疗手段也逐渐丰富.小针刀作为一种新的中医微创技术,近些年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疗效评价标准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膝骨关节炎是骨科最常见病种之一,多发于老年人,但该病的发病年龄愈趋年轻化。临床对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目前有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面中医治疗该病拥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就目前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诊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概述"经筋理论"指导下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采用经筋外治法治疗本病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检索运用经筋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新文献,筛选出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献,从理筋手法、针灸、外敷等方面总结其运用现状。结果:经筋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治法。结论:经筋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和延缓病情,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作出评价。[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前组运用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复方骨肽注射液、维固力胶囊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后组单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缓解关节疼痛、压痛症状疗效相近。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消除关节肿胀及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正骨》2015,(7):4-5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也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的优势病种。根据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的文献统计,目前我国骨关节炎的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依次为:中药、玻璃酸钠、关节镜术、针灸、针刀、关节置换术、推拿按摩、截骨术、关节冲洗、理疗等。可见中医药及其相关治疗方法仍然是国内治疗骨关节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传统的维吾尔医内外法并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用维吾尔医成熟剂和清除剂及外敷治疗方法。结果:内外法并用治疗121列膝骨关节炎,显效72例(59.5%),有效45例(37.1%),无效4例(3.4%),总有效率96.6%。结论:用维吾尔医成熟剂和清除剂及外敷治疗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达到根治病因,控制病理变化,缓解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