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人青年人群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正常国人青年人群进行坐-立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影像学研究,观察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变化特点,探讨坐位下躯干矢状位平衡的调节机制。方法:在医院周边高校招募青年志愿者,共145名志愿者纳入研究,其中男51人,女94人,平均年龄23.1±2.3岁(19~29岁)。所有志愿者行站立位-坐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应用院内PACS系统,测量如下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腰椎倾斜角(LT)、脊柱矢状位平衡(SVA)、T1骨盆角(T1PA)。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站立位、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分析站立位、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间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PI平均值为46.6°±9.1°。当体位由站立位改为坐位后,除胸腰段曲度外,脊柱-骨盆矢状位位置参数均发生显著改变。PT增大(11.8°±6.5°vs28.4°±10.0°),SS减小(34.9°±7.1°vs 19.7°±8.7°),骨盆围绕双侧股骨头中心向后旋转。LL(50.4°±10.0°vs 25.3°±11.8°)、TK(26.1°±10.2°vs 20.0°±8.9°)显著减小,LT(-5.0°±5.0°vs-1.8°±5.8°)显著增大,腰弯、胸弯代偿减小,曲度变得平直,同时腰椎相对骶骨向前倾斜。SVA(-20.1±22.4mm vs 26.9±28.6mm)、T1PA(5.6°±6.0°vs23.7°±9.3°)均明显增大,躯体矢状位平衡轴向前移动。由站立位改变为坐位后,PI、LL与矢状位平衡参数SVA、T1PA相关性进一步增强。结论:坐位时腰骶部矢状位序列会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骨盆后倾旋转,腰椎与胸椎曲度变得平直,腰椎向前倾斜,躯干矢状位轴向前移动。这种调节与代偿的变化,需要在胸腰椎固定融合手术特别是长节段固定融合和矫形手术中充分考量。  相似文献   

2.
正常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描述正常成人的骨盆矢状位形态,分析正常成人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类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影像学分析对139名志愿者进行研究,男94名,女45名;年龄21~28岁,平均(23.5±1.5)岁.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按照脊柱矢状面解剖定义和形态特点描述脊柱各矢状面形态参数,分析各参数间相关性,并根据腰椎前凸顶点位置不同分析国人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类型.结果 PI平均值为45.1°±9.6°,明显小于西方成人,并明显小于韩国成人;女性PI值明显高于男性.骨盆各参数间密切相关,脊柱相邻前凸节段、后凸节段间密切相关,腰弯前凸还与颈弯前凸、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密切相关;依据腰弯前凸顶点位置,将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分为四型:Ⅰ型,顶点位于L5椎体或L4,5椎间隙,共11名(占7.8%);Ⅱ型,顶点位于L4底部或中部,共61名(占43.3%);Ⅲ型,顶点位于L4上部或L34椎间隙,共33名(占23.4%);Ⅳ型,顶点位于L3椎体及其以上,共34名(占24.5%).所有志愿者的胸弯后凸顶点为T6.7,颈弯胸弯拐点为C7.各类型间骨盆矢状位形态、腰弯倾斜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中国正常成人骨盆矢状位形态与西方和韩国人群存在明显差异.腰椎通过骨盆的调节后,在维持脊柱整体矢状位平衡方面起到核心作用;随着腰弯前凸顶点提高,脊柱-骨盆序列将出现骶骨增加倾斜、下腰弯前凸角度增加、下腰弯组成椎体数量增加、腰弯倾斜减小等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生存质量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门诊AS患者30例、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术的住院AS患者34例纳入研究。以SF-36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在站立位全脊柱X线侧位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评估AS疾病活动性指数、AS功能指数和Oswestry下腰痛评分。依据胸腰椎最大后凸角将患者分为轻度后凸组(<60°,29例)和重度后凸组(≥60°,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矢状面参数,分析生存质量与矢状面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后凸组患者在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四个维度的得分低于轻度后凸组。两组患者C7倾斜角、胸腰椎最大后凸角、矢状面躯干偏移、骨盆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7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减小致生理职能评分减少;胸腰椎最大后凸角增加致情感职能评分降低;矢状面躯干偏移增大致社会功能评分减低。手术治疗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除胸椎后凸角和骨盆入射角外其他矢状面参数均较术前改善,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评分均提高。结论 重度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的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较轻度后凸患者降低。C7倾斜角、胸腰椎最大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和矢状面躯干偏移改变是AS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矢状面参数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单节段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的腰椎峡部裂滑脱患者资料,术前及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胸椎后凸(TK)、胸腰联合角(TLJ)、C7矢状面平衡(SVA)、脊柱-骨盆角(SSA)、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和骨盆入射角(PI),并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PI、TLJ和TK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SA的变化与PT、PI、LL、SS及SVA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可明显改善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状态,术前及术后的SSA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进行评估,SSA的重建可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70名脊柱形态正常的志愿者与110例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胸椎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矢状位垂直轴、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和骨盆倾斜角.根据SRS测量标准,将腰椎退行性侧凸患者按脊柱矢状位形态分为三型:Ⅰ型45例、Ⅱ型48例、Ⅲ型17例.比较志愿者与各型退变侧凸组间的脊柱矢状位参数及骨盆参数,分析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骨盆投射角,Ⅲ型退行性侧凸组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盆倾斜角,Ⅱ型、Ⅲ型退行性侧凸组高于志愿者组及Ⅰ型退行性侧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Ⅱ型与Ⅲ型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骶骨倾斜角,Ⅱ型、Ⅲ型退行性侧凸组小于志愿者组及Ⅰ型退行性侧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志愿者组、Ⅰ型退行性侧凸组中未发现脊柱矢状位失平衡;Ⅱ型与Ⅲ型退行性侧凸组脊柱矢状位失平衡的发生率分别为17.8%、29.4%.志愿者组与Ⅰ型退行性侧凸组的脊柱矢状位参数间、骨盆参数间及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间存在相关性;Ⅱ、Ⅲ型退行性侧凸组的脊柱矢状位参数间的相关性逐渐减小,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间的相关性也减小甚至消失,而骨盆参数间的相关性存在;各型退行性侧凸组的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均与矢状位垂直轴相关,其中后两者的相关性更大.结论 脊柱矢状位形态呈阶梯样改变,Ⅱ、Ⅲ型退行性侧凸患者的骨盆参数、脊柱矢状位参数与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发生变化,更容易出现脊柱矢状位失平衡.  相似文献   

6.
骨盆形态对人体矢状面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盆参数是站立位躯干全长侧位X线片上反映骨盆形态的相关参数,分为解剖参数和姿势相关性参数两类。脊柱矢状面形态与骨盆参数密切相关,脊柱矢状面曲线分型也采用骨盆参数。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的骨盆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变化。骨盆参数在腰椎生理曲度重建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7.
骨盆形态对人体矢状面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盆参数是站立位躯干全长侧位X线片上反映骨盆形态的相关参数,分为解剖参数和姿势相关性参数两类。脊柱矢状面形态与骨盆参数密切相关,脊柱矢状面曲线分型也采用骨盆参数。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脊柱滑脱、脊柱畸形、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的骨盆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变化。骨盆参数在腰椎生理曲度重建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8.
Upasani  VV  Tis  J  Bastrom  T  王乃国 《脊柱外科杂志》2007,5(3):188-188
作者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影像学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目的是为了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胸弯和胸腰弯的矢状面序列是否存在差异。脊柱前部的过度生长可能是胸段脊柱侧凸的病理机制。目前已知矢状面序列的变化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骨盆参数和矢状面序列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因此作者推测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不同类型中,  相似文献   

9.
邱勇  殷刚  曹兴兵  王斌  朱锋  孙旭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6):1237-124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的胸椎矢状面形态对腰骶椎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胸弯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片,并在上肢抱胸体位下摄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片.按胸椎后凸(TK)的测量值分为:第一组TK<10°和第二组10°≤TK≤40°,测量的参数指标包括:腰椎前凸(LL)、上腰椎前凸、下腰椎前凸、骶骨后上缘与C,铅垂线的距离、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投射角(PI).将第一组及第二组就参数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比较(P<0.05),并对相关参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P<0.01). 结果 第一组的LL和上腰椎前凸小于第二组的LL和上腰椎前凸,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弯型MS患者相邻节段的脊柱在矢状位形态上存在相关性,其中TK与LL、上腰椎前凸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PT、SS及PI也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结论 胸弯型AIS患者的胸椎矢状面形态对患者的腰椎前凸有明显影响,并通过上腰椎对整个腰椎产生影响,在对主弯为胸椎的脊柱侧凸在进行选择性胸椎融合时必须考虑这种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马凡综合征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以脊柱畸形来我院就诊的马凡综合征患者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0~20岁,平均14.4±2.3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及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1)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2)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3)腰椎前凸角(lumbar lodorsis,LL),(4)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5)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6)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7)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定义顶椎在T12、L1或者T12/L1椎间盘,后凸角度10°的后凸为胸腰段后凸;顶椎在L1/2椎间盘或以下椎体、椎间盘,后凸角度10°的后凸为腰椎后凸。采用Sponseller分型方法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形态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结果:本组患者在冠状面上以胸腰双弯(40.0%)、单胸弯(22.8%)以及三弯(20.0%)最常见,最大Cobb角43°~165°,平均75.2°±26.0°。在脊柱矢状面上,TK为-25°~73°(19.0°±24.1°),其中胸椎后凸正常者(20°≤TK≤50°)10例(28.6%);胸椎后凸增大患者(TK50°)5例(14.3%);胸椎后凸减小者(0°≤TK20°)13例(37.1%);另有7例(20.0%)患者表现为胸椎前凸。TL为-25°~73°(14.0°±19.0°);LL为-17°~70°(37.1°±23.3°);SVA为-9.0~7.2cm(-2.0±4.3cm)。15例(42.9%)患者表现为胸腰段后凸或腰椎后凸(9例ⅡA型,6例ⅡB型),5例患者表现为后凸区明显的椎体楔形变。骨盆矢状面上,PI为25°~74°(40.1°±12.7°);PT为-12°~34°(6.9°±9.6°);SS为14°~68°(33.3°±12.6°)。Sponseller分型Ⅰ型患者TK、LL、PI、SS明显大于Ⅱ型患者,而Ⅱ型患者TL明显大于Ⅰ型患者。未见腰椎滑脱现象。结论:马凡综合征伴脊柱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差异较大,手术医生应该根据不同分型制定不同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常生理状态下,脊柱在矢状面上呈现为“S”形,上承头颅、下连骨盆,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腰椎生理性前凸不仅能增加脊柱的缓冲震荡能力,对负重及维持腰部及骨盆稳定性也甚为重要,是人体脊柱维持姿势的关键结构之一。目前对腰椎生理性前凸临床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腰椎前凸在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所有手术治疗矫正腰椎脊柱畸形的终极目标[1-4]。腰椎前凸角度的改变是腰椎疾病和腰腿痛患者的常见病理改变之一[5]。目前对腰椎前凸角度的正常参考范围尚存在较多争议[6-7]。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从站位到坐位时的脊柱矢状位序列的变化,以及与正常人群在体位改变时的变化差异,探讨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对不同体位下矢状位序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腰椎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资料58例(A组),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63.7±8.5岁(43~81岁),根据术中腰骶是否融合将A组分为腰骶融合组(A1组,26例)与腰骶未融合组(A2组,32例)。对照组为90例中老年健康志愿者(B组),其中男39例,女51例,平均年龄53.2±5.7岁(42~71岁)。所有受试者均行站立位和坐位时的全脊柱X线片检查,应用院内图片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测量脊柱矢状位轴(SVA)、T1骨盆角(TPA)、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A组与B组的差异,以及A1组、A2组和B组在站位和坐位时矢状位序列变化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从站位到坐位时,SVA增加(19.7±33.1mm vs 37.9±27.4mm,P<0.001),TPA增加(11.7°±6.2°vs 17.1°±8.0°,P<0.001),LL减小(41.6°±13.6°vs 35.6°±14.3°,P<0.001),TK减小(30.5°±12.0°vs 28.0°±12.1°,P<0.05),PT增加(15.1°±6.7°vs 19.4°±9.5°,P<0.001),SS减少(32.3°±8.7°vs 28.7°±9.9°,P<0.001)。A组患者LL和TK的减小,以及SVA的增加显著小于B组(P<0.05),其中A1组PT的增加显著小于B组(2.1°±7.1°vs 6.1°±8.9°,P<0.05),而A2组PT的增加程度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6.0°±6.6°vs 6.1°±8.9°,P>0.05)。结论:短节段腰椎融合术后的脊柱从站位到坐位时表现为骨盆后旋,胸、腰椎曲度变直,脊柱矢状轴前移,但其胸腰椎曲度变化和矢状轴前移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短节段腰椎融合术会限制坐位时骨盆的后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连续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分析变化参数对术前评估的价值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行单纯L5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连续完成两次全脊柱X射线检查,相关参数包括:矢状面垂直轴(SVA)、颈椎前凸(CL)、胸椎后凸(TK)、胸腰椎角(TL)、腰椎前凸(LL)、骶骨斜率(SS)、骨盆倾斜(PT)、骨盆入射角(PI)、T1斜率、C2-C4角度(C2-4A)和C4-T1角度(C4-T1),并根据两次全脊柱X射线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患者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所纳入56例患者的112张脊柱-骨盆矢状位图像,术前两次全脊柱X射线检查之间平均间隔(112±116)天。脊柱-骨盆矢状位相关参数,PI、PT和SS分别为(51.6±12.3)°、(26.7±12.8)°...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不同功能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的变化,探讨坐位下相邻未融合节段矢状位序列的调节机制。方法:2010年9月~2012年2月行腰椎短节段融合术的6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0例,女33例,末次随访时年龄为61.6±11.0岁(31.0~81.0岁),随访时间为82.0±7.3个月(68.0~94.0个月)。共39例患者融合至S1,其中3例为L5~S1固定融合,20例为L4~S1固定融合,15例为L3~S1固定融合,1例为L2~S1固定融合;24例未融合至S1,其中13例为L3~L5固定融合,5例为L4~L5固定融合,6例为L2~L5固定融合。均行术前站立位、末次随访站立位-端坐位-自然坐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通过院内PACS系统,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固定节段前凸角(FSL)、胸椎后凸角(TK)、上相邻前凸角(URL)、下相邻前凸角(LRL)及T1骨盆角(TPA)。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不同体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站立位、自然坐位情况下URL、LRL与其他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检验水准α=0.05。结果:当体位由站立位向坐位转变后,矢状位参数会出现显著的变化。对于未融合至S1的患者,从站立位变为端坐位后,LL显著减小、TPA显著增大(P0.05);由端坐位变为自然坐位后,LL进一步显著减小、TPA进一步显著增大(P0.05),SS、URL、LRL显著减小(P0.05),PT显著增加(P0.05)。对于融合至S1的患者,从站立位变为端坐位后,LL、URL显著减小(P0.05),TPA显著增大(P0.05);由端坐位变为自然坐位后,LL、URL进一步显著减小(P0.05),TPA进一步显著增大(P0.05),SS显著减小、PT显著增加(P0.05)。在站立位时,URL与PI、SS、FSL、LL有显著相关性(P0.05)。自然坐位后,URL与FSL无显著相关性(P=0.388),URL与PI、SS、TK、LL有显著相关性(P0.05),LRL与PT、SS、LL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短节段融合术后患者坐位时矢状位序列会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骨盆后倾旋转,腰椎前凸变得平直,尤其是上、下相邻节段。自然坐位时,URL主要依靠骨盆与胸椎后凸角度的调节。自然坐位下URL、LRL显著减小的特点,可能是腰椎融合术后远期交界区并发症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脊柱矢状位序列从站立位到坐位的变化,比较中老年人与青年人在体位改变时矢状位序列的变化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健康检查的53例中老年人资料[男性17人,女性36人,年龄60.7±9.3(45~81)岁]和145例青年人资料[男性51人,女性94人,年龄23.1±2.3(19~29)岁]。所有人均有站立位和坐位时的全脊柱X线检查结果,通过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PACS)系统,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脊柱骶骨角(SSA)、腰椎倾斜角(LT)、脊柱矢状轴(SVA)、T1骨盆角(TPA)等参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中老年组站立位-坐位时矢状位序列的不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老年组与青年组从站立位到坐位时矢状位序列变化。结果:中老年组站立位SVA为3.9±27.7mm,TPA为8.5°±6.9°,PT为12.7°±7.2°,SSA为124.3°±9.0°,LL为47.2°±12.1°,LT为-6.0°±6.9°,TK为33.2°±8.7°,SS为32.8°±8.2°,坐位时SVA为25.9±26.0mm,TPA为18.1°±8.5°,PT为21.1°±9.5°,SSA为113.6°±10.3°,LL为33.8°±12.9°,LT为-4.4°±5.7°,TK为28.5°±9.7°,SS为25.1°±9.2°,除LT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站立位到坐位时,其SVA增加22.0±32.6mm,TPA增加9.6°±6.2°,PT增加8.4°±7.3°,LT增加1.5°±6.2°,LL减小13.4°±8.8°,TK减小4.6°±5.0°,SS减少7.6°±7.2°,SSA减小10.7°±8.1°,变化程度均小于青年组(P0.05)。结论:中老年人从站立位到坐位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表现为骨盆后倾,脊柱生理曲度变浅,矢状轴前移,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受体位影响变化程度明显小于青年人。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异常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不少学者将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的发生、病情进展归因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异常,并提出应根据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将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进行分型,并据此判断是否行手术复位及评估手术复位的效果。本文综述了目前报道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变化的文献,旨在探讨其在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 椎后凸畸形术后脊柱-骨盆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 年7月至2010 年10 月在我: 行L1 PSO矫形内固定术的21 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男18 例, 女3 例;年龄(35.6±10.8) 岁(21~53 岁)。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统计测量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即 刻X线片的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 TK)、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 LL)、全脊柱最大后凸Cobb 角 (globe kyphosis, GK)、固定节段角度(angle of the fusion levels, AF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 SS)和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ing, PT)。 结果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 除TK 和PI 外, 其余参数手术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LL 的变化与PT(r=0.59, P=0.005)、SS(r=0.64, P=0.002)、SVA(r=0.49, P=0.025)及AFL(r=0.60, P= 0.004)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 PT的变化与SS(r=0.94, P=0.000)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 AFL的变化与PT (r=0.59, P=0.005)、SS(r=0.61, P=0.003)的变化存在线性相关。 结论 PSO能够显著地改善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LL的重建与骨盆矢状面形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生理上直立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以最小的能量消耗维持椎体间对齐,颈椎功能紊乱及颈椎终板负荷过重会出现颈椎疾病。近年来研究中衡量颈椎矢状位平衡常用的参数包括:颈椎前凸、胸1倾斜角、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脊柱-颅角、颈部斜率、胸廓入口角以及胸1倾斜角减颈椎前凸。各参数间存在相互关联:胸廓入口角近似等于颈部斜率与胸1倾斜角之和,胸1倾斜角、颈椎前凸分别与脊柱-颅角呈负相关;颈椎前凸、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分别与胸1倾斜角呈正相关。另外,有研究发现,腰椎前凸减胸椎后凸(LL-TK)是颈椎曲度(CC)的独立影响因子,二者存在如下关系:CC=10-(LL-TK)/2。通过测量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改变,可以评估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预后,目前常用的影像学参数包括颈椎前凸,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及胸1倾斜角;无症状人群颈椎参数不仅与年龄、性别相关,可能还与种族相关,此外,体位变化也会对部分颈椎参数产生影响;最近的研究强调了对脊柱排列进行更全面评估的重要性,胸1指数与第2颈椎-骨盆倾斜角可以反映颈椎与脊柱整体的关系;理解胸腰椎区域和全脊柱排列对颈椎畸形的影响,以及矫形手术方案的标准化设计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力线重建过程中的矢状位平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评价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参数有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1~3],其中PI为固定解剖参数,不随人体的体位改变,PT、SS为体位相关性参数,一般取站立位的侧位片测量。腰椎滑脱发生后,人体为了维持站立姿势产生了一系列代偿机制,脊柱-骨盆平衡序列发生改变,相关研究[4~7]发现,腰椎滑脱的发生、进展、转归与矢状位平衡参数密切相关,同时腰椎滑脱患者的矢状位平衡参数数值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手术的基本原则是:植骨融合加相应的内固定,而在是否实行复位这个问题上存在有较大争议[8、9]。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骨盆半径(PR)技术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DLS)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SS)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6例DLS和35例DS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平衡(SVA)、总腰椎骨盆前凸角(PR-T_(12))、骨盆形态(PR-S_1)、骨盆角(PA)、腰椎前凸(LL)和胸椎后凸(TK)。将2组所测参数分别与健康国人脊柱-骨盆参数进行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LS组与DSS组中SVA、PA均明显大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S组PR-T_(12)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DLS组PR-S_1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S组PR-T_(12)与PA的相关性强于与LL、TK的相关性,DSS组PR-T_(12)与LL、TK的相关性强于与PA的相关性。DLS组PR-S_1与PA呈负相关,DSS组PR-S_1与PA无相关性。结论 DL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骨盆后倾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DS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改变胸腰椎曲度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