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通辽市社区215名汉族老年人和265名蒙古族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汉族老年人生活质量总分为(102.67±7.59)分,蒙古族老年人为(101.16±7.07)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汉族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为(36.13±6.70)分,蒙古族老年人为(37.03±7.63)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326,P0.01)。结论通辽市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具有相关性。照护者可通过逐步完善社区汉族及蒙古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拓宽老年人社会支持渠道,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都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对成都市社区及养老机构766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成都市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117.88±16.39);年龄与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老年人群总体生活质量良好。社区卫生服务应针对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积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机构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差异。方法采用SF-12量表,运用方便取样对福州市231例机构养老和220例社区养老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比较两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差异。结果机构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生理健康得分分别为(44.8±24.6)分和(53.3±15.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6,P0.01);心理健康得分分别为(51.4±19.2)分和(61.6±15.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2,P0.01)。结论机构和社区养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均偏低,社区养老老年人生存质量显著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建议维护老年人的自尊,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充实社区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QO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我国家庭、社区及机构养老老年人的QOL进行调查。结果三种养老模式下老年人QOL总分、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社区养老最高、家庭次之、机构最低(P<0.05);环境领域得分为社区养老高于家庭和机构(P<0.05),家庭和机构间无显著差异(P>0.05);自评分为社区和家庭高于机构(P<0.05);QOL总分与自评分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601);不同养老模式的QOL与自评分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主要有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婚姻、子女状况、职业、年龄及民族。结论不同养老模式下生活质量得分有差异,且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居家不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12月在安徽省蚌埠市204个社区中随机抽取1个社区,对社区内746名老年人使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应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与非居家不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家不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r=0.347~0.202,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增加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养老院老人与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QOL)、社会支持、抑郁与孤独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212名社区空巢老人和160名养老院老人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养老院老人与社区老人在QOL(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者在QOL(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精神健康)、对支持利用度、抑郁分值、孤独分值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社区空巢老人QOL与社会支持要好于入住养老院老人,应发展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及家庭应多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QOL。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典型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院养老)下老年群体心理状态。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处于不同养老方式中的306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社区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和养老院养老(P<0.01);家庭和养老院养老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2家庭、社区和养老院养老的老年人心理资本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希望、韧性、乐观等因子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养老方式下老年人心理资本各因子的得分除韧性外均高于其他两种养老方式。3在社会支持上,社区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得分显著高于家庭和养老院养老(P<0.05),而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得分又显著高于养老院养老(P<0.001)。结论老年人最幸福的养老方式应该首推社区养老,其次是家庭养老,养老院养老是老年人的一种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处于机构养老的三种运营方式(民办、民办公助、公办)下老年人心理状态的比较,以判断何种运营方式的养老院是老年人最佳的养老场所。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处于不同运营方式下的174名城市养老院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1民办公助型和公办型养老院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SWB)得分显著高于民办型(P0.01);2在心理资本总分及韧性因子上,民办公助型养老院老年人的得分显著高于民办型(P0.05)。3在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上,民办公助型、公办型养老院老年人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民办型养老院(P0.05)。结论在机构养老中,老年人感受到最幸福的运营方式应该首推民办公助型,其次是公办型,最后为民办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半结构访谈方法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总分(29.93±5.275)分,与国内常模相比较低(P<0.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访谈资料分析,年龄、婚姻状况、看望次数和有无子女是影响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结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空巢糖尿病(DM)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现状,为空巢老人社区护理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社区内随机抽取空巢老年人DM患者36例为DM组,另选取43名健康空巢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分.结果 生活质量评定项目中,DM组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精神健康(MH)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M组社会支持评定各项目以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项目中客观支持与生活质量项目中BP、GH、VT、社会功能(SF)和MH呈正相关(P<0.05);主观支持与BP、GH、情感职能(RE)和MH呈正相关(P<0.05);支持利用与VT和SF呈正相关(P<0.05).结论 空巢DM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健康空巢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人口社会学信息调查表、老年人心理弹性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便利抽样昆明市官渡区、五华区的社区老年人187名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49.78±14.53)分、(62.38±11.34)分,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随着其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建议通过加强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来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弹性水平,最终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畲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存质量简明量表(SF-8)对景宁畲族自治县31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畲族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方面与中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P<0.05),影响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学历、经济状况、生活满意度对畲族老年人躯体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结论畲族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和生存质量不高,应加强基层养老服务特别是畲族农村养老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四川省成都市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四川省成都市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四川省成都市老年人中获得社会支持较少,占5.9%,具有一般社会支持的占19.9%,具有满意社会支持的占74.2%。四川省成都市老年人社会支持得分在不同婚姻状况、养老方式、经济状况、身体锻炼、家庭成员感情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川省成都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总体良好,会受到婚姻状况、养老方式、经济状况、身体锻炼、家庭成员感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人社会支持测定量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对798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最差,其次是机构养老;女性为他人提供支持显著高于男性(P<0.01);城镇老人感受到的情感性支持和总支持显著高于农村(P<0.01);有配偶老人的各项社会支持显著高于无配偶老人(P<0.05);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情感性支持水平越高(P<0.05);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水平越高(P<0.01)。结论养老模式、有无配偶、居住地、性别、年龄是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对社会支持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衰弱表型(PF)、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318位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各领域得分为(46.55±10.98)分、(55.42±9.29)分、(55.37±7.47)分和(50.62±8.19)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生活质量各领域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除衰弱表型对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均有影响之外,入住支付、最大需求对生理领域有影响(P0.05);慢性病种类、入住支付对心理领域有影响(P0.05);住宿条件对社会领域有影响(P0.05);经济收入对环境领域有影响(P0.05)。结论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机构建设,护理人员需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孤独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测量工具对养老机构内160名老年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在养老院与他人居住者、无子女老人、经济收入低、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低者,其孤独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有无配偶、文化程度与孤独评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孤独评分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居住状况、有无子女、体育活动频率、自我健康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养老院老人孤独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影响养老机构内老年人孤独孤独水平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成功老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调查问卷对405名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与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49. 13±9. 49)分、(62. 25±12. 23)分、(43. 34±6. 82)分;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呈正相关(r=0. 733,P0. 01);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 338,P0. 01);家庭人均月收入、心理韧性及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有影响(R~2=0. 555,F=116. 404,P0. 001)。结论针对不同特征的社区老年人,开展主题多样的社区活动,倡导社区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提高其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程度,促进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老年人生活质量(QOL)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保健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社区272名老年人进行QOL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女性QOL总分明显高于男性;有配偶QOL总分明显高于无配偶(P <0.05);80岁组QOL总分低于60岁和70岁组,但明显高于90岁组(P <0.05);QOL总分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除初中与高中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 <0.05);QOL总分随月收入的增高而明显升高(P<0.05);除年龄组因素与QOL总分无相关性(P>0.05)外,其他各变量与QOL均呈正相关,其中以月收入水平的相关强度最高(β=2.88);其次为婚姻状况(β=2.13);文化程度(β=1.17);性别(β=0.87).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因素影响老年人Q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不同养老模式下南京市区机关离退休老年人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居家和机构养老的机关离退休老人QOL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QOL总分、生理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显著高于机构养老(P0.05);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QOL总分与自评分影响因素不同,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人QOL总分及自评分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及慢性病种数;机构养老模式的老人QOL总分影响因素有睡眠质量、运动锻炼及慢性病种数,影响自评分的因素则是年龄、运动锻炼及慢性病种数。结论 不同养老模式机关离退休老人的生活质量有差异,且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开封市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74)、总体幸福感量表(GBW)和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LSIA)对开封市三种养老模式下l710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三种不同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影响因素不同.家庭养老生活质量最高(P<0.05);社区养老生活满意指数最高(P<0.05);机构养老生活质量、总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指数最低(P<0.05).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住房面积、退休工资和患慢性病种数等.结论 应针对不同养老模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改善环境,完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