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叶黄素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5 mg/kg)以及叶黄素低、中、高剂量组(10、15、20 mg/kg)共6组,每组10只.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 叶黄素各剂量组均能升高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和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 叶黄素对CCl4所致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榴多酚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石榴多酚对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石榴多酚(200、400、600mg/kg)对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石榴多酚能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并可使肝脏中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各实验组小鼠的肝体比值均低于肝损伤模型组。结论石榴多酚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采用卡介苗(BCG)+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TNF-α水平;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升高肝匀浆SOD、GSH-Px含量。结论:肝脾调补方对BCG+LPS尾静脉注射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护作用,其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夏枯草硫酸多糖对异烟肼所致小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C57 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实验组每日定时予以异烟肼100 mg/kg灌胃1次。实验组于异烟肼灌胃前予以夏枯草硫酸多糖100 mg/kg灌胃预处理,每4 d灌胃1次,共3次。异烟肼处理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脏匀浆后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RT-qPCR技术检测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IL-6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清AST、ALT活性水平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P0.001),肝组织SOD活性降低(P0.001),IL-6和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肝组织病理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AST、ALT活性水平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肝组织SOD活性升高(P0.001),IL-6和TNF-α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夏枯草硫酸多糖对异烟肼所致小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茵陈紫金汤对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陈紫金汤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以0.12?l4花生油溶液经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给药后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水平,计算肝脏指数,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茵陈紫金汤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匀浆SOD活性,降低MDA及肝脏指数,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紫金汤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紫球藻多糖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紫球藻多糖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导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各组〔高:5.86 g/(kg.d),中:2.93 g/(kg.d),低:1.46 g/(kg.d)〕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紫球藻多糖,检测饲养5 w的小鼠血清的ALT、AST活力,肝组织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观察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LT、AST活力以及肝组织的SOD活力和MD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紫球藻多糖能降低肝损小鼠ALT、AST活力(P<0.01),提高其肝组织SOD的活力、GSH含量并降低其MDA含量(P<0.01)。结论紫球藻多糖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尚不能达到正常水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其抗氧化能力有关,且保肝程度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持续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多糖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灰树花多糖(Polysaccharide of Grifola Frondosa,PGF)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CCl4损伤组、PGF保护组(4.5、9、18、36、72、144mg/kg),每组9只。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组织匀浆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CCl4损伤组比较,PGF保护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bax的表达量明显降低。综合各指标以72mg/kg保护组效果最佳。结论PGF对CCl4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杜仲粕对四氯化碳致(CCl4)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杜仲粕高、中、低剂量组,杜仲粕组小鼠分别给予0.25、0.5、1 g/kg的杜仲粕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0 d,末次给药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均给予腹腔注射10%CCl4橄榄油溶液0.2 ml/20 g,16 h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小鼠间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的差异。结果杜仲粕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较模型组升高(均P<0.01);丙二醛(MDA)含量下降(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变性明显,同时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杜仲粕各剂量组小鼠肝细胞水肿程度及炎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杜仲粕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心酮片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心酮低、高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以56°北京二锅头白酒连续灌胃4 w建立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每天按剂量(100、200 mg/kg)给予益心酮干预,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益心酮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提高肝组织SOD、GSH、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并能减轻酒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损伤。结论益心酮可能通过提高内源性抗氧化能酶活性,抑制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保护酒精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用口服剂量40倍的水红花子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形态学、生理生化学方面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水红花子20g.kg-1.d-1对BCG/LPS致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水红花子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明显,血清ALT、AST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值明显下降(P<0.05),MDA明显升高(P<0.05)。结论:人用口服剂量40倍的水红花子可提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损伤程度,具有肝毒性,临床不可长期过量服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豆复合物对大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大豆复合物(低剂量组150 mg/kg、中剂量组300 mg/kg、高剂量组900 mg/kg)对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异柠檬酸脱氢酶(ICD)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和肝脏丙二醛(MDA)、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 大豆复合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T明显低于肝损伤模型组,AST、ICD和GDH有一定降低趋势;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肝脏MDA含量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体比值均低于肝损伤模型组.结论 大豆复合物对肝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华圆田螺多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华圆田螺多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华圆田螺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模型组小鼠用56℃红星二锅头12ml/(d·kg)体重灌胃,连续10d;药物组在给予同等量酒精灌胃的同时分别用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中华圆田螺多糖灌胃,连续10d;阳性对照组按80mg/(d·kg)体重灌胃益肝灵;健康对照组每天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末次灌胃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处死小鼠,取肝脏,制成肝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剂及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中华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分别为(46.22±10.61、43.06±11.18)U/L和(135.64±24.53、119.17±23.17)U/L,与模型组(66.71±15.46)U/L和(196.22±42.13)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华圆田螺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SOD和MDA分别为(161.36±15.67、170.69±14.73、175.12±16.77)U/mg prot和(1.37±0.39、1.18±0.26、1.10±0.28)nmol/mg prot,与模型组(140.86±13.36)U/mg prot和(1.84±0.57)nmol/mg pr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华圆田螺多糖中、高剂量组GSH为(237.44±43.37、248.96±33.10)nmol/mg prot,与模型组(202.62±39.88)nmol/mg pro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病理切片显示中华圆田螺多糖各剂量组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改善作用。结论中华圆田螺多糖能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和肝脏MDA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提高肝脏GSH含量,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米凯  黄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8):1783-1787
目的探讨尿石素A(Uro-A)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Uro-A低剂量组(1 mg/kg)和Uro-A高剂量组(3 mg/kg),每组10只。造模前Uro-A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每天灌胃药物1次,持续5 d。动物麻醉后造模,恢复血流后6 h检测血清中ALT、AST与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IL-1β、IL-6和TNFα含量,观察肝脏病理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下游应激转录因子(CHOP)和凋亡蛋白家族(Caspase-12)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Uro-A高剂量组ALT、AST、LDH、MDA、CAT、IL-1β、IL-6、TNFα、CHOP、GRP78、Caspase-12水平及凋亡率均较模型组降低,SOD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模型组肝脏结构破坏严重,阳性率90%,Uro-A高剂量组肝脏结构完好,未见明显组织增生与炎性细胞增多,阴性率80%。与Uro-A高剂量组相比,Uro-A低剂量组ALT、AST、LDH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结论 Uro-A预处理可降低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减少氧化损伤与炎症因子的释放,其机制与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通路减少肝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毛讯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28-3129
目的 研究白术莪术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给予小鼠白术莪术提取物灌胃,连续7d,腹腔注射CCl4-花生油溶液造模急性肝损伤,16 h后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其肝脏、脾脏指数.结果 白术莪术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及提高肝组织中SOD活性,减小肝脏指数(P<0.01).结论 白术莪术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凯西莱抗小鼠过氧化肝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凯西莱抗小鼠过氧化肝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 ,以凯西莱 50mg/kg治疗 ,每日 1次。连续治疗 4天后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丙二醛 (MDA)水平及肝脏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 ,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CCl4 模型组血清ALT、MDA和肝脏MDA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 ,肝脏GSH和SOD水平则显著降低 (P <0 .0 1) ,同时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凯西莱可显著降低血清ALT和MDA水平及肝组织MDA含量 (P <0 .0 1) ,使肝脏GSH和SOD恢复至正常水平 (P >0 .0 5) ,且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MDA与肝组织MDA、血清ALT水平间均呈高度直线相关。结论 凯西莱具有良好的抗CCl4 所致的小鼠过氧化肝损伤作用 ;血清MDA含量能反映肝脏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肝脾调补方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肝脾调补方高、中、低剂量灌胃,观察肝脾调补方对各组大鼠血清ALT、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肝脾调补方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的NO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GSH-Px活性.结论:肝脾调补方对急性酒精性大鼠肝损伤有防护作用,能改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脏炎症、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鹿花盘粉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模型组、阳性药物组(联苯双酯50 mg/kg)、鹿花盘粉低(0.75 g/kg)、中(1.50 g/kg)和高(3.00 g/kg)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20 d。末次给药12 h后,各组大鼠腹腔注射60%CCl4花生油,雌性4.00 ml/kg、雄性3.50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花生油。24 h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取血液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制备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Cl4模型组比较,鹿花盘粉中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脏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5);鹿花盘粉高剂量组肝脏组织中SOD活力较CCl4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鹿花盘粉中剂量组肝内病灶发生率下降,脂肪变性、坏死程度及炎性浸润均明显减轻。结论鹿花盘粉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镁离子对四氯化碳(CCl4)致肝损伤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aspase-3含量的影响。方法 3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常规饲料,饮自来水);镁离子低、中、高保护组(常规饲料,饮水中以Mg SO4的形式分别加入10、20、40 mmol/L的镁离子);饲养10 d,第11天对照组腹腔注射豆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豆油溶液,24 h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丙氨酸转氨酸(ALT)。处死小鼠,取出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指数,冰浴下制备肝匀浆,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TNF-α、Caspase-3的含量。结果 CCl4肝损伤模型组小鼠肝体指数增大、MDA含量增加,ALT、NOS活性增高;GSH含量减少,GSH-Px活性降低,NO、TNF-α、Caspase-3的含量增高;不同浓度的镁离子保护组,能降低肝体指数、降低MDA含量和ALT、NOS的活性;提高GSH含量,增加GSH-Px活性,降低NO、TNF-α、Caspase-3的含量(P0.05,P0.01)。结论镁离子具有对抗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TNF-α的分泌,降低Caspase-3的含量,对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蓝莓预防大鼠肝损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蓝莓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蓝莓汁低、高两个剂量预防组、齐墩果酸阳性药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CCl4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蓝莓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血清ALT及AST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齐墩果酸组、蓝莓汁高剂量组肝匀浆GSH、SOD、CAT明显升高,MDA明显降低(P〈0.01或P〈0.05);蓝莓汁低剂量组肝匀浆GSH升高不明显,肝匀浆SOD、CAT升高,MDA降低(P〈0.05)。结论蓝莓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诱导HO-1高表达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染毒组(CCl4)、血晶素(hemin)组、hemin+CCl4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蛋白的诱导表达情况: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肝组织MDA浓度和SOD活性以及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CCl4成功诱导了大鼠急性肝损伤,表现为染毒24 h后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浓度、Caspase-3活性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活性下降,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肝脏有严重损伤,大量肝细胞发生凋亡。给予hemin预处理能显著诱导大鼠肝脏HO-1的表达,并对肝脏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和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组织TNF-α水平和Caspase-3活性明显低于CCl4组;此外,hemin预处理亦使染毒大鼠的病理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HO-1诱导表达对急性肝损伤大鼠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提示HO-1在防治急性肝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HO-1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Caspase-3活性和降低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