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吉林医学》2017,(3)
目的:研究前后路两种不同手术防范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对比,并对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1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前、后路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情况、后凸角度、矫形率以及疗效等。结果:前路、后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4.55%和89.09%,后路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前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脊柱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的少于后路脊柱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后凸角度均显著的下降,后路手术组的矫正度数以及较矫正率均明显的优于前路手术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沉、C-反应蛋白显著的下降,后路手术组的水平显著的低于前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术式治疗脊柱结核在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矫正畸形,促进愈合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 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Ⅰ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5±0.6)h,平均出血量(600±120)ml.术中4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2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1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6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5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 脊柱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操作易掌握,对前方结构干扰小,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吴彬新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14(2)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腰骶脊柱结核19例,其中累及2个节段17例,3个节段2例;术前后凸角8°~ 21°,平均15.3°;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1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8例.结果 随访6月~3年,平均24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结核无复发.疗效优12例,良7例.术后6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并通过椎间隙13例,2例术后CT扫描证实前方有假关节形成.融合时间6~8月,平均7.5月.术后后凸成角2°~6°,平均3.1°.至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有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Frankel评分均达到E级.结论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1990年以来12年间共收治567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并发截瘫者56例(约占总数10%),现就资料较完整的24例作一回顾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术在治疗老年脊柱结核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老年脊柱结核病病例,其中采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手术6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重建手术55例。2组患者之间比较 C-反应蛋白(CRP)、手术时间、出血量、矫正率、丢失角度、矫正角度治愈率、不良反应、VAS 疼痛指数。结果:2组患者术后畸形矫正角度、矫正率、丢失角度,术前、术后及术后3个月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不良反应、VAS疼痛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重建术治疗老年脊柱结核的优势在于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病痛,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朱燕萍 《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6,4(6):45-46
脊柱结核的病例数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胸腰段脊柱是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因脊柱胸腰段活动性很大,椎体破坏超过2个以上者,病灶清除后往往造成脊柱不稳定,所以同时作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稳定脊柱,促进愈合。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完成前后路联合手术11例,取得良好效果,术中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脊柱结核(tuberculorsis of the spine)是结核杆菌侵犯脊柱的一种继发性病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椎体结核为99%,是由于椎体负重大、劳损多;椎体上肌肉附着少,椎体内松质成分多,椎体营养动脉多为终末动脉所致.目的:讨论脊柱结核患者的手术前护理.方法 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避免皮肤破损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确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在2周抗结核治疗后给予前路脊柱手术治疗;观察组在2周抗结核治疗后采用后路脊柱手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for assessment of cervical myelopathy,JOA)评分、Cobb’s角、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及JOA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后凸Cobb’s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后凸Cobb’s角均有改善,且观察组后凸Cobb’s角矫正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95.24%,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可以有效改善伤椎高度丢失、矫正脊椎后凸畸形,缩短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疗效更确切、安全,是治疗脊柱结核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同时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其适应症的掌握。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运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同时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结核患者8例。平均随访6-15个月。结果:术后6-15个月。患者无一例术后局部复发。植骨块均骨性融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同时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结核能在不影响结核病灶的前提下保证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植骨块的骨性融合和病灶的愈合。但该手术创伤较大,应选择全身情况较好的病例,并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4.
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间采用后路内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患者38例.后路内固定采用椎弓系统,前路病灶清除后,采用自体髂骨移植26例,肽网植骨融合12例.结果除2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瘘道形成,行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一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无局部复发,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4个月.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治疗脊柱结核经后路一期完成病灶清除、RF矫形固定、椎体间及椎板间同时植骨融合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 0 0 3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脊柱结核46例。年龄2 2~73岁,平均3 8岁。病变椎体:T6,74例、T7,86例、T7~99例、T8,98例、T9,1 0 6例、T1 1 3例、T1 1 ,1 2 3例、T1 2 L1 2例,L2 ,3 3例、L3 1例、L5S1 1例。术前后凸畸形Cobb角18°~45°,平均2 8°,两病变椎体之间高度为正常的3 0 %~62 . 6%。手术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RF钉矫形固定、椎体间及椎板间一期植骨融合,使用自身肋骨加髂骨3 7例,髂骨9例。结果 随访5~65个月,切口一期愈合,椎体间及椎板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结核全部治愈,除1例断钉脊柱畸形未矫正外,45例术后Cobb角平均为3 . 6°,两病变椎体间高度为98.2 %~10 0 %,平均为99 .1%。随访期间畸形矫正无明显丢失,无复发病例。结论 该术式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捷,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固定植骨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以提高自身水平。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信阳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62例脊柱结核患者给予后路固定植骨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2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随访6~24个月,复查X线显示植骨区骨性愈合良好,17例后凸畸形患者减轻,39例消失,6例维持原状、未加重,术后无1例复发,未见断钉、脱钉现象。结论:后路固定植骨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收治的8例下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同时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指导。结果:8例患者,随访最长15个月,最短6个月,患者无一例术后局部复发,均获满意疗效。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可调动机体主观能动性、变消极为主动配合、树立信心;康复锻炼及药物治疗指导,可彻底清除病原体、是重建脊柱稳定、建立脊柱软组织平衡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诊治不当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5年来本院收治的10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并对其诊治不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延误和误诊6例,规范抗痨治疗80例中结核复发4例,不规范抗痨治疗20例中结核复发3例。手术方法不当4例,术后护理不当2例。结论:脊柱结核容易引起延误和误诊,手术及护理方法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提高认识,及早诊治,加强规范抗痨治疗工作,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