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全  田金凤  焦玉峰 《山东医药》2011,51(46):105-106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方法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5例,随机分为PFNA组43例和外固定组42例,分别采用骨折PFNA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参照Harris评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FNA组术后(8.9±2.7)周、外固定组(12.4±1.9)周骨折愈合(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为(92.1±3.7)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9.7%;外固定组分别为(70.6±4.5)分和51.4%(P均〈0.05)。结论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固定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PFAN组应用PFAN内固定,DHS组应用DHS内固定,术后随访患者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A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DHS组(P0.05);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FAN组Harris髋关节评分略高于DHS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A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P0.05)。结论 PFNA相比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胡靖  王林  陈义  宋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12):2918-2920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FLAP)组。PFNA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LAP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相关指标变化;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量表(GQOLI-74)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FLAP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PFLAP组(P<0.05)。PFNA组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PFLAP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GQOLI-74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PFNA组术后1、6个月Harris、GQOLI-74、ADL评分明显高于PFLAP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3例,其中接受PFNA治疗的56例,DHS治疗27例。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结果相对于DHS组患者,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P<0.05)。两组在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Harris评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PFNA和DHS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优良率分别为91.07%和88.89%,无明显差异,并且术后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PFNA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相对于DHS,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LPFP)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PFNA内固定治疗65例,LPFP内固定治疗8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所有病例术后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与LPFP组比较,PFN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LPFP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装置,但PFNA属于髓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学内固定理念,且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FHR治疗,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总出血量、首次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t=1.76,P=0.08),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首次负重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在90分以上的患者观察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2,P=0.03),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手术部位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28。P=0.00)。结论采用FHR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首次负重时间,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术后能明显提高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提升远期疗效,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高效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LISS接骨板、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S组、PFNA组、置换组,每组50例,分别接受LISS接骨板、PFNA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的疗效、围术期失血量及住院时间,评估髋关节独立功能评分(FIM)、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肿胀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PFNA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最低,其次为置换组、LISS组,而置换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LISS、PFNA组,LISS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PFNA、置换组(P<0.05)。术后7 d PFNA组肿胀、疼痛程度显著轻于LISS组、置换组(P<0.05)。3组治疗后Harris、FIM均显著增加,其中PFNA组最高,其次为置换组、LI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置换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ISS组(P<0.05)。结论LISS接骨板、PFNA内固定、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具优点,其中PFNA内固定疗效最佳,而LISS接骨板费用最低,髋关节置术后初期预后最快,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需求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3例临床完整资料,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评估疗效,81例评估结果为优良的患者纳入疗效佳组,32例评估结果为一般和差的患者纳入疗效不佳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并发症等)、体重指数、骨密度T值、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术后负重时间、是否伴有小粗隆骨折、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超重、骨质疏松、术前ASA分级高、小粗隆骨折均可能是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短时间负重是疗效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超重、骨密度严重、术前ASA分级高、粗隆骨折可能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而术后尽快负重锻炼可提高疗效,故临床中应积极防治上述风险因素,以加快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小切口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 05)。在术后各个时间点,观察组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 05)。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对照组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 05),且观察组术后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PFNA小切口内固定术切实可行,安全有效,可促使病人骨折有效愈合,促使病人髋关节功能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机器人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南昌县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43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根据手术方式分为骨科创伤机器人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组(机器人组,21例)和徒手行PFNA内固定组(徒手组,22例)。比较2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口导针穿刺次数、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机器人组透视次数、开口导针穿刺次数、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徒手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徒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器人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秀率为81.0%,徒手组为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骨科创伤机器人辅助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在精准定位开口位置,减少开口导针穿刺次数、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提高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LPF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不同类型(EvansⅠ~Ⅴ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6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行LPFP内固定治疗(LPFP组),56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PFNA组),对比2种术式治疗不同类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生物力学性能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与LPFP组相比,PFNA组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患者手术时间、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 <0.05);末次随访时,PFNA组Ⅰ~Ⅴ型患者的Harris评分及Ⅲ型、Ⅳ型、Ⅴ型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 BREF)评分均高于LPFP组(P <0.05);PFNA组Ⅰ~V型患者骨折术后的扭转1.5°时的扭转刚度、扭转1.5°时的扭矩、载荷800N时的压缩刚度高于LPFP组,载荷800N时的压缩位移低于LPFP组(P <0.05);PFNA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HA)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5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HA组,观察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PFN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HA组(P0.05),而术后下地时间明显长于HA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适用于Evans分型Ⅰ~Ⅱ型的稳定型粗隆间骨折;而HA优势在于下地功能锻炼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更适用于Evans分型Ⅲ型以上高龄患者及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严重等特殊类型骨折。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的不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ALP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和生物力学指标,以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轴向压缩和破坏载荷大于对照组,扭转刚度小于对照组(P<0.001)。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等Harris评分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和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发挥更好的生物力学作用,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老年人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该院应用PFNA和DHS固定治疗58例65岁以上AO分型为A2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组33例,DHS组25例,对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开始负重时间,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价标准。结果 PFNA组31例,DHS组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0~15.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PFNA组(12.5±3.5)w、DHS组(13.5±4.5)w;至末次随访,PFNA组和DHS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0.3%和83.3%;股骨近端形态异常发生率PFNA组和DHS组分别为12.9%和33.3%,平均手术时间PFNA组为(40.3±12.7)min,DHS组(85.5±18.6)min;术中出血量PFNA组为(50.2±35.0)ml,DHS组(182.0±76.9)ml;术后引流量PFNA组为(30.5±9.6)ml,DHS组(100.5±10.7)ml;手术切口长度PFNA组(4.3±2.7)cm,DHS组(10.5±5.6)cm;开始负重时间PFNA组(10.3±5.7)d,DHS组(30.5±10.6)d。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两组股骨近端形态异常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开始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PFNA和DHS固定治疗老年人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都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但PFNA固定较DHS固定方法简便、微创、并发症少,能早期负重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治疗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08~2014-08该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7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48例,糖尿病患者39例。采用麻醉及C臂的帮助下牵引床闭合复位满意后,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非糖尿病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糖尿病组(51.28%)。两组比较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当,但其并发症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PFNA组年龄、性别、原发病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卧床相关并发症少,但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PFNA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但卧床时间长。术后近期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PFNA内固定组,术后3、12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和其他内科疾病,骨折多粉碎而不稳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人工股骨头置换及PFNA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权衡后选择。  相似文献   

17.
张寿  孔长庚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57-4159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BHR)与同期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女性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BHR、LCP治疗的46例老年女性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病人,随访12~36个月,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HR能使患者早期负重、并发症少、有术后较高的Harris评分,是治疗老年女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TF)髓内钉固定与髋关节置换疗效比较。方法 ITF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内固定组置换组47例。内固定组采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置换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两组ITF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并发症,生物力学性能,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置换组,手术耗时明显短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下地负重时间明显长于置换组,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置换组(P<0.05);而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明显多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荷载800 N时压缩位移明显低于置换组,且荷载800 N时压缩刚度、扭转1.5°时扭矩及扭转1.5°时扭转刚度明显大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总分明显高于置换组(P<0.05)。内固定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和简易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置换组(P<0.05)。结论 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优于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住院时间短、生物...  相似文献   

19.
杨可为  朱剑  徐闯 《山东医药》2023,(24):77-80
目的 比较内侧骨皮质复位与不复位状态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效果。方法 81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复位组(43例)和未复位组(38例),两组均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复位组在治疗过程中复位内侧骨皮质,对照组不复位内侧骨皮质,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干角丢失度、股骨颈长度变化及术后Harris评分、Harris评分优良率和内固定术失败率、并发症。结果 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颈干角丢失度、股骨颈长度变化小(P均<0.05);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增加(P均<0.05);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高(P均<0.05)。与未复位组比较,复位组内固定术失败率低(P<0.05)。结论 相较于内侧骨皮质不复位状态,内侧骨皮质复位状态下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IFF可增加骨折稳定性,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颈干角丢失度、股骨颈长度变化以及内固定术失败发生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微创内固定系统-股骨远端(LISS-DF)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按抽签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LISS-DF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负重时间,且切口长度较短,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引流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