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单开门小钛板经口复位固定治疗寰椎前后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应用经口单开门小钛板复位固定术治疗寰椎前后弓骨折患者13例,其中寰椎前弓1处骨折合并后弓1处骨折6例,寰椎前弓2处骨折合并后弓1处骨折3例,寰椎前弓1处骨折合并后弓2处骨折和寰椎前弓2处骨折合并后弓2处骨折各2例。记录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CT以评价寰椎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和内固定情况以及寰枢椎的稳定性。结果 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术前ASIA分级D级2例,E级11例,术后均为E级;VAS评分由术前的(6.2±1.8)分降低至术后的(2.0±0.8)分。随访3~24个月,X线片、CT复查示小钛板固定良好、无松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寰枢椎失稳、脱位发生。结论经口单开门小钛板复位固定是治疗寰椎前后弓骨折的有效方法,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经口咽入路内固定治疗孤立性寰椎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应用经口咽入路内固定治疗孤立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经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10例孤立性寰椎骨折患者,其中3例双侧寰椎前弓骨折(前1/2 Jefferson骨折,Landells typeⅠ)、5例单侧寰椎前后弓双骨折(半环Jefferson骨折,Landells typeⅡ)、2例寰椎前弓骨折合并寰椎后弓发育不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手术时间为100 min(80~120 m in);平均出血量为200 mL(100~300 mL);平均透视时间60 s;10例患者术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复查X线片和CT,未发现患者上颈椎失稳或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经口咽入路采用C1侧块螺钉固定钢板重建寰椎前环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它既保持了C1/C2关节的旋转运动功能,同时又恢复了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寰椎骨折合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20例寰椎骨折合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一期手术治疗效果.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36岁.5例寰椎粉碎性骨折合并有寰椎侧块内侧骨性结构附着处横韧带撕裂(DickmanⅡ型),3例双侧前弓骨折(前1/2 Jefferson骨折),5例单侧前后弓双骨折(半环Jefferson骨折),2例前3/4 Jefferson骨折(前弓二处、后弓一处骨折),5例后3/4 Jefferson骨折(前弓一处、后弓二处骨折).其中并存下颈椎骨折脱位按Allen分型:屈曲压缩型5例,牵张压缩型3例,垂直压缩型8例,屈曲牵张型2例,伸展牵张型2例.20例患者均行上、下颈椎一期手术治疗:5例行后路C1-C2固定融合术,7例行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术,8例行单纯C1后路螺钉固定术;9例并发脊髓不完全损伤来自于下颈椎骨折脱位者,先行下颈椎融合固定,无脊髓损伤11例患者,先固定相对不稳定节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00min( 180~240min);平均失血量760ml(500~1600ml).2例因电刀灼伤C1-C2间血管静脉丛导致出血,行止血纱布、脑棉片填塞止血,未出现颅脑缺血症状;其他病例未出现与手术直接相关并发症及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患者均于术后3d颈托固定后下地行走.随访8~42个月,平均26个月.9例合并脊髓不完全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有1个级别恢复.复查X线片和CT,未发现患者颈椎失稳或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寰椎骨折及下颈椎骨折脱位均获骨性愈合.结论:手术治疗寰椎骨折合并不连续下颈椎骨折脱位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非典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典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谭伦1非典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不同于典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Jeferson骨折)之处在于前者骨折部位少,其分离移位尚不足以明确诊断寰椎脱位,但已证实前弓和横韧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寰椎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如果诊治不当,将造成寰椎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前弓分离移位的Gehweiler Ⅲa型寰椎骨折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8—2021-10收治的35例前弓分离移位Gehweiler Ⅲa型寰椎骨折,其中24例采用Halo支具固定治疗(Halo支具组),11例行寰椎或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手术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骨折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随访观察Halo支具治疗组支具拆除后骨折愈合和骨折不愈合患者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寰枢椎相对旋转度(Rotating angle of atlas on dentate,RAAD)。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0周,平均33.3周。所有患者后弓均获得骨性愈合,但总体前弓骨折愈合率为71.4%,其中手术治疗组9例(81.8%)获得前弓骨性愈合,Halo支具组16例(66.7%)获得前弓骨性愈合,手术治疗组前弓骨折愈合率高于Halo支具组。Halo支具组根据支具拆除后是否获得骨性愈合分为愈合组(n=16)和不愈合组(n=8),不愈合组寰椎侧块分离移位明显大于...  相似文献   

6.
后路寰椎有限内固定治疗寰椎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钉棒系统有限内固定治疗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0年10月采用后路寰椎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寰椎不稳定性骨折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37.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僵硬和颈部活动受限,均无神经损伤表现。双侧寰椎后弓并单侧寰椎前弓骨折(后3/4 Jefferson骨折,LandellsⅡ型)6例,单侧寰椎前后弓骨折(半环Jefferson骨折,LandellsⅡ型)4例;横韧带完整7例,横韧带附着处骨折和撕脱(DickmanⅡ型)3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稳定骨折块。结果:共置入螺钉20枚,其中1例在置入寰椎椎弓根螺钉时后弓破裂,1例术前进钉点处后弓破裂,直接将螺钉固定在侧块上;1例患者寰椎后弓进钉点处的高度小于4mm,无法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而改为侧块螺钉固定;其余7例均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时间为60~90min,平均70.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00ml,平均150ml。术中1例患者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片及CT示1例一侧寰椎椎弓根螺钉部分进入椎动脉孔,1例一侧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但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未处理;其余螺钉位置良好。随访12~36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后3~6个月枕颈部疼痛缓解,颈部活动范围基本接近伤前水平;术后6个月复查骨折断端达到骨性融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C1-2失稳。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寰椎后路钉棒系统有限内固定是治疗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较好方法,能保留枕颈部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前路经皮三钉固定治疗老年寰枢椎联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内固定技术治疗老年(特别是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6年 3月至 2011年 2月, 共 7例老年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患者。男 6例, 女 1例;年龄 64~84岁, 平均 72.4岁。寰椎骨折: Jefferson骨折 2例, 前弓骨折 2例, 前后弓两处骨折 2例, 前后弓骨折+侧块骨折 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 Anderson域型骨折 6例, 浅芋型骨折 1例。颅脑损伤 5例, 均合并不同程度意识朦胧、谵妄或昏迷。对所有患者均在”C冶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经皮前路枢椎齿状突和两侧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 36~78 min, 平均 56 min。同时行植骨术的患者出血 20~50 ml, 未行植骨术者无明显出血。 7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螺钉位置正确。无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食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例平均随访 10.7个月, 无脱钉、弯钉及断钉发生, 枢椎齿状突骨折均骨性愈合, 无寰枢关节不稳。结论 对于老年特别是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性寰枢椎联合骨折, 经皮前路三钉固定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有利于对患者临床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经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应用经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6月,应用经口咽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3~48岁,平均39.5岁;高处坠落伤5例,交通伤3例。双侧寰椎前弓骨折(前1/2 Jefferson骨折,Landells type Ⅰ)3例,单侧寰椎前后弓双骨折(半环Jefferson骨折,Landells typeⅡ)3例,双侧寰椎前后弓双骨折伴单侧侧块骨折(Landells typeⅢ)2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手术时间为98min(80~140min);平均出血量为200ml(100~300ml);平均透视时间55s;术中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损伤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复查X线片及CT,未发现患者上颈椎失稳或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经口咽入路采用寰椎侧块螺钉固定钢板重建寰椎前环是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一种可靠及安全的方法。它既保持了寰枢关节的旋转运动功能,同时又恢复了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协调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提出存在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就寰椎骨折稳定性评价及治疗方法、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器械选择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目前,临床上认为除横韧带完整的寰椎前弓单处骨折或单纯后弓骨折外的所有寰椎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寰椎骨折的治疗从传统非手术治疗、融合术,逐渐发展至单节段固定治疗。非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融合术牺牲了上颈椎活动度,而单节段固定不仅能复位固定骨折,同时保留了上颈椎运动功能。单节段固定手术入路分为后路及经口入路,术中采用的内固定器械也在不断改良,主要包括钉棒系统、钉板系统以及钢板系统等。结论对于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单节段固定较非手术及传统融合术更具优势,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其中,经口入路单节段固定复位寰椎前弓骨折更直接,但存在感染风险;后路单节段固定对寰椎前弓骨折的复位效果欠佳,有待进一步探究更加有效的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寰枢椎不稳的原因中以创伤最为常见,其直接的和潜在的危害性都较大,若处理不及时,随时会发生脊髓受压,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对寰枢椎应用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的进展,对其不稳的机制以及临床治疗都有了很大的进展,综述如下。1寰枢椎及其韧带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寰、枢椎均属非典型椎体。寰椎前后弓与侧块相连处较细,骨质较疏松,是寰椎的薄弱部位。Manohar[1]发现寰椎前后弓薄弱处的横切面不同,前弓前后稍扁,横切面长轴呈垂直位,后弓上下稍扁,横切面长轴呈水平位,前弓受水平力作用时易骨折,后弓受垂直力作用时易骨折。Spence[2]认为作用于寰椎…  相似文献   

11.
前弓切除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齿突骨折畸形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口前路寰椎前弓切除、寰枢椎侧块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齿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6例齿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均有外伤史,均存在脊髓损伤表现。男5例,女1例;年龄36~57岁,平均45.5岁。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为4~10分,平均(7.5±2.2)分;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cord,SAC)为5~11 mm,平均(8.1±2.5) mm。采用经口前路寰椎前弓切除、寰枢椎侧块关节松解联合后路枕颈复位固定融合术,术后颈托外固定3个月。术后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行X线、CT检查观察寰枢椎复位及融合情况。结果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个月。寰枢椎术中得到较好复位,术后3个月获得骨性融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6例患者神经功能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0~15分,平均(14.7±2.1)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改善率75.5%。末次随访时SAC为11~17 mm,平均(13.5±2.6) mm,较术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例术后第5天出现后路切口渗液,督促患者采取侧卧位,避免切口受压,3周后切口愈合。1例术后第3天出现神智淡漠,化验室检查显示低钠、低钾血症,经及时补液,1 d后神智恢复正常。结论经口前路寰椎前弓切除、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是治疗齿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寰枢椎骨折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寰枢椎骨折非手术治疗43例,其中寰椎骨折11例,枢椎骨折32例,9例伴寰枢椎脱位合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费城围领(18例)、Halo-Vest外固定(24例)及颅骨牵引(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4年,平均2年10个月,41例获一期愈合,骨折骨性愈合率95.3%,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3个月;2例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6周后无骨折愈合征象,行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治愈.所有患者均寰枢椎稳定,寰枢椎屈伸和旋转功能恢复良好.9例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ASIA标准,8例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寰枢椎骨折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疗效,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正确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是获得寰枢椎骨折良好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寰椎是人体第一颈椎,结构特殊且复杂,与枕骨髁、枢椎形成的枕-寰-枢复合体在颈部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寰椎骨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寰椎出现骨的连续性或不连续性中断,由Cooper[1]于1822在尸体解剖时发现并首次报道。寰椎骨折较其他骨折少见,占颈椎骨折的10.6%,严重程度变异大、治疗方案选择多及预后结局不一是寰椎骨折的特点[2-3]。当发生寰椎骨折时,极易出现枕-寰-枢复合体不稳定,骨折脱位后有压迫脊髓的可能,危及生命。近年来,寰椎骨折相关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完整体系来指导临床决策、评估预后。目前,关于寰椎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争论,主要集中在分型的应用、稳定性的判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本文通过查阅寰椎骨折相关文献,对存在的争论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pofix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Hangma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7~67岁;依据Levine Edwards对Hangman骨折分型:Ⅰ型2例,Ⅱ型6例,ⅡA型3例,Ⅲ型1例。脊髓功能依据ASIA标准:C级1例,D级3例,E级8例。经颈后路联合使用Apofix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未行寰枢椎融合。术后3个月骨折达骨性愈合后取出Apofix固定器。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骨性稳定,10例颈部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2例活动度较正常减少20%~30%,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Apofix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Hangman骨折合并寰枢椎不稳是一种有效、安全并能最大程度保留颈部功能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的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新鲜齿状突骨折合并周围骨折17例。经急诊颈椎正侧位X线片、颅骨牵引后颈椎张口位及侧位X线片、CT冠状面和矢状面平扫加重建,诊断齿状突骨折合并周围骨折。采用谭明生法、Harms法和AO拉力螺钉对本组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同定,用自体髂后上棘松质骨行寰枢椎后表面植骨融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7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合并齿状突周围骨折20处,术中发现周围骨折5例5处.共25处骨折.平均每例患者1.5处周围骨折。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可疑椎动脉挫伤1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平均1.4年,颈枕部疼痛1例:复查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均愈合,畸形愈合3例,合并存在的25处齿状突周围骨折均愈合.无钉棒系统松动、断裂。结论:齿状突合并周围骨折是齿状突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影像学的局限性.术前准确诊断很闲难。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寰椎定量解剖研究及仿生寰椎前弓钢板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和测量国人寰椎以获取形态学参数,为研制仿生寰椎前弓钢板提供解剖数据。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48套正常成年人寰椎新鲜标本的相关参数,包括寰椎前弓宽度(AW)、寰椎前弓与侧块相连处厚度(AD)、寰椎前结节厚度(AT)和高度(AH)、寰椎侧块中点高度(MHL)和长度(L)、寰椎侧块宽度(LW)、寰椎侧块外倾角(α°)等内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设计仿生寰椎前弓钢板提供形态学参数范围。结果:测得AW(20.68±1.38)mm,AD为(3.86±1.42)mm,AT和AH分别为(8.65±1.88)mm和(10.36±1.49)mm,MHL和LW分别为(12.82±1.76)mm和(12.86±1.63)mm,寰椎侧块外倾角(α°)平均为(13.84±1,73)°。仿生寰椎前弓钢板由两侧的寰椎侧块固定板和中间前弓连接板构成。结论:仿生寰椎前弓钢板的研制在形态学上具有可行性。仿生寰椎前弓钢板的研制是既能重建因寰椎疾患导致上颈椎不稳,又不干扰寰枢关节旋转功能的脊柱非融合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齿突骨折合并寰枢椎脱位大多数为前脱位 [1] ,后脱位相对少见,而陈旧性齿突骨折合并寰枢椎完全性后脱位临床罕见。我科收治 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合并寰枢椎完全性后脱位患者,采用前路手术行松解复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寰椎骨折的治疗存在多种争议.该文在对单纯寰椎骨折机制、分型和稳定性进行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寰椎骨折的治疗进展:对于稳定型寰椎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对于不伴有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型寰椎骨折,可依病情采取保守治疗、寰椎单节段复位固定术及寰枢、枕颈融合术;对于伴有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型寰椎骨折,寰枢椎融合术或枕颈融合术是经典术式,寰椎单节段固定术的内固定效果亦受到关注,但是否可用于伴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型寰椎骨折,目前仍未有令人信服的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19.
寰椎骨折     
寰椎骨折 (AtlasFracture) ,泛指发生于第一颈椎的各种骨折。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文献对此型骨折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1 生物学测量近年来 ,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寰椎解剖学测量的要求日趋精确化。Doherty等[1] 直接测量了 88个寰椎标本 (欧洲人 ,无性别区分 ) ,以研究寰椎外部形态的变化规律及皮质骨厚度和骨小梁走行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 ,寰椎前弓的高度、两侧块高度、寰椎横径等差异较大。椎管矢状径平均约为 32mm (SD 2mm)、左右横径为 2 9mm(SD 2mm)。寰齿间距 (stlas densinterval,ADI,AO间隙 )成人约为 3mm ,小儿为 …  相似文献   

20.
寰椎骨折合并齿突骨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椎骨折合并齿突骨折一例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29)孟官维,戚鸣寰椎骨折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骨折,而寰椎骨折合并齿突骨折在临床上则更为罕见。患者郑××,男,韩国留学生,于1995年4月3日跳舞时被重物砸伤头部。当时病人神清,自觉头颈部疼痛。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