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植入起搏电极体会。方法总结4例PLSVC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起搏器工作状态。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冠状静脉窦开口扩大,提示PLSVC存在可能。第1例患者因术前发现PLSVC可能,首先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造影显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右侧锁骨下静脉汇入PLSVC。第2、3例患者因双腔起搏器植入前反复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在术前经右侧锁骨下静脉植人临时起搏器,术中造影显示PLSVC与右侧上腔静脉无交通。第4例患者在置入导丝时直接经PLSVC进入右心房。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常规行起搏器程控并调整起搏器出厂设置参数,此后每6—12个月行起搏器程控,程控时测量心房电极和心室电极的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均在满意范围。第1例患者两次随访时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心房电极感知大于2mV,起搏阈值小于1V,阻抗小于1000Q。结论PLSVC能够顺利完成起搏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6,(2)
一名70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头晕、黑矇伴有窦性停搏4.5s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无交通支。心室电极经左房侧壁反折后再进入右室,心房电极将钢丝塑形成J形后固定在房间隔。成功植入了心室和心房电极。术后随访2年电极无移位,测试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5,(6)
2例患者均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导线,1例安置VVI起搏器,另1例安置DDD起搏器。术后随访1年以上,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4.
两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Ⅰ类适应证而行CRT起搏除颤器(CRTD)安置术。术中均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且均与上腔静脉无交通支(头臂静脉缺如)。心脏静脉粗大,冠状静脉分支较少。可供选择的靶静脉均为心中静脉。均自右侧路径植入右房及右室除颤电极导线。例1自冠状静脉口成功送入左室电极导线至靶静脉,例2因心中静脉太靠近冠状静脉口,而粗大的冠状静脉口使鞘管不能很好的支撑,多次尝试未果后选择自左侧永存左上腔静脉内送入左室递送系统并成功将左室电极植入心中静脉,经皮下隧道将左室电极拉至右侧与脉冲发生器相联。 相似文献
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0,(1)
1例男性75岁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治疗,术中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尝试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心室电极经右房游离壁反折后跨过三尖瓣环固定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塑形后固定右心耳,完成手术,术后药物控制心房颤动,3个月随访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方法及术后起搏功能作初步探讨.方法 分析1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导线植入路径、方法、导线植入位置、手术与X线曝光时间.结果 13例患者中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8例经右锁骨下径路植入导线,均获成功.右侧血管径路与左侧血管径路植入起搏器X线曝光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3.61±70.03)s对(948.45±69.06)s,P<0.001及(53.49±5.11) min对(81.25±13.39) min,P<0.001.随访4~89个月,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对左上腔静脉永存伴(或不伴)右上腔静脉缺如的患者植入起搏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路径、恰当的起搏模式、操作手术均能获得成功,近期和远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63岁,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房、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术后随访3个月,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8.
9.
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起搏导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的心室起搏导线植入方法作初步探讨,方法 为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植入VVI起搏系统,导线经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心房、三尖瓣口而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4例)或至心大静脉远段(1例),靠近心外膜左缘。结果 5例患者的导线均成功放置分别随访3个月-7年,起搏功能良好。结论 对左上腔静脉存伴右上腔静脉缺如患者植入心脏起搏系统,通过适当地操作,一般可将导线定侠于右心室心尖部;而经冠状静脉窦作左心室心外膜起搏亦是可以选择的。 相似文献
10.
左上腔静脉 (leftsuperior vena cana,L S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做心导管检查和安装起搏器时偶尔可碰到 ,由于起搏导线走行迂曲 ,给右心室导线安置带来了困难。我院经 L SVC行右心室起搏 3例 ,全部成功 ,现介绍如下。 资料和方法 3例患者 ,皆为男性 ,年龄 6 9~ 78岁 ,例 1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例 2例 3诊断为窦房结、房室结双结病变。例 1、例 3安装 VVI起搏器 ,导线经左侧头静脉 -L SVC-冠状静脉窦 -右心房 -右心室心尖部 ,固定良好。例 2穿刺左锁骨下静脉 ,送入导引钢丝 ,透视下见导引钢丝沿脊柱左缘下行至右… 相似文献
11.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模式,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的1种解剖变异,由于其静脉走行扭曲,运用现有工具经PLSVC实现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成为1项具有挑战性的操作,本文介绍了1例患者通过主动固定导...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3)
患者女,62岁,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导丝后发现静脉走行异常,行左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永存左上腔静脉;再次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行右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再次经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心室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将电极固定在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正常。 相似文献
15.
正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静脉畸形,随着心律植入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CIED)应用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PLSVC在术中被意外发现。尤其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即孤立性PLSVC,为手术增加了难度。本例报道1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孤立性PLSVC患者成功经左上腔静脉植入埋藏式心脏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诊断及术中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19029例先天性心脏心内直视手术中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326例(1.71%)的诊断及术中处理。其中以单心房(27.50%)和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9.62%)的发生率较高,而以肺动脉瓣狭窄或法乐三联症的发生率较低(0.48%),PLSVC入右房290例(88.95%),PLSVC入左房36例(11.04%)。术前PLSVC的诊断率为33.12%。术后死亡52例。作者认为,PLSVC畸形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并非少见,而PLSVC的许多特殊问题逐步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就PLSVC的漏诊原因、术中对PLSVC的不同处理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0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导丝异常走行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通过适当地操作,将双极起搏电极置入于右心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及感知功能良好,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0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择期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中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因导丝异常走行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通过适当地操作,将双极起搏电极置入于右心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及感知功能良好,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9.
永存左上腔静脉是腔静脉畸形的主要类型 ,占先天性心脏病的 2 %~ 4%。近 1 0年来 ,我院在心内直视术中发现并存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 48例 ,现对其处理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2~ 40岁 ,平均 1 3岁 ,占同期心内直视术患者的 1 .3 % ,占同期先天性心脏病的 3 .2 %。合并单纯心血管畸形(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等 ) 2 6例 ,较复杂畸形 2 0例 (其中法乐四联症 1 2例 ,右室双出口2例 ,左旋心、房室管畸形 2例 ,右旋心、右室双腔心 2例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2例 )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相似文献
20.
1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后插入导引钢丝时发现走形异常。行左锁骨下静脉并造影证实为左上腔静脉永存,再穿刺右锁骨下静脉,并造影证实为右上腔静脉缺如。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导线时通过导引钢丝前端适当塑形,采用主动电极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