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炎饮对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冰醋酸腐蚀法建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观察胃炎饮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溃疡面积和胃黏膜PGE2表达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PGE2表达平均光度明显下降,平均灰度明显升高,同时PGE2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溃疡面积均明显缩小,平均光度明显升高,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5);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胃炎饮高剂量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P0.05),平均光度明显升高,平均灰度明显下降,PGE2含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胃炎饮可促进胃溃疡大鼠胃黏膜PGE2的合成和分泌,提高胃黏膜PGE2含量,增强胃黏膜防御功能,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
消溃灵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 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分别以消溃灵灌胃和左旋精氨酸(L-Arg)、亚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腹腔内注射治疗7d和14d后,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结果消溃灵组溃疡指数、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而溃疡抑制率、血清NO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和L-N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L-Ar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L-NNA组溃疡指数、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血清NO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消溃灵促进溃疡愈合,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促进NO合成,反馈性地抑制ET-1释放,维持NO和ET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全氟化碳(PFC)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及主动脉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PFC对AS大鼠内皮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雄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PFC低剂量组、PFC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外,其余均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大鼠AS模型,治疗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主动脉组织eNOS、NO、ET-1的含量,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eNOS、NO含量显著降低,ET-1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FC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及主动脉eNOS、NO含量显著升高,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PFC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组织中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PFC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eNOS、NO含量显著升高,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PFC高剂量组较PFC低剂量组减轻AS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更明显。结论:PFC可能通过升高AS大鼠血清及主动脉组织eNOS、NO含量,降低ET-1含量,起到内皮保护功能,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萎防变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清胃泌素(GAS)、血浆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采用综合法成功复制CAG动物模型。施药治疗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NOS及GAS、ET-1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NOS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血清GAS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ET-1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萎防变胶囊可显著降低胃黏膜组织NO/NOS和血浆ET-1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GAS含量(P<0.05),且以治萎防变胶囊大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治萎防变胶囊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损伤;降低血浆ET-1含量,促进血清GAS分泌,增加胃动力,改善胃黏膜血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高剪切乳化机制备全氟化碳乳剂(PFCE),通过静脉注射PFCE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PFCE对AS大鼠血管舒缩活性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对内皮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Wistar雄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FCE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用普通维持饲料外,其余均以维生素D3加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实验性大鼠AS模型,PFCE低、中、高剂量组在造模同时给予不同剂量药物干预。12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ET-1、TXA2、6-K-PG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NO、TXA2含量显著降低,ET-1、6-K-PG含量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O/ET-1比值、TXA2/6-K-PG比值平衡失调;PFCE高、中剂量组较模型组血清NO、TXA2含量显著升高,ET-1、6-K-PG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改善NO/ET-1及TXA2/6-K-PG的比值(P0.05);PFCE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CE高剂量组与PFCE低剂量组相比血清NO、TXA2含量显著升高,ET-1、6-K-PG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中等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PFCE高、中剂量组较PFCE低剂量组减轻AS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更明显。结论:中等剂量以上PFCE可能通过调控AS大鼠血管舒缩活性因子,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发挥阻止AS进一步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利活血汤配合三黄生肌纱条对糖尿病足(DF)溃疡大鼠血浆及肉芽组织中白介素-1(IL-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治疗组、对照组4组,除正常组外,余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4 w后,腹腔注射STZ30 mg/kg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四组动物以10%水合氯醛1 ml/100 g体重腹腔注射麻醉下大鼠背部脊柱左侧相同部位制作直径2 cm溃疡,分笼饲养。各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及溃疡换药,分别为:治疗组:清利活血汤14.5 g·kg-1·d-1,三黄生肌纱条换药1次/d;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片72.4 mg·kg-1·d-1,凡士林纱条换药1次/d;模型组、正常组:生理盐水2 ml·次-1·d-1;生理盐水纱条换药1次/d。用药15 d后股动脉放血处死大鼠,切取溃疡面肉芽组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肉芽组织IL-1、ET-1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及肉芽组织中IL-1、ET-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NO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血浆及肉芽组织中IL-1、ET-1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NO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鼠血浆及肉芽组织中IL-1、ET-1含量明显降低(P0.01),NO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清利活血汤配合三黄生肌纱条可下调DF溃疡大鼠血浆及肉芽组织IL-1、ET-1含量,提高NO含量从而加速溃疡愈合,其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凡士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凌蔻导浊排毒方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冰醋酸腐蚀法造模.造模后空白、模型两组给生理盐水,治疗组予凌蔻导浊排毒方,对照组给奥美拉唑,均通过灌胃途径给药.观察溃疡指数,测定大鼠血清NO含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溃疡指数(P<0.05),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P<0.05),升高大鼠血清NO含量(P<0.05).结论 凌蔻导浊排毒方对胃溃疡具有较好促愈合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保护因子NO的合成和释放以及明显升高VEGF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铝碳酸镁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前列腺素(PG)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40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铝碳酸镁低剂量干预组、铝碳酸镁高剂量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均采用醋酸腐蚀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低剂量铝碳酸镁干预组给予1 ml(80 mg·kg~(-1)·d~(-1))铝碳酸镁混悬液灌胃,高剂量铝碳酸镁干预组给予1ml 120mg·kg~(-1)·d~(-1))铝碳酸镁混悬液灌胃。治疗后14 d,观察溃疡面积、溃疡抑制率、血清和胃黏膜组织VEGF(120 mg·kg~(-1)·d~(-1)),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的含量。结果干预组大鼠溃疡面积、溃疡指数均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铝碳酸镁高剂量组溃疡面积、溃疡指数均值明显低于铝碳酸镁低剂量组,抑制率明显高于铝碳酸镁低剂量组(t=9.066、12.846,P0.05);模型组大鼠的血清VEGF、EGF、PGE2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血清VEGF、EGF、PGE2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铝碳酸镁高剂量组血清VEGF、EGF、PGE2明显高于铝碳酸镁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的胃黏膜中VEGF、EGF、PGE2、COX-2 mRNA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大鼠的胃黏膜中VEGF、EGF、PGE2、COX-2 mRN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铝碳酸镁高剂量组胃黏膜中VEGF、EGF、PGE2、COX-2 mRNA含量明显高于铝碳酸镁低剂量组(P0.05)。结论铝碳酸镁能够缩小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溃疡面积,增加VEGF、EGF、PG的生成是铝碳酸镁发挥治疗作用的分子途径,且高剂量铝碳酸镁干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益气化痰祛瘀方对冠心病大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方对冠心病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和腹腔注射脑垂体后叶素的方法复制冠心病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益气化痰祛瘀方高、低剂量组,施加相应药物干预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和血浆ET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NO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ET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NO含量明显升高(P<0.05 或P<0.01),ET含量明显降低(P<0.05 或P<0.01);高、低剂量组在升高NO和降低ET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化痰祛瘀方可能通过升高NO含量、降低ET含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消臌软坚丸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6(IL-1、IL-6)、一氧化氮及其合酶(NO、NOS)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为主的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臌软坚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阳性药对照组(复方鳖甲软肝片),5组均于造模结束后第2天连续灌服0.85%氯化钠液或药物28 d后断头取血,分别检测血清TNF、IL-1、IL-6、NO、NOS及ET-1含量.结果:①消臌软坚丸各治疗组TNF、IL-1、IL-6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低剂量组IL-1、TNF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而IL-6的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②消臌软坚丸各治疗组NO、NOS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NO、NOS的含量均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低剂量组NOS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③消臌软坚丸各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浆ET-1的含量(P<0.01).高、低剂量组ET-1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ET-1的含量低于低剂量组(P<0.01).结论:①消臌软坚丸可显著下调肝硬化模型大鼠血清异常升高的TNF、IL-1、IL-6的水平;②消臌软坚丸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大鼠血NO、NOS、ET的含量.从而减轻炎症损害,改善系统高动力循环状态,缓解门脉高压及肝微循环障碍,减缓或抑制腹水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愈疡散对胃溃疡大鼠血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愈疡散对胃溃疡大鼠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冰醋酸胃溃疡模型,设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愈疡散大、小剂量组(D、E组)、胃溃疡模型组(F组).A、B、F组均灌服0.85%氯化钠溶液;D、E组分别灌服愈疡散5.0g/kg体重、2.5g/kg体重;C组灌服雷尼替丁0.03g/kg体重.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NO及ET-1.实验结束后,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对大鼠再生胃黏膜厚度、上皮细胞/腺腔数比值进行观察.[结果]造模7 d,C、D、E、F组血清NO显著降低,血浆ET-1明显升高,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D组血清NO显著升高,而血浆ET-1明显降低,与F、E组比较均P<0.05.再生胃黏膜厚度:D、E、C组明显高于F组(P<0.05),D、E组与A、B组比较均P<0.05.上皮细胞/腺腔数比值:A、B组与C、F组,D组与C、F组之间均P<0.05.[结论]愈疡散促进溃疡愈合,增加胃黏膜的防御能力,提高再生黏膜功能成熟度,可能与其诱导、促进NO合成,反馈性地抑制ET-1释放,维持NO和ET-1的动态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乙酸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尾部悬吊7 d组、尾部悬吊14 d组和相应的同步对照组。采用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造模后第3天悬吊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游标卡尺检测胃溃疡面积,生化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7 d组相比,悬吊7 d组大鼠溃疡面积显著增大(t=5.661,P<0.01);与对照14 d组比较,悬吊14 d组溃疡面积显著增大(t=4.233,P<0.01),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增高(t=2.641,P<0.05,t=5.758,P<0.01);与悬吊7 d组比较,悬吊14 d组溃疡面积显著减小(t=3.805,P<0.01),血清MDA含量及SOD活性显著增高。血清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失重可加重溃疡氧化应激反应,延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3.
背景:铝碳酸镁已用于胃溃疡的治疗,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铝碳酸镁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乙酸致大鼠胃溃疡模型,成模后分为对照组、铝碳酸镁低剂量组、铝碳酸镁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9%Na Cl溶液、880 mg·kg~(-1)·d~(-1)和1 230 mg·kg~(-1)·d~(-1)铝碳酸镁灌胃。14 d后,行大体评估,以HE、CD31、VG染色评估再生黏膜组织成熟度,AB-PAS染色、氨基己糖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和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前列腺素(PG)E_2评估功能成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铝碳酸镁高剂量组溃疡指数(UI)明显降低(P0.05);铝碳酸镁低、高剂量组再生黏膜厚度增加(P0.05),囊状扩张腺体数量明显减少(P0.01),微血管密度(MVD)明显增加(P0.01),胶原纤维明显增多(P0.05);中性黏液分泌量和氨基己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黏膜EGF、EGF受体(EGFR)和PGE_2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血清EGF、PGE_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铝碳酸镁能明显提高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和功能的成熟度,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其机制可能为中和胃酸,增强黏液-HCO3~-屏障,上调EGF、PGE_2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z条件下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mRNA(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mRNA,CGRPmRNA)表达和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溃疡愈合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胃溃疡模型组(B组)、模型+5 Gz暴露组(C组)、模型+10 Gz暴露组(D组)。对B、C、D组大鼠采用Okabe方法建立胃溃疡模型,造模3 d后+Gz处理大鼠,A组不做处理,B组地面捆绑5 min,C组+5 Gz旋转5 min,D组+10 Gz旋转5 min,隔日1次,共4次。1周后麻醉大鼠并固定,采集血液及胃黏膜组织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胃黏膜CGRP-mRNA含量,运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中ET含量。结果胃黏膜CGRP-mRNA的含量:B组较A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大鼠经+Gz处理后,B组C组D组(P0.05),但C组仍明显高于A组(P0.05);血清中NO含量:B组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ET含量:B组A组,C组D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z暴露导致胃黏膜CGRP-mRNA及血清NO、ET发生规律性变化,导致胃黏膜血流改变,从而影响溃疡愈合,可能低+Gz有利于机体产生生理代偿能力,促进溃疡愈合,而高+Gz会加重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15.
消溃灵对乙酸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模型 ,分别以消溃灵灌胃和左旋精氨酸 (L- Arg)、亚硝基左旋精氨酸 (L- NNA)腹腔内注射治疗 7d和 14d后 ,测定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 ,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浆内皮素 (ET- 1)含量。结果 :消溃灵组溃疡指数、血浆 ET- 1含量明显降低 ,而溃疡抑制率、血清 NO含量显著升高 ,与模型组和 L- N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 ,与L- Arg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L- NNA组溃疡指数、血浆 ET- 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 (P<0 .0 1) ,而血清NO含量则明显低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消溃灵促进溃疡愈合 ,保护胃粘膜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促进 NO合成 ,反馈性地抑制 ET- 1释放 ,维持 NO和 ET的动态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饮对胰岛素抵抗(IR)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1)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复方丹参饮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复方丹参饮预防组(中药预防组),每组12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建立大鼠IR模型,各组大鼠灌胃给药。16周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中N0、ET-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复方丹参饮预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NO含量减少、ET-1含量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罗格列酮组及中药预防组与治疗组均能增加NO及减少ET-1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复方丹参饮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其机制与升高血清NO及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颗粒饲料;其余3组从实验第1天起给予高脂饲料,牛血清1mL/kg从耳缘静脉注射1次,黄芪多糖(APS)组:每天同时腹腔注射APS(500mg/kg);卡托普利组:同时灌喂卡托普利(5mg/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倍;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mL/kg,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或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TG、TC、MDA、ET-1、NO、CRP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TC比值、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较大(P0.05);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而APS组与模型组比较,TG、CRP、NO、MDA、ET-1明显下降(P0.05或P0.01),TC无明显变化,HDL-C/TC比值、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免疫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造模组60只,造模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并灌胃丙基硫氧嘧啶溶液(50 mg/kg),连续4周,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氟伐他汀组(0.5 mg/kg)、当归挥发油(ASVO)高、中、低剂量组(60、30、15mg/kg),每组各12只,连续灌胃给药3周,末次给药60 min后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离胸主动脉,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形态改变,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及AI显著升高(P0.05或P0.01),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能够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及AI(P0.05);模型大鼠血浆ET-1和血清v WF水平显著升高、血清NO水平显著下降(P0.01),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均能降低血浆ET-1和血清v WF水平(P0.05),升高血清NO水平(P0.01)。光镜下可见模型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结构改变明显,而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组病变减轻。结论当归挥发油对高血脂模型大鼠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并能有效改善血管内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 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乙酸性慢性胃溃疡大鼠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乙酸性慢性胃溃疡疾病模型 ,游标卡尺测定溃疡指数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NO含量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 ET- 1含量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图像分析观察 EGFR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结果 :左旋精氨酸 (L - Arg)组溃疡指数与模型组及亚硝基左旋精氨酸 (L - NNA )组比较显差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L- Arg组血清 NO及血浆 ET- 1含量与对照组、模型组及 L- N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L - NNA组血清 NO及血浆 ET- 1含量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 P <0 .0 1) ;L -Arg组 EGFR表达较模型组、L- NNA组及对照组显著增加 (积分光密度值及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百分比均 P <0 .0 5 ) ;L- NNA组 EGFR显著弱于模型组 (P<0 .0 1)。结论 :NO前体 L- Arg可以诱导、促进 NO合成 ,反馈性地抑制 ET- 1的释放 ,从而维持 NO和 ET的动态平衡及胃粘膜 EGFR正常水平表达 ,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0.
背景:近年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受到广泛关注,有研究证实苦苣总黄酮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目的:建立快速、稳定、可重复的大鼠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并探讨苦苣总黄酮对运动应激性胃溃疡的干预作用。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 h无负荷运动组、1 h负荷运动组、2 h无负荷运动组和2 h负荷运动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游泳方式建立大鼠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观察胃黏膜溃疡指数(UI)和病理学改变。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空白对照组、1 h负荷运动模型组、大剂量苦苣总黄酮组(生药3.2 g/kg)和小剂量苦苣总黄酮组(生药1.6 g/kg),观察胃黏膜病理学改变,检测胃黏膜SOD以及胃黏膜和血清MDA含量。结果:与1 h负荷运动组相比,1 h无负荷运动组UI显著降低(P<0.01),2 h负荷运动组显著升高(P<0.01),2 h无负荷运动组无明显差异(P>0.05)。1 h、2 h无负荷运动组和1 h负荷运动组雄性大鼠UI明显高于雌性大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 h负荷运动后大鼠胃黏膜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胃黏膜和血清中MDA含量明显上升(P<0.05),大剂量苦苣总黄酮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结论:1 h负荷游泳运动可有效快速地建立大鼠运动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剂量苦苣总黄酮对运动引起的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