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是一种以下肢麻木、发冷、疼痛、间歇性跛行为主要表现的退行性病变,其也是导致老年人下肢缺血的主要原因,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引起残疾甚至截肢〔1〕。LEASD是因动脉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引起的下肢动脉狭窄、阻塞,好发于小腿动脉、股浅动脉、髂动脉等〔2〕。开放性手术逐渐被血管腔内修复手术所替代,介入治疗已成为了目前临床治疗LEASD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髂动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指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以下肢最为常见。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逐年上升。以往,传统的外科转流术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1〕,疗效确切,远期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8例(20条患肢)。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侧下肢末梢泛红试验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5个月(1-26个月),与术前相比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跛行距离加大(〉1000m)。结论髂动脉腔内介入血管成形术结合股-腘动脉转流术是治疗多节段多平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尤其适合高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已成为世界上非外伤性致残率最高的疾病〔1〕。腔内介入治疗已成为ASO的主要治疗手段,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势〔2〕。而遵医行为在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观察奥瑞姆(Orem)护理模式对ASO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科ASO行介入  相似文献   

5.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又称Lefiche综合症)是腹主动脉下段或双侧髂动脉闭塞造成下肢和盆腔缺血的一个综合征。严重者不仅下肢和盆腔器官功能障碍,还会造成下肢缺血性坏疽。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Lefiche综合症最理想的方法。而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其发病多数在高龄病人、合并有多种疾病的基础上,所以单纯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治疗危险性极大。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例高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采介入支架结合血管旁路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发病率随社会老龄化而逐年增加.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本解决下肢缺血坏死症状,外科手术搭桥多因病变呈弥漫性,术后疗效欠佳或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高而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介入医学的不断进步,介入技术的迅猛发展,介入治疗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1,2].现将我科成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外周血管病,又称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病(PAOD),是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AS)导致动脉狭窄,甚至发生闭塞,使远端组织出现相应缺血痉挛或坏死的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症、颈动脉硬化症、肾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硬化症等。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97‰。美国每年约有10万人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手术治疗。静脉系统疾病以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多节段、多平面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治疗的难点及重点.外科手术和腔内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缺血的两种主要手段,但对于复杂的动脉病变,单纯应用外科手术或腔内治疗均不能达到满意效果,且因开放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一些高龄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对于病变广泛的动脉疾病,如果同时行外科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相比单一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即杂交(hybrid)手术[1].本文观察分析杂交手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常呈多节段分布,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DAO)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严重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病变可导致患者出现重症肢体缺血(CLI),是糖尿病足溃疡与大截肢手术的主要原因心。当患者出现CLI而严重威胁肢体安全时,单纯内科药物治疗常难以奏效,此时应积极进行血管腔内介入与外科手术干预,以重建下肢血运,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脉旁路术是外科治疗下肢股胭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办法,根据选择动脉移植物材料不同,可分为人造血管动脉旁路术与自体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自体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又因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倒置旁路术与原位旁路术。本文回顾性的比较动脉旁路术中分别采用人造血管与自体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人造血管与大隐静脉原位旁路术利弊,为临床选择提供良好的根据。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09年9月应用动脉旁路术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总结,根据旁路血管不同分为两组,人造血管组32例,自体大隐静脉组15例,比较两组病例的症状缓解与旁路血管通畅情况。结果:动脉旁路术可以明显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原位大隐静脉通畅率(93.75%)优于人造血管通畅率(85.71%)。结论:动脉旁路手术是治疗老年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选择大隐静脉作为移植物治疗效果优于人造血管。  相似文献   

13.
血管重建、恢复远端肢体灌注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关键点。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开放重建和腔内重建。腔内治疗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已逐渐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主力军,甚至复杂主髂动脉、股腘动脉、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创伤相对小的腔内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现状和展望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复合手术治疗高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以及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上较为棘手。我院血管外科于2005年4月至2010年4月,采用7种复合(杂交)手术方式处理32例高龄、多节段、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代表的周围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诊治是一项迫切的系统工程。本文拟结合最新文献和单中心经验,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进展做一概述。在筛查诊断方面,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国内在诊断和认识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在基础用药方面,要重视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基础治疗作用。在血管重建方面,我们要熟练掌握和合理运用开放、介入及杂交手术。在开放血管手术方面,我们仍需重视手术质量控制;在介入治疗方面,要及时关注减容技术、药物球囊技术、新型支架技术等治疗进展。杂交手术可综合前两者的优点,解决复杂临床情况,应用比例逐年增加。及时诊断,综合治疗,合理应用腔内、开放或杂交等血管重建技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外周动脉疾病( PAD )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其与血管功能、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减弱有关〔1〕.病初没有明显临床表现,而在进一步的发展下,常表现出下肢行走困难、跛行、疼痛甚至不能行走,常被认为是下肢动脉疾病.60岁以上的人群中,PAD的发病率已高达10%,在65 岁以上人群中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26条患肢).结果 18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2例开通失败后行截肢术,2例介入术后再截肢,明显减低了截肢平面.介入术后6周22支病变血管保持通畅(73%),术后3个月及半年的再通率分别为59%和51%.1例高龄患者术后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老年性周围血管病,主要是以下肢大中动脉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肢体缺血综合征。我院周围血管病科自1998年开始,在传统药物动脉注射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采用股动脉加压灌注药物配合其他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下肢慢性缺血主要是由于下肢动脉慢性闭塞导致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缺氧,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早期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组织的缺损(溃疡和坏疽)。目前我国患者下肢慢性缺血的病因主要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非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由于轻度的间歇性跛行通过药物治疗、积极的身体锻炼得到一定的缓解,而目前临床上需要外科干预的  相似文献   

20.
叶弘  臧晓鹭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41-404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70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20%〔1〕。临床治疗措施包括功能锻炼、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因治疗和骨髓干细胞移植等。本研究旨在观察以静息痛为主诉的老年LEASD患者,在功能锻炼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方剂"加味四物汤"熏洗双下肢辅助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