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国芬 《吉林医学》2015,(2):339-34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卵巢癌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和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入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入院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周琪琳 《中外医疗》2013,(25):160-160,162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45.1±9.6)分、(45.3±8.7)分均少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6±8.7)分、(53.6±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患者效果佳,对缩短、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患者共6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在接受护理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6.58±5.31)、(40.27±5.42),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35.96±6.23)、(24.85±3.87),明显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逐渐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提升自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故事理论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且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评分为(6.8±2.3)分、焦虑评分为(7.3±1.9)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瘤患者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个性化服务应用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该院妇产科住院治疗产妇130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服务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6.32±3.41)分,疼痛评分(2.81±1.04)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6.03±1.88)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15±1.53)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9.47±1.24)分,疼痛评分(5.67±2.65)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4.15±4.55)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0.03±3.9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在妇产科护理中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产妇疼痛感,改善负性情绪评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躯体形式障碍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使用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2周,即教育干预、心理干预、放松训练等。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DS、SAS和SCL-9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1);而在SCL-90各因子分中,观察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因子分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能显著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28.94±5.62)分,(24.85±5.57)分]均低于对照组[(40.75±5.59)分,(38.39±5.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WHOQOL-BREF评分[(95.17±5.81)分]高于对照组[(83.26±5.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6.21±4.16)分]高于对照组[(86.94±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胃癌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肿瘤科符合晚期肿瘤诊断标准的100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肿瘤患者特制的护理干预。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分别记录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VAS疼痛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结果:⑴2组护理后总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为92.00%,对照组70.00%,经统计学比较x2=7.862,υ=1,P=0.005。⑵2组护理后VAS疼痛评分为:对照组3.07±1.21分,观察组1.67±0.88分,经统计学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⑶2组SAS及SDS评分比较,对照组为45.55±5.63、44.28±5.23,治疗组为39.56±4.67、39.82±4.73,2组比较:P0.05、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为肿瘤晚期患者制定的护理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张彩丽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325-1327
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负性情绪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双心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0.26±3.13)分、(43.58±3.26)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评分为(89.36±7.63)分、情绪控制评分为(88.37±7.58)分、精神健康评分为(79.52±6.5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精神科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9.75±5.31)分,SDS评分为(58.52±2.47)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9.41±5.23)分,SDS评分为(58.45±2.65)分,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1.18±4.47)分,SDS评分为(51.26±1.21)分,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54.23±4.56)分,SDS评分为(55.37±1.24)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在改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效果分析。方法:选择60例大面积额烧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合理情绪行为疗法,经过住院期间的干预,在出院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焦虑评分与抑郁经统计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的SAS平均得分(57.40±6.14)分,SDS评分为(55.97±8.56)分,观察组患者的SAS得分为(53.63±6.92)分,SDS得分为(51.63±7.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采用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8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39.2±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5±8.9)分,观察组SDS评分(42.1±7.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8.7)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多给予其鼓励和关爱,可以大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再发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再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治疗依从性、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30.31±3.56)分和(31.65±3.97)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7.74±3.77)分和(37.66±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98±5.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1±6.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AMI再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周海英  白小艳 《海南医学》2016,(19):3256-325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缓解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115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脑出血一般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按照护理程序评定患者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实施住院综合护理干预。在病情稳定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试,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1.90±6.72)分和(49.80±5.39)分,护理后分别为(40.60±1.71)分和(40.60±9.7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0.80±5.53)分和(48.30±4.47)分,护理后分别为(46.70±10.22)分和(42.80±13.14)分,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好转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姑息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和诺丁汉健康量表(NHP-QOL)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SAS评分、SDS评分和NHP-QOL六个项目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生存质量差;姑息护理有利于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孙剑虹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014-2015,2053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绍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2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并结合自我效能评价,观察2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统计2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CA总分值为(21.6±3.3)分,躯体功能(25.6±2.2)分,认知功能(16.7±3.2)分;对照组患者的FCA总分值为(17.4±2.7)分,躯体功能(23.8±2.7)分,认知功能(11.2±2.1)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36,4.327,4.748,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51.3±7.2)分,较对照组(66.4±8.7)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55.8±7.6)分,较对照组(64.4±8.9)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9,P<0.05)。结论 循证护理结合自我效能评价是科学合理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功能综合情况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施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17±4.34)分,对照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91±4.87)分,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7.37±5.76)分,对照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3.64±6.38)分,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8.14±3.18)、(37.58±3.49)、(37.62±3.89)、(28.64±3.25)分,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2.84±3.27)、(31.43±3.21)、(34.52±3.27)、(24.38±3.66)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口困难、口腔感染、鼻腔黏膜反应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4.76%、2.38%、9.52%、7.14%,对照组发生率为28.57%、30.95%、45.24%、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鼻咽癌实施放疗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评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情绪放松疗法对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环境介绍、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绪放松疗法。干预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评分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2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疼痛管理、躯体功能及症状应对评分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绪放松疗法能降低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并提高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念认知疗法对降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择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念认知疗法。入院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HAMA焦虑量表、HAMD(17项)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治疗第8周时运用SAS、SDS、HAMA焦虑量表、HAMD(17项)抑郁量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正念水平的差异。结果:第8周时,观察组患者SAS评分(10.5±0.7)分、SDS评分(15.6±0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五因素正念度量表得分(112.4±0.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正念认知疗法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