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用丹参和脉络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性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细胞比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长春西汀注射液;奥扎格雷钠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治疗1个疗程。结果奥扎格雷钠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浆LPA水平逐渐降低。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10d血浆LPA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急性脑梗死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治疗;对照组给予灯盏细辛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86.1%,对照组5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安全且对人体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治疗组35例应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早晚各1次,连用14天,同时加用川芎嗪80mg,1次/d静滴,连用14天;治疗对照组应用川芎嗪80mg,1次/d静滴,连用14天。两组患者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连用14天,阿司匹林100mg,1次/d。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观察治疗组与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观察30天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1.30±0.15mm和0.88±0.21mm,斑块检出率分别为40.3%和8.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个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代宏  李华  朱思刚 《山东医药》2008,48(37):78-79
将12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3例、B组40例、C组38例,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肝素治疗及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凝血功能变化.发现A组有效率为88.37%,B组为77.78%,C组为63.16%;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认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柳祥忠 《山东医药》2008,48(4):51-52
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尼莫地平、奥扎格雷钠三联治疗,14 d后观察疗效,并检测用药前后两组血浆血栓烷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1α(6-k-PGF1α)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3.3%、63.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中TXB2和6-k-PGF1α明显改变,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认为低分子肝素、尼莫地平、奥扎格雷钠三联疗法治疗TIA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3月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HCT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HCT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8.
刘畅 《山东医药》2010,50(9):48-49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静滴及其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治疗14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奥扎格雷钠能有效治疗TIA,其机制与降低患者体内的hs—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与奥扎格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204例病程不超过24小时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02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灯盏花素20mg~40mg,1/d,与奥扎格雷钠80mg,2/d;对照组复方丹参40ml,2/d,其余治疗两组相同,共计14天。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8%,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8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灯盏花素+奥扎格雷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对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5年2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VB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两组患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及收缩期峰值流速(Vs)。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O、ET、ADM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ADM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NO、ET、ADM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ET、ADM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Vm、左椎动脉Vs、右椎动脉Vm、右椎动脉Vs、基底动脉Vm、基底动脉Vs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VB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将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二组经常规治疗1周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在此1周内仍≥5次者称之为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组);<5次者判定为治疗有效(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奥扎格雷钠治疗前血小板活性指标和临床指标的差异及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对观察组血小板活性指标和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既往糖尿病史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的心电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TXB2明显增高(P<0.001);观察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之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由常规治疗时的每周发作(10.1±2.0)次减少至(3.0±1.2)次(P<0.01),心电图NST和ΣST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改善(P<0.05和P<0.01),与治疗前相比,在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之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TXB2显著降低(P<0.001)。结论奥扎格雷钠对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降低其血小板活性;血小板活性升高在一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随机分为两组,均予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7 d,观察组加用灯盏花素静滴14 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心绞痛发作次数少,发作间隔延长,24 h缺血总时间减少,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认为灯盏花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UAP疗效显著;与其可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1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4.55%)高于对照组(49.09%)(P<0.01)。治疗后,两组hs-CRP和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hs-CRP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佳,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付洪楼  董海涛 《山东医药》2012,52(33):79-81
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钠与川芎嗪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 mg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60 mg静滴,1次/d,14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NIHSS及NDS评分,检测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进行CT检查.结果 经治疗14 d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NIHSS评分、N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用药后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均<0.01);头颅CT检查显示治疗组梗死灶体积缩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 选择素 (CD62P)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改变及其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2 5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 ,将病例组分为奥扎格雷钠组与非奥扎格雷钠组 ,治疗前后测P 选择素作对比观察。 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测外周血P 选择素并与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后的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非奥扎格雷钠组(P <0 .0 1 ) ;奥扎格雷钠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活化因子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 (P <0 .0 5) ;急性脑出血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0 1 ) ;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与单纯脑梗死患者外周血P 选择素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 >0 .0 5)。结论 血小板活化在急性出血及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相对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急性脑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急性脑血栓患者9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予相对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 WF、GMP14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相对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清v WF、GMP140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性较好,促进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和血塞通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奥扎格雷钠单纯给药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祥忠 《山东医药》2008,48(16):83-8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d;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1次/d;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4d后观察疗效.用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TXB2(血栓烷素82)和6-酮前列环素1α(6-k-PGF1α)的变化.结果 治疗14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且血浆TXB2和6-k-PGF1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认为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钠、尼莫地平三联疗法治疗TIA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0月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收治的TIA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氟桂利嗪治疗TI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