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理改变较其他模型组轻(P<0.05).感染对照组NF-κB活性(141.11±15.37)最强,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正常对照组78.89±18.12;吡喹酮组112.89±20.17罗格列酮组108.89±20.47;罗格列酮加吡喹酮组88.89±19.34)(P<0.05).感染对照组[-27.315±(-6.348)].及吡喹酮治疗组[-25.647±(-5.694)]PPARγ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16.557±(.3.022)]及罗格列酮治疗组[-18.217±(-4.498)]、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18.212±(-3.909)]显著减弱(P<0.05).结论PPARγ及NF-κB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应,其抗纤维化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调节脂质代谢的重要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它在肝纤维化进程中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HSC是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细胞。我们观察了解CCl4中毒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PPAR-γ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及其在中药复方制剂丹芍化纤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后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肝脏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及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吡喹酮治疗组、罗格列酮治疗组及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观察小鼠肝组织NF-κB的活性变化与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小鼠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病理改变较其他模型组轻(P<0.05).感染对照组NF-κB活性(141.11±15.37)最强,明显高于其余各组(正常对照组:78.89±18.12;吡喹酮组:112.89±20.17:罗格列酮组:108.89±20.47;罗格列酮加吡喹酮组:88.89±19.34)(P<0.05).感染对照组[-27.315±(-6.348)].及吡喹酮治疗组[-25.647±(-5.694)]PPARγ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16.557±(.3.022)]及罗格列酮治疗组[-18.217±(-4.498)]、罗格列酮加吡喹酮治疗组[-18.212±(-3.909)]显著减弱(P<0.05).结论:PPARγ及NF-κB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中起一定作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有明显的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效应,其抗纤维化机制与PPARγ配体激活PPARγ表达的同时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是配体依赖激活核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可以在全身包括脂肪、肝脏、肾脏以及肿瘤等多种组织中表达,发挥抗炎症、抗肿瘤和抗增生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就PPAR-γ与血管增生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经雨蛙肽处理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与核因子(NF)-κB活性间的关系.方法 将胰腺腺泡AR42J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吡咯列酮组(40 μmol/L吡咯列酮)、吡咯列酮+雨蛙肽组(40 μmol/L吡咯列酮+10~(-8) mol/L雨蛙肽)、雨蛙肽组(40 μmol/L二甲基哑砜+10~(-8)mol/L雨蛙肽)和吡咯列酮+GW9662+雨蛙肽组(40 μmol/L吡咯列酮+5 μmol/L GW9662+10~(-8)mol/L雨蛙肽),各组培养30 min后检测PPARγ和NF-κB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PPARγ蛋白和磷酸化NF-κB抑制物(IκB)α抗体、IκB激酶(IKK)β和IκBα的表达差异、IKKβ活性和IκBα磷酸化的变化.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NF-κB(p65和p50)的核移位.免疫沉淀法检测IκBα与NF-κB的变化.结果 吡咯列酮不仅抑制IKKβ活性(吡咯列酮+雨蛙肽组:雨蛙肽组为1.6;3.7)及IκBα的磷酸化(吡咯列酮+雨蚌肽组:雨蛙肽组为0.9:1.5),还能加强IκBα与NF-κB的结合(吡咯列酮+雨蛙肽组:雨蛙肽组为0.8:0.3),抑制NF-κB的核移位及NF-κB的转录活性(P<0.01),而PPARγ拮抗剂GW9662则逆转了吡咯列酮对NF-κB活性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在雨蛙肽处理的AR42J细胞中PPARγ通过干扰NF-κB的活化产生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属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是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和能量代谢的关键性转录因子.PPARγ是其中一个亚型,在人类表达于巨噬细胞、肝星状细胞等,其生物学功能复杂.近年来,对PPARγ及其配体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此文就PPARγ及其配体与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大鼠慢性胰腺炎(CP)进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经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二丁基二氯基锡方法制备CP模型.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造模后1、3、5、7、14、42 d组.行胰腺常规病理检查,Sirius Red染色观察胶原含量,测定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α-SMA、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造模7d内胰腺呈急性炎症改变,42 d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腺泡坏死、萎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小叶内或小叶周围纤维化形成,伴胰管改变,符合从急性胰腺炎(AP)向CP的进展过程.造模后1d,胰腺组织MPO活性、α-SMA蛋白表达即显著增加[(0.78±0.71) U/g比(0.15±0.05)U/g,6.67 ±3.14比0,P值均<0.05],之后随造模时间延长未继续增加.造模后7d,胶原含量达峰值,为(45.42±15.99)%,较对照组的( 10.87±2.28)%显著增加(P<0.05),胶原沉积从仅在血管壁进展到沉积在导管周围至小叶内和(或)小叶周围.对照组PPAR-γ仅在血管壁呈阳性表达,表达量为0.17±0.41,随造模时间延长表达渐增强,42d达峰值,为4.83±2.71.结论 在CP造模过程中PPAR-γ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并发挥有限的抗炎症和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外诸多研究表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同时有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o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PPARγ)与其配体结合后对人类各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具有调节作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亦参与许多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癌变。笔者就这三者与胃癌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为核受体家族成员,是一配体依赖性核转录因子,参与体内脂肪细胞分化,能量代谢、细胞周期调控、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鉴于PPARγ在抑制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及抑制炎症反应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研究提示其有望成为肾脏疾病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PPARγ在肾脏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现在认为由多种因素(如遗传、环境,尤其是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遗传易感性宿主通过异常的黏膜免疫反应引起的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其共激活子1α的联合变异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Ⅱ型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1990年首先由Issemann等从小鼠肝脏克隆得到,因其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后能诱导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而得名。迄今已发现PPARα、β和γ3种亚型,β亚型又称δ亚型;它们在结构、功能及组织分布上均有差异。PPARs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已知PPARs与许多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动脉硬化和癌症等的发生有关。PPARs也是重要的肝脏代谢调节分子,肝星状细胞(HSC)表达PPARγ。本文就PPARγ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及其共激活子1 α的联合变异与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脂代谢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其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过程,是所有慢性肝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1,2],而肝损伤(肝实质炎症、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引起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是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中心环节[3]。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n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是一种核受体,与基因转录调节及脂类代谢有关。有研究报告PPARγ配体处理癌细胞后可以引起细胞分化和凋亡,提示其可能是一种化学防癌剂而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研究使用3种PPARγ配体,以了解PPARγ在大鼠肝癌模型中的防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它在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配体激活的PPARγ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此文就PPARγ与胃肠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以PPAR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近研究表明,PPARγ在AS和炎症细胞中均有表达,其通过调节糖脂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抗肾间质纤维的机制。方法应用UUO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参组(高、中、低剂量),吡格列酮组,每组20只,从模型建立前48 h开始灌胃,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1天,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水平,留取梗阻侧肾脏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均出现一般状态减退,体质量下降,丹参干预后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均有显著改善;在各个时间点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无明显差异,但UUO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值增高,在造模第7天时,其肾组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变化,丹参各剂量组与UUO模型组大鼠相比较血肌酐值下降明显,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丹参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丹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降低血肌酐,改善大鼠一般状态,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肾内糖代谢紊乱与血流动力学因素以及炎症反应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近年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属于由配体激活的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DN发病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是一类由配体调节的核激素受体,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新近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活性的中度缺失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这很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