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影响因素及其血清miRNA-122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80例作为感染组,同期收治未合并细菌感染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80例作为非感染组。根据住院28 d治疗结果将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分为好转组(57例)和恶化组(23例)两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影响因素,分析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miRNA-122与Child肝功能分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比较好转组和恶化组血清miRNA-122,探讨血清miRNA-122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中重度出血、APACHEⅡ评分≥25分和血清miRNA-122≥2.4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白蛋白≥22 g/L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或P0.01)。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清miRNA-122与Child肝功能分级、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清miRNA-122好转组低于恶化组(P0.01)。血清miRNA-122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14,最佳截断值为2.85。结论血清miRNA-122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与其肝功能、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其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透明质酸(HA)和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速率法和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81例肝硬化患者、对照组30例血清CHE活性和肝纤维化标志物HA水平。结果肝硬化Child-A、Child-B、Child-C级患者,CHE活性依次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HA水平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CHE活性与H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CHE活性降低和HA水平升高与Child-Pugh分级具有一致性。结论血清CHE活性水平可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血清CHE活性是评估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敏感而准确的指标,对评估手术治疗风险、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和25例健康人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及血清ChE活性,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ChE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A级ChE活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次降低。结论:血清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摄入的营养与其肝硬化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者饮食情况,计算出每位患者实际摄入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比较不同Child级别肝硬化患者摄入营养量是否有差异。结果在肝硬化患者的不同分期时,其摄入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能量及脂肪摄入无差异。结论不同Child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营养摄入有差异,病情越重,摄入营养越少。  相似文献   

5.
血清丁酰胆碱酯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肝硬化患者由于发生肝实质损害 ,可影响多种酶类的合成。丁酰胆碱酯酶 (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 ,EC 3.1.1.8)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非特异性酯酶 ,由于该酶在肝脏合成后立即释放到血浆中 ,因此血清中BuChE(S BuChE)活性测定是评价肝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的灵敏指标[1] 。目前关于S BuChE活性与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2 ] 的关系研究较少 ,我们对 73例肝硬化患者S BuChE活性水平进行了检测 ,以期作为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中各级的一项观察指标。1 对象和方法1 1 测…  相似文献   

6.
7.
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肝硬化组:为我院2001—06~2005—01的住院患者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32~78(平均53.2)岁。本组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B超、胃镜、CT等)确诊为肝硬化,并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和消化道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血清铜蓝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5例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组,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划分为Child-Pugh A级组(58例)、Child-Pugh B级组(77例)、Child-Pugh...  相似文献   

9.
10.
肝硬化患者心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改变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33例肝硬化患者,年龄(50.9±10.4)岁,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ild A组(n=12)、ChildB组(n=11)和ChildC组(n=10)。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年龄(46.3±10.3)岁。超声心动图测量静息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峰值速度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E/A值)。结果肝硬化患者较对照组LVEF增加、LAd增大、E/A值下降(均P〈0.01)。LVEF:对照组〈Child A组(P〈0.05)〈Child B组(P〈0.01),Child C组小于Child B组(P〈0.01),Child C组与Child 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Ad:对照组和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均P〈0.01)。E/A值:对照组〈Child A组〈Child B组〈Child C组(均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水平与肝功能及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秀娟  彭勋  毕颖  郭秋君  秦玉彩  姜慧卿 《临床荟萃》2003,18(20):1154-115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 (GH)与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2例肝硬化患者和 2 1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 ,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 (SGA)及Child Pugh分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GH测定值 (7.2 3± 7.0 6 ) μg/L较正常对照组 (1.4 0± 2 .2 7) μg/L显著性升高 (P <0 .0 1) ,并随着Child Pugh分级积分的增加而升高 (P <0 .0 1)。依据SGA分组后 ,SGA1、SGA2 及SGA3 3组肝硬化患者的G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SGA1与SGA3 (P <0 .0 5 )及SGA2 与SGA3 (P <0 .0 1)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高生长激素血症 ,增高的GH与其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及营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2.
崔丽艳  张晶明  张捷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314-1316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酒精性肝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12例、肝炎后肝硬化51例、混合性肝硬化21例及健康人群40例,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VitB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的水平。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较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明显升高(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得分呈负相关(r=-0.602,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Hcy水平较正常人是升高的,且其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升高更为显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逐渐增加,血浆Hcy水平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进行检测,探讨肝硬化患者PON1活性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肝硬化患者108例,Child-Pugh分级A级35例,B级38例,C级35例。健康对照组66例。用对氧磷为底物的酶速率比色法测定肝硬化患者血浆PON1活性,同时测定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分析PON—1活性与Alb、PAB、ChE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PON1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93.4&#177;33.1)U/mL及(168.3&#177;28.4)U/mL,P〈0.013,且肝硬化Child—PughA、Child-PughB、Child—PughC相比,PON1活性依次显著降低(分别为(115.1&#177;36.1)U/mL)、(92.3&#177;32.4)U/mL、(69.1&#177;31.4)U/mL]。肝硬化患者血浆PON-1活性与Alb、PAB、ChE呈正相关(分别为r=0.622,P〈0.01;r=0.699,P〈0.01;r=0.702,P〈0.01)。结论血浆PON1活性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实质损害有关,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检测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按肝功能Child分级标准分为A、B、C级三组)及19例正常对照组肝组织中的NO含量和NOS活性,分析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组肝组织中NO含量分别为(0.851±0.141)μmol/g.plot、(1.059±0.211)p.mol/g.prot、(1.987±0.566)μmol/g.prot。?NOS活性分别为(0.701±0.105)U/mg.prot,(0.861±0.118)U/mg.prot,(1.414±0.241)U/mg.prot,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211±0.099)μmol/g.pmt,(0.282±0.086)U/mg.prot],且与肝功能Child分级呈正相关(r=0.847)。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组患者肝组织中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NOS活性显著增强,与肝功能Child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脂肪肝的定义: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和转运人血的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三酰甘油)在肝脏内蓄积过多,超过肝脏重量5%或组织学上有50%以上的肝实质脂肪化时,即为脂肪肝。由于生活不断改善,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占平均人口的10%,脂肪肝已作为一种常见病进入我们的生活。肥胖、嗜酒和糖尿病的人群中脂肪肝可高达50%-6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4项肝细胞外质指标,包括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胶原、层粘蛋白与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相结合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测定肝纤维化4项指标、蛋白电泳与肝脏病理结果比较。[结果]HA、LN、IV型胶原、γ-球蛋白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中以HA的差异性最好,其次为Ⅳ型胶原、Ⅲ型胶原、γ-球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脾剪切波速度(SWV)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99例受试者的脾SWV值,包括69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出血组36例、非出血组33例)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各组脾SWV值的差异,分析脾SWV值与EVB的关系.结果 脾SWV值在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脾SWV值与EVB发生率呈正相关(r=0.68,P<0.05);脾SWV值诊断EVB的临界值为3.54 m/s,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3%、8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 VTQ技术测量的脾SWV值可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EVB的风险,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红细胞ECD35(红细胞CD35)数量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CD35“一步定量法”对10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测定方法如下:将戊二醛固定的2%红细胞悬液定量“液相包被”到V型板中,加入10μl的b-CRlAb+SA/AP酶标复合体,温浴、洗板、加底物显色,移显色液于比色孔,在405nm比色,计算ECD35相对数量。同时采用AU5400全自动系列化仪检测ALT、CHE、ALB、GLO、TBIL、GAM。[结果]肝硬化患者ECD35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以ECD35的数量200为界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比较发现:ECD35的数量较少的肝硬化患者其血清CHE活性和ALB含量相应较低,血清GLO、TBIL、GAM则随着ECD35数量的减少而增加。ALT与ECD35数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ECD35的数量变化与肝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该方法可作为临床评估肝硬化肝脏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G/C)与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7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G/C将其分为0.5≤G/C≤1.0组、1.0< G/C≤2.0组及G/C> 2.0组,比较3组的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时的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0.5≤G/C≤1.0组Child-Pugh A级患者比例为98.5%,1.0< G/C≤2.0组Child-Pugh B级患者比例为95.8%,G/C> 2.0组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为97.8%,3组Child-Pugh分级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7);G/C随Child-Pugh分级的上升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s = 0.973)。②0.5≤G/C≤1.0组MELD评分≤9患者比例较高(56.9%),1.0< G/C≤2.0组MELD评分主要集中在10 ~ 29分(95.5%),G/C> 2.0组MELD评分≥30分患者比例较高(86.8%),3组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17);G/C随MELD评分的上升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s = 0.879)。③随着G/C值上升,上消化道出血及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增加,G/C> 2.0组出现并发症几率高于其他2组(P均< 0.017),肝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 0.05)。结论 G/C与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或可成为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