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5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增加(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程刚  商玲  戚厚兴  林立 《山东医药》2007,47(22):64-6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心理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理干预患者干预后4、8周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8周后,患者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其他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认为心理行为干预可改善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伴有负性情绪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干预组加心理干预,均于干预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并于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能帮助冠心病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临床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RA患者依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研究前后的心理指标进行测定,采用36条目简明量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RA病情测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SAS、SDS、SF-63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心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好转;研究组SF-36 9个维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VAS的4项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RA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能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杰  赵翠  陈晓燕 《山东医药》2010,50(21):50-5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常规干预;干预组32例行常规干预加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得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并使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干预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结果经过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得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缓解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并使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压力接种训练对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知觉压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压力接种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0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干预后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CP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CPS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接种训练可有效降低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知觉压力,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1"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2+1"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各项评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2+1"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白血病(AL)患者存在的负性心理反应及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老年AL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3.51,3.64均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2.72均P<0.01).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2013年入住该院治疗的80例脑出血后忧郁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焦虑症状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除精神病性外其他8项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忧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因此值得临床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8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7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按照护理方式将其分为护理组8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中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分析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1-01/2013-12间的100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组,并且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100名人员为对照组,采取问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的对象心理进行评估,了解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53.1分±5.4分、57.8分±4.3分;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2.7分±3.4分、33.5分±3.2分;研究组vs对照组,SAS评分和S D 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s对照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临床中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方式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在92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中筛选出34例存在焦虑及抑郁的供体,对这些供体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自评焦虑量表(SAS)及自评抑郁量表(SDS)对供体心理情况进行评价,用方差分析法对干预前后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供体的SAS评分显著下降,达到无焦虑的状态(P0.05);干预后供者的SDS评分显著下降,达到无抑郁状态,干预前后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可明显改善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术前心理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女尖锐湿疣(CA)患者心理状态,观察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对女性C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男性和女性CA患者各110例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同时将女性CA患者有负性情绪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微波加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照射,光照期间同时给予心理干预,而对照组单纯给予微波和ALA-PDT,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率及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男性CA患者、女性CA患者、国内常模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6,P<0.01;F=20.30,P<0.01);有负性情绪的女性CA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CA复发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8,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16,P<0.01;t=23.09,P<0.01)。结论 CA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尤其是女性CA患者,心理干预联合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降低CA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