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股骨颈骨是人体下肢十分重要的骨骼,关系到人体下肢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能量所致的损伤特别是骨骼的损伤日益增多~([1-2])。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本院34例股骨颈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以科学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关机功能和生活治疗恢复的临床作用。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6  相似文献   

2.
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为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常见的两种方法.由于早期非手术治疗不当,患者内固定术后过早负重以及各种因素影响,少数内固定手术患者晚期可能出现内固定断裂、骨折不愈合或者畸形愈合等产生,导致术后出现严重的髋内翻、肢体短缩以及创伤性关节炎[1],本研究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病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年SF-36量表各维度及总体健康的评估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更小,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生活质量更好,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术式将患者分为内固定组(n=30)和置换组(n=30),对所有内固定组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对所有置换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状况。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与内固定组相比明显较低,置换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内固定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内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超早期康复负重训练的证据,为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负重训练提供证据支撑。方法 中文检索中国知网和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英文检索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数据库。检索年限为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14日。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12篇。总结出5大类共15条老年髋部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超早期负重训练的证据。结论 本研究为老年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超早期负重训练提供了循证证据支持,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0年7月至2014年5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50例患者,采用了AO钢板内固定联合钢丝捆扎,必要时进行加长股骨柄假体返修。术后对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侧下肢长度和髋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6~28月,平均(12.6±8.43)月。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无不愈合、再次骨折及内固定断裂等情况发生。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3.21±8.24)分,术后1周平均(69.75±9.42)分,术后6月平均为(85.24±7.25)分,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肢短缩(1.7±0.8)cm,术后6月短缩(0.6±0.5)cm,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髋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包括屈曲、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角度均比术前得到改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钢丝捆扎结合钢板固定的手术治疗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后外侧入路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编号,将单号者纳入对照组,双号者纳入研究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接受后外侧入路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并在术后常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检测并比较两组髋部骨密度及L2~4椎体骨密度,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髋部骨密度、椎体骨密度、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0.05);术后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药物治疗期间,全部患者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后外侧入路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联合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可产生理想的抗骨质疏松效果,患者术后骨密度提高、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且治疗期间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合并髋关节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期内应用唑来膦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因髋部骨折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住院接受全髋关节(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的老年女性患者,根据骨密度(BMD)检测结果选取骨质疏松症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手术后均接受钙剂和骨化三醇治疗,治疗组于术后1~2周给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以后每年给药1次,连续3年,对照组在治疗组用药同期给予相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每年复查并记录腰椎及健侧髋部骨密度变化,观察术后3年内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连续治疗3年后骨密度较用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内治疗组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及假体无菌性松动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期内使用唑来膦酸安全有效,可提高骨密度,且可能减少假体周围骨折和假体松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管东辉 《山东医药》2009,49(2):41-41
2004年4月-2008年1月,我们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假体稳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法接受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调出患者病历档案,设计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仔细阅览患者病例资料,详细记录相关情况,将术后随访1年死亡的患者作为死亡组,其他患者纳为存活组,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分析找出可能的因素,并纳入多因素分析中检验,找出最终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1年,死亡15例,死亡率为15.00%;存活85例,存活率为85.00%。将术后1年是否死亡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检验证实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发现,高龄、骨折前活动能力不佳、肺部感染、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不稳定性骨折均可能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骨折前活动能力不佳、肺部感染、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不稳定性骨折可能会增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与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风险,这类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给予其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李梅芳  罗春华 《山东医药》2011,51(18):14-14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23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5例髋部骨折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股骨颈动力交叉固定系统(FNS)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住的128例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为GardenⅢ型,选取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0例纳入全髋关节置换组,选取采用FNS治疗的20例纳入FNS组。记录2组骨折复位的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评估。结果 2组疼痛VAS评分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明显低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1)。结论 与全髋关节置换相比,FNS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配对比较法将80例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手术相关指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创伤性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更有助于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改善髋关节功能,且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手术所需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量大,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01~2015-06收治的68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置换组(n=35)和内固定组(n=33),内固定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置换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长于或多于内固定组(P0.01),但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Harris评分为(73.15±5.27)分,内固定组为(52.08±3.6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更快、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1〕,极易引起骨折不愈合以及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存质量。临床研究证实,Ⅰ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疗效,但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2〕。本研究对比分析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三种髋关节置换术(即全髋关节置换术、单极和双极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12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全髋组52例、单极组32例和双极组44例,比较三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输血总量、术后功能(Harris评分)、手术出血等情况。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5);全髋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1),而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双极组和单极组(P0.05)。结论三种置换术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最好,双极次之,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需考虑老年患者的全身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甲组、乙组,甲组在24 h内接受急诊手术治疗,乙组在72 h内接受延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乙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甲组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乙组(19.05%,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急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近些年来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1〕。本文主要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60~76岁,平均(70.4±3.7)岁,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失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1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8例,股骨头置换1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Harris评分及优良率。随访通过X线片观察假体生存情况。结果 21例PFNA手术失败患者行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为(120.242±35.623)min,术中出血量为(520.252±212.363)ml,术后引流量为(320.362±180.248)ml。术中发生医源性骨折2例,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1例,所有患者均无深静脉血栓。获得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1~3年。所有患者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断裂,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优良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失败可行的补救治疗,需要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和术中轻柔操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