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外科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528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因、切口分类、使用抗生素种类和时间与感染率的关系。结果: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肠道修补术的感染率较高,其中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感染率均高于总感染率,而乳房癌根治术和肝、脾切除术的感染率较低;同种类型切口使用同种抗生素,术后给予全量抗生素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各给予半量抗生素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使用同一种类型抗生素的切口,Ⅲ类切口的感染率均明显高于Ⅰ类和Ⅱ类切口的感染率,而Ⅱ类切口的感染率均高于Ⅰ类切口的感染率。结论:要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术后发生感染,要强调抗生素的种类选择、使用时间和手术切口分类,应在术前和术后分别给予抗生素,手术切口类型与术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密切相关,临床手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型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手术类型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行肠道修补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以及乳房癌根治术等手术造成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行肝、脾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半量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采用全量抗生素(P0.05)。结论:导致普外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以及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抗生素对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半量抗生素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切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生素预防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普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手术类型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不同,行肠道修补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以及乳房癌根治术等手术造成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行肝、脾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分别采用半量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采用全量抗生素(P <0.05)。结论:导致普外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包括手术类型以及抗生素,这就要求我们采用抗生素对临床普外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选用半量抗生素治疗方式,并且根据患者切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卢明勇 《求医问药》2014,(16):264-265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为其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为其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结果:1手术类型的不同会影响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其中导致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手术类型是肠道修补术(6例)、阑尾切除术(10例)和胆囊切除术(13例),切口感染发生率最低的手术类型是肝脾切除术(5例)和乳房癌根治术(3例),实施其他类型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有42例。2无论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应用哪种抗生素,术后应用全量抗生素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均高于术前和术后各应用半量抗生素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实施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手术类型和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在普外科手术中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跃 《当代医学》2013,(6):96-9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找出预防切口感染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2004年1月~2010年l0月桂林市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7例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例,其中包括胃大部分切除术、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脾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等。结果切口感染37例,感染率3.87%,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术前腹腔感染、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规范、围手术期休克、手术操作时间长及高龄等密切相关。结论应严控术前腹腔感染、术前或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规范、围手术期休克、手术操作时间长及高龄等因素,以达到控制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抗生素对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为抗生素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普外科需手术治疗的患者4200例,按照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0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观察组患者术前应用抗生素,比较2组患者感染情况及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318例出现切口感染占15.14%,观察组有92例出现切口感染占4.3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分别为89.43%与72.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术前使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对于提升手术预后与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2015年1月15年来普外科收治的55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种类、时间及剂量、切口的感染率及住院时间。结果:554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6.1%。Ⅲ类切口的感染率最高,其次为Ⅱ切口;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率为6.6%,术前术后半量组使用抗生素的感染患者所占比例为5.6%,前者发生率高于后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5.2%、7.2%、6.1%。Ⅲ型住院时间最长,其次为Ⅱ型,Ⅰ型切口患者住院时间最短,两两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缝腹膜对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115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单纯性阑尾炎除外)。实验组阑尾切除后采用疏缝腹膜,对照组采用连续缝合腹膜,对比2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缝合腹膜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总占比率为1.74%,对照组感染总占比率为10.00%,实验组在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缝腹膜对预防阑尾切口感染有显著作用,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较低,对预防切口感染有重要的意义且不增加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阑尾炎切口感染常见原因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阑尾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300例,进行常规性手术切口预防措施;综合组患者300例,进行综合性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和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其中感染比例最高的为化脓性阑尾手术切口,其次为坏疽性阑尾手术切口,最低为单纯性阑尾手术切口,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还有术前没有预防性用药、术后手术切口没有放置引流条等。综合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比例、住院治疗时间、术后合并症的发生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没有发生严重感染情况。结论:阑尾炎切口感染常见原因较为复杂,采用综合性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比例、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合并症发生比例,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燕重远 《当代医学》2012,(27):30-31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4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4例,切口感染率为1.63%,其他患者术后切口均为I期愈合.本组平均住院时间6.8d.结论术前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无菌操作观念、注意保护切口、掌握切口缝合技巧、合理引流,可有效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阑尾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指导临床.方法 对118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并采取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包括术前0.5 h使用抗生素、聚维酮碘清洗切口、不使用电刀等.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患者28例,切口无感染情况发生;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患者71例,其中4例切口轻度红肿,经对症治疗后I期愈合;阑尾穿孔伴腹膜炎患者19例,其中1例切口轻度红肿,经对症治疗后Ⅱ期愈合,1例切口发生感染,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Ⅲ期愈合.结论 对阑尾炎手术切除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在预防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1组(145例)、治疗2组(104例)和对照组(71例),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为这3组患者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派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3d内均未接受过任何抗生素治疗.在术前0.5~1h内应用抗生素为治疗1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直至其体温恢复正常3~4天后停止用药.在术前0.5~1h内应用抗生素为治疗2组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直至其手术切口基本愈合后停止用药.在手术后应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将3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1组145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2.07%.在治疗2组104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1.92%.在对照组71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9.86%.治疗1组患者与治疗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患者和治疗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手术切口类型科学配置药物资源、合理选择抗生素及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外科临床手术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2011年外科手术病例各60例,按是否有菌手术、手术切口类型分组,分析抗生素使用率、用药时间、用药时机及出现院内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2011年抗生素使用率,Ⅰ类、Ⅱ类、Ⅲ类切口平均用药使用时间、院内感染百分率相比2009年明显下降.结论抗生素的使用更为合理,缩短用药时间、改变用药时机可以降低院内感染率,为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王茹  乔美美 《中外医疗》2013,(22):79-80
目的探讨该院术前抗生素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使术前抗生素的应用更加规范安全。方法将2012年1—6月1927例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手术患者分为A组(957例)和B组(970例),A组常规使用抗生素,B组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并对2组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结果 A组抗生素在切皮前0.5~1h之间使用的430例,B组抗生素在切皮前0.5~1h使用的950例,A组发生切口感染10例,B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P<0.05,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过程中使医护人员加强了预防用药意识,优化了手术室工作流程,对规范术前用药时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术前抗生素的规范应用,降低了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低危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抗生素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危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模式,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6例低危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前预防性一次性应用抗生素组,术后预防性应用一种抗生素组和术后预防性应用两种抗生素组,比较术后3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手术均无感染发生(P〉0.05)。结论:低危择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一次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王增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56-4257
目的观察经切口置管行阑尾炎切除术腹腔引流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62例采用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手术阑尾切除后,观察组患者经阑尾残端于切口内留置引流管,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引流管,术后2组患者均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31例患者术后1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45.16%,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给予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经切口置管腹腔引流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引起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阑尾切除术患者606例,其中28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作为观察组;没有发生切口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共578例;两组患者均在相同的手术环境、采用相同的手术器械消毒措施和相同的麻醉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大于60岁、伴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操作时间大于45 min、肥胖(体质量指数:男性为大于35 kg/m2,女性大于34 kg/m2)、阑尾化脓、阑尾坏疽、非主刀手术缝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年龄大于60岁、伴基础疾病、手术时间大于45 min、肥胖、阑尾坏疽、非主刀手术缝合所占比例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阑尾病理状态、手术时间、患者体质量以及切口缝合医生等方面有关,了解以上相关因素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阑尾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阑尾手术切1:7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患者共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时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的缝合采用残端结扎加荷包埋入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术,切口的缝合采用逆行法切除阑尾。其它术前术后均相同,并都严格按照阑尾切除术的标准规程。术后比较2组切口的感染率。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口和缝合术,作为不同的预防措施研究基层医院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为基层医院预防和治疗阑尾手术切口感染提供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邓华林 《求医问药》2014,(15):195-196
目的:调查导致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预防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在我院行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OR值分析相关的单因素,并对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依据及手术切口首次换药的时间进入了最后的回归方程(P<0.05),上述4项因素是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结论:手术时间、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抗生素的应用依据及对手术切口进行首次换药的时间是导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临床医师在开展此类外科手术时应从以上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降低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乳腺外科手术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及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市普仁医院接受乳腺外科手术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种类、使用率、使用时机及疗程,手术切口感染率与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患者所使用的抗生素药物有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林克胺类、氨基糖苷类,使用率分别为78.57%、15.08%、8.73%、2.40%、1.59%,术前不合理给药率为1.58%,低于术后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检测出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2.70%,共检测出病原菌5种,革兰阳性菌占43.75%,革兰阴性菌占56.25%,乳腺癌手术的患者感染率高于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术、乳腺肿物切除术、乳腺象限切除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术后切口感染率与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及切口类型相关,治疗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防,降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