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患者女性,35岁,2个月内反复发作晕厥2次,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证实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体格检查、血生化、心肌酶学、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于左室后壁标测到期前程度最早的室早前Purkinje纤维电位(简称P电位),起搏标测产生与12导联心电图记录室早类同的QRS波。温控50W,60℃,消融240s,室早消失。术后随访2个月,患者无晕厥及室早发生。结论:P电位标测及起搏标测产生与12导联心电图记录室早类同的QRS波有助于室早消融,进而预防室颤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方法对52例行射频消融的IVT患者进行标测.39例源于右心室的IVT采用消融导管右心室起搏标测法,以起搏时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发作时的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与振幅完全相同的起搏部位为消融靶点.12例起源于左心室的IVT以发作时消融电极导管在左心室内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QRS波提前≥20 ms的最早高频低振幅电位为消融靶点(激动顺序标测法),1例左心室室速采用起搏标测法.结果左心室IVT消融成功率100%(13/13),右心室IVT消融成功率94.87%(37/39).结论起源于左心室的IVT宜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起源于右心室的IVT宜采用起搏标测法.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左心室流出道心外膜侧室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9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特发性左心室流出道心外膜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体表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特点.方法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15~58岁,6例为运动诱发的持续性室速,3例为运动诱发的非持续性室速.结果室速时,9例体表心电图QRS波全部呈现右束支阻滞图形(8例胸前导联V1-V6呈现高R波),Ⅱ、Ⅲ、aVF导联为高R波,Ⅰ、aVL导联为QS波.电生理检查,右心室和左心室心内膜标测未发现最早心室激动点,在较早心室心内膜激动处的心内电图多呈现起始部低幅电位,提示远场电位.心室内起搏标测未发现与室速体表心电图12导联QRS波形态相同的起搏点.8例通过心脏静脉系统标测发现最早的心室激动点[体表心电图最早QRS波前15~50ms,平均(32±12)ms]和完全或近乎完全的起搏标测位于心大静脉的远端1例、心前间隔静脉的近端7例.1例患者在左心室流出道消融成功,1例患者在心大静脉远端血管内消融成功.其他患者在右心室和/或左心室内消融失败.结论心脏静脉标测可以鉴别出特发性左心室流出道心外膜侧室速.  相似文献   

4.
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介绍1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射频消融治疗。方法患者女性,45岁,反复心悸、心慌、胸闷2年,伴黑矇2次。心电图提示:室速,心率为188~194次/分,QRS波宽大畸形,Ⅰ、Ⅱ、Ⅲ、aVF、V5、V6导联QRS波主波朝上,并在R波的顶端有明显切迹,V1导联主波朝下。在Carto标测系统指引下行室速射频消融术。结果常规心内膜标测在右室游离壁标测到最早激动点,局部激动时间(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早96 ms,于此处起搏大头时QRS波形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相似。应用冷盐水大头以35~40 W、40~50℃在该处及周围反复放电消融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在X线透视下行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送入4 mm磁导航温控大头经心包腔至右室心外膜,在右室游离壁心外膜标测到最早激动点,LAT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波提前109 ms。行右冠状动脉造影后,以温控40 W、55℃,消融10 s,终止室速,巩固放电90 s。术后心电生理检查未能诱发心动过速。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消融术是对心内膜消融途径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可以提高室速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消融(RFCA)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法、心动过速标测法、窦性心律下P电位(浦肯野电位)标测法.结果 29例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经射频消融成功,随诊1个月~36个月无复发,心动过速标测消融组与窦性心律下P电位标测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起搏标测组与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FCA治疗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②心动过速下标测消融与窦性心律下标测消融优于起搏标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1组起源于心外膜远离crux区和summlt区城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的心电图、标测特征, 以及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共收集9例在经皮心包穿刺心外膜消融的特发性PVC患者资料, 通过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确定PVC的起源部位, 分析不同起源部位的体表心电图和标测特征。如GRS波宽度, 相应导联GRS波呈GS型, 心内膜标测提前量。如体表起始有无"r"波, GRS波宽度以及心内膜最早激动总相比于GRS波起点的提前量。结果入选9例患者, 年龄(32±13)岁。其中男6例, 所有患者PVC均起源于心外膜, 其中有4例位于下壁, 1例位于前壁, 1例位于心尖部, 其余3例位于侧壁。体表心电图的对应导联组QRS波为无"r"波的QS型。在心内膜和心外膜都进行标测, 两者激动提前QRS时限分别为(-11±4)ms和(-25±8)ms。所有患者心内膜单极电图均呈rS型, 外膜起源处标测单极电图为QS型。所有患者均消融成功且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中位随访11个月无复发。结论部分特发PVC可起源于远离cru...  相似文献   

7.
观察连续起搏标测法指导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实际作用。选择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且适合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连续 2 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病例进入观察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间断起搏标测组和连续起搏标测组。间断起搏标测组的标测步骤为 :1根据自发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心电图判断起源部位 ;2将大头电极送至预定部位 ,以等于或接近于自发室速的频率起搏右心室流出道 ,记录 12导联起搏心电图 ;3停止起搏 ,比较室速心电图和起搏心电图的 QRS波形态、振幅和持续时间 ;4如果两者在任何 1个导联上存在差异 ,则相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正常犬和长QT间期(LQT)犬模型的在体3层心肌单向动作电位时限(MAPD)和跨室壁复极离散(TDR)、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和Tp-Te间期等为指标,研究不同部位起搏,尤其是左心室外膜参与起搏后心肌复极特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模拟临床上心室再同步治疗的方法,旨在观察左心室起搏、双心室起搏是否会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方法 8只健康成年犬经导管射频消融希氏束制备三度房室阻滞模型.开胸手术后分别在左心室外膜、右心室内膜和双心室起搏时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和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3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MAP),测定QT间期、Tp-Te间期和3层心肌的MAPD、TDR.然后以氯化铯(CsCl)制备LQT犬模型并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在正常犬,左心室外膜与双心室起搏后,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3层心肌的MAPD均有延长,并有TDR的增大(左心室外膜起搏47.16 ms、双心室起搏37.54 ms、右心室内膜起搏26.75 ms,P<0.001),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的变化与之平行.在LQT犬,在CsCl使3层心肌MAPD延长的基础上,左心室外膜参与起搏进一步明显增大TDR,而CsCl增大TDR的作用被掩盖.结论左心室心外膜与双心室起搏后使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3层心肌的MAPD均延长并使TDR增大,可能成为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心室再同步技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时,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通过心导管记录左右心室内膜电位或手术时作心表和心内腹标测,可确定室速的起源部位,以便对致死性室速进行心肌切开、心内膜切除及冷冻凝固术等外科疗法。术前依据心电图、体表电位图和心向量图等非创伤性检查推测室速起源部位,可缩短创伤性检查和术中的标测时间,对手术成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17例19例次室速发作,根据术中标测或心导管检查确定的室速起源部位,探讨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与室速起源部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状况、心电图特点、消融靶点的确定及消融结果。方法对32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和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和复发率,以及它们和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则多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靶点的确定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起搏标测法,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右室流出道室速组在起搏标测起搏ECG和VT时ECG的12导联QRS波完全相同处消融成功率较高。结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可初步估计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1221例有症状的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植入第3代复律去颤器,随机分组:A组616例经胸植入心外膜导联,B组605例经静脉插入心内膜导联。这类复律去颤器兼有起搏、复律、去颤、心律失常事件记忆和心动过速非介入性诱发的功能。 部分患者一种导联植入困难,改用另一种导联。616例植入心外膜导联,614例获得成功(99.7%);686例植入心内膜导联,605例  相似文献   

12.
对18条缺血性心肌模型犬中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6条犬采用组合双极电极记录心肌局部电图,进一步探讨缺血性心脏病室速的机制。结果显示:①缺血区各层心肌电图和心外膜局部电图上均出现延迟电位及碎裂波。②室速的激动顺序为缺血区心内膜(作参照,为0ms)、缺血区心外膜(10±0.10ms)、边缘区心内膜(10±0.12ms)、边缘区心外膜(16±0.20ms)、正常区心内膜(20±0.50ms)、正常区心外膜为(27±0.20ms)。③当体表II导联心电图和心外膜、心肌局部电图均出现心室颤动时,心内膜仍表现为室速的图形。认为室速是多平面多折返所形成的“立体折返”激动的结果;如何寻找折返环入口作为射频消融治疗的靶点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射频消融术证实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病状况、心电图特点、消融靶点的确定及消融结果。方法:对68 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和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后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和复发率以及它们和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本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右室室性心动过速较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多见。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则多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靶点的确定右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起搏标测法,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主要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右室流出道室速组在起搏标测时起搏ECG和VT时ECG的12导联QRS波完全相同处消融成功率较高。结论: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体表心电图可初步估计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一些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经心内膜途径反复消融不成功,经心外膜途径消融或联合心内膜心外膜途径消融则可望获得成功,目前消融心外膜室速主要途径有经心脏静脉、主动脉窦内、左心耳等[1].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49岁,反复心悸、胸闷半年伴晕厥2次入院.12导联常规心电图V1、V2导联见巨大Epsilon波,心悸时心电图为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及磁共振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行Fontaine导联和心内电生理标测到右室晚电位,进一步证实为巨大Epsilon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心内膜消融失败的难治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在高密度标测下的电生理特点及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来自3家医疗机构共186例经术中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局灶性房速患者, 使用高密度标测系统常规进行心内膜导管消融。13例经心内膜消融失败患者中, 3例起源于心耳尖部接受外科微创手术行心耳结扎或切除, 10例经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成功。总结并分析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检查、高密度标测相关指标、消融及随访结果。结果 10例经心外膜消融成功的局灶性房速患者中, 女7例、男3例, 年龄(38.4±11.5)岁, 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1.2%±4.6%, 抗心律失常用药(包括Ⅰ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共(1.5±0.7)种。内外膜联合的高密度标测结果:3例起源于右心耳与上腔静脉交界处、3例起源于Bachmann束在左心房的插入点、2例起源于右心房游离壁的心外膜侧、1例于右心耳心外膜侧、1例起源于左心房心外膜Marshall静脉区域。心外膜最早激动点(EAS)的激动时间提前心内膜(8.3±4.5) ms, 内...  相似文献   

17.
体表12导联心电图虽然能提供很多的心脏电激动信息,但对室(性心动过)速起源点定位的资料甚少。作者通过这个研究在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上进一步估价运用心内膜激动顺序标测,鉴定室速起源点。方法:病人分二组。第一组(作心内膜  相似文献   

18.
经冠状静脉窦消融心外膜旁路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心内膜标测并消融房室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已成为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极少数患者旁路位于心外膜下,因而距心内膜较远,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难以成功,而冠状窦静脉系统大部分走行于心外膜下的房室沟内,故经冠状窦标测和消融心外膜旁路增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报道1例心外膜旁路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成功的病例.  相似文献   

19.
<正>1.4无创性心房标测心脏标测是确定心脏最早激动点或激动顺序的电生理检查技术,通常采用常规导管电极直接标测心腔内各部位的电位,同时结合记录体表多导联心电图的方法来了解心脏电活动。目前,新一代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如心脏激动电磁标测系统(CARTO)和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EnSite 3000)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激动顺序的心内膜导管法标测包括:(1)窦性心律标测;(2)异位节律标测;(3)心脏起搏标测;(4)心动过速标测等,可  相似文献   

20.
前面5期我们已经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及左心室间隔部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然而,在临床上,一些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经心内膜途径反复消融不成功,经心外膜途径或联合心内膜心外膜途径消融则有望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