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比通气(IRV)对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反比通气组和常规容量控制通气组(对照组),每组30例。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时,反比通气组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吸频率不变,潮气量7 ml/kg。观察并记录气腹开始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及气腹解除后5 min(T3)的气道压峰值(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测量T0、T1及T2的动脉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OI)。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反比通气组T1、T2时间点Ppeak显著降低、Pmean、Cdyn显著升高(P<0.05),T2、T3时间点Pa O_2、OI显著升高(P<0.05)。两组p H值、Pa CO_2及Sa O_2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比通气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肥胖患者的气道峰压,提高动态肺顺应性并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压力控制(PCV)模式和容量控制(VCV)模式肺通气策略对老年全身麻醉腹部开放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影响。方法入选解放军总医院接受腹部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65~8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CV组和VCV组,每组35例。记录插管前(T_0)、插管机械通气3 min(T_1)、手术开始后(T_2)、手术2 h(T_3)、手术结束(T_4)和拔管后5 min(T_5)时间点的心率(HR)、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潮气量(VT)和呼吸频率(RR),并在T_0、T_1、T_3和T_5时间点采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有8例患者被剔除,共62例患者纳入研究,PCV组30例,VCV组32例。PCV组患者T_2、T_3、T_4时间点Ppeak显著低于VCV组(P0.05)。手术开始后HR、MAP呈下降趋势,相比VCV组,PCV组患者T_2、T_3、T_4时间点MAP较高,T4时间点最高,T_3时间点乳酸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T_0时间点,T_5时间点两组患者pH、PaO_2和氧合指数(OI)均明显下降(P0.05)。PCV组和VCV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5.3vs15.6±4.5,P=0.045)。PCV组患者术后2例(6.7%)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VCV组患者9例(28.1%)转入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开腹手术患者利用PCV模式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在术中以更低的气道压水平获得相似的OI及PaO_2,提示PCV模式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更利于老年全身麻醉下的开腹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CV与VCV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以期为腹腔镜手术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5例,年龄37-59岁,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小于30kg/m~2,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PCV组和VCV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10min(T1)、气腹后15min(T2)、气腹后30min(T3)、撤除气腹后15min(T4)记录患者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肺顺应性及ETCO2,并随访患者术后内皮下气肿、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气腹前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肺顺应性及ETCO_2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CV组气腹后15min及30min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明显低于VCV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皮下气肿、气胸、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针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PCV模式能够维持较低的气道峰压及气道平台压,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肺顺应性,与VCV模式相比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态肥胖症患者行全麻腹腔镜胃旁路术时,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olume 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的40例病态肥胖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VCV组和PCV组。VCV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0±12)岁。PCV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4±16)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采用不同的通气模式维持呼吸末Pa CO_2在35~40 mm Hg水平。分别于气腹前(T_1)、气腹后30 min(T_2)、气腹后60 min(T_3)、气腹后90 min(T_4)、停止气腹后30 min(T_5)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两组不同时点的动脉血p H值和Pa CO_2,并在T_1、T_2时刻测定血清乳酸(lactic acid,Lac)水平。在麻醉诱导前(T_0)、T_1、T_2和手术后2h(T_6)采用心脏超声监测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的测量值。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他组间与组内临床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T_1时,两组p H值均高于同组其他时点,Pa CO_2均低于同组其他时点(P0.05),而两组间各时点p H值和Pa 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V组T_2时的Lac浓度明显高于T_1(t=2.751,P0.05),而PCV组T_1与T_2比较La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6,P0.05);T_1、T_2时,PCV组SV均明显高于VCV组(t=4.983,P0.05;t=6.437,P0.05);两组间各时点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态肥胖症患者在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时,PCV较VCV更有利于降低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不同通气模式对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气腹前3组通气参数均设定为潮气量(VT)=10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I∶E)=1∶2。气腹后通气参数设定分别为:小VT组(L组)VT=7 ml/kg,RR=16次/min,I∶E=1∶2,呼气末正压(PEEP)=0;小VT+PEEP组(L+P组)VT=7 ml/kg,RR=12次/min,PEEP=5 cm H_2O,I∶E=1∶2;大潮气量组(C组)通气参数同气腹前。分别记录气管插管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5 min(T2)、气腹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气管拔管后(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抽取动脉血监测各时点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监测并记录T1、T2、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同时计算肺泡动态顺应性(Cd)[Cd=VT/(Ppeak-PEEP)];监测并记录T1、T2、T3、T4时的呼末二氧化碳(PETCO_2)。结果气腹后3组Ppeak及Pplat均升高(P<0.05),以C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随着气腹时间的增加,C组数值进一步升高(P<0.05)。3组气腹后Cd均下降(P<0.05),以L+P组降低幅度最低(P<0.05)。3组气腹后PETCO_2均显著升高(P<0.05),以L组升高最为明显,随着气腹时间的增加,L组数据进一步升高(P<0.05)。L组气腹后p H降低,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L组进一步降低(P<0.05)。至手术结束时L组p H值仍与气腹前有明显差异(P<0.05)。L组气腹后PaCO_2升高(P<0.05),手术结束时L组PaCO_2与气腹前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VT结合低水平PEEP通气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气道压,预防肺损伤,同时可提高通气效果,避免CO_2蓄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不同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0例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PEEP5组和PEEP10组,设置潮气量(VD)8 ml/kg,分别在肺复张后不给予PEEP、PEEP 5 cm H2O和PEEP 10 cm H2O。观察气腹建立前(T0)、气腹建立后10 min(T1)、气腹后头低足高位20 min(T2)和气腹结束(T3)时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有效静态总顺应性(Cst)、气道阻力(Raw)、氧合指数(PaO_2/FiO_2)、死腔量(VD/VT)和肺内分流量。结果与传统组比较,PEEP5组和PEEP10组T1时Ppeak、Raw、VD/VT和Qs/Qt增加,Cst和PaO_2/FiO_2下降,T2和T3时VD/VT和Qs/Qt下降,PaO_2/FiO_2增加(P<0.05);与PEEP5组比较,PEEP10组T3时Ppeak、VD/VT和Qs/Qt下降,PaO_2/FiO_2增加(P<0.05)。结论肺复张后给予小VD(8 ml/kg)+PEEP可以改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肥胖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PEEP 10 cmH2O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容通气模式和定压通气模式在腹腔镜下胃减容术患者中应用,对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下胃减容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定容通气组和定压通气组,比较通气前后两组患者呼吸功能、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结果气腹前,两组患者Ppeak、Pplat、PetCO_2及QS/Q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腹后,定压通气组患者Ppeak、Pplat、PetCO_2及QS/QT水平变化程度显著低于定容通气组患者(P 0. 05)。气腹前,两组患者PaO_2、PaCO_2、P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腹后,定压通气组患者PaO_2、PaCO_2水平显著高于定容通气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P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腹前,两组患者ABP、MAP、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腹后,定容通气组患者ABP、MAP、心率显著低于定压通气组患者(P 0. 05)。气腹前,两组患者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腹后,定容通气组患者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显著高于定压通气组患者(P 0. 05)。结论定压通气在腹腔镜下胃减容术中应用,相对定容通气更能稳定患者呼吸功能、动脉血气及氧合指数,降低患者肺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膜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患者75例,根据通气量(MV)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MV为120mL/kg)45例、B组(MV为135mL/kg)30例;根据呼吸频率(f)和潮气量(VT)的不同又将A组分为三个亚组:A1组f为12次/min、VT为10mL/kg,A2组f为15次/min、VT为8mL/kg,A3组f为17次/min、VT为7mL/kg,每组15例。B组分为两个亚组:B1组f为15次/min,VT为9mL/kg;B2组f为17次/min,VT为8mL/kg,每组15例。分别在气腹前、气腹后30min、气腹后60min、放气后30min4个时间点检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气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PaCO2-PETCO2。结果各组气腹后的CVP、PaCO2、Ppeak、Pmean、PETCO2及PaCO2-PETCO2均有显著升高(P均〈0.05),A组PaCO2和PETCO2较B组升高幅度更明显(P均〈0.05),B组Ppeak和Pmean升高的程度则高于A组(P均〈0.05)。A组中气腹后A1、A2、A3组的Ppeak、Pmean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麻醉时通过增加呼吸频率、调小或不调潮气量的方式增加通气量,可避免血流动力学过度波动,防止气道压过高,维持循环和呼吸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机械通气容量控制模式(VCV)与压力控制模式(PCV)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ARDS病人68例,随机分为PCV组及VCV组,每组各34例。记录通气开始时及通气24 h后2组病人呼吸力学、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变化,并统计2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气开始时,不同模式组呼吸力学、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通气24 h后,PCV组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低于VCV组,平均气道压(MPaw)高于V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PaO_2、PaCO_2及氧合指数(OI)水平均较通气开始时升高,且PCV组PaO_2及OI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通气24 h后,2组心率(HR)均较通气开始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VCV组显著低于PCV组(P 0. 05),VCV组中心静脉压(CVP)较通气开始时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VCV组显著高于PCV组(P 0. 05)。2组均未出现气压伤。结论ARDS病人机械通气肺复张2种通气模式(PCV及VCV)均可改善氧合,但PCV模式对控制气道峰压更有效,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缩短通气时间,改善氧合的作用优于VCV,值得在ARDS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插入喉罩(Ⅰ组)和气管插管(Ⅱ组),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管(罩)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0 min(T5)、放气腹后1 min(T6)、拔管(罩)后(T7)的血压、心率、相关呼吸参数[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吸入和呼出潮气量(Vti和Vte)、吸入和呼出分钟通气量(MVi和MVe)、气道峰压(Ppeak)和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及气道阻力(Raw)]及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Ⅱ组较Ⅰ组HR增快、MAP升高(P<0.05);气腹后较气腹前PETCO2明显升高(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术后咽部不适、术后咽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引流性喉罩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对结肠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气道阻力的影响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手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Ⅰ组)和喉罩组(Ⅱ组),Ⅱ组术前嘱口服亚甲蓝胶囊。观察并记录插入气管导管/喉罩时(T1)、气腹后30 min(T2)、气腹后1 h(T3)及拔出气管导管/喉罩时(T4)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气道峰压(Ppeak)及术后咽痛、反流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T1、T4时间点BP、HR明显降低(P<0.05);与T1时间点相比,两组T2、T3时间点PETCO_2、Ppeak明显增加(P<0.05);Ⅱ组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两组均无反流误吸。结论 Supreme喉罩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并更好地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后咽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老年开胸手术单肺通气中压力控制通气(P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对呼吸力学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46例术前肺功能不正常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年龄均&gt;60岁,双肺通气(TLV)期间均采用VCV模式(TLV-VCV),单肺通气(OLV)后先采用传统方法通气(OLV-VCV1),25 min后改为单肺保护通气(OLV-VCV2),25 min后再改为压力控制通气(OLV-PCV)。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分钟通气量(MV)等。结果与TLV-VCV比较,OLV-VCV1模式时Ppeak、Pplat、Raw升高(P〈0.01)、Cdyn降低(P〈0.01)。与OLV-VCV1比较,OLV-VCV2及OLV-PCV时Ppeak、Pplat、Raw较低,Cdyn较好(P均〈0.05)。OLV时动脉血PaO2较TLV时下降(P〈0.01),OLV-PCV及OLV-VCV2时PaO2及PaCO2较OLV-VCV1升高(P〈0.05)。结论PCV模式控制气道压更有利于减少气道损伤,更适用于肺功能不全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后腹腔镜气腹手术对于老年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相关性以及该手术对患者的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后腹腔镜气腹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分析在气腹后15min及30min和停腹后15min及30min的行动脉血气,同时记录相应时间的Pa CO2与PETCO2数据以及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气腹后15min及30min和停腹后15min及30min的Pa CO2与PETCO2均比术前的显著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时间段的Pa CO2与PETCO2具有显著性相关。在不同时间段的DBP、HR、Sp 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BP在气腹后15min、30min及停气腹15min、30min均比术前的显著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行后腹腔镜气腹手术,Pa CO2与PETCO2具有显著相关性,PETCO2能够很好的体现Pa CO2的变化,而气腹对于老年患者的SBP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容量保证(pressure control with volume guarantee,PC-VG)通气模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循环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P组(PC-VG模式通气组)和V组(容量控制通气组).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后(T_0)、气腹建立后10 min(T_1)、20 min(T_2)、胆囊切除后(T_3)和手术结束(T_4)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潮气量(tidal volume,TV)、分钟通气量(minute volume,MV)、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_(ET)CO_2)、肺顺应性(lung compliance,C_L)和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RR、TV、MV、Ppeak和P_(ET)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组T_0时比较,2组患者其余各时间点Ppeak和Raw明显升高,C_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V组相比,P组患者T_1-T_4时间点Raw明显降低,C_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VG通气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能够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并提高患者C_L,减小气道阻力,降低Ppeak,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反比通气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及肺泡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全身麻醉后建立CO_2气腹时,实验组采用潮气量(VT=8 ml/kg),呼吸频率(RR=12次/min)吸呼比为2∶1;对照组吸呼比为1∶2,观察记录麻醉前5 min(T_0)、气腹开始前2 min(T_1)、气腹后60 min(T_2)及气腹解除后5 min(T_3)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道压力峰值(Peak),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同时测量气腹后60 min(T2)的动脉血气。计算肺的顺应性(CL)。用纤维支气管镜采集气腹后60 min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变化。结果反比通气能明显降低气道压峰值,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 O_2),增加肺的顺应性,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p H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NF-α、IL-6、IL-8的浓度显著减少。结论反比通气可有效降低妇科腹腔镜术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时气道峰压,促进氧合,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容量控制通气(VCV)和压力控制通气(PCV)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体外循环(CPB)后气道压力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下行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均采用传统的VCV模式。CPB后A组继续采用VCV模式,30 min后转换为PCV模式;B组则先采用PCV模式,30 min后转换为VCV模式。分别在每种通气模式结束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记录气道压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 与CPB前VCV模式相比,CPB后VCV和PCV模式下PaO2(179.4±100.4和235.7±121.2 mmHg)下降,平均气道压(Pmean)(10.4±2.2和8.7±1.8 cmH2O)和气道峰压(Ppeak)(20.2±3.6和18.3±3.0 cmH2O)升高 (P<0.05);与CPB后VCV模式相比,CPB后PCV模式下Pmean(8.7±1.8 cmH2O)和Ppeak(18.3±3.0 cmH2O)降低(P<0.05),而PaO2(235.7±121.2 mmHg)升高(P<0.05);与CPB前VCV模式相比,CPB后VCV和PCV模式下PaCO2、SaO2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CPB后,与VCV模式相比,PCV模式下能提高氧合作用,且气道压力低,可防止加重气道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压力控制通气(PCV)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组治疗前、治疗后2h和6h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的大小,同时比较两种模式对血气分析、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PCV组治疗后2h和6h PIP、MPaw均显著低于VCV组(P<0.01).PCV组较VCV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与VCV组相比,血氧分压、心脏指数、肺动脉楔压和中心静脉压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PCV模式对体外循环术后呼吸支持较VCV模式更能显著降低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改善血气指标,有利于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模式(PCV)对全麻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患者术中循环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45例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的病案资料,其中压力控制通气模式23例,容量控制通气模式(VCV)22例,对比2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结果VCV组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均高于PCV组(t=2.57、3.51、3.77,P=0.018、0.001、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CV组与PCV组在术中血氧饱和度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P=0.505)。 结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对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患者术中的血液循环影响较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习诗良 《山东医药》2011,51(3):30-31
目的观察低流量麻醉中增加设备死腔量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肺通气功能、气道压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择期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其中对照组不增加设备死腔量,观察组在呼吸回路螺纹管与气管导管接头处增加一可调节死腔量的装置增加死腔量至4ml/kg。分别于气腹前后记录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吸入二氧化碳分压(FICO2)、平均气道压(Pmean)、呼吸道回路峰压(Ppeak),并分别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及PaCO2,计算PETC02-PaCO2(PET-aCO2);术后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气腹前比较,两组气腹后各时点PETCO2、PaCO2、FICO2、PET-aCO2、Pmean和Ppeak均明显升高,PaO2和SpO2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X线检查均未见呼吸道并发症。结论在低流量麻醉系统中,增加设备死腔量可改善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利于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对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研究组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的改变.结果 研究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系统总阻力(Rr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机械通气模式对比,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患者的Ppeak、Pmean,PETCO2、Crs显著提高,Rrs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