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仝旭亚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36-5337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已成为临床学者的共识〔1〕。本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采取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96例,均经颅脑CT及MRI检查确诊,重症脑卒中的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排除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胃肠道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行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陕西宝鸡市中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案分为全肠内营养支持组(TEN组)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营养状况、炎症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肝功能改变、住院时间及费用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其中TEN组63例,TPN组57例。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TEN组患者的BMI、Alb、TP、PA水平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7天时TEN组的CRP(t=2.805,P=0.006)和IL-6(t=2.464,P=0.015)水平显著低于TPN组;术后第7天时TPN组患者的ALT(t=2.073,P=0.04)和AST(t=5.187,P0.01)水平均高于TEN组;TPN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TEN组(P均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术后炎性指标下降速度、肝功能保护、胃肠道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显著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效果及其与肠外营养支持(TPN)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EN组和TPN组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EN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提前,住院时间少于TP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较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TPN组(16.7%),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可促进机体恢复,减少并发症,且价格低廉,可作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4.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7年2月-2008年2月,笔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了营养支持,并与肠外营养(PN)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患胃肠道肿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老年外科手术治疗中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自1993年6月以来,我们在对20例老年胃肠道肿瘤病人的手术治疗中。实施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A组),与同期20例未进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的同类病人(B组)...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欣荣  薛秀娟 《山东医药》2004,44(17):29-30
胃肠道术后患者常呈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时、恰当的给予营养支持,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主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胃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接受择期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两组患者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于术前1d、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EN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幅度少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少于PN组(P<0.05)。EN组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少于PN组(P<0.05)。EN组患者肠道通透性、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均<0.01)。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38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情况进行分析,其中肠内营养支持组20例,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组18例,摄入同等热量和同等氮量,营养支持时间〉10d。结果经肠内营养支持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显著升高(P〈0.01);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后,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重症肺炎病人救治中,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有更好的代谢效应及营养效果,并能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即为该疾病之一.恶性肿瘤中有60.50%以上为消化系统肿瘤[1],其中胃癌在临床治疗的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而老年患者发病率已达到50.0%以上,有67.0%以上的老年患者经病理学切片确诊为进展期[2].  相似文献   

10.
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结肠癌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老年直结肠癌病人术前本身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术后的应激反应使体内三大物质加快了高分解代谢,加上患者术前禁食和胃肠减压,加重了机体的蛋白质和热量失衡[1].因此营养支持对维持术后机体正常代谢、恢复功能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20例老年结肠癌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肠内、肠外营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肠黏膜屏障的结构与功能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其除了消化功能外,还具有免疫调节、维持内稳态平衡等重要功能〔13〕。在患者受到严重创伤等情况会导致全身性应激反应,胃肠道血供骤减,导致肠黏膜屏障受损〔4〕。受损的肠黏膜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菌异位,严重者会产生全身炎症  相似文献   

12.
范开亮 《山东医药》2013,(47):68-69
目的观察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术前将鼻空肠营养管置于胃中,术中由麻醉师配合将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以下40cm)、对照组进行全肠外营养,两组均于手术7d后开始经口进食并逐渐停止肠内、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检测两组营养指标,包括体质量及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记录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7天观察组体质量及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幅度均显著减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或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行术后肠外肠内联合序贯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符合生理、安全、有效、价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的营养支持治疗ICU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ICU内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3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28例)。EN和TPN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监测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机械通气时间、上臂肌肉周径和肱三头肌皮皱褶厚度,并计算氮平衡。结果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EN组低于TPN组(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地提供营养底物,并有效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呼吸衰竭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机械通气与营养支持及其相关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高达40%~50%住院患者中有营养耗竭证据而需要机械通气,营养不适更为普遍,达74%以上[1].异于正常生理的正压通气将对病人的胃肠道运动和能量需求产生影响,同时氧合的障碍也直接干扰着细胞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5.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国 《山东医药》2010,50(38):71-72
目的比较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因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34例。EN组术后24h即开始EN,连续7 d;PN组34例术后接受PN。结果与PN组比较,EN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7 d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较低,但术后7 d血清白蛋白血清水平高(P均〈0.05)。结论 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术后早期EN应用效果优于P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胃癌(GC)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价值。方法选择老年GC患者40例,将患者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PN联合EN支持,而对照组术后仅给予P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10 d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 A、Ig 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D4+、CD4+/CD8+、Ig A、Ig G、ALB、TF和24 h U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CD4+、CD4+/CD8+、Ig A、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LB、TF和24 h U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对照组(25.0%,P0.05)。结论对老年GC患者术后给予EN联合PN支持有利于GC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普遍呈高新陈代谢、高动力状态的过程,可致分解代谢状态而加重系统炎症反应和营养不良。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快速恶化,严重衰竭患者的康复时间也延长。因此,为确保此类患者能最快地康复,早期的营养支持在处理方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的肠内与肠外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32年,Crohn氏本人在其最初报道的所谓 "区域性肠炎"时即已指出,肌肉消耗与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症状是该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道疾病患者手术治疗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疗效。方法接受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案分为全肠内营养支持(TEN)组和全肠外营养(TPN)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营养状况、炎症指标、肝功能改变、胃肠道通气及排便情况、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术后第7天时,TEN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蛋白(PA)水平均显著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EN组术后第7天时的C反应蛋白(CRP)(P=0.002)和白细胞介素(IL)-6(P=0.007)水平显著低于TPN组;TPN组术后第7天时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P<0.01)和谷草转氨酶(AST)(P<0.01)水平均高于TEN组;而TPN组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高于TEN组(P<0.01)。结论肠道手术后早期EN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术后炎症水平、保护肝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比一般肿瘤病人更早且多见,近80%的胃肠道肿瘤病人在其病情发展过程中会发生营养不良[1],病人的肿瘤综合治疗受营养状况的影响也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