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术前先化疗(多西他赛+奈达铂)2个周期,同期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剂量40 Gy/20次),放化疗结束后2~4周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未行干预治疗,直接手术切除;术后两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手术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肿瘤复发率及术后生存期。结果放化疗结束后2周,观察组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减小,其中CR 18例、PR 32例、SD 5例,有效率为86.1%。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87.9%,肿瘤复发率为20.6%,术后3年生存率为55.1%,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对照组分别为72.5%、43.5%、33.8%、19个月。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期食管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根治术后同步放化疗与放疗序贯化疗对老年宫颈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宫颈癌根治术后需放化疗治疗的老年早期宫颈癌患者98例,按照患者术后治疗方式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50例、放疗序贯化疗组(序贯组)48例,同步组放疗、化疗同步进行,而序贯组先行放疗,放疗结束后再给予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毒副作用发生情况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CD8~+、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直肠炎,且均以Ⅰ~Ⅱ度毒副作用为主,且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步组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为78.00%,序贯组为6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步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88.00%,序贯组为70.83%,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早期高危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患者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总体生存情况,且采取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无差异,治疗毒副作用虽略有增加,但积极对症处理后患者耐受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新辅助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991-01/2000-12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473例,随机分为4组,新辅助放疗组(n= 118)、新辅助化疗组(n=119)、新辅助放化疗组(n=118)及对照组(单纯手术)(n=118),统计分析4组在切除率、病理分期、并发症、生存期等方面的差别结果:放疗组、化疗组、放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97.5%,86.6%,98.3% vs 73.7%,均P<0.01);放疗组、放化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期作用(P<0.01);而化疗组没有明显降期作用.放疗组、化疗组、放化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增加(P>0.05),放疗组、放化组的3a生存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69.5%,73.7% vs 53.4%,均P<0.01).放化组的5a生存率优于放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45.O% vs 40.7%,P>0.05).结论:合理应用新辅助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与中老年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2月新辅助放化疗后并由同一组医生连续实施的14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和中老年组(40岁),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病理学与预后的差异。结果 140例患者中,青年组21例、中老年组11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放化疗前肿瘤临床分期、肿瘤位置、治疗前CEA、CA199水平差异、放疗方案、化疗方案、保肛率、手术方式、手术间隔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低分化及粘液腺癌的比例、RCRG3级的比例、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数目均高于中老年组(P0.05)。两组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90.3%vs76.7%)和总生存率(90.4%vs8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青年人进展期直肠癌对于新辅助放化疗的病理学反应相对中老年人较差,仍获得较好的远期预后,该部分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性胰腺癌局部晚期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与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及血红蛋白(H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性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112例,并进行放化疗,年龄≥65岁。均在治疗前、后清晨采血并测定CRP、白蛋白和Hb。结果 112例患者中49例生存期低于6个月,63例≥6个月。<6个月的患者CRP高于≥6个月患者(P<0.05);<6个月的患者白蛋白和Hb均低于≥6个月患者(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20 mg/L CRP患者生存期分别高于≥20 mg/L CRP患者(P<0.05);治疗前白蛋白<30 g/L者和Hb<90 g/L者生存期分别均低于白蛋白≥25 g/L者和Hb≥90 g/L者(P<0.05)。治疗后白蛋白<30 g/L者和Hb<90 g/L者生存期分别均低于白蛋白≥30 g/L者和Hb≥90 g/L者(P<0.05)。治疗前后Logistic分析显示,CRP、白蛋白和Hb与生存期均有相关性(P<0.05)。放化疗后CRP高于治疗前(P<0.05);白蛋白和Hb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胰腺癌放化疗前后血清中均CRP明显升高,白蛋白和Hb下降,生存期与白蛋白、血红蛋白呈正相关,与CR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204例胰腺癌患者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电话随访病理诊断明确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收集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分析资料齐全的204例患者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4例胰腺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8%、13.7%、2.9%,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未手术治疗患者较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手术患者的生存期短(P<0.01);肿瘤标志物高、血红蛋白低、白细胞高、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短(P<0.01);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高的患者较正常患者生存期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晚的患者生存时间短(P<0.01);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高患者生存时间短(P<0.05).结论 手术、临床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红蛋白、白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均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加味升降散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苏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胰腺癌患者11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西医治疗组、中药+西医治疗组。以总生存期(OS)及卡式评分(KPS)作为2组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统计2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中位生存期、平均生存期。对2组上述指标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0例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23.53个月,中位生存期13.6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0%、11.81%、10.9%;西医治疗组5年生存率为10.00%,中药+西医治疗组5年生存率13.33%;而在存活者的百分比例上,联合治疗组存活率为56.00%,高于西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与中药+西医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z检验为-2.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治疗胰腺癌,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腔镜术患者肿瘤组织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食管癌腔镜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食管癌腔镜术前进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分别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前、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活性,包括食管癌细胞DNA指数(DI)、细胞增殖指数(PI)、S期细胞百分率(SPF)。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细胞含量。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分析随访期间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77. 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34%(P 0. 05)。观察组治疗后PI、SPF、DI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血清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为20. 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 66%(P 0. 05);观察组24个月内生存率为63. 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 83%(P 0. 05)。结论在食管癌腔镜术前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能抑制肿瘤细胞活性,改善机体免疫,降低远期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序贯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晚期NSC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序贯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每组4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对两组患者1年、2年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同期放化疗组有效率为61.0%,而序贯放化疗组有效率为36.6%,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序贯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是15个月,而同期放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是22个月;序贯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63.4%,2年生存率43.4%,而同期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75.1%,2年生存率64.0%,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之差异显著(P0.05);序贯放化疗组与同期放化疗组患者在血液学和肺部的毒副作用方面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胃肠道、肾、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方面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序贯放化疗组,然而其在血液学和肺部的毒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序贯放化疗组的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及单纯手术治疗在Ⅱ/Ⅲ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8-01/2014-12收治的708例Ⅱ/Ⅲ期经病理证实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同步放化疗组211例,单纯手术组497例.术前同步放化疗组给予术前放疗(50 Gy/25次,共5 wk),并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放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B(放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C(放疗+单药卡培他滨)3组,手术组直接行手术治疗,两组均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分析不同治疗模式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83例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后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得以改善,占86.73%;其中30例因个人原因未行手术;其余181例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R0),实际保肛率60.77%(110/181),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0.1,P=0.000);19例术后病理未查见肿瘤细胞,为病理消退(p C R),总消退率为10.5%(19/181).原发肿瘤T分期、N分期及T N M分期的降期率分别为4 9.7 6%(1 0 5/2 11)、8 2.9 3%(1 7 5/2 11)和50.03%(114/211).两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9 mo和37 mo.同步放化疗组5年总生存率为63.98%,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51.51%(χ2=70.65,P=0.000);远处转移率(包括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同步放化疗组为46.6%,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的56.9%,两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91.46,P=0.000).A、B、C 3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A:80.95%;B:71.43%;C:73.24%,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伤口愈合延迟、术后肠梗阻及吻合口瘘发生率低.2例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后,术前检查时发现疾病进展,病期由Ⅲ期进展为Ⅳ期,但无1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明显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保肛率,降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较小,大多数患者可耐受.术前同步放化疗组中,A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要优于B组和C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8例Ⅲ、Ⅳ期乳腺癌患者行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入d1,表阿霉素60 mg/m2静脉滴入d1,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注射d1),21 d为1周期,共2周期,并与未行任何术前治疗可手术的24例Ⅲa期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23/28),有64.28%(18/28)的患者分期降低.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无病生存期为49.6个月,明显高于未行化疗组的40.2个月(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50个月随访期无病生存率为32.14%,对照组为2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期,为手术创造最佳机会,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转移,并可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织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表达与循环miR-34a、miR-449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4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胰腺癌组织及其匹配的癌旁正常胰腺组c-MET表达,根据测定结果将患者分为c-MET阳性组与c-MET阴性组。采集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外周血,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循环miR-34a和miR-449水平。分析癌组织c-ME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预后及循环miR-34a、miR-449水平的关系。分析循环miR-34a和miR-449水平对胰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胰腺癌组织c-MET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3.4%比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ET阴性患者比较,c-MET阳性患者TNMⅢ/Ⅳ期者居多(73.1%比33.4%),淋巴结转移率高(76.9%比46.7%),生存时间短(29.5个月比35.0个月),生存率低(38.5%比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c-MET阳性患者循环miR-34a、miR-449水平明显低于c-MET阴性患者(0.228±0.068比0.524±0.106、0.252±0.063比0.432±0.094,P<0.05),术后c-MET阳性患者循环miR-449水平仍明显低于c-MET阴性患者(0.414±0.088比0.512±0.114,P<0.05),但两组间miR-34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循环miR-34a、miR-449水平对胰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预测价值(P<0.05)。结论 miR-34a、miR-449靶向结合胰腺癌组织c-MET,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胰腺癌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与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CTC的EGFR表达水平,根据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都给予TKI治疗至少1个月后与TKI疗效及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EGFR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分期及功能状态(PS)评分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高表达组治疗有效率(50%)及疾病控制率(70%)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35.7%,53.5%,均P<0.05)。在TKI治疗有效的老年患者中,治疗前后EGFR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TKI治疗无效的老年患者中,治疗前后EGFR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EGFR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21个月)及无疾病进展期(11个月)均明显长于低表达组(10个月,4个月,均P<0.05);1年生存率(77.8%),2年生存率(38.1%)及3年生存率(22.2%)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63.3%,31.2%,3.3%,均P<0.05)。结论老年晚期NSCLC外周血CTC的EGFR高表达患者对EGFR-TKI靶向治疗反应有效率较高,生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对以清胰化积方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老年胰腺癌进行疗效评估,探讨可行性治疗模式。方法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期,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并通过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19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19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28.42%;3年生存率6.32%;5年生存率2.11%。中位生存期为7.1个月。其中清胰化积组102例,中位生存期8.7个月;非清胰化积方88例,中位生存期4.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80、CA19-9≥500 U/ml、消瘦(体重在6个月内减轻≥10%)、肝转移、手术方式、全身化疗和清胰化积中药是影响该治疗模式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根治手术、全身化疗和清胰化积中药是老年胰腺癌长期生存保护因素。老年胰腺癌Ⅲ期患者可化疗结合清胰化积方中药治疗,Ⅳ期老年胰腺癌患者则应以中药及最佳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4变体6(CD44-v6)、整合素β1在老年胰腺癌患者根治性外科切除术的疗效、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胰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患者均采用胰腺癌根治术;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前、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评价CD44-v6、整合素β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6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期25个月。研究组术前、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1 w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老年胰腺癌患者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关(P0.05)。按照术后患者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CD44-v6低表达中位生存期为25个月,高表达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整合素β1低表达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高表达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CD44-v6、整合素β1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血清CD44-v6、整合素β1水平能够对老年胰腺癌患者手术疗效、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DC-CIK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NK、CD_3~+CD_4~+、CD_3~+CD_8~+、CD_3~+CD_(56)~+)及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进行3年的随访,统计其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稳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7.22%vs 22.22%、83.33%vs 61.11%),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NK、CD_3~+CD_4~+、CD_3~+CD_8~+、CD_3~+CD_(56)~+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4.63±4.13)vs(8.15±1.42)、(29.57±6.85)vs(25.24±4.14)、(38.96±8.24)vs(20.53±2.74)、(7.31±2.04)vs(1.46±0.83)],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D_3~+CD_4~+T细胞胞内IFN-γ、IL-2、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5.53±2.32)vs(7.74±1.48)、(10.53±2.34)vs(4.75±1.35)、(6.97±1.64)vs(2.64±0.85)],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55.56%、36.11%和72.22%、38.89%、13.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DCCIK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推广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Ⅱ-Ⅲ期直肠癌4种治疗策略疗效的差异并行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3-12以氟尿嘧啶为基础同步放化疗的Ⅱ-Ⅲ期直肠癌的23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68例(A组)、术后辅助放化疗70例(B组)、新辅助放化疗未手术51例(C组)、根治性放化疗41例(D组).(新)辅助放疗剂量50 Gy/25次,根治性放疗剂量60-66 Gy/30-33次,手术方式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放疗与手术的间期为4-8 wk.结果:全组随访率93.4%,144例随访满3年.局部复发53例,远处转移44例(P值分别为0.602,0.073);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0.004),A组OS(86.76%)和DFS(76.27%)均高于其他3组.A组和B组肿瘤完全切除(R0)率为98.5%、78.5%.全组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多因素分析,治疗方式中新辅助放化疗(P=0.002)、年龄(P=0.021)及全周肿瘤(P=0.029)是预后因素.结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R0切除率较高,并且OS和DFS较高,是Ⅱ-Ⅲ期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方法.新辅助放化疗未手术、年龄及全周肿瘤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术前多时相介入化疗在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可切除性胰腺癌1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术前不进行介入化疗,直接采取手术治疗,于手术完成后开展介入化疗,每6周介入化疗一次,共治疗6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先进行介入化疗,然后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再进行介入化疗,每6周介入化疗一次,共治疗6次。比较两组的无瘤生存期、1年、2年、3年生存率以及术后肝转移发生率;比较两组介入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无瘤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A125、CA199、CA242以及CA50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时相介入化疗可以有效抑制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肿瘤细胞的生长,可以作为胰腺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分别于术前9周和术后3周采用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根据肿瘤情况选择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及探查术。对照组患者术前不接受化疗,手术方法及术后化疗方案同观察组。于术前化疗结束后行CT、內镜超声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淋巴结肿大、肿瘤深度浸润及肿瘤面积迅速扩大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1年胃癌复发情况,术后2年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行根治性切除术37例,姑息性切除术10例,探查术3例,对照组分别为21、19、10例。观察组术前淋巴结肿大、肿瘤深度浸润、肿瘤面积迅速扩大的发生率分别为32%(16/50)、24%(12/50)、20%(10/50),对照组分别为70%(35/50)、64%(32/50)、58%(29/50),两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4%(37/50),高于对照组的42%(21/50),P<0.05。观察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为12%(6/50),复发时间为术后(8.21±0.87)个月,2年生存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34%(17/50)、(7.33±0.69)个月、74%,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明显,手术根治性切除率高,术后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表达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晚期老年NSCLC患者66例均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KI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循环肿瘤细胞(CTC)高表达组CD3~+、CD4~+显著低于低表达组,CD8~+显著高于低表达组,CD4~+/CD8~+倒置,免疫功能显著低于CTC低表达组(P<0.01)。治疗前后CTC高表达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低表达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NK水平显著下降(P<0.05)。CD4~+/CD8~+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25和1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2.4%;2年生存率分别为54.2%和28.6%;3年生存率分别为20.8%和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NK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位OS分别为25和1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7.8%和40.0%;2年生存率分别为55.6%和16.7%;3年生存率分别为22.2%和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TC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呈负相关,与EGFR-TKI治疗后免疫功能恢复呈负相关,CD4~+/CD8~+、NK水平可以作为晚期老年NSCLC患者EGFR-TKI治疗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