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凯  张玉  韩威利 《临床医学》2020,40(1):39-4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A、B、C三组,每组32例。所有患者均行TAPB,A组注射0.25%罗哌卡因,B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C组注射0.5%罗哌卡因。观察三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和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舒芬太尼使用量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术后1 h、6 h、12 h和24 h,C组NRS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P0.05);C组术后1 h、6 h、12 h和24 h BCS评分均高于A、B两组(P0.05);C组头晕、胸闷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13%,9/32)显著高于A组(6.25%,2/32)和B组(9.3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P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时,高浓度罗哌卡因能延长镇痛时间,舒适度更高,可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镇痛,但不良反应也更多;低浓度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差,故罗哌卡因适宜使用浓度在0.3%~0.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腹腔内予罗哌卡因表面麻醉及术后切口局部浸润对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LC手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于手术结束前腹腔内喷洒0.25%罗哌卡因30 ml,缝合腹壁切口前向每个切口局部注射0.5%罗哌卡因4 ml。对照组在相应部位喷洒或注射等量注射用水。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记录术后0、2、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 h及术后24 h 3个时间点测定血浆皮质醇、白介素(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实验组术后2、6、12 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疼痛相当;但实验组术后使用额外镇痛药例数及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浆皮质醇、IL-6、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而实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及术后切口局部浸润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文朋  殷振 《系统医学》2024,(5):168-17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中采用不同容量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分别使用剂量为12、20 mL的0.3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舒适(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降低其疼痛指数,其中使用剂量为20 mL、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进行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伍用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腔自控输注用于分娩镇痛时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8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分为4组(各20例):A组为0.075%罗哌卡因组,B组为0.1%罗哌卡因组,C组为0.15%罗哌卡因组,D组为自然分娩对照组。A、B、C组硬膜外镇痛局麻药液内均伍用浓度为2μg/mL的芬太尼。观察并记录4组产妇的生命体征、VAS评分、肌张力、产程、剖宫产率、母体静脉血皮质醇浓度、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脐静脉血气分析。结果A、B、C组生命体征较平稳,D组血压波动较大(P〈0.05);与D组相比,A、B、C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与B、C组比较A组满意度稍差(P〈0.05),B、C组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A、B、C组第一产程时间较D组缩短(P〈0.05);与D组比较,A、B、C组下肢肌张力无明显变化(P〉0.05),但C组下肢肌张力稍减弱;4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与D组比较,A、B、C组母血皮质醇浓度下降。结论0.1%罗哌卡因伍用2μg/mL芬太尼硬膜外自控输注用于分娩过程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对下肢肌张力影响小,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00例单胎、足月、头住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四组,每组n=25。所用药物:A组:0.075%罗哌卡因;B组:0、125%罗哌卡因;C组:0.2%罗哌卡因,每组均加21ag/ml芬太尼:D组:对照组,未行分娩镇痛,于产程进展宫口开3cm时,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首次剂量硬膜外腔给予8—12ml,半小时后,连接PCA泵持续硬膜外腔输注,维持量6~10ml/h至宫口开全停药,PCA剂量4ml,锁定时间30min。所有产妇均行视觉模拟评分WAS)和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镇痛、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记录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C组与D组相比产妇用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A、B、C组第一产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但A组的镇痛效果欠佳,VAS评分高于B、C组,有显著差异(P〈0.01)。C组的难产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组镇痛效果最满意。宫口扩张速度和胎头下降速度较快,分娩中产妇的BP、HR、RR平稳,对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gpar评分均无明显影响,联合用药可减少局麻药用量。结论0.12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对产程影响最小,镇痛效果确切,简便易行。是硬膜外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对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3年8月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1 d接受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图的宣教。实验组患者术前应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具体方法为:0.375%的罗哌卡因2 mL注射于脐部切口的皮肤和皮下,4 mL浸润筋膜、肌肉、腹膜外间隙和壁层腹膜,切口两侧巾钳钳夹处局部注射2 mL。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不作任何处理。两组的麻醉诱导用药及麻醉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全麻插管。手术后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及术后2、4、8、12、24 h时记录VAS评分;统计患者术后镇痛药的应用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清醒后0、2、4、8 h的镇痛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应用镇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清醒后12、24 h时,两组间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头昏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在切口局部应用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对全麻下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和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30例,A组切皮前脐部切口及剑突下、肋缘下切口各注入0.5%盐酸罗哌卡因4 ml,手术结束前腹腔内喷洒0.5%盐酸罗哌卡因20 ml;B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麻醉诱导、维持方法相同,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联合喉罩气道管理,术后持续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2、4、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术后额外镇痛药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4、8、12小时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额外镇痛药使用次数少于B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术前切口局部浸润和术中腹腔内表面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5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5)和B组(n=45).A组在术毕实施静脉镇痛,B组在麻醉诱导时采用罗哌卡因TAP阻滞.对比两组麻...  相似文献   

9.
刘鹏 《临床医学》2012,32(7):71-7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复合戳口注射罗哌卡因用于儿童腹腔镜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腹腔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两组各35例。术后镇痛方法:A组采用直肠填塞双氯芬酸钠栓12.5 mg,并于手术结束时在戳口皮下注射0.5%罗哌卡因3 ml。B组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复合罗哌卡因戳口注射的方法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儿童腹腔镜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罗哌卡因最低运动阻滞浓度。方法30例ASAⅠ级的择期剖腹产病人,采用上下序贯法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术后12和24h评价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的最低运动阻滞浓度MMLAC为0.301%(95%可信区间0.280%~0.334%)。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的最低运动阻滞浓度为0.301%。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的最低运动阻滞浓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罗哌卡因最低运动阻滞浓度。方法30例ASAI级的择期剖腹产病人,采用上下序贯法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镇痛,术后12和24h评价镇痛效果和运动阻滞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的最低运动阻滞浓度MMLAC为0.301%(95%可信区间0.280%~0.334%)。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的最低运动阻滞浓度为0.301%。  相似文献   

12.
王鑫  王露 《实用医学杂志》2022,(24):3141-3144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腹外疝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9年7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行腹外疝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术后给予PCIA镇痛方法,研究组(47例)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哌卡因TAPB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2、6、12、24、48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镇静评分(Ramsay评分)、PCIA按压总次数和输注总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2、6、12、24、48 h VAS评分均先升高后下降(P <0.05),Ramsay评分均逐渐下降(P <0.05),且研究组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但以上时间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48 h PCIA按压总次数和输注总量均更少(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38-1039
将80例择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ASA I~II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在L2~3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试验组使用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照组使用吗啡复合罗哌卡因进行术后镇痛。记录比较两组术毕后48h内VAS疼痛评分及观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和尿储留等不良反应。两组术后4h、8h、12h、24h、48h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尿储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瘙痒以及嗜睡的发生率也高于试验组。氢吗啡酮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0.075%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儿童术后镇痛的效果、运动阻滞情况及其不良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60例.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进行手术,以0.075%罗哌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或0.075%布比卡因复合0.0002%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5~9岁患儿以3ml*h-1,10~14岁以4ml*h-1的速率硬膜外腔持续注入,由双亲或患儿补充镇痛剂量2ml/次,锁定间隔时间为20分钟,观察术后24小时内镇痛效果,以PCA次数衡量镇痛效果:优≤3次,良4~8次,差>8次.观察术后患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的优良率罗哌卡因组为97%,布比卡因组为94%,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头痛、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较布比卡因组恢复快(P<0.05).结论:罗哌卡因镇痛优良率略高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运动神经阻滞的消退明显快于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进行小儿术后镇痛与布比卡因一样安全.  相似文献   

16.
陈丹慧  曾建华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1):1054-1056
有研究认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PCEA)可有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但两者复合的最适浓度目前仍存在争议,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近年我院采用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观察结果,探讨两者复合的适宜浓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经产科检查预计能自然分娩的足月初孕产妇1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两组均于产妇宫颈口开至3~5cm且规律宫缩时进行硬膜外穿刺镇痛,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1μg/mL,对照组采用0.1%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1μg/mL。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评分、产程及下肢运动能力。结果两组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运动能力改良Bromage评分罗哌卡因组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相似,但运动阻滞程度较布比卡因低。  相似文献   

18.
罗勇  崔建修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79-1680
目的:比较硬膜外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妇科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左旋布比 卡因组(L组),每组35例.术毕采用持续硬膜外术后镇痛,R组首剂为吗啡2 mg加0.2%罗哌卡因10 mL,L组首剂为吗啡2 mg加0.2%左旋布比卡因10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A),R组为吗啡4mg加0.2%罗哌卡因50 mL,L组为吗啡4 mg加0.2%左旋布比卡因50 mL,每小时1 mL,锁定时间为30min,每次为2 mL.观察镇痛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同时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术后两组70例病人均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L组略低,两组48 h吗啡需求量分别为(3.2±0.6)mg和(3.4±0.7)mg,下肢运动完全恢复时间L组长于R组,术后4 h的Bromage评分分别为1.4±0.7和1.2±0.8.MAP、HR、RR、SpO2两组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肠麻痹发生率相似.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满意,同等浓度的左旋布比卡因阻滞效果比罗哌卡因强.  相似文献   

19.
陈翠英 《全科护理》2011,(30):2732-2733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腹腔镜手术病人的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人100例,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给药方法:手术结束关闭切口时,用10mL无菌注射器抽吸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mL(浓度8.94mg/mL)均匀注入切口周围的皮下。观察和记录病人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睡眠满意度及生命体征。[结果]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减轻,不良反应少、基本无睡眠障碍,生命体征平稳。[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腹腔镜手术后的镇痛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臂丛神经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和利多卡因用于上肢手术后臂丛神经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0.30%罗哌卡因组(Ⅰ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15 ml),0.25%罗派卡因组(Ⅱ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0 ml),20%罗哌卡因组(Ⅲ组)(含罗派卡因75 mg、吗啡1 mg、利多卡因200 mg、生理盐水25 ml),术后臂丛神经镇痛(PCRA)负荷剂量15 ml,总剂量15 ml/24h,镇痛时间约50 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RA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48h 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0.25%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利多卡因对上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