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导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肝病科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8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36)和非感染组(n=250)。对可能引起术后肺部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麻醉相关因素中使用一次性器械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均使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下降(P值均0.05)。结论吸烟史、糖尿病、术中输血量、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麻醉使用一次性器械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均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肝癌患者212例,术后发生感染31例。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1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基线年龄>60岁和血清白蛋白<35 g/L者比例显著高于181例术后未感染患者(P<0.05);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与未感染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白蛋白水平<35 g/L、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为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以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制定围手术期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附属湘岳医院手术治疗的血吸虫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识,选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323例患者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52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性别、出血史、吸烟史、腹水史、术前住院天数、门静脉内径、A/G比值、白蛋白、总胆红素、总胆汁酸、血氨、右肝大小、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后镇痛、留置胃管时间等17个因素与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有关(P均〈0.05)。选取其中15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内径、A/G比值、出血史、术中出血量、留置胃管时间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镇痛为保护因素。结论血吸虫性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与门静脉内径、A/G比值、出血史、术中出血量、留置胃管时间及术后镇痛等因素密切相关,其门静脉内径越大、A/G比值越低、有出血史、术中出血量越多、留置胃管时间越长的患者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的风险越大,且以术中出血量影响最大;而适当的术后镇痛有益于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初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 576例行THA患者,从患者自身因素(年龄、性别、有无糖尿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值、有无长期口服激素史、有无前次手术史、体质量指数),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麻醉方式、输血量、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假体类型)及术后因素(引流管放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3方面分析THA患者术后初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 576例行THA患者术后出现感染32例,感染率2.0%.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值、有无长期口服激素史、体质量指数、有无前次手术史、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与THA术后感染有相关性(P<0.05).THA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的革兰阳性球菌,分离率分别为37.5%、18.8%.结论 患者年龄、有糖尿病史、术前血清白蛋白值、有长期口服激素史、体质量指数、有前次手术史、手术时间、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是引起THA术后初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肝胆胰脾外科进行肝癌外科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外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发生肺部并发症)与对照组(无肺部并发症),对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脑血管意外史、肺部疾病史、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呼吸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应用镇痛泵与肝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有关(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肺部疾病史、手术时间及术后应用镇痛泵是肝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癌患者外科手术后引发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该院行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如发生泌尿系感染为感染组,未感染为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20例(16.7%)发生泌尿系感染,共分离出24株病原菌,其中18株(75.0%)为革兰阴性杆菌,4株(16.7%)为革兰阳性球菌,2株(8.3%)为真菌,致病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等。两组留置尿管时间≥7 d、有糖尿病史、有抗生素使用、每日尿量、白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留置尿管时间≥7 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是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P<0.05)。结论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与留置尿管时间≥7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存在密切相关性,临床工作中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及干预,从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设计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研究验证。方法 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25例纳入研究,以手术治疗后30 d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26)和非肺部感染组(n=99),比较2组临床资料,研究探讨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之后合并肺部感染的诱发原因,设计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肿瘤位置(右叶)、术后胸腔积液、手术方式(开腹)、控制营养状态评分≥4分是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χ2=5.955,P=0.652,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OC分析显示,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的AUC为0.957,约登指数为0.7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5%、89.9%,准确度为92.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较好,能够为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肝癌肝切除术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对肝癌肝切除术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与同期215例非老年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结合随访资料分析年龄对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7%,住院天数(29.9±4.3)d,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的18.6%和(24.7±6.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门阻断和术中输血是决定术后并发症的3个独立的预测指标。老年组1、3、5年总存活率分别为82.5%、55.3%、49.1%,非老年组分别为63.9%、38.2%、27.7%,老年组的总存活率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肝癌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6例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的临床特征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分析同类特征条件下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再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以得出与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28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77例(26.9%);年龄<60岁与年龄≥60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1.5%和34.2% (P<0.05),肝切除比例<35%与肝切除比例≥35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2.1%和37.9% (P<0.05),肝血管瘤位于肝左叶与位于右叶或左右叶均有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8.6%、29.1%和39.3%(P<0.05),病灶直径<10 cm与病灶直径>10 cm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1.9%和43.3%(P<0.05),无慢性病史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3.6%和39.3% (P<0.05),术前ALT水平<40U/L与术前ALT水平≥40U/L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4.4%和33.3% (P<0.05),出血量<300 ml与出血量≥300 ml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2.1%和41.1% (P<0.05),无输血与输血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4.4%和38.5%(P<0.05),术后无并发症与术后有并发症的患者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2.4%和55.0% (P<0.05);将单因素处理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切除比例、病灶直径、慢性病史、出血量、输血和术后并发症为影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可能发生术后感染,需要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特别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IAI)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中心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68例行肝切除的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微生物学相关资料。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术后IAI的病原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白蛋白水平、糖尿病、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前WBC水平是该类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前WBC<4×109/L为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82例发生IAI患者腹腔引流液共培养出菌株1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革兰阳性菌62株,真菌0株。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菌主要以肠球菌为主,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较为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以及莫西沙星耐药性较高。结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20 min和术前WBC<4×109/L是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发生IAI的危险因素。肝切除术后患者IAI的病原菌对部分抗生素敏感程度较高,临床治疗中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细菌特性合理用药,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中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66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中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均行脾切除术,记录术后14 d内并发症(静脉血栓及脾窝积液、胰瘘、肺部感染、腹腔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16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非透析患者50例,对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单因素分析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感染情况、多因素分析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合并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留置尿管是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留置尿管是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期间,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但是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水平、留置尿管是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分析有利于寻找相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52例因癌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胰瘘将患者分为胰瘘组和非胰瘘组进行对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影响术后发生胰瘘的多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4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胰瘘发生率为13.9% (49/352).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后胰瘘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和年龄、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否血管切除重建、胰管是否留置支撑管、胰肠吻合时间、消化道重建方式等均无关;而胰腺质地脆、胰管直径<3 mm、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71 μmol/L、术前黄疸持续时间超过8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30 g/L是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术前黄疸程度、黄疸持续时间及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非肝硬化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清流县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孟超肝胆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224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肝硬化HCC组(HCC-C组,131例)和非肝硬化HCC组(HCC-NC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第一肝门阻断率、肝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和术后情况(包括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病死率),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1)HCC-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HC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3)。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率和肝门阻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12,P=0.835;χ~2=0.969,P=0.537;χ~2=2.236,P=0.692)。(2)HCC-C组和HCC-NC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3%(40/131)和21.50%(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3,P=0.02)。其中HCC-C组和HCC-NC组患者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6.11%(8/131)、3.05%(4/131)、5.34%(7/131)和3.23%(3/93)、2.16%(2/93)、1.08%(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57、4.465、7.326,P值分别为0.04、0.02、0.03)。HCC-C组患者和HCCNC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分别为6.11%(8/131)和2.15%(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2,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Child-Pugh B级、手术时间 360分钟、输血、肝切除范围≥3段和肝硬化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ALB 38 g/L、Child-Pugh B级、输血和肝切除范围≥3段是HCC-C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术中出血量 1200 ml是HCC-NC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77,95%CI:2.695~84.353,P=0.02)。结论肝硬化是影响HCC患者肝癌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CC-C组患者出现围术期肝功能衰竭和病死的风险显著高于HCC-NC组患者。  相似文献   

15.
《肝脏》2020,(5)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切除术后预测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前吲哚菁绿15min滞留率(ICG-R15)、血清白蛋白(Alb)等指标,分析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CC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98例患者均成功行肝切除术,术后有60例(30.30%)患者发生肝功能不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OR=1.752,95%CI=1.113~2.758)、ICG-R15(OR=1.136,95%CI=1.026~1.258)、肝门阻断时间(OR=1.129,95%CI=1.002~1.272)、肝切除量(OR=2.118,95%CI=1.070~4.192)、手术时间(OR=1.007,95%CI=1.001~1.013)是HCC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CC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与术前ICG-R15增加、血清Alb水平下降、肝门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延长、肝切除量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肝脏》2017,(9)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时应用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72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根据其术中血流阻断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肝门阻断组(n=52),半肝阻断组(n=44)及联合阻断组(n=76)。对3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情况的比较: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长及肝脏组织的切除量等,3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阻断组患者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肝门阻断组患者的输血量及输血患者所占的比例亦高于其余两组,联合阻断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率显著低于半肝阻断组。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联合阻断组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ingle法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术的联合阻断术在外科手术治疗大肝癌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坠积性肺炎多重耐药菌(MDRO)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入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部院区(济南善德养老院)老年医学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80例。根据微生物培养是否检出MDRO分为MDRO组(n=39)和非MDRO组(n=41)。分析MDRO感染后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MDRO组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近期ICU入住史、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数量是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量的抗菌药物使用(OR=2.048,95%CI 1.375~3.050;P0.001)是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49,95%CI 0.746~0.966;P=0.013)是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老年坠积性肺炎患者发生MDRO以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常见。血清白蛋白水平、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是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受体术后早期(≤30 d)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发病率以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3/2008-09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的术前无呼吸系统疾病的成人活体肝移植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肺水肿,气胸)发生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共76例发生了至少1种以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70.4%,胸腔积液(n=60,55.6%),肺部感染(n=24,22.2%),肺不张(n=12,11.2%),呼吸衰竭(n=6,5.6%),肺水肿(n=3,2.8%),气胸(n=2,1.9%).与未发生并发症组相比较,发生组术中输血量明显增加(P<0.05或0.01),术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明显延长(P=0.003).术后早期的总死亡率为9.3%,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25% vs 4.8%.P=0.008).结论: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肺不张是活体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并可能与术中大量输血输液、术后拔管时间有关,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早期预后将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全麻下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240例,分析术后苏醒延迟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全麻下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全麻下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饮酒史、贫血史、呼吸功能障碍、ASA分级、TNM分期、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输血、术中输液量、低体温、手术方式。[结果]240例中,发生术后苏醒延迟53例(延迟组),发生率为22.08%;未发生术后苏醒延迟187例(无延迟组),发生率为77.92%。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延迟组与无延迟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贫血史、ASA分级、手术方式、TNM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复合硬膜外麻醉和术中输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饮酒史、呼吸功能障碍、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术中低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呼吸功能障碍、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术中低体温为影响全麻下老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168例行肝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1例(18.5%)患者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无再手术病例,均治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Alb水平、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手术距急性胆管炎控制的时间间隔(ISAC)、肝切除术范围和胆肠吻合术是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5.407、4.263、11.633、6.023、5.000、5.815,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胆汁性肝硬化[比值比(OR)=3.028,95%可信区间(95%CI):1.791~5.121,P=0.002]、ISAC4周(OR=1.539,95%CI:1.010~2.345,P=0.046)、胆肠吻合术(OR=2.389,95%CI:1.261~4.527,P=0.028)是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合并胆汁肝硬化、ISAC4周、胆肠吻合术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并改善这些因素有利于早期预防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