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局部心肌坏死的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目前主要治疗方式是通过溶栓或介入治疗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达到血运重建,使心肌再灌注。然而溶栓与PCI在治疗时机和成功率各具优劣势,因此溶栓与PCI的结合成为了可能。但随之而来的高出血风险使得溶栓后PCI饱受争议。于是,研究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克服PCI时间窗使更多患者收益的治疗方式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因STEMI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pPCI治疗的患者743例。比较男性患者(558例)和女性患者(185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预后情况。多因素回归分析1年后亡的预测因素。结果与男性组患者相比,女性组患者年龄更大,更多患者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更多患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再灌注时间更长,女性组患者入院心功能更差(P<0.05),女性组患者多支病变比例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患者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使用率低于男性组。女性组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不良事件(MACE)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pPCI术后1年女性组MACE发生及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多支病变、再灌注治疗延迟、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使用率为影响接受pPCI治疗STEMI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高血压和入院时心功能未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接受pPCI治疗的STEMI女性患者近期及1年的预后比男性患者差,穿刺部位并发症多。这与女性患者高龄、合并症多、心功能差、再灌注治疗延迟、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的使用率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院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13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随访终点为出院后全因死亡,记录患者出院死亡情况并分析影响出院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6.38±14.21月。随访期间共有27例死亡,43例失访,失访率10.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HR=8.927,P=0.037)和Killip分级Ⅰ级(HR=2.546,P=0.034)与STEMI患者PCI术后出院死亡相关。所有随访患者出院后1年、2年、3年、4年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4.9%、7.3%、7.9%、10.1%。年龄≥60岁组患者出院后1年、2年、3年、4年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组(7.7%比0.7%,11.6%比0.7%,12.7%比0.7%,16.0%比0.7%,均P0.001)。KillipⅠ级组患者出院后1年、2年、3年、4年累积死亡率也比KillipⅠ级组高(12.7%比2.5%,19.8%比3.5%,19.8%比4.4%,26.5%比5.5%,均P0.001)。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出院死亡率仍较高。年龄≥60岁和Killip分级Ⅰ级是STEMI患者PCI术后出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6,(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入院行急诊PCI术后(12±2)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缺血性脑卒中),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对其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12±2)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组白细胞计数[(13.21±3.71)vs.(10.19±2.5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69±2.38)vs.(8.15±2.58)×10~9/L]、谷丙转氨酶[(70.38±25.55)vs.(46.83±25.99)U/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计数[(4.25±0.81)vs.(4.79±0.56)×1012/L],血红蛋白含量[(130.79±20.65)vs.(146.88±15.75)g/L],舒张压[(66±16)vs.(75±11)mm Hg](1mm Hg=0.133k P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5,95%CI:1.108~3.961,P=0.02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CI:0.709~0.964,P=0.002),结论:中性粒细胞是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室游离壁破裂(FWR)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间确诊为STEMI患者(124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FWR的患者29例。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组和未再灌注治疗组。结果 FWR总体发生率为2.3%,其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28例(10.2%),发生FWR 6例(4.7%);接受PPCI患者623例(50.0%),发生FWR 2例(0.3%);未再灌注治疗患者496例(39.8%),发生FWR 21例(4.2%)。FWR组与非FWR组间临床特点比较,高龄(70.2±9.09岁比63.2±11.23岁,P=0.042)、合并高血压病史(62.1%比33.0%,P=0.013)、糖尿病病史(55.2%比23.5%,P=0.022)、合并心力衰竭(Killip分级≥Ⅱ级)(58.6%比21.9%,P=0.012),既往无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3%比18.4%,P=0.018)等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心功能(Killip≥Ⅱ)、静脉溶栓治疗、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00 mg/L与心肌梗死后发生FWR相关。结论高龄、心力衰竭、静脉溶栓治疗以及hsCRP>100 mg/L是预测FW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8)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应用替罗非班对老年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心内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9例老年STEMI患者分为冠脉组(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PCI)(n=50)和静脉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PCI)(n=49)。两组在急诊确诊后均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应用。行急诊PCI时,治疗组在前向血流恢复后给予冠脉内注射负荷量替罗非班并行PCI术,静脉组直接行PCI术。比较患者手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分级(TIMI)、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术后2 h ST段回落百分比、左心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的差异。结果两组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分布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PCI术后,冠脉组TIMI血流分级3级高于静脉组,TIMI血流分级分布显著优于静脉组(P<0.05)。两组PCI前后的TMPG级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冠脉组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CR)高于静脉组,ST段回落分布显著优于静脉组(P<0.05);PCI术前两组的CTFC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CI术后冠脉组比静脉组下降显著(P<0.05)。PCI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术后血小板(PLT)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PCI术后冠脉组的LVEF值显著优于静脉组(P<0.05)。结论老年性STEMI患者急诊PCI冠脉应用替罗非班对于改善心肌微循环、心功能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策略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早恢复心肌血流灌注对于挽救心肌和降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死率至关重要。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PCI)或溶栓是现代常用的冠脉再灌注手段。前者相对复杂而费时,后者相对简单而省时。在溶栓治疗基本普及的现今,如何评价并合理选择急诊PCI,使STEMI患者最大限度获益,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治,策略是迅速、充分、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迅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获益显著.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的策略也不断更新.本文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4)
目的研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既往冠心病病史、糖尿病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半年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TnI≥0.8μg/L、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白细胞水平三个因素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半年死亡终点事件的预后危险因素;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和出院后半年持续服用抗心律失常药ⅠⅣ类是两个因素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半年发生次要复合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既往冠心病病史、糖尿病、cTnI≥0.8μg/L、入院时静息心率>100次/min、白细胞水平,临床应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危险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干预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MI)溶栓疗法(TIMI)危险评分系统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远期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应用TIMI危险评分系统的8个变量,分别累计各例的评分值,观察患者住院期并随访平均(23.9±3.8)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命心力衰竭、非致命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心脏性死亡),分析入院时TIMI危险评分值对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性。结果 373例STEMI患者随访期总心血管事件发生89例(平均发生率23.9%);随危险评分值的逐渐递增,其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性增高(对增高趋势,X2值统计,P<0.05);评分≥8分者总心血管事件是评分为0者的9倍;与<6分者比较,评分≥6分者心脏性死亡事件明显增高(25%比0,P<0.01),死亡 MI事件也显著增加(36.7%比2.6%,P<0.01)。无论患者入院时肌钙蛋白Ⅰ水平增高与否,其TIMI危险评分越高、则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危险性越大。结论 入院时TIMI危险评分值增高,临床预后越差,TIMI危险评分法可能是对STEMI行直接PCI患者进行床旁定量危险评估与远期预后预测较为方便、实用的临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申勇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Z1):154-15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病例,对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观察4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并发症(糖尿病、高血压等)、术前TIMI分级≤2级、吸烟史、术后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次心梗)等因素均会对患者预后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术前TIMI分级在2分以内并存在长期的吸烟史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较正常患者而言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另外,术后不良反应,诸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次梗死等也会影响患者正常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方法 STEMI病人84例,通过"绿色通道"行急诊PCI治疗,其中经股动脉途径16例,桡动脉途径68例,并分析近期疗效。结果本组左主干病变2例,前降支47例,中间支1例,回旋支17例,右冠状动脉37例,84例均行介入治疗,PCI成功80例,成功率95.24%,PCI失败4例(4.76%)。84例病人住院期间死亡4例(4.76%),其他急诊PCI手术成功病人住院期间未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和(或)靶病变重建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构建"绿色通道",急诊PCI治疗老年人急性STEMI成功率高,病死率低,效果较好,桡动脉途径可考虑作为急诊PCI手术的首选入路。 相似文献
1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和结构改变。在遵循医学证据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专家组织修改制定了"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新指南再次强调对发病12 h内到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条件的医院就诊的患者均应行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3):215-219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罪犯血管自发再通(SR)的临床和造影特征,并评价其临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共3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SR组和非SR组,所有患者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析2组临床和造影特点。平均随访时间为(15±7)个月,应用Kaplan-Meiers生存曲线分析SR对急性STEMI患者无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生存的影响。结果:SR组梗死前心绞痛、胸痛缓解、T波倒置、罪犯血管中远段病变比例、入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随访LVEF高于非SR组,血栓抽吸比例、肌钙蛋白I (cTNI)峰值、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非SR组(P均<0.05)。SR组院内MACE低于非SR组(16.4% vs 37.4%,P=0.001)。Kaplan-Meiers生存分析显示SR组(Log Rank=4.187,P=0.041)外院随访无MACE生存率高于非SR组(P<0.05)。结论:急性STEMI罪犯血管SR的患者具有更多梗死前心绞痛及胸痛缓解、T波倒置多见、罪犯病变距离冠状动脉开口远、血栓负荷小、炎症反应轻和心肌梗死面积小等临床特征,其短期和远期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与直接PCI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院STEMI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尿激酶原溶栓后早期PCI组和直接PCI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 IRA) 的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支架植入术、住院期间死亡率及1 个月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溶栓后早期PCI组共纳入32例患者,直接PCI组共纳入37例患者。术前溶栓后早期介入组血管开通率87.5%(18.7%TIMI Ⅱ级, 68.8%TIMI Ⅲ 级血流), 直接PCI组为18.9%(10.8%为TIMI Ⅱ级血流, 8.1%TIMI Ⅲ 级血流)(P <0.001)。两组PCI术后血流再通率相似, 分别为90.6%、89.8 %(P=0.653),但尿激酶原溶栓早期PCI组所用支架数更少。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出血、在闭塞、急性型左心衰和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异。1月后随访LVEF、LVEDd、心源性死亡、再梗、脑卒中等无显著差异。结论:尿激酶原溶栓后早期PCI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替代再灌注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性别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164例STEMI患者急诊PCI后,观察其临床及冠脉介入治疗特征和院内全因死亡率。结果: 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并发糖尿病的比例较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梗死相关血管介入治疗前TIMI Ⅲ级血流的比例较高,而吸烟率和入院时的舒张压明显较低。但两组的梗死相关血管内血栓发生率、PCI后TIMI Ⅲ级血流的比例及院内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性别对STEMI患者急诊PCI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学历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情况及院内预后。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中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全国108家医院发病7 d内的12 280例STEMI患者,分为低学历(包括文盲和小学)组(n=5 705,46.5%)、中等学历(包括中学和中专)组(n=5 161,42.0%)和高学历(大专及以上)组(n=1 414,11.5%),比较各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情况及院内预后。结果:与低学历组相比,中等学历组和高学历组患者年龄较小[(65.9±11.2)岁vs.(58.6±12.2)岁vs.(56.3±12.6)岁],≥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比例较高(46.7%vs. 61.4%vs. 66.4%),在省级和市级医院诊治(77.7%vs. 86.4%vs.93.1%)及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者比例(36.0%vs. 45.2%vs. 56.4%)均较高(P均<0.001)。尽管低学历组的住院死亡率高于其他两组(9.0%vs. 4... 相似文献
20.
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应只是为获得TIMI 3级血流,而应是良好的心肌灌注。可通过上游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调脂药,个体化正确使用血栓抽吸装置,必要时延迟支架植入等手段,优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