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小儿发病后出现发热、呕吐和腹泻稀水样便,很快出现脱水。2008年12月~2009年2月我院儿科根据“儿童疾病综合管理”腹泻治疗方案,应用口服补液盐(ORSⅡ)在门诊给小儿进行口服补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56例住院的病毒性肠炎脱水患儿,采用口服补液盐的治疗,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并提出在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多数患儿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仅个别病例服完累积损失,脱水反而加重,改用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肠炎易导致脱水,脱水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甚至可致死。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患腹泻死亡人数可达400万,其中62.5%是由严重脱水造成的。因此预防和及时纠正脱水是治疗肠炎,特别是病毒性肠炎的重要环节。以往纠正脱水主要是通过静脉输液,近年来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下,通过在世界各国对腹泻病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腹泻病治疗方案,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大力推广使用口服补液盐(ORS),口服补液疗法(ORT)治疗腹泻脱水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经数千万人次应用,效果得到普遍肯定。其纠正脱水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因此使腹泻病病死率显著下降。我国自1981年开始引用这一疗法,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及应用,发现口服补液盐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病,其纠正脱水成功率达96.5%,且无明显副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寻找适合肠炎患儿的补液治疗方案,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探讨和研究在治疗的过程中选取不同补液途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200例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儿科治疗的合并轻中度脱水的小儿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入组的所有患儿均给予西医药物治疗即补液、收敛止泻、补充营养,必要时抗感染等,其中,实验组患儿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而对照组患儿则给予静脉补液治疗,比较不同补液方案的疗效差异以及对患儿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92例(92.00%)和对照组90例(90.00%)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儿用药后其症状体征包括全身症状、脱水指征、腹泻指征及总分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并轻中度脱水小儿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选取口服补液盐治疗,在减少患儿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的同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锌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门诊就诊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34例,年龄6个月~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10~2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病程缩短,恶化率降低(P<0.05)。结论补锌对小儿病毒性肠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病毒性肠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病毒性肠炎,特别是轮状病毒肠炎,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但其并发症严重,常可危及生命,是小儿腹泻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采用综合疗法,现总结治疗体会,以利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脱水是一个严重的儿科健康问题,对轻中度脱水患儿推荐口服补液治疗(ORT)作为其一线治疗方法,然而3/4的对美国儿科学会的ORT建议非常熟悉的小儿急诊内科医师对中度脱水患儿仍然采用静脉内液体治疗(IVF)。目的:验证ORT的无效率与IVF的无效率相比增高不大于5%这一假设;第2个假设是ORT组的患儿:①开始治疗的时间较短;②在2h治疗后出现较为明显的脱水症状改善;③住院率较低;④对以后的脱水的治疗儿内科医师更喜欢采用ORT。方法:从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在一所城市儿童医院急诊科进行的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非劣性研究设计)。年龄8周到3岁的患儿,如果他们因病毒性胃肠炎而出现根据一项以证实的10计分法计分为中度脱水,就符合人选条件。患儿在4h的研究期间被随机分为接受ORT或IVF,在随机分组前和治疗2h和4h时对治疗医师进行单盲蒙蔽。并由其对所有患进行评价。在4h时补液成功被定义为中度脱水缓解、尿液生成、体重增加以及无严重呕吐(≥5ml/kg)。  相似文献   

8.
稀释口服补液盐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轻中度脱水患儿1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体疗法是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措施.WHO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经临床多年验证,预防和纠正脱水有效,但有潜在的致高钠血症的危险,且不能减少腹泻次数和缩短腹泻病程[1].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作者采用稀释的低渗ORS治疗轮状病毒(RV)肠炎轻中度脱水,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补液盐Ⅲ治疗轻中度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补锌及调整饮食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补液盐(ORS)Ⅲ,对照组给予ORSⅡ口服,观察两组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钠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钠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血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S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轻中度脱水患儿疗效确切,能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量,减少静脉输液,降低发生高钠血症的风险,疗效优于ORSⅡ。  相似文献   

10.
肠炎是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1.5岁以下,发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因吐泻大量体液丢失,加之摄入不足,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造成脱水和酸中毒。这是小儿肠炎治疗护理中的一个关键。 1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于2005年6月~2007年5月收治小儿肠炎患儿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4岁。轻型16例,  相似文献   

11.
我院于 1 998年 2月~ 1 999年 5月收治60例腹泻病伴脱水患儿 ,分别采用口服补液(ORT)与思密达和静脉补液 (IVT)与病毒唑或双黄连两种方法治疗 ,并对两组的疗效作一比较分析 ,供临床参考。1 临床资料选择 1 998年 2月~ 1 999年 5月间 ,因腹泻病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 ,其条件为 :①病程≤ 3d ;②伴轻至中度脱水体征 ;③大便为稀水或蛋花汤样 ,镜检及培养均无细菌 ;④入院前未曾补液治疗。将符合上述条件者 6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男 1 8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1 0 6± 1 3月 ,入院前病程平均为 2 1± 0…  相似文献   

12.
小儿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秋季,故又称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1998年9月~1999年12月我们采用法国益普生公司出品的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孔凡众 《吉林医学》2009,30(18):2125-2126
小儿肠炎主要是由于肠道内感染(如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他梅毒等)或肠道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和喂养不当)所致。发病急,常在食后2~24h发病,为夏季和秋季最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我院收治245例小儿肠炎,经过积极治疗及临床观察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标准口服补液盐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腹泻系指肠管蠕动加快,分泌功能旺盛以及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致使肠内容物迅速通过肠腔,引起排便次数比平日增多的临床症状。为了患儿早日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首先室内保持安静,清洁通风,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头侧卧偏向一边,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引起窒息。 其次,密切观察病情:呕吐物次数、量,排尿次数、量,大便次数及量,并有记录,以便估计患儿丢失水分量的多少,作为补液的参考。脱水轻的可给予口服补液盐,严重的给予静脉补液。静脉补液对于脱水的患儿来讲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有时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所以首先应保证输液管道的通畅,按时、按速、按医嘱完成输液过程,并观察脱水程度,如脱水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较多的液体尚需输入,应把脱水纠正情况通知医生,以决定是否减少输液量。如液体总量即将输完,尿仍很少,脱水症状仍未完全纠正,也应通知医生,以决定是否增加输液量。同时输液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儿呼吸、心跳情况,如呼吸急  相似文献   

17.
张建刚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66-166,171
目的观察10%葡萄糖酸钙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10%葡萄糖酸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9,P=-0.043〈0.05)。结论10%葡萄糖酸钙佐治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将98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用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新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笔者应用莪术油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并与应用利巴韦林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任麦青 《医学争鸣》2007,28(19):1792-1792
1 临床资料 2003-10/2006-01选择仁和老年病医院儿科住院且符合婴幼儿腹泻病诊断标准[1]的患儿120例,病程均在12 h以内,未经微生物生态制剂及抗生素治疗,检查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