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及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溃疡的可行性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对25例(25眼)浸润<2/3基质厚度的角膜溃疡行多层羊膜移植治疗;对10例(10眼)溃疡深度达2/3角膜厚度甚至达后弹力层或伴溃疡穿孔者行单层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角膜溃疡愈合34眼,有效率97.1%,28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羊膜移植及羊膜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治疗严重角膜溃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王清秀  李霞 《山东医药》2003,43(2):22-23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是临床上最严重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角膜溃疡.本病虽临床发病率不高[1],但其发病凶猛,发展迅速,一经感染,往往导致失明,且目前临床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998年6月~2000年10月,我科对13例(13只眼)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角膜移植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环孢素A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5例(175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90眼)和对照组(85例85眼),两组均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术,应用那他霉素、妥布霉素滴眼,治疗组加用环孢素A滴眼,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7%、有效率91.1%,对照组分别为58.8%、77.6%,P均<0.05。治疗组轻、中度患者有效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同程度患者(P均<0.05),而重度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联合应用环孢素A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调查2016—2020年江苏省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 分析感染性休克救治完成现状及原因。分析2016年至2020年上报江苏省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平台的江苏省内二、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相关资料, 记录江苏省内不同城市、不同级别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结果显示, 2016—2020年江苏省内各医疗单位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逐年提高, 3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从69.82%(3 604/5 162)升至82.47%(8 915/10 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从62.69%(3 236/5 162)升至72.54%(7 816/10 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逐年提高, 3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从69.80%(3 596/5 152)升至82.23%(7 375/8 969), 6 h集束化...  相似文献   

5.
胡华 《山东医药》2004,44(11):64-64
板层角膜移植术指非全层角膜移植,手术切除角膜前面的病变组织,留下底层组织作为移植床。1995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施行板层角膜移植术24例(24眼),均获得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手术时机和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5月接受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以发热为主就诊者19例;术前心功能不全(NYHAⅢ级或Ⅳ级)22例;脑栓塞3例;肺栓塞并肺炎2例;血培养阳性者8例(15.1%),多为革蓝氏阳性菌;超声证实心内赘生物形成者51例。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赘生物清除及原发心脏病矫正手术。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治疗2~6周。结果: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发,再手术后痊愈。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应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无法控制的感染和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以及反复发生体动脉栓塞患者要及时采用手术治疗,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细节及临床转归,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经验,总结各种具体治疗方案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8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准备行外科手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1例,年龄16~76岁。A组61例,完成4周抗感染疗程,并完成手术。B组23例:未完成4周抗感染组(B1组:急诊或亚临床急诊手术组19例,未完成术前4周抗感染,完成手术者;B2组:术前死亡4例,未行手术者);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全组血培养阳性率为32.1%,A组血培养阳性率(26.2%)低于B1(42.1%)、B2(75%)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链球菌属最常见(50%),B组细菌毒力较A组增加。(2)A组与B1组死亡率(3.28%,5.26%)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死亡率(3.28%,21.7%)有统计学差异。(3)A组与B1组在ICU治疗时间(53小时,79小时)、并发症发生率(4.9%,10.52%)有统计学意义。补充[]。结论 ①感染性心内膜炎确诊后,如伴有瓣膜功能受损、心功能受损、赘生物形成、感染无法控制、近期发生的肢体栓塞者应急诊手术治疗,手术死亡风险可控。②精准、高强度、全覆盖式抗感染治疗为感染性心内膜抗感染治疗的模式。③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指征把握应该更加灵活,果断,手术治疗应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小直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的安全、有效性,探讨该手术对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的价值。方法对8例(8眼)>65岁的老年偏心性角膜小穿孔患者行甘油保存角膜的小直径角膜移植手术,术后观察植片透明度、视力变化、术后并发症,分析角膜曲率计散光,记录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结果 8例(8眼)均保持了眼球的完整性。角膜植片透明5例(62.5%),轻度瘢痕性混浊3例(37.5%)。所有患者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末次随访裸眼视力从术前的0.0010.2提高到0.150.2提高到0.150.5(t=10.31,P=0.000),最佳矫正视力达0.25以上。术后角膜散光平均为(2.64±0.78)D。末次随访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平均为(2 485±260)cells/mm2。结论甘油保存角膜的小直径角膜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偏心性角膜小穿孔增视效果明显、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在角膜小穿孔急诊手术的情况下可用甘油保存角膜替代新鲜角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时结膜瓣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临时结膜瓣植入的方法 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51例(51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本组51例,49例治愈,2例治疗失败,治愈率为96.08%.平均治愈时间(14.10±4.81)d.角膜新生血管形成2例(4.08%).术后裸眼视力≥0.3者19例(37.25%),0.02~0.1者21例,2例治疗失败,视力永久丧失,其余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临时结膜瓣能促进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并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少,但对晚期病例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0.125%碘伏点眼治疗兔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方法 80只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和接种组60只,均采用角膜薄板层接种方法.接种组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串珠镰刀菌各20只,对照组仅注射生理盐水.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点左眼、用0.125%碘伏点右眼,4次/d,共2周.以上皮点状沉着数判断对照组角膜损伤程度,观察接种组角膜溃疡面积变化.结果 对照组左眼第2、3周末上皮点状沉着数明显高于右眼(P<0.05),停药1周后P>0.05;接种组接种白色念珠菌左眼2、3、4周末角膜溃疡面积较右眼明显缩小(P<0.05),接种烟曲霉菌左眼3、4周末角膜溃疡面积较右眼明显缩小(P<0.05),接种串珠镰刀菌两眼角膜溃疡面积比较,P>0.05.结论 0.125%碘伏点眼治疗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所致兔角膜溃疡安全有效,但对串珠镰刀菌所致溃疡无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律植入装置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相关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心律植入装置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发生心律植入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其中男性44例(78.6%),女性12例(21.4%),年龄(66±13)岁。有囊袋感染清创史的35例(62.5%),有起搏器更换史23例(41.1%),深静脉置管2例(3.6%),糖尿病史11例(19.6%),乙肝病史5例(8.9%),肿瘤史2例(3.6%)。56例中1例患者因重症感染死亡,余55例患者均行电极导线拔除治疗,其中12例为外科拔除。术中发生心脏压塞3例(5.5%),肺栓塞1例(1.8%),再植入患者27例(49.1%),无一例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结论囊袋感染后保守清创治疗与心律植入装置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直接相关,一旦明确诊断应行电极导线拔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致病原因、病原学培养结果、治疗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参与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眼内液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根据患者眼内炎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结果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65例)。37例有眼部手术史,主要为白内障术后(28例),28例有外伤史,主要为穿通伤(18例)。72份眼内液标本中,28份标本培养结果阳性。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9株)为主。外源性眼内炎患者与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13.89%行前房或玻璃体注射抗菌药物及全身药物治疗,83.33%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2.78%经药物及手术治疗无果行眼内容剜除术或眼球摘除术(均为内源性眼内炎)。经过治疗,眼球保留率为97.22%。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60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45例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术中玻璃体溢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白内障手术时间>30 min、术中玻璃体溢出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为外源性眼内炎,其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占比最高。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时间长、术中玻璃体溢出容易引发术后感染性眼内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3例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72~86岁,均合并有>3种基础疾病,2例为手术后合并感染性休克,1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合并感染性和心原性休克,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加用山莨菪碱(654-2)20mg静脉注射,5~10min1次,休克均得到纠正,应用山莨菪碱总量为780~1700mg。结论 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晚期患者在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时,短时间内大剂量应用山莨菪碱治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疗法可应用于SARS老年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心内膜炎患者33例临床资料,均为原发性心内膜炎,其中感染侵犯二尖瓣16例、主动脉瓣11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6例.术中发现瓣叶严重毁损27例、主动脉瓣周脓肿1例、均有瓣膜赘生物形成.脓肿清除后遗留残腔采用间断褥式缝合1例、主动脉瓣替换术11例,二尖瓣替换术16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替换术6例.结果 早期无死亡,术后3个月心功能(NYHA分级)恢复Ⅰ级33%(11/33)、Ⅱ级66%(22/33).结论 重症心内膜炎瓣膜及瓣环受损重,积极手术,彻底清除赘生物,病灶创面的恰当处理是影响手术本身能否成功以及术后近期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以来,我院采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3例,术后配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7月本院收治的8例(8只眼)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病程、治疗及预后。结果 8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红痛和视力障碍。8例患者中3只眼接受抗生素等药物综合治疗,4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后囊膜切除及人工晶体取出术联合综合药物治疗,1例行眼球摘除术。6例患者保存了视力,1例眼球萎缩。细菌培养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例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几率较大,眼外伤、恶性肿瘤也可能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的危险因素,玻璃体手术和规范用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后感染性眼内炎病原的分布情况,总结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降低术后感染提供合理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7月在本院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12 100例(眼)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式分析,总结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耐药性以及引发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 100例(眼)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38例,发生率0.31%,共检出病原菌25株,其中23株革兰阳性菌,占92.00%,主要以腐生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2株,占8.00%;革兰阳性菌对常规药利福平、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较长、年龄、玻璃体溢出、行透明角膜切口手术以及并发糖尿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1.497、1.432、1.693、1.568,P0.05)。结论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真菌较少,革兰阳性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术后感染影响因素较多,要给予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李钫  邢怡桥  杨燕宁 《山东医药》2005,45(12):21-22
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技术和眼库技术的普及及发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成功率已不断提高,但PKP后的移植排斥反应仍较严重.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对11例(11眼)行高危角膜移植者,在术后急性排斥期联合应用FK506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滴眼液,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郑可  韩玲  金梅  罗毅  李玲  程沛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2,21(4):223-224,231
目的 :探讨Duke诊断标准和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试行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自 1985年至 2 0 0 1年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38例。结果 :1.按Duke诊断标准 :确定诊断 17例 ;疑似诊断 2 0例 ,排除诊断 1例。按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试行 ) :确定诊断 36例 ,疑似诊断 2例。 2 .6例行急诊手术 ,3例痊愈。结论 :1.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试行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敏感性优于Duke诊断标准。2 .对于危重患者 ,急诊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 中,管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是重症医生日常工作,因为感染性休克是ICU 患 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治疗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近年来,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 疗效在不断进行重新评价。2012 年《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国际治疗指南》 以及2014 年《中国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 休克治疗指南》进一步就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提出了推荐性的意见,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