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脑活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产生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幸存者常导致脑瘫、智力迟滞、癫痫等慢性长期神经精神障碍。国内文献报道针对发病机制的药物已部分应用临床,有一定近期疗效,但确切疗效需经动物实验及临床严格论证才能成立。本实验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后,通过急性期应用脑活素治疗,观察自由基变化,研究脑活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从而为更有效的l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用生后7 d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HIBD组(18只)和HIBD+低氧预适应(HPC)纽(18只).用湿化的氧浓度为8%的氮氧混合气体以0.3 L/min的流量灌入建立HPC模型.用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分别行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细胞凋亡、Bcl-2和Caspase-3表达强度的检测.结果 HIBD、HIBD+HPC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5);HIBD+HPC组较HIBD组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脑皮层、海马可见极少量Bcl-2和Caspase-3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HIBD+HPC组Bcl-2和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HIBD+HPC组Bcl-2表达高于HIBD组,Caspase-3表达低于HIBD组(P均<0.05).结论 低氧预适应过程中,HIBD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通过Bcl-2的高表达和Caspase-3的低表达,抵御神经细胞凋亡,参与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4.
7-硝基吲唑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是引起新生儿死亡或其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 ,积极探索安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当今研究的热点。我们应用 7 硝基吲唑 ( 7 NI)治疗HIBD动物模型 ,观察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丙二醛 (MDA)水平及其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旨在对 7 NI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探讨 ,并为临床治疗HIBD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1.材料 :新生 7日龄Wistar大鼠 72只 ,性别不限 ,体重13~ 16g ,由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7 NI为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54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氧氮混合气体55 min制作HIBD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HIBD组和褪黑素治疗组,每组18只.正常对照组既不结扎亦不缺氧,褪黑素治疗组在缺氧缺血前30 min予褪黑素15 mg·kg-1 腹腔注射.在缺氧缺血24 h,取每组6只脑组织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2、半胱天冬酶-3活性测定,其余每组6只在缺氧缺血72 h取其脑进行石蜡包埋,并进行半胱天冬酶-3、凋亡诱导因子(AIF)及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上述指标用于计算脑梗死体积和海马CA1神经元的丢失,HE染色用于计算脑损伤积分.结果 缺氧缺血24 h,HIBD组新生大鼠脑组织半胱天冬酶-2、半胱天冬酶-3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a<0.05),给予褪黑素治疗后,半胱天冬酶-2、半胱天冬酶-3活性均明显下降(Pa<0.05);72 h时褪黑素治疗组半胱天冬酶-3和AIF的阳性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a<0.05);褪黑素治疗组脑损伤积分、脑梗死体积、CA1神经元丢失均显著下降(Pa<0.05).结论 褪黑素对HIBD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96只,制备HIBD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另取48只为假手术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组大鼠(每组40只)不同时点(术后第4、7、10、17、24天)海马CA1区巢蛋白(Nestin)、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各组余8只大鼠于生后30d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其学习记忆功能。结果(1)Nestin表达:对照组术后第4、7、10、17、24天Nestin阳性细胞数(9.51±1.45、11.35±1.87、17.124-2.13、11.17±1.11、2.92±1.02)较假手术组(6.17±1.85、4.92±1.88、3.75±1.22、3.08±1.20、2.83±1.12)增加,治疗组各时点Nestin阳性细胞数(14.83±1.75、19.17±1.69、24.50±1.45、28.33±1.67、16.17±1.69)增加较对照组更明显,三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GAP-43表达:三组新生鼠GAP-43表达均于术后第10天达高峰,积分光密度值对照组术后第4、7、10、17、24天(9.35±1.10、12.94±1.01、14.29±1.21、13.28±1.26、6.51±0.99)较假手术组(7.88±1.27、11.75±1.30、13.06±1.54、11.79±1.18、4.66±0.91)均升高,治疗组(10.63±1.02、13.98±0.79、15.11±0.89、14.60±1.28、7.40±1.08)升高更明显,三组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逃避潜伏期(51.75±11.27s)较治疗组(40.32±11.48s)和假手术组(36.58±10.83s)明显延长(P〈0.05);对照组拆除平台后跨越平台的次数(2.34±2.42次)较治疗组(5.08±3.86次)和假手术组(7.03±3.62次)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生鼠HIBD后海马CA1区Nestin、GAP-43的表达增加,可能与脑损伤后神经再生和轴突重塑有关;(2)bFGF可明显改善大鼠HIBD后的学习记忆能力;(3)外源性bFGF可增强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损伤区Nestin、GAP-43的表达,在神经细胞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对新生鼠HIBD模型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新生7日龄大鼠HIBD模型,在缺氧缺血后急性期给予2.0绝对大气压(ATA)的高压氧(HBO)治疗,每次1h,每日1次,共7d,在治疗后7d处死大鼠,用透射电镜观察受损侧脑组织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blot检测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新生大鼠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7d神经元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异常,表现为线粒体体积缩小。嵴结构模糊、紊乱,有的呈现空泡样变,且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与HIBD组相比,HBO治疗后神经元线粒体的数量减少较HIBD组轻,线粒体的形态较规则,结构较完整和清晰,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降低。结论新生大鼠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7d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有异常改变,从而使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浆,导致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HBO治疗后神经元线粒体数量的减少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减轻,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降低,其机制可能与HBO治疗改善了脑组织神经元的能量代谢,使线粒体因能量代谢障碍受到的损害减轻,最终使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新生 7日龄大鼠HIBD模型 ,在缺氧缺血后急性期给予 2 .0绝对大气压 (ATA)的高压氧 (HBO)治疗 ,每次 1h ,每日 1次 ,共 7d ,在治疗后 7d处死大鼠 ,用透射电镜观察受损侧脑组织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 ,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 新生大鼠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 7d神经元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 ,形态异常 ,表现为线粒体体积缩小 ,嵴结构模糊、紊乱 ,有的呈现空泡样变 ,且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 ;与HIBD组相比 ,HBO治疗后神经元线粒体的数量减少较HIBD组轻 ,线粒体的形态较规则 ,结构较完整和清晰 ,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降低。结论 新生大鼠HIBD模型缺氧缺血后 7d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有异常改变 ,从而使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浆 ,导致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HBO治疗后神经元线粒体数量的减少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减轻 ,神经元胞浆细胞色素C的含量降低 ,其机制可能与HBO治疗改善了脑组织神经元的能量代谢 ,使线粒体因能量代谢障碍受到的损害减轻 ,最终使缺氧缺血对脑组织神经元的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9.
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c-fos基因蛋白产物(c-Fos)表达影响,研究原癌基因c-fos表达与HIBD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定量图像分析方法,观察c-Fos表达强度、染色灰度及面积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生后7-14 d新生大鼠脑有c-Fos表达,以生后10 d最为明显;缺氧缺血20min后即刻c-Fos表达增强,并于缺氧缺血后4 h达高峰,持续至72 h;脑内不同部位c-Fos表达时间、强度、灰度及面积不同.连续腹腔注射外源性bFGF 3 d后鼠脑c-Fos表达增强.结论外源性bFGF可增强HIBD新生大鼠脑c-Fos的表达,bFGF及c-fos基因可能参与HIBD修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量效及时效关系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和不同稳压时间下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治疗疗效,旨在找出HBO治疗的最佳剂量(压力)与时间,为临床上HB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新生7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IBD模型组及HBO治疗组,HBO组又根据治疗压力的不同分为7组:1 ATA,1.25 ATA,1.5 ATA,1.75 ATA,2 ATA,2.25 ATA及 2.5 ATA,再选取最佳治疗压力,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2组:稳压30 min组和60 min组,均于HBO治疗7 d后(14 d龄)处死,观察大鼠体重增长情况、左/右脑重比、脑病变率以及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①HIBD组体重增长率[(72.91±21.27)%]降低,左、右脑重比值(0.64±0.16)下降,脑组织匀浆SOD含量[(203.32±57.18) NU/ml]降低而MDA含量[(4.20±0.68) nmol/ml]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0 ATA压力下、稳压时间为30~60 min的HBO治疗新生大鼠HIBD时疗效最佳;适当的HBO治疗使HIBD大鼠脑组织匀浆中原本降低的SOD含量升高,同时使原本增高的MDA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AROM)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雄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雄激素组,每组32只。雄激素组和HIBD组制作HIBD模型。缺氧缺血(HI)后两组动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和等量的花生油。于HI后24 h、72 h、7 d、10 d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及AROM和NGF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下可见HIBD组神经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核肿胀,染色质凝集成块状,线粒体减少、肿胀,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与HIBD组相比,雄激素干预组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神经元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 细胞凋亡少见,神经元轴突再生明显。HIBD组HI后24 h NGF与AROM表达出现阳性反应,HI后72 h 明显增多,7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雄激素组皮层和海马NGF与AROM的表达在HI后72 h、7 d 和10 d 明显高于HIBD组和假手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雄激素干预可增加脑组织NGF和AROM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形态的恢复及神经元轴突再生,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雄激素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探讨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氧气和92%氮气的混合气体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做颈正中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不行低氧处理。雄激素干预组在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kg)。缺氧缺血(HI)后6h、24h、72h、7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HI后6h、24h、48h断头取脑制作脑匀浆,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左脑的皮质及海马可见少量Bcl-2蛋白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与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72hBcl-2蛋白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在HI后24h显著低于HIBD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ax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对照组HI后6h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HIBD对照组HI后24hSOD活性降至最低值,MDA含量升至最高。雄激素干预增加了SOD活性,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48hSOD活性均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亦导致了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雄激素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以及通过减少抗氧化剂的消耗和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制作新生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HIBD对照组(32只)、雄激素干预组(32只)(与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与HI后6、24、48 h,7 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新生大鼠海马及皮层均有Bcl-2和Bax表达,但Bax表达较微弱;在HI后6 h Bcl-2表达开始呈阳性反应,HI后24 h Bcl-2表达明显增多,72 h后达高峰,7 d后逐渐减低;Bax的表达在HI后24 h达高峰,72 h后逐渐降低,7 d后维持在低水平;雄激素干预后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时程与缺氧缺血对照组相似;HI后6、24、72 h,Bcl-2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5,0.01),HI后7 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组Bax的表达水平在HI后24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HI后6、72 h,7 d两组Bax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雄激素可抑制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与雄激素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物实验已证明美金胺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美金胺治疗能否改善脑缺氧缺血大鼠的长期预后,目前尚无有关研究资料。该研究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探讨缺氧缺血后即刻使用美金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长期预后的影响,以期对美金胺的有效性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为今后建立安全有效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6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组)和美金胺20mg/kg治疗组(治疗组)。各组分别于23日龄始连续5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训练,于28日龄和35日龄正式测试,比较各组的逃逸潜伏期(EL)。结果:28日龄各组EL(s)值分别为:35.1±5.3(HI组)、20.6±3.4(治疗组)以及23.1±21.8(对照组),其中HI组与对照组在EL值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35日龄各组EL值(s)分别为:35.6±32.3(HI组)、16.3±13.2(治疗组)以及19.7±16.7(对照组),其中HI组与对照组EL值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HI组和用药组则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在脑缺氧缺血后即刻使用美金胺可显著增强其空间辨识和学习记忆功能,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雄激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组织磷酸蛋白聚糖(phosphacan,PC)及NG2蛋白聚糖(NG2)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关系,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新生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雄激素干预组(于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于缺氧缺血(HI)后24 h、72 h、7 d、10 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C和NG2蛋白聚糖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凋亡、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①HI后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假手术组于术后24 h细胞表面见较小的突起,72 h、7 d及10 d细胞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突起,未见凋亡细胞;HIBD组HI 24 h、72 h、7 d和10 d时细胞表面无突起或仅有较小突起;雄激素干预组的神经元轴突较HIBD组后增长明显,但较假手术组弱。②HI后脑组织PC和NG2的表达:假手术组海马和皮层均存在少量PC和NG2的表达,海马的表达高于皮层。HIBD组在HI后24 h 表达开始呈阳性反应,HI后72 h明显增多,7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雄激素干预组,PC和NG2的表达时程和分布与HIBD组相似,HI后24 h、72 h、7 d和10 d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IB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和NG2可能是HIBD后抑制神经元轴突再生的重要因子之一,雄激素可能通过调节胶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抑制PC和NG2表达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许多研究已证实成年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增加,但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再生如何尚不太清楚。本文旨在调查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再生情况。方法:24只7日龄新生鼠分为对照组(n= 8)和缺氧缺血组(n=16),缺氧缺血组于缺氧后24h行MR扫描以证实脑梗塞灶产生。术后或缺氧后第2~6天每日腹腔注射1次BrdU标记新生的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查缺血缺氧后1周和4周时神经再生情况。结果:缺氧缺血后1周或4周时缺血侧脑室管膜下区(SVZ)明显增宽。缺血侧SVZ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后1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缺血侧(P<0.05),缺氧缺血后4周时较1周时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下区(SGZ)的BrdU阳性细胞数在缺氧缺血后1周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缺氧缺血后4周时较1周时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缺血后1周或4周时在皮质和纹状体梗塞坏死灶周围可见散在分布的BrdU阳性细胞。结论:新生鼠与成鼠类似,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再生增强,提示不成熟脑具有一定自身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内皮素抗血清对低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内皮素抗血清对低氧缺血脑损伤新生鼠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硫代巴比妥法及氨基酸自动分析法观察:(1)正常鼠(n=7)及低氧缺血新生鼠(n=8)不同脑组织内皮素(ET)的变化。(2)低氧缺血后不同时间(即刻、60及120min,n分别为9,8,8)新生鼠脑内ET的变化及与脑水肿的关系。(3)低氧缺血新生鼠(n=11)脑内ET、丙二醛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应用ET抗血清(n=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前的研究已经证实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有保护作用,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从HBO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和髓鞘的影响来探讨HBO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IBD组、高压空气治疗组(HBA)和高压氧治疗组(HBO)。HBA组和HBO组于缺氧缺血后1h内分别行HBA和HBO处理,每日1次连续7d。BrdU免疫组化检测在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SCs)。Westernblot测定nestin的表达。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组化检测髓鞘损伤。结果:HIBD后3周,HIBD组缺血侧的室管膜下(SVZ)区和海马齿状回(DG)Br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HBO组SVZ区BrdU阳性细胞增多不明显,但DG区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BD组nestin表达较正常对照组下降,HBO组表达增加,HBA组增加不明显。HIBD后1周,HIBD组MBP免疫组化损伤评分增加,HBO组与HBA组损伤评分均有减轻,HBO组与HIB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与HB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O可减少新生大鼠HIBD后内源性NSCs的死亡和减轻髓鞘损伤,这可能是HBO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皮层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以研究其在HIBD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14 d后,取皮层脑组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miRNA差异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26-26a、-674-5p、-21、-25、-290和miR-124、-125b-5p、-9a等9个miRNA。结果:miRNA表达谱芯片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HIBD大鼠皮层脑组织中27个已知miRNA表达上调2倍以上;60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实时定量PCR检测所选择的9个miRNA结果与miRNA芯片结果具有同样趋势。结论:HIBD模型大鼠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这些改变可能在HIBD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5):373-37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缺氧缺血脑损伤的动物模型中线粒体自噬情况,探讨其在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120只新生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组、自噬抑制剂干预组(3MA组)。HIBD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低氧仓(8%氧气和92%氮气)2.5 h,3MA组腹腔注射2μL 3MA 30 min后再进行结扎和低氧处理,假手术组不予结扎和低氧处理。在造模后提取各组单细胞悬液,用Mitotracker标记线粒体、Lysotracker标记自噬小体、LC3标记自噬进行免疫荧光共定位观察线粒体自噬情况;荧光探针JC-1染色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灶大小。提取皮质神经元中的细胞浆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HIBD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自噬增加(P0.05),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Fis1的表达升高,线粒体外膜蛋白受体Tom20与内膜蛋白受体Tim23的表达降低(P0.05);3MA组膜电位比HIBD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但线粒体自噬程度明显减少(P0.05)。3MA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程度较HIBD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HIBD能够增加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抑制线粒体自噬会加重新生大鼠HIBD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