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由Taylor等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列大多正常,容易引起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诊断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分布、临床表现、X线和MRI表现、术中椎问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内固定术,依据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和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MRI、X线片均提示不同的病理改变,以椎前阴影增宽、椎前间隙增宽、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除1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有1~3个等级的恢复.随访9~32个月,平均17.5个月.与入院时相比,术后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AMS明显增高,运动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4.9%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固定节段均获得骨件融合. 结论 MRI和X线检查是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椎间盘撕裂伤的重要诊断手段,一旦诊断明确应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已有较多文献报道该类损伤的病理性质与预后关系密切[1-3],但这类损伤的病理性质特点尚未完全阐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颈椎MRI是目前公认的颈髓损伤最有价值的诊查手段,颈髓损伤后的各种急慢件病理变化均有较特征性的MRI表现[3-6].因而,分析损伤后颈椎MRI影像学表现是认识过伸性颈髓损伤病理性质的良好方法.现结合45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培太 《中华创伤杂志》2010,27(12):436-438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已有较多文献报道该类损伤的病理性质与预后关系密切[1-3],但这类损伤的病理性质特点尚未完全阐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颈椎MRI是目前公认的颈髓损伤最有价值的诊查手段,颈髓损伤后的各种急慢件病理变化均有较特征性的MRI表现[3-6].因而,分析损伤后颈椎MRI影像学表现是认识过伸性颈髓损伤病理性质的良好方法.现结合45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 方法 对54例症状性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一体化钢板融合器置入术.术后行日本脊柱学会(JOA)评分,X线片观察融合情况.随访12~79个月,甲均53.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显示椎间隙高度和脊柱前凸已恢复,无器械断裂、远期不稳定或假关节形成.1例急性椎间盘突出脊髓部分损伤患者和3例症状严重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其余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术后JOA评分为13~17分,平均16.1分,术后改善率为86.7%,融合率100%. 结论 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其生物力学优势,是颈椎前路融合固定一项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表现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有典型外伤史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颈椎过伸性损伤依暴力的大小不同依次伤及前纵韧带,椎间盘,脊髓及后部附件结构,MRI所表现的椎前血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突出,椎体挫伤及脊髓受压变形,附件结构损伤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可以反映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全部损伤机制及其形成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过伸性损伤X线片与MRI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比X钱片与MRI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入院的53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X线片、MRI特点。结果:X线片提示损伤34例,占总数的64.15%;MRI表现有推前血肿和水肿、积液、脊髓受压变形、脊髓内水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水平性撕裂、椎间盘突出、脊髓部分及完全性横断等以及椎管狭窄、OPLL、颈椎病等,所有患者的MRI均发现不同的损伤征象,还发现7例椎动脉损伤。结论:MRI优良的软组织成像能力使之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检出、损伤机制和损伤程度描述均优于其他方法,是目前的最佳方法,对治疗方法的选择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CWI)的疗效.方法 对88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组64例(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术44例,后路减压术20例),非手术组24例.颈椎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le分级和ASI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随访6~24个月,结果显示,两组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手术组比非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路手术较后路手术神经功能恢复好.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颈椎过伸性损伤疗效较好;而前路减压是过伸性颈椎损伤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伸性颈椎损伤退变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急性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查体情况后行改良Frankel分级。根据神经损伤平面结合颈髓髓内高信号征象判定脊髓损伤节段,凡神经平面下整个节段或节段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改变者是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节段内呈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者为一般受损脊髓节段。设计头面部受创、高速运动受创或头面部挫裂较重为重伤力,创伤较轻者为轻伤力。据MRI 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退变最严重椎间盘分级代表整体颈椎退变分级,轻重程度由0~4级分析外伤力、颈椎退变与受损脊髓节段的关系。结果轻伤者12例,重伤者33例,轻伤组较重伤组脊髓损伤轻、年龄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受损节段38例共45节,其中C4、5最多;一般受损脊髓节段21例39节。所有患者的颈椎均有明显退变,其中22例发生3级退变,退变严重节段为C5、6。椎间盘处发生退变的受损脊髓节段数为0级无,1级9节,2级20节,3级14节,4级2节。结论外力大小、颈椎节段性退变在颈脊髓过伸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CDF)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术式.虽然该手术日益普及,但存在假关节形成、颈椎前凸角丢失等并发症[1,2].许多研究表明,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可提高双节段或多节段ACDF的融合率和临床疗效[3],但单节段ACDF是否需要钢板内固定一直存在争议[1,4].本研究通过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价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对ACDF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32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行头颅牵引复位成功8例,其中3例维持牵引1个月后改行头颈胸石膏固定,余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3例牵引失败,其中14例行前路切开复位、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前路复位失败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前路复位失败改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再前方植骨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切开复位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由于漏诊,伤后8个月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发现颈椎不稳2例,均为仅行牵引复位,未做融合术者.颈前路手术者植骨块术后12周均获骨性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较好.无内固定并发症,亦无治疗中神经并发症.结论 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是否伴有椎间盘损伤、是否合并后柱骨折、脊髓压迫及损伤情况.对伴有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单侧关节突交锁者,前路减压复位稳定术是首选方法,对于不伴椎间盘突出者,可试行牵引复位或直接后路切开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在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采用分节段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应用JOA评分法评估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观察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6例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患者术前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FrankelA级8例,2例无恢复,恢复到B级2例,C级2例,D级2例;FrankelB级4例,恢复到C级2例,D级1例,E级1例;FrankelC级6例,恢复到D级5例,E级1例;FrankelD级8例,恢复到E级7例,无恢复1例.2例脊髓功能无明显恢复,但临床疼痛症状、麻木等明显得到缓解.未出现假关节形成、植骨块脱出、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过伸性颈椎损伤具有减压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融合高、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报告25例过伸性颈椎和脊髓损伤。其中,急性中央脊髓综合征16例,脊髓部分损伤4例,前脊髓综合征2例,严重脊髓损伤3例。颈椎过伸性损伤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脊髓伤,但以中央脊髓综合征多见。本组多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好。并对过伸性损伤的诊断和颈椎与脊髓伤之间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X线和MRI诊断谭军万卫平方健贾连顺屠开元尽管颈椎过伸性损伤非常常见,但由于X线技术的限制,常常被漏诊或误诊,而MRI十分适合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和评价.一、临床材料与方法1988~1994年我院收治的53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中,男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颈段脊髓损伤(颅颈联合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颅脑损伤并颈椎颈髓损伤病人,首诊常规颈椎制动和普查影像学资料,筛选此类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作者医院创伤外科2007~2008年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107例,通过筛选颅颈联合伤患者共58例。颈椎损伤治疗中,11例予以颈前路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自体骨移植复位内固定术,余47例予以颅骨牵引或外固定器械治疗。颅脑损伤治疗中,21例急诊行颅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37例。本组患者存活55例,死亡3例,生存率94.8%。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为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7例,Ⅴ级43例。结论颅颈联合伤发病率较高,本组约占5.2%。颅颈联合伤的主动普查(影像学)和颈部保护制动,防止脊髓二次损伤,对降低漏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意外、工业和建筑事故,各种自然灾害及运动损伤所造成的高能量、复杂伤越来越多,颈椎损伤是最严重的损伤类型之一[1].位于下颈椎的骨折虽较上颈椎损伤致死率低,但由于其发生率较高,仍有较高的致残率,给治疗、护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科自2006 - 12~2008 - 06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爆裂性骨折11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多伴随椎体的半脱位,常累及椎管或椎间孔,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对其治疗,一般采用早期闭合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但随着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小关节脱位合并颈椎间盘损伤的发生率很高,且有突出的椎间盘在复位过程中或复位后引起神经功能恶化的报道[1-4],从而提出MRI检查应优先于早期复位[1,2]。笔者对小关节脱位时,颈椎间盘损伤的地位综述如下。一、下颈椎与颈椎间盘的结构特点颈椎间盘与腰椎间盘的结构不完全相同。Mercer等[5]通过对12具成人尸体的显微解剖发现,颈椎间盘…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脊柱序列异常,颈椎完全失稳,复位困难,特别是无脊髓功能损伤者,手术风险大.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牵引复位后行外固定制动,待脊柱稳定后再去除外固定[1],但随着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目前该方法已逐渐被临床医师放弃.减压加内固定的手术治疗逐渐成为治疗的主流方式,手术可采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或后路复位减压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国内外均有报道[2,3].2006年12月- 2010年12月,我院对22例外伤性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采用I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伴或不伴脊髓-椎管不匹配的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42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40~78岁[(59.7 ± 9.9)岁]。患者均接受颈后路单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胶原酶经颈椎硬膜外腔置管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X线下经颈椎硬膜外腔穿刺,并置入硬膜外腔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欧奈派克使颈椎间盘突出部位的硬膜外腔前间隙充盈满意后,注入胶原酶1200u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结果:经术后3-4个月随诊或复查,根据改良的Macnab^[1]标准,显效3例,有效7例。结论:胶原酶经颈椎硬膜外腔置管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微创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