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种椎体成形术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残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3].2010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对行椎体成形术的OVCF患者在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评价其对残余疼痛的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以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42例采用PVP或PKP治疗的OVCF患者,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  相似文献   

3.
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为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以腰背部疼痛为症状,常被患者忽视,随着疼痛的加剧患者需卧床制动使活动量减少,增加了骨量丢失[1].该病非手术治疗4年内病死率高达50%,近年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的发展,该疗法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高度且镇痛效果明显,但部分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2].目前关于OVCF术后患者疼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5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行PVP术治疗的 OVCF 患者149 例,探讨多因素综合作用对PVP治疗OVCF术后疼痛的影响,评价椎体高度恢复与疼痛缓解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初步对照研究结果,探讨OVCF的更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相同的研究标准对来院接受PVP或保守治疗的OVCF患者进行前瞻性分组研究,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椎体强化术后骨水泥血管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17例OVCF行椎体强化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138例;年龄58~88...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发病率逐年上升, 主要表现为胸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及活动受限,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OVCF常由轻微暴力导致, 起病隐匿, 常规检查存在较高漏诊率。目前,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OVCF的有效治疗手段, 但术后常发生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等并发症。数字骨科技术是计算机数字技术与骨科临床相结合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作为一种全新的骨科临床应用技术, 因其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等优势, 在脊柱外科研究及临床应用中不断推陈出新, 正处于高续航、高通量的快速发展阶段。为此, 笔者概述当前数字骨科技术在OVCF诊疗中的应用情况, 为实现OVCF的快速精准诊断及制订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婷  王文妍 《武警医学》2014,(10):1066-106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展,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发病率逐渐上升,常导致脊柱畸形、持续腰部疼痛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临床使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溶骨型破坏、椎体血管瘤,或肿瘤侵犯而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骨折患者的疼痛,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成为治疗OVCF首选的方法[1]。笔者自2011-01至2013-07对行PKP治疗的OVCF患者48例进行专科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对我院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结合术中过伸体位治疗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收集近3年来我院应用PVP治疗OVCF患者37例(共39个椎体),分别对其术前、术后及术后半年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计算出其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影像学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与半年后随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严格手术操作的前提下,采用PVP结合术中过伸体位治疗新鲜的OVC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纠正脊柱的后凸畸形,并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影像学评价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椎体强化术后发生骨水泥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1 538例OVCF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77例,女1 161例;年龄45~115岁[(71.7±10.8)岁]。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VCF) 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 前应用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椎后垫枕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9年3月至2019年9 月嵩县西关骨科医院收治的86例OVC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 (43例) 与对照组 (43例),联合组患者在 PVP治疗前行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椎后垫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 PVP 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疼痛程度、椎体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t =0.433,P =0.666); 联合组患者手术至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 5 d 数字分级评分法(N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后凸 Cobb 角明显小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 (FMA-LE)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t =4.833、5.152、4.506、2.945、7.858、6.889,P <0.001、P <0.001、P <0.001、P =0.004、P <0.001、P <0.001); 术后随访6个月,联合组患者出现腰背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患者出现的腰背疼痛2例、邻近椎体骨折2例,并发症发生率9.30%无明显差异 (χ2 =0.717,P =0.397)。结论 PVP 治疗前行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椎后垫枕治疗,可促进 OVCF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最大限度恢复椎体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随之增多.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OVCF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不同类型骨质疏松型骨折并未进行分类治疗与分析.2005年8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PKP治疗不同类型OVCF患者2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椎体压缩性骨折MRI信号特点与PVP术后疗效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前MRI信号特点及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前、术后疼痛状及功能障碍改善情况,以探索OVCF的MRI信号特点和PVP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116节椎体PVP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及术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并观察其并发症情况。根据MRI骨髓水肿的程度和范围将其分为部分骨髓水肿(A组)、完全骨髓水肿(B组)和无骨髓水肿(C组),然后比较3组术前、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3组间术前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及功能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比较疼痛缓解明显,B组比A组疼痛缓解程度大,表明骨髓水肿范围越大,PVP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越大。结论 PVP是治疗OVCF的有效方法,MRI信号特点对于OVCF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有骨髓水肿比无骨髓水肿治疗效果好,且水肿范围越大,PVP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缓解多发性骨髓瘤疼痛和预防截瘫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2012年2月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椎体病理性骨折患者39例共63节段,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配合化疗、双磷酸盐等治疗。结果术后3 d评估疗效,患者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9±2.2降至术后2.3±0.9,随访时间3个月~5年,无一例发生截瘫。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发生截瘫。  相似文献   

14.
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球囊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随访2005~2007年采用经皮球囊后凸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43个椎体,测量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变化.结果 本组病例均能耐受该手术,有5个椎体出现轻度骨水泥渗漏,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术前术后脊柱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有所恢复,脊柱后凸畸形改善,术前椎体后凸角度(19.7±7.2)°,术后(11.6±5.3)°,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8.0±1.3下降至术后3.7±1.5.结论 球囊后凸成形术能够有效地控制骨折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的疼痛,并可以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畸形,有利于改善脊柱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余腰背痛(RBP)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OVCF行PKP术后R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72例;年龄57~85岁[(68.0±5.9)岁]。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性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经行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骨折的13例21个椎体,再次行椎体成形术,术后予以卧床、配戴支具、抗骨质疏松治疗。结果再次行椎体成形术后,所有患者均缓解疼痛明显,X片及CT片复查见所有患椎骨水泥弥散良好。再次骨折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腰背部疼痛无反复,椎体高度无继续丢失。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继发性骨折,再次采用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需加强对再骨折患者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椎体成形术(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天津医院收治的104例单发椎体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83例;年龄50~91岁[(70.3±7.7)岁]。骨折AO分型:A...  相似文献   

18.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累及椎体11个。在X线监测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伤椎,置入可扩张球囊,推注对比剂扩张球囊,使塌陷椎体复位,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应用骨水泥在牙膏期时向空腔内填充。术后观察疼痛缓解状况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1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48h内疼痛均完全缓解,无临床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矫正6°~24°。1例患者术后CT检查发现在椎体前侧缘有少量骨水泥外溢。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情况日益严重,骨质疏松性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成为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首选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随之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发骨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为了降低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需要对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深入研究及探索.本文将对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椎体多发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行PVP治疗的44例脊柱多椎体(≥2个椎体)病理性骨折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患者术前和术后24h、1周、1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ECOG一般状况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背部疼痛、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44例患者共治疗139节椎体,操作均成功,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3.0±1.3ml.44例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8±2.9分,术后24h、1周、1个月分别为4.1± 1.6、2.2±1.6、2.6±1.9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o.01).术前ECOG评分为2.9±0.7分,术后1周为2.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能迅速有效缓解MM患者椎体多发病理骨折引起的疼痛症状,改善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