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颈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具有其他任何颈椎固定系统所无法比拟的三维稳定性[1 ]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 ,3 ] 。由于枢椎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 ,其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自然与其他颈椎不同。现就有关枢椎椎弓根的形态学、固定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一、应用解剖学研究(一 )枢椎椎弓根解剖学定义中所谓椎弓根是指连接于椎体侧后方和椎板之间的部分。而目前有关枢椎的应用解剖和临床研究中 ,所指的椎弓根则与其他脊椎不同 ,为“狭义椎弓根” ,特指枢椎上关节面和下关节突之间的部分 ,即峡部[4] 。1.枢椎椎弓根的高度 :此为枢椎横突孔内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随访6~34个月随访,平均20.4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时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效果,探讨寰枢椎不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寰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对15例寰枢椎不稳的患者进行固定。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39.5岁。术前行颅骨牵引。寰椎侧块螺钉进钉点选择在寰椎后结节中点旁开18~20mm,与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钉道方向在冠状面垂直,矢状面上螺钉头端向头侧倾斜约5°。枢椎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根部中点,钉道与矢状面夹角约15°,横断面夹角约30°。螺钉直径3.5mm,寰椎侧块螺钉长28~32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26mm。结果本组平均随访14个月。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三维固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儿童难治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7年1月,对7例寰枢椎难治性脱位的患儿采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辅以寰枢椎间植骨.结果 7例患儿寰枢椎脱位得到复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影像学显示患儿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枢椎后路侧块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单皮质和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与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为临床选择枢椎后路螺钉的固定方式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利用12具新鲜尸体枢椎标本,进行单皮质和双皮质的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测试比较其螺钉拔出强度。结果双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量最大,为(1 726.5±433.3)N;单皮质枢椎椎弓根螺钉〔(1 279.9±432.0)N〕与双皮质枢椎侧块螺钉〔(1 054.8±411.3)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皮质枢椎侧块最小为(689.4±128.0)N。结论枢椎后路螺钉固定宜首选椎弓根螺钉,侧块螺钉可作为补充固定技术,且以双皮质骨固定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3例,其中3例均为男性,年龄28~56岁,车祸伤2例,砸伤1例,齿状突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2例。按D ickm an等根据横韧带及骨性结构的损伤程度及范围分型[1]:ⅠA型2例,ⅡB型1例。观察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植骨均得到骨性愈合,与术前X线相比,侧块椎弓根螺钉及固定钛缆无断裂、松动及脱落征象。结论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钛缆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即提供了坚强的内固定,减少了钛缆断裂等并发症,又给了植骨块一个很好的固定,更好的促进了植骨融合,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寰枢椎失稳11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侧块螺钉组(59例)和椎弓根螺钉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和Frankel分级。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33.8±8.5)个月。全部患者均获得骨愈合。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块螺钉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椎弓根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对术者要求较高,而侧块螺钉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之优点,但存在潜在的出血和神经根刺激的风险。两种方法均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寰枢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29~68岁[(50.9±9.8)岁]。24例行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导航组),13例行徒手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徒手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7 d及末次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采用Neo分级评价螺钉位置分级及皮质穿透率。结果者均获随访24~38个月[(27.7±4.0)个月]。导航组手术时间[(189.8±35.4)min]显著短于徒手组[(221.5±48.6)min](P<0.05),术中出血量[300.0(250.0,537.5)ml]〖显著少于徒手组[500.0(425.0,625.0)ml](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N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未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相关并发症。导航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86枚,包括Neo分级0级83枚,1级2枚,2级1枚;徒手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44枚,包括Neo分级0级36枚,1级5枚,2级2枚,3级1枚(P<0.05)。导航组螺钉皮质穿透率为3%(3/86),徒手组为18%(8/44)(P<0.05)。结论对于寰枢椎骨折,在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时,应用O-arm导航辅助可以显著缩短或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率。  相似文献   

9.
单侧可调式枢椎侧方椎弓螺钉定位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制一种可调式枢椎椎弓螺钉定位器。方法 在 4例干燥标本和 8例新鲜标本三维重建和钉道模拟的基础上 ,对 5 7例枢椎干燥标本的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上倾角及进针点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内倾角和上倾角范围确定定位器的可调角度范围 ,并进行制作。结果  90 %的枢椎侧方椎弓螺钉安全钉道的内倾角在 4 2°~ 2 0 0°之间 ,上倾角在 7 2°~ 2 1 2°之间。研制出的单侧定位器内倾角范围 0°~ 2 0 0°,上倾角为 0°~ 30 0° ,可满足绝大多数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的需要。结论 单侧可调式枢椎螺钉定位器能辅助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的定位 ,在内倾角定位方面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双侧可调式枢椎侧弓定位器在引导侧方椎弓螺钉固定时的有效性。方法8例新鲜枢椎标本,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利用计算机模拟所确定的进针点和进针方向进行钻孔和植入螺钉,实验组利用计算机模拟所确定的定位器与枢椎椎板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关系,安放好定位器后在定位器引导下钻孔和植入螺钉。结果对照组1例螺钉穿破枢椎上关节面,1例穿破侧方椎弓横突孔区域外侧骨皮质,实验组无1例出现植钉错误。结论利用可调试枢椎定位器在计算机模拟辅助下引导钻孔和进钉,可使植钉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anterior pedicle screw,APS)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应用下颈椎APS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损伤患者10例.术前皆行颈椎CT扫描,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测量置钉参数(进钉点、置钉角度和螺钉长度与直径).采用常规颈前方入路术,显露椎体前壁致两侧外缘,辨清固定椎体上下终板.在X线透视引导下,严格按照术前的置钉参数置钉.术后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及MRI,由放射科医师与非术者骨科医师共同评价.术后1,3,6,12个月随访,并进行评价. 结果 术中除1枚C4和l枚C7螺钉未能成功置入外,共计置入C3~C7螺钉24枚.术后CT示4枚损伤椎弓根外侧壁.术后1例1周后死于急性心肌梗死,余9例均获随访.按Frankel分级,3例创伤患者中1例A级患者无恢复,但无加重,另2例有2~3级恢复;6例非创伤患者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提高到13.4分,按Hirabayashi法计算,改善率为60.7%.所有受访患者,除2例发生吞咽困难外,余均无并发症发生.各例早期均有骨融合出现. 结论 下颈椎APS内固定技术可行.置钉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个体化置钉参数的测定及术中X线透视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比较研究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和经椎板拉力螺钉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从1999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节段内固定及植骨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38例。经椎板拉力螺钉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28例。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效果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方面,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优于经椎板拉力螺钉;并发症方面,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脱钩1例,经椎板拉力螺钉系统神经根损伤1例。按MacNab标准评价术后效果,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的优良率为94.6%,经椎板拉力螺钉的优良率为92.6%,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与经椎板拉力螺钉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及植骨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手术操作容易,失血量少,固定可靠,安全性高,效果确实。推荐使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修复重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杆系统复位和固定椎间隙置入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8例。对所有病例进行术前和术后的X线检查,对滑脱程度、滑脱角、椎间隙后高等进行测量及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滑脱均有不同程度复位,椎间隙后高、滑脱率、滑脱角均得到明显改善,生理曲度恢复。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器的治疗方法能使腰椎滑脱得到较为确实的复位和固定,有效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骨折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后,椎弓根螺钉系统断裂、脱离、松动的可能原因。方法286例腰椎骨折患者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有19例发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对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9例发生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断裂、脱离、松动,其中15例螺钉断裂(28枚螺钉),1例螺母脱出、钉杆分离,2例螺钉松动,1例连接棒断裂。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有:骨折节段未做植骨融合或融合不牢,术后过早活动并且未佩戴支具或佩戴支具时间过短,医师的操作技术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10年3月收治的2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行不稳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再将狭窄节段行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并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 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其中,切口浅部感染2例,经换药痊愈;术后1周出现切口内血肿1例,经止血和引流后治愈;再关门1例,但无症状加重.无螺钉穿破椎弓根;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和移位.颈椎生理弧度较术前明显纠正,较术毕无明显变化.按改良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患者由术前的4~15分提高到9~17分,其中13例恢复率≥80%,6例50%≤恢复率<80%,2例5%≤恢复率<50%,平均恢复率为75%.结论 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并存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定节段,既能避免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时脊髓再损伤的风险,又能恢复颈椎的生理弧度,为脊髓向后飘移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脊髓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伤椎万向螺钉固定与跨伤椎单向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经伤椎组(52例)和跨伤椎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3 d、末次随访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术前2组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术前与术后3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经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与术后3 d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跨伤椎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矢状位后凸Cobb' s角度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维持伤椎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方面,经伤椎固定优于跨伤椎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腰椎滑脱患者,10例行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10例行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症状均明显改善,10例行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优7例,良2例,可1例.10例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治疗,优5例,良2例,可3例.结论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body cages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 system in treatment of spondylolisthesis. Methods Of 20 patients with spondylolisthesis, interbody cages combined with 10pedicle screw system was performed in 10 patients and spinal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intervertebral bone grafting in another 10.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8-12 months (average 10 months),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syndrome. Of 10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rbody cages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 system, seven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excellent, two good and one fair. Of 10 patients treated with spinal decompression combined with intervertebral bone grafting, fiv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excellent, two good and three fair. Conclusion Interbody cages combined with pedicle screw system is an safe and effective surgery for spondylolis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