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89例胸部创伤的救治结果,对胸部创伤的致伤及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及处理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胸部创伤占创伤总数的10%~15%,在创伤导致的死亡中,约25%是由胸部创伤所引起。规范、准确的创伤严重程度评估是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基础,应用胸部创伤专科评分评估创伤严重程度对预测患者的并发症和预后、制订临床决策和优化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胸部创伤评分类型多样,功能特点各有不同,进行伤情评估时应依据致伤机制、损伤部位及...  相似文献   

3.
用创伤评分对犬颌面部爆炸伤预后的预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创伤评分对颌面部爆炸伤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雷管爆炸和钢珠弹使犬面部致伤 ,并严格控制受伤部位和范围。观察致伤局部伤情并记录动物伤后的生理变化 ,分析生理和解剖评分对爆炸伤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有 1/ 3的动物在致伤后最终死亡 ,死亡组动物的院前指数 (PHI)较存活组高 ,而两组的简明损伤定级 (AIS)值相同 ,提示不应单纯依赖AIS作为面部爆炸伤严重度的评估指标。结论 在对面部爆炸伤的创伤评分中 ,应综合应用生理评分和AIS分析创伤预后并指导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4.
创伤现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常见原因,创伤患者并发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创伤后数天至数周内发生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急诊外科在救治创伤后ARDS时仍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与早期识别率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识别后救治措施不当相关.急诊外科医师只有熟练掌握创伤后ARDS的规律,才能早期识别创伤后ARDS,而实施时效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救治原则,可有效提高救治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伤已经成为和平时期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创伤是<45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创伤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4h内,死亡原因多为颅、胸、腹部创伤或大量出血.这个阶段的急诊救治的情况直接决定了创伤患者的救治结果,过去对严重创伤的急救采取分科会诊、分科救治模式,常因为顾此失彼、重专科轻整体、频繁会诊而耽误最佳抢救时机,最终影响救治效果.因此,建立完善的创伤救治体系,尽快对伤者实施确定性抢救是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1].  相似文献   

6.
重症监护室(ICU)是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效果的重要场所,了解与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ICU中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为10.4%~19.0%.创伤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死率,但至今还没有非常理想的创伤评分系统.患者的基础条件如肥胖和过度消瘦等是导致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血糖管理、创伤后感染的防控等治疗相关措施也影响患者的预后.此外,ICU内创伤患者的自动出院问题容易被忽视,会影响创伤救治效果的正确评估,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急救绿色通道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1月以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60例创伤患者的效果,并与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6例非绿色通道组患者的急救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机制、ISS及失血量等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通道组60例患者死亡2例,死亡率为3%,对照组46例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为11%(P<0.05).绿色通道组在急诊室处理时间、特殊检查时问、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空间和时间,显著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保证了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创伤已成为40岁以下成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严重多发伤及其伴发的创伤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为重要的原因[1].因此,如何最大限度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仍是创伤急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与传统的专科专治急救模式相比,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下的严重多发伤急诊规范救治因其强调生存链与创伤救治连续体理念,正逐渐被广大医师所重视和接受.我院2007年1月创建急诊危重病中心,采取创伤一体化救治新模式,对严重多发伤实行急诊规范化救治.  相似文献   

9.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医院内建立严重创伤的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对严重创伤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8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8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伤12例,意外伤害10例。2012年类似创伤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36.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46例,工程事故及高处坠落10例,意外伤害8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致伤机制及院前指数(PHI)等指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死亡4例,死亡率为5%;对照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9.37%(P0.05)。急救程序-时间控制组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检验时间、就诊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建立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可提高严重创伤的院内救治水平,规范院内救治中伤情评估、紧急手术和损害控制各环节流程,建立操作性强、效率较高的严重创伤院内救治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创伤弹道学与外科临床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熟悉各种武器的杀伤性能、致伤特点及创伤弹道学的基本知识,对提高战伤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现将60例脊柱脊髓火器伤创伤弹道资料较完整者,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