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认知、行为,有效地进行大学生营养健康指导。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了昆明四所高校19-22岁1190名大学生,作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结果正确三餐比例答对率占80%,希望得到营养知识率占70·92%;每天吃早餐率只占39·24%,有4·54%的学生无吃早餐习惯;早餐有牛奶/豆浆/鸡蛋者占70·92%,每餐菜肴≥3种者占27·56,每餐菜肴2种以下者占71·44%,除每餐菜肴≥3种者男生优于女生外,其它各项指标女生优于男生(P<0·01),城市优于乡村(P<0·01)。大学生营养行为较差,营养认知与行为分离较为突出。结论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计划,改善条件,着重营养行为干预措施,促进全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老年大学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开展营养KAP健康教育对老年大学学员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老年大学的就读学员545名,分干预组270名,对照组275名进行调查、干预。[结果]经过二个学期的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干预前后对比,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与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膳食行为二组干预前后比较也有明显改变。[结论]在老年大学开展营养教育是有效的、可行的,并且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膳食营养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的膳食营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大学学生267人,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分别进行5 d的膳食调查,了解其营养素摄取情况.结果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大学生膳食中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提高了各种营养素的摄取量.蛋白质、磷、铁、维生素A的摄取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89.1%、213%、227%、135%提高到教育后的111.5%、230%、360%、226%,钙、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量占推荐量的百分比分别从教育前的54%、71%、69%提高到教育后的79%、93%、74%.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一种简单易行又切实有效地改善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影响,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制表格的形式调查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前后的营养KAP水平.结果:高血压患者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前后的营养KAP水平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营养健康教育是改善高血压患者营养KAP的有效方法,对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影响,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量表,对安徽、江苏、山东的203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后大学生营养知识明显提高,得分由(31.12±11.38)分提高到(39.85±10.86)分,营养态度也有较好的改善,饮食行为明显得到改变,得分由(11.62±5.03)分提高到(14.56±6.31)分。结论实施营养健康教育能较好地改善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但是仍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社区高血压及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高血压及营养健教对社区高血压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上海某社区随机抽取370名年龄为35-75岁高血压病人作为高血压及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AP)调查的基线人群,其中干预组176人,对照组194人。结果 经一年的社区干预后,对两组人群进行高血压及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复查,干预组对营养知识的掌握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知晓率在干预后也明显提高;在改善不良膳食行为方面,干预组行为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社区高血压及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人群提高高血压及营养知识水平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的现状,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用餐,注重饮食营养和平衡膳食。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广州市10所大学326名在校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该10所大学的饭堂进行膳食结构的访问调查。结果被试体质调查中,10.42%营养不良,55.68%偏瘦;有29.45%正常;3.12%超重,1.33%为肥胖。关于被试每天饮食摄入情况,100%吃蔬菜和肉菜,50.00%选择吃豆制品,25.15%吃含糖类的食物。关于吃早餐的习惯,35.71%坚持天天吃早餐,14.29%的同学不吃早餐。关于烟酒不良嗜好,7.14%的同学有吸烟的习惯,21.43%的同学有饮啤酒习惯。结论大学生营养状况一般,食物摄入丰富,不良嗜好少,营养意识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的现状,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用餐,注重饮食营养和平衡膳食.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广州市10所大学326名在校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同时对该10所大学的饭堂进行膳食结构的访问调查.结果 被试体质调查中,10.42 %营养不良,55.68 %偏瘦;有29.45 %正常;3.12 %超重,1.33 %为肥胖.关于被试每天饮食摄入情况,100 %吃蔬菜和肉菜,50.00 %选择吃豆制品,25.15 %吃含糖类的食物.关于吃早餐的习惯,35.71 %坚持天天吃早餐,14.29 %的同学不吃早餐.关于烟酒不良嗜好,7.14 %的同学有吸烟的习惯,21.43 %的同学有饮啤酒习惯.结论 大学生营养状况一般,食物摄入丰富,不良嗜好少,营养意识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无论是老年、中年、还是少年,在追求健康的同时,饮食营养就是追求健康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祖国未来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物质基础,因此大学生具有健康的饮食行为与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基层临床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及营养现状,评价营养健康教育对临床护士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某基层医院360名护士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人,干预组进行为期12个月的营养健康干预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护士营养KAP调查评分明显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膳食能量、营养素日平均摄入量方面,将干预组和对照组与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RNI)标准比较,干预组的能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钙、磷、钠、锌、硒、铜、碘、生物素等摄入量明显提高(P<0.01),更接近RNIs值.结论 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其营养摄入状况和营养KAP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医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新乡医学院大学本科三年级13个班的学生,以集体授课方式进行营养教育,教育前后分别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教育前后,营养知识、态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及营养知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后更多调查对象希望从多种途径获得营养知识,并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P<0.05);教育后摄入适量动物内脏的人数增加,摄入不健康食品减少(P<0.05),其他行为教育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营养教育可提高医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并使其愿意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营养行为也有一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山西医科大学研一学生的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 (KAP)现状,为进一步对其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一年级研究生进行自行设计的营养KAP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营养知识得分为(16.86±3.95)分,理论性营养知识知晓率低,性别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较好,82.0%的调查对象对营养知识感兴趣,且愿意改进饮食中存在的问题;饮食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蔬菜水果摄入少(57.3%)和食物品种单一(54.6%).学生营养行为较好,77.5%的人饮食规律,14.2%的人几乎不吃早餐.结论 研一学生理论性营养知识普遍欠缺,但均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应加强对医学研究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饮食行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  付成杰  朱海俊 《中国校医》2011,25(5):331-332
目的了解大学生关于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度,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30名大学生进行有关营养标签的问卷调查。结果约2/3大学生不知道《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和营养素参考值;60%的大学生购买食品时经常看食品标签,且女生的阅读情况优于男生,期望标识的核心营养素为维生素、蛋白质、热量、脂肪、膳食纤维;营养标签的理解度及信任度较低,多数大学生认为有必要标注营养标签且应该强制执行。结论医学生对营养标签的关心、理解、信任度有待提高。建议国家应加快相关法规的完善工作,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营养标签。  相似文献   

14.
评价宁夏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四~九年级学生营养KAP水平,为更有效实施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4年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的中小学生6 318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2013年四至九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平均得分(12.28±2.44)高于2012年的(10.47±3.26)和2014年的(10.46±2.25)(F=26.511,P<0.05);2013年调查营养知识平均得分初中生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10.531,1.548,P值均<0.05).营养态度得分方面部分问题的回答不足10%.3a中针对中小学生对于早餐重要性的了解程度均不足5%.营养行为方面在就餐地点、就餐频率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营养态度方面整体水平不高,需加强营养宣教.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某高校退休教职工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制订有效措施,改善湖南高校退休教职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随机抽样某高校165名退休教职工。结果大学退休教职工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3者呈正相关(P<0.05)。营养知识的平均及格率为73.99%,其中退休教师及格率为83.51%,退休工人及格率为64.47%,营养态度认同率为82.07%,饮食行为在口味偏咸、服用营养补充剂等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校退休教职工掌握营养基础知识总体虽然较好,但如何合理营养、平衡膳食、促进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应采取以电视广播为主,报纸、报刊、杂志为辅,社区宣传栏和专业讲座等其他媒体配合的综合性传播策略,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并通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动态监测,改善高校退休教职工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提高退休教职工营养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其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辽宁某医科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信念情况,为制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大连医科大学216名在校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安全性信念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AIDS的知识和态度得分为27,66±3.52分(满分46),安全性信念知识得分为3,71±1.38分(满分8)。能正确判断共用饮食器皿、共用坐厕、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途径能否传播艾滋病的比例分别为42,65%、37.91%和33.18%。正确的安全性观念的持有率较低。结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观念还很欠缺,对传播途径存在的认识误区,提示在医学院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ight different types of nutritional messages, which encouraged consuming the recommended daily serving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to help reduce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obesity. The formats used included offers, obligations, rhetorical questions using 'how about' or 'why not', a suggestive statement, a positive command and a positive command followed by a negative command and vice versa.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determine if various grammatical styles of the same message could affect respondents' views of their persuasiveness. A total of 1319 university students rated each message for persuasiveness. Positive commands using 'could', instructions which incorporated 'should' and rhetorical question using 'how about' were considered to be more persuasive than the other styles of nutrition messages ( P  < 0.01).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中国身心健康量表(CPSHS),对某综合性大学94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身心健康障碍发生率为34.68%,女性高于男性;低年级大学生高于高年级大学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高于医学专业大学生,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是身心健康障碍发生的促进因素;而独生子女是身心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不同程度的身心健康问题较为多见,应该重视家庭的积极影响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9.
单凤军  翟向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10-3212
目的了解河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营养KAP模式现状,为对其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河南省8所院校体育专业1~4年级大学生的营养KAP模式知识、信念、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89.24%的学生缺乏营养学知识,59%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了解营养学知识,55.33%的学生认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密切,35.67%的学生存在偏食现象,42.3%的存在夜间经常加餐的情况,月饮食消费在300~500元的占58.33%。结论体育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足,存在不利于健康的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传授营养知识,提高营养认知水平,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