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皱瘤海鞘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并推测其作用机理.方法:用血清进行抗HBsAg、HBeAg、Anti-HBs和Anti-HBe的试验研究.结果:当海鞘醇提物的浓度>0.05 mg/ml时,对HBeAg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的大小与浓度有关.通过海鞘醇提物对Anti-HBs、Anti-HBe的作用结果推测,海鞘中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类似抗体样的结果,可以通过与抗原结合形成无感染力的复合物来清除病毒;另一类则在对抗原具有明显抵制作用的同时对抗体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皱瘤海鞘的水溶性成份进行初步分离.方法:将皱瘤海鞘的水溶性部分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洗脱,将样品进行初步分离.结果:将皱瘤海鞘水溶性成份分为不同性质的几个部分.结论: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可成功分离皱瘤海鞘的水溶性成份.  相似文献   

3.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简称TIL)在抗肿瘤中的主要作用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强50~100倍,并有一定的靶细胞特异性。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成热点。本试验从临床手术标本中分离出肝癌、胃癌、肉瘤三种瘤组织的TIL,以1000u/mlL—2进行诱导培养,再与其自身癌靶细胞作抗瘤活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 肝癌、胃癌、肉瘤各9例手术标本均经病理确诊,由本中心病区提供。1.2 TIL和瘤细胞的分离 取瘤组织用Hanks液洗涤,去掉坏死的周边组织剪成约0.5mm~3~1mm~3的小块,过20O目钢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鞘醇衍生物002(SC002)抗肿瘤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SC002对荷瘤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CAM模型法)检测不同剂量SC002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SC002可降低荷瘤小鼠血清中VEGF的含量;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实验的形态学检测结果表明,SC002对新生血管的生长有抑制作用,SC002中剂量组对给药载体直接接触的CAM膜上和膜周围的新生血管生长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SC002可能通过降低荷瘤小鼠模型血清中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含量和直接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两条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这一发现将为SC002作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靶标光敏剂对鸭乙肝病毒的特异结合及杀灭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生物靶标效应的原理。探索一种特异灭活病毒的光化学方法。方法:将针对鸭乙肝病毒(DHBV)设计并人工合成的两条三螺旋结构寡核苷酸(TFO)分别标记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并将这种复合物(TFO-P)与长波紫外线(UVA)共同作用于血液中的DHBV,通过原代细胞感染,酶联免疫测定,DMA斑点杂交等试验。观察在一定作用条件下,TFO-P对DHBV-DNA的特异结合及其所产生的特异光敏效应对DHBV的灭活程度。结果:DHBV-DNA样品斑点印迹随TFO-P含量的增加明显增强,而同时处理的血液中的白细胞DNA样品斑点印迹无明显增强;在TFO-P的加入量为0.1mmol/ml,UVA照射强度为180μg/cm^2时,5min-20min的UVA照射可灭活DHBV1.90-6.4个对数级,灭活病理条件下,所产生的光敏效应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的DHBV,灭活滴度可达6个对数级以上。  相似文献   

6.
创口净抗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创口净对常见菌的抗菌作用。方法:测定创口净在体外破伤风梭菌、产气夹膜梭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并与常用消毒剂比较分析。结果:创口净对破伤风梭菌和产气夹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与大肠杆菌均为1.6μ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78μg·ml-1,而绿脓杆菌为12.5μg·ml-1;创口净在2.5min就能杀灭绝大多数细菌,而75%乙醇、0.1%新洁尔灭、0.05%洗必泰所需时间更长。结论:创口净可有效地杀灭常见致病性厌氧菌和非厌氧菌,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广谱抗菌剂,可用于各种创伤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8.
9.
五种中药制剂体外抗放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五种中药制剂体外抗放射作用的研究曹弃元,李永强,陈成钦,梁健雄作者采用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细胞株(CN*-2)(l)作靶细胞,选择中医药中属祛风通络、散中止痛的中药黄瑞香(祖司麻),散寒止痛的乌头,平肝息风通络止痛的天麻,养血、活血、止痛的当归,活血祛...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根据2008年4月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我国至少约有9300万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1]。目前用于抗HBV药物多为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前者需要注射给药且单价比较贵而后者停药后较容易复发且发生血清学转换的机率较低。给临床应用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中草药治疗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种类、数量众多,对肝功能恢复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利用DNA重组和细胞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分别获得了P7.5启动子和P11启动子单独带动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以及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含有P7.5和P11启动子分别带动一个HBsAg基因(正反两个插入方向)的四种重组痘苗病毒,比较了它们对HBsAg表达的影响。含P7.5启动子的比含P11启动子的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BsAg水平更高;在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P7.5和P11两个启动子分别带动HBsAg基因时,两个启动子同向转录表达的HBsAg水平较低,而两个启动子反向转录时表达的HBsAg水平较高,但均没有单一P7.5启动子带动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B、C和D四个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virus Xprotein,HBx)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复制的影响。方法构建含A、B、C和D四种基因型HBx的真核表达载体和提前终止HBx表达的突变型单倍体HBV表达系统,共转染至人肝肿瘤细胞系HepG2细胞,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基因型HBx对HBV核心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表达情况,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细胞中HBV前基因组RNA(pgRNA)和总RNA(pgRNA,2.2kb和0.8kb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A、B、C和D四种基因型HBx的表达均可显著激活HBV核心启动子活性,但不同基因型HBx的激活作用不同。除C基因型外,A、B和D三种基因型HBx均可显著增强HBsAg和HBeAg的胞外分泌水平。检测HBV复制中间产物发现,C基因型HBx对HBVpgRNA和总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显著低于A、B和D基因型。结论不同基因型HBx对HBV复制的影响不同,为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与HBV复制能力以及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 (HG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抗乙肝胎盘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观察经肝穿活检确诊 (G2 ~G3)的 11例合并与 2 2例未合并HGV感染的CHB抗乙肝胎盘肽治疗 (4ml,1次 /d ,肌注 ,疗程 4月 )的远期疗效及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肝脏损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且血清HBsAg ,HBeAg ,HBV DNA均阳性 ,ALT异常。结果 两组患者无论治疗结束时 ,治疗后 6个月、1年、2年ALT复常率、HBeAg ,HBV DNA阴转率 ,还是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6个月、1年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年后肝功能水平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抗乙肝胎盘肽治疗的 2年持续应答率达 42 4%。结论 HGV感染并不影响CHB抗乙肝胎盘肽治疗的远期疗效 ,也不影响CHB的预后。HGV至多仅有微弱的肝脏致病性。抗乙肝胎盘肽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V-X蛋白)对S100钙结合蛋白A11(calgizzarin S100A11)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 以解放军第302医院基因治疗研究中心自行构建的HBV-X蛋白反式调节基因的cDNA文库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的筛选结果及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的启动子区域(S100A11-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pcDNA3.1(-)-X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 pCAT3-S100-p在HepG2细胞中能够指导CAT的表达;共转染实验中pCAT3-S100-p pcDNA3.1(-)-X组CAT的表达活性是pCAT3-S100-p的2.1倍。结论 所克隆的S100A11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作用;HBV的X蛋白具有对S100A11的反式激活作用。本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解放军第302医院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利用SSH技术及基因表达谱技术研究HBV-X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364例乙型肝炎不同标志物的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DNA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6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67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中PreS1叶。144例(86.2%),HBVDNA阳性147例(88.0%),这组患者病毒高度复制,PreS1和HBVDNA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中PreS1^+38例(31.1%),HBVDNA阳性43例(35.2%),表明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5例HBsAg和抗HBc阳民生组中PreS1^+17例(26.2%),HBVDNA^+20例(30.7%),表明病人仍有病毒在复制。10例HBsAg、HBeAg阳性组中PreS1^+7例(70.0%),HBVDNA+9例(90.0%),表明病人病毒在复制。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可靠指标,特别是在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速度快、预后差等特点.患者有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临床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是否能引起HBV激活,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相关报道并未统一,本文就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TACE术后对HBV激活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杨阳  魏燕  蒋雪花  陈坚  陈志勇  杨龙 《武警医学》2016,27(9):878-880
 目的 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6-01至2014-12在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接受化疗的HBsAg阴性恶性肿瘤患者570例。根据化疗后HBV是否出现再激活将患者分为再激活组25例及未被激活组545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化疗方案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对HBV再激活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性别、乙肝表面抗体状态、e抗体状态、核心抗体状态及是否使用免疫抑制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性(OR=7.700,P<0.001)、乙肝表面抗体阴性(OR=0.056, P<0.001)、核心抗体阳性(OR=4.670, P<0.01)及使用免疫抑制药(OR=7.978, P<0.01)是导致化疗后H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男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核心抗体阳性及使用免疫抑制药的HBsAg阴性的恶性肿瘤患者行化疗时,应密切监测HBV是否出现再激活或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防止HBV再激活。  相似文献   

18.
泛昔洛韦等3种药物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泛昔洛韦、膦甲酸钠及氧化苦参碱的体外抗HBV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种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o),并在此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后第3、5、7和9天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及HBV DNA含量的变化,比较不同药物抗HBV的效果.结果泛昔洛韦和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有明显的抗HBV活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抗HBV活性增强;膦甲酸钠对HBV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泛昔洛韦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明显体外抗HBV活性,而膦甲酸钠体外对HBV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攻击肝细胞对B一干扰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B一干扰素启动子调控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与参比质粒共同转染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poly(I:c)和血清中HBV攻击HepG2和L-O2两种肝细胞对细胞中B一干扰素转录活性的影响,并结合PCR技术检测HBV攻击肝细胞后B一干扰素的转录变化。结果血清中HBV攻击肝细胞能够引起细胞中β-干扰素的转录,但转录水平较低。此外,ItBV对肝细胞中β-千扰素的转录有促进作用。结论自然感染状态下,HBV能引起肝细胞中以β一千扰素表达为代表的天然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