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浆D-二聚体是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的一种特异性产物.对继发性纤溶性疾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是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标志物之一。本文用ELISA法检测D-二聚体含量。探讨在心血管疾病、骨折、颅脑外伤、急性白血病及恶性肿瘤血栓形成性疾病中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将224例检测标本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184例。通过乳胶凝集法检测D-二聚体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全部显示阴性,研究组的阳性率为67%~100%。血栓性患者的D-二聚体明显较高,D-二聚体检测对血栓性疾病检测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D-二聚体在血栓性疾病中的检测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血栓性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共32例,对其进行分组观测,采取乳胶凝集法对两组观测者血液中的D-二聚体进行检测,对受试人群进行血液采集,将试剂滴入血液样本中,待血浆与试剂充分融合之后,对患者混合后的血浆样本进行观察,发现样本中出现乳胶凝集说明样本呈阳性,如果无凝集现象发生说明样本呈阴性,在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上述检测后,同时测定急性脑梗患者与恢复期的脑梗患者的TT、PT、KPTT、Fg、3P试验。统计两组的检测阳性例数与阳性率,及对其他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测结果显示出具有统计上的显著特点,从各种不同性血栓疾病来看,阳性率均已经超过85.0%,而对照组的健康体检患者在测试后的结果显示出阴性,阳性率为0.0%。两组结果有明显的显著差异,P<0.05。同时,对急性脑梗患者与恢复期的脑梗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各项指标上恢复期的脑梗患者的指标更加接近健康人群。结论通过判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加强对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检测结果的价值具体体现在通过对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能够预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血栓性疾病,从而加强对疾病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4.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在诊断血栓栓塞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D—二聚体(D—dimer)的生成可反映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在各种血栓性疾病中D—二聚体的水平均有升高。例如:①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DVT)和肺栓塞(PE);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③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④恶性肿瘤:乳腺癌、卵巢癌、急性白血病等;⑤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检测血浆D-二聚体对脑梗死的诊断帮助及在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本文就D-二聚体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病情判断、预后判断及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意义进行逐一综述。[结果]D-二聚体在脑梗死急性期会出现特异性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论]血浆D-二聚体已经成为临床的常用检测指标,它对血管血栓性疾病的诊治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种检测血浆D-二聚体方法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胶乳凝集试验(L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其结果。结果三种检测血浆D-二聚体方法对血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LAT、ELISA和GIA在正常人中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3.33%、10.87%、6.06%。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同时检测可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达100%。结论当临界值(cut-of值)不同时,三种方法在正常人中的假阳性率和对血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有差别。GIA具有ELISA的定量和LAT的简便、快速的优点,非常适合于临床对血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8.
正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通过纤溶酶降解产生的最终产物,其抗原性较强,浓度的升高是体内纤溶系统的激活和血栓形成的证据之一,也是临床上溶栓治疗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目前,随着方法学的不断更新,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对临床上的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受到临床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对D-二聚体的检测在静脉血栓塞疾病的形成,心脑  相似文献   

9.
陈颖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2):2268-226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早期识别及早期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血浆DD存在于因子ⅩⅢa交联纤维蛋白(XDP)纤溶酶降解过程中形成的可溶性衍生物,这些可溶性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包括一种纤维蛋白原分子中没有的新抗原(D-二聚体结构,以及它的降解产物和可溶的纤维蛋白原.增高的DD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正在溶解.本文旨在探讨ACS及血浆DD的关系及与ACS危险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赖俊浩  胡斌  张翀  胡明霞 《临床医学》2013,33(10):25-26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似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78例患者进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阳性者30例为实验组,阴性者48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D-二聚体检测作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59.6%,阴性预测值为93.5%.结论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诊断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敏感方法,可以作为排除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11.
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几种常见栓塞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变化与几种可能引起栓塞的常见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凝集法对140例可能引起栓塞的几种常见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群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140例患者中,多数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监测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可能引起栓塞的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2.
秦雪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98-4899
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两种病理过程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称为血栓性疾病。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且近年来有渐增之势,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三种血浆D—二聚体检测方法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 评价三种检测血浆D-二聚体方法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胶乳凝集试验(L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三种检测血浆D-二聚体方法对血栓性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LAT,ELISA和GIA在正常人中的假阳性率分别为23.33%,10.87%,6.06%,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4.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其中近10%的患者会发展为肺栓塞,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1]。研究表明,与非肿瘤患者相比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4-6倍,并且占所有静脉血栓事件的20%[2]。此外,与无DVT肿瘤患者相比,DVT肿瘤患者死亡率增高2.2倍[3]。多项研究证实,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升高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5.
D 二聚体 (D dimer,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检测血浆DD含量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1~ 5] 。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和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血栓性疾病初诊患者共 5 17例 ,其中肺癌组 32 2例 ,肺栓塞组 6 3例 ,深静脉血栓组 39例 ,冠心病组 81例 ,急性心肌梗死组 12例 ,在溶栓药物或抗凝药治疗前测定DD。 36例行溶栓治疗的患者 ,于溶栓前及溶栓后 6、2 4、4 8和 96h取血 ,用金标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测DD。2 .试剂和仪器 血浆D…  相似文献   

16.
张连祥  侯敏  蔡忠 《检验医学》2003,18(4):253-253
D-二聚体(D-dimer, 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后形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检测血浆DD含量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溶栓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1~5].  相似文献   

17.
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D-二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是体内血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启动的首选分子标志物。通过对D-二聚体定量测定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D- 二聚体(D-Dimer,D-D)和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52 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和 42 例非血栓性疾病患者的vWF ,D-D 与NLR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vWF ,D-D 与NLR 单独 及联合检测时,在诊断血栓性疾病中的诊断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血栓性疾病组患 者的血浆vWF,D-D 与NLR 均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88~5.398,均P <0.05)。ROC 曲线分析表 明,vWF ,D-D 与NLR 的诊断临界值分别设定为136.85%,1.14mg/L 和2.857 时,其在诊断血栓性疾病中的ROC 曲 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3,0.720 和0.766,灵敏度分别为78.85%,63.46% 和73.08%,特异度分别为76.19%, 76.20% 和71.43%。vWF, D-D 与NLR 联合诊断血栓性疾病的AUC 为0.82,灵敏度为82.69%,特异度为71.43%。结论  vWF,D-D 与NLR 升高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联合检测优于各单独指标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90例常见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以及50名健康对照组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恶性肿瘤诊断。  相似文献   

20.
可疑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3P试验测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凡伴有微血栓形成的许多疾病都可导致D-二聚体的增高,可作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DIC前状态的诊断依据之一[1].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简称3PTest)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与纤维蛋白单体的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纤维蛋白单体,提示存在DIC可能[2].本研究对疑似DIC患者分别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3P试验的测定,以比较两种方法在诊断疑似DIC和出血性疾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