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的食疗作用早在古代就有认识。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就叙述了茶的药性和作用:“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的《本草拾遗》也记载了“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现今,饮茶的减肥、健美、美容作用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茶叶中富含茶酚、磷儿茶素、维生素E、黄酮类等物质,经常喝茶有益健康,这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2.
周顺福 《大众医学》2012,(12):37-37
古之论健康茶道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古代《本草纲目》已将茶入药。茶的医药、保健价值早在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就已被我们的祖先所发现并证实,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载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论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一日无茶为滞.三日无茶则殆”.足见茶之功效卓著。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拾趣     
拾风 《健康天地》2010,(10):72-72
<正>▲"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公元前221年)的著作。▲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历代古籍中记述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论述是很多的。从《神农本草》、《神农食经》到李时珍的《本草纲本》都有很多关于茶作药用的记录。唐代著名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写道:"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说明茶的保健作用确实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明代钱椿年《茶谱》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这些茶的功效,确实被现代的医疗科学所证实。茶虽然是天然健康食品,但喝茶也还要讲究科学,不讲究科学。也会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才算科学饮茶呢?以后几期内容,我会向消费者介绍—下我对茶健康的理解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饮茶与健康     
<正>茶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延续至今已有数千年。茶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还具有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现已查明,人体所需的86种元素,茶叶中含有28种。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约2700年的历史。东汉的《神农本草》、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的《茶谱》等史书,  相似文献   

6.
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饮料,品种多达五百多。茶叶鼻祖陆羽在公元758年撰写的《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可谓茶叶百科全书。茶的药用在四千多年前由我国发现,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曰:“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清·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归纳茶的功用“能入  相似文献   

7.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主产于华东、华北及陕西等地。板蓝根作为中药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就已经对它有记载了。《日华子本草》说其可“治天行热毒”,《本草便读》称其能“清热解毒、辟疫、杀虫”,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饮茶历史源远流长,关于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说法众多的原因在于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将"荼"减一画面写成"茶",才有了现代所知的"茶"字。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神农在野外以釜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落锅中,煮好的水,其  相似文献   

9.
袁艺 《健康天地》2010,(5):72-73
<正>唐代以前,"茶"字还没有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中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篇》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酪奴等等,其中以荼字为茶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饮茶减肥,饮茶健美,饮茶美容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说:“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由此可见我国很早就发现茶叶有减肥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减肥之风大盛,以减肥、健身、降脂为名的茶制剂层出不穷。科学实验证明,饮茶能够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血脂及胆固醇,是由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的缘故。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  相似文献   

11.
品茶墅园馆     
《长寿》1995,(6)
品茶,亦称茶道。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相传,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神农本草》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后人尊炎帝神农氏为“茶王”。  相似文献   

12.
芦荟又名油葱,是一种原产非洲的多肉质、生命力极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目前芦荟被奉为“医食同源”的佳品。芦荟的药用功效在很久以前就被人们所利用了,早在公元前1552年古埃及的书中就记载了芦荟的效能。在我国民间有用芦荟作药用和美容的传统。《本草纲目》、《本草拾遗》、《图经本草》中也记载,芦荟能治疗灼伤,有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收敛和促进皮肤再生的疗效。《陋室铭》的作者,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还用芦荟来治疗癣疾,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3.
最近见到《药膳食疗》(2004年第2期)“黄鳝保健作用佳”一文,读后颇受启迪,特续文附于骥尾。黄鳝的食疗,在我国古医藉中多有记载。唐代《食疗本草》载:“补五脏,逐十二风邪。治风湿。”唐代《本草拾遗》载:“主湿痹气,补虚损,妇人产后淋沥,血气不调,羸瘦,止血。除腹中冷气肠鸣。”明代《滇南本草》载:“治痨伤,添精益髓,壮筋骨。”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黄鳝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滋补性食品。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含量较多,它能使新陈代谢加强,性欲旺盛。不仅如此,黄鳝还含有一种特殊物质--黄鳝素A、B,具有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功效,对…  相似文献   

14.
谈饮茶     
种茶、饮茶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我国是茶的发源地,唐代顾祝在《茶赋》中也说,饮茶可以“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也就是说,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助思维。《本草拾遗》中甚至提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明茶对保健的好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养生话茶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真,世间绝品人难识,闲话茶经忆古人。”宋代诗人林逋这首《茶诗》引起我对悠悠茶文化的思索。 祖国茶叶发展史上一提到“茶源”,就会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据《神农本草》记:  相似文献   

16.
慈菇别名甚多,如白地栗、剪刀草、燕尾草、水萍、槎牙、茨菇、茨菰、水慈菰、茈菇等等。据《本草纲目》注解:“慈菇,一根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尔雅翼》说慈菇“岁有闺则十三实”。慈菇是我国特有一种普通蔬菜、水果。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人工栽培。《唐本草》、《日华本草》、《图经本草》、《药性论》、《救荒本草》和《梦梁录》、《齐民要术》等书均有记载。慈菇甘甜酥脆,可煮、可炒、可烩、可油炸、可煎食,荤素皆宜。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他在宫中吃御膳,每餐30多种菜少不了“慈菇红烧肉”。…  相似文献   

17.
茶自古在众多典籍里,一直与健康密切相关,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再到《本草拾遗》中“诸药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扮演了“药”的角色。茶虽不是药,但研究发现,茶中的活性物质确对人体如肥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8.
茶,是中国和不少外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早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就说过:“宁可终生不饮酒,不可三餐无饮茶”。北京人常说:“每天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外地人说:“老北京人,早晨是皮包水(到茶馆去喝茶),晚上水包皮(到澡堂去洗澡)”。茶叶和《茶经》在宋代传入日本后,日本的茶道文化更是讲究非常,欧洲的英、法等国人喝茶也是非常研究品茗质理的…… 茶始于何时?《茶经》序中说:“茶始见于周朝。”饮茶早在《赵飞燕经传》中,  相似文献   

19.
茶思     
赵敏 《保健医苑》2003,(1):34-34
<正> 祖国医学注重行与神的结合,中医养生之道众多,其中茶道与养生学有着内在的认同和本质的联系,修身养性就是茶道的精髓。 《神农本草》、《本草纲目》中对茶都有“药用”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此为解毒作用。人们把茶尊为“万病之药”,历史上也记载了很多与茶相关的资料和人物。“茶圣”陆羽活了72岁,“茶僧”皎然活了81岁,“五十斤茶”和尚活了130岁,“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活了88  相似文献   

20.
漫话药茶     
药茶,又称茶剂,即将中草药与茶叶配伍或代茶冲泡、煎煮饮用,可用于治疗疾病或保健养生。茶剂是一种古老剂型,我国唐代就有了药茶的记载。《新修本草》中载:“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陈藏器《本草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