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与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的对比分析,探讨其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OCSP分型及扩散加权戍像、头部3D-TOF-MRA影像学检查,分析MRA的影像学表现并与OCSP分型进行对比.结果: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OCSP分型结果与MRA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各型符合率分别为TACI 91.7%,PACI 66.7%,POCI 100%.结论:OCSP分型与TOF-MRA相互独立、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可及时指导临床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同时可显示血管的狭窄位置及狭窄程度,及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凝血因子Ⅰ(FIB)的表达与OCSP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入住本院的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按照OCSP进行分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中hs-CRP、IL-6及FIB水平,分析三者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OCSP分型结果为:完全前循环性脑梗死(TACI)型45例(18.75%)、部分前循环性脑梗死(PACI)型70例(29.17%)、后循环性脑梗死(POCI)型30例(12.50%)、腔隙性脑梗死(LACI)型95例(39.58%),其中TACI型患者NIHSS评分最高(P0.05)。研究组中血清hs-CRP、IL-6及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CRP、IL-6及FIB水平最高为TACI,其次为PACI,然后为POCI,最少为LACI,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hs-CRP、IL-6、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呈正相关性(r=0.889,P0.05;r=0.795,P0.05;r=0.79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s-CRP、IL-6及FIB水平与其OCSP分型密切相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较好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OCSP分型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镁、锌含量与病情关系.方法 对5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钙、镁、锌含量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OCSP分型不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锌、镁含量有变化,而血清钙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 OCSP分型不同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锌、镁含量不同,对于TACI型患者补充镬剂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1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亚型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亚型组、后循环梗死(POCI)亚型组和腔隙性梗死(LAO)亚型组.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TACI、POCI亚型组病变同侧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LACI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7,P<0.05;x2=4.58,P<0.05),TACI、POCI亚型组病变同侧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严重于LACI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9,P<0.01;x2=6.96,P<0.01).结论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与急性脑梗死OCSP分型中TACI、POCI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5.
OCSP分型预测脑梗死患者远期功能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是1991年在英国牛津社区进行脑卒中大规模调查基础上提出的脑梗死的新的分型方法,完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分型,不需要临床仪器的检查,而且准确的分型还可以预测患者病变的大小、部位和受累的血管.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中Bamford的临床分型及其各型远期功能预后.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1-01-01/12-3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血管病患者126例,男82例,女44例.方法采用Bamford的OCSP分型法,对126例住院脑梗死患者进行分型,并于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应用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y Rankin Scale,mRS)评估残疾程度.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患者OCSP分型及其各型患者出院时,出院3,6个月时BI,mRS评分.结果在126例脑梗死患者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8例(6.3%),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29例(23.0%),腔隙性梗死(LACI)78例(61.9%),后循环梗死(POCI)11例(8.7%);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114例完成了6个月随访,TACI的预后最差,POCI和LACI预后相对较好,PACI次之.结论脑梗死以LACI居多,OCSP分型可有效预测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功能.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对应关系。方法采用单盲法,回顾性比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登记库2007年1月~2009年2月2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情况及其磁共振成像分型特征。结果 OCSP分型结果显示,32例(11.3%)为完全性前循环梗死(TACI),86例(30.5%)为部分性前循环梗死(PACI),111例(39.4%)为腔隙性梗死(LACI),53例(18.8%)为后循环梗死(POCI)。核磁共振结果显示,201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影像学分型一致,分型总准确率为71.3%。各亚型分型准确率分别为TACI77%(27/35)、PACI79%(42/53)、LACI69%(95/137)、POCI65%(37/57)。结论 OCSP分型能正确预测梗阻部位和大小,与磁共振检查结果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OCSP分型预测脑梗死患者远期功能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是1991年在英国牛津社区进行脑卒中大规模调查基础上提出的脑梗死的新的分型方法,完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而分型,不需要临床仪器的检查,而且准确的分型还可以预测患者病变的大小、部位和受累的血管。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中Bamford的临床分型及其各型远期功能预后。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对比、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神经内科。对象:2001-01-01/12-3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血管病患者126例,男82例,女44例。方法:采用Bamford的OCSP分型法,对126例住院脑梗死患者进行分型,并于出院时、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应用Ban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y Rankin Scale,mRS)评估残疾程度.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患者OCSP分型及其各型患者出院时,出院3,6个月时BI,mRS评分。结果:在126例脑梗死患者中,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8例(6.3%),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29例(23.0%),腔隙性梗死(LACI)78例(61.9%),后循环梗死(POCI)11例(8.7%);随访期间12例患者死亡,114例完成了6个月随访,TACI的预后最差,POCI和LACI预后相对较好,PACI次之。结论:脑梗死以LACI居多,OCSP分型可有效预测脑梗死患者远期预后功能。有必要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脂与急性脑梗死按牛津郡社区卒中研究分型(OCSP)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7d内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0例,分析OCSP各亚型间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P<0.05),LACI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栽脂蛋白A(Apo A)水平高于TACI患者(P<0.01).结果 TG水平升高患者有发生LACI倾向,HDL-C、Apo A是脑梗死的保护因素,HDL-C、Apo A水平升高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OCSP·临床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登记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4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OCSP标准进行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变为:TACI型占7.3%,PACI型23.3%,POCI型6.0%,LACI型63.4%,分型与生存率明显相关,TACI型的生存率最低,PACl次之,POCI和LACI的生存率相对较高。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型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3个月结局的差异. 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首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146例,分4个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亚型比较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个月的病死率、复发率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 结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次为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腔隙性梗死(LACI),TACI与另3个亚型之间,PACI与POCI、LACI之间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TACI的病死率为42%,PACI为7.6%,LACI为2%,POCI为0,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LACI的复发率为2%,PACI为1.5%,TACI和POCI无复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者中,TACI 3个月的ADL为重度依赖,另3个亚型均为轻度依赖,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5).结论 OCSP分型可以评价脑梗死的急性神经功能缺损和3个月结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24例CT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象的认识提高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24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2例还有MRI证实,发病在6 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结论:平扫CT对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牛津郡社区卒中分型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各分型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OCSP分型,将835例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和后循环梗死(POCI),其中356例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评价临床症状对侧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在356例患者中,TACI组的颈内动脉颅外段50%以上狭窄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型(P〈0.05);38.9%(35/90)PACI患者、43.7%(28/64)POCI患者、43.6%(24/55)TACI患者和45.6%(67/147)LACI患者存在颅内动脉50%以上狭窄,且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症状对侧的颈内动脉颅外段50%以上狭窄与OCSP分型相关,TACI组患者比其他三型更易出现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615-5616
选取60例发病12h内入院的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梗死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分析CT检查结果及分型、表现。结果 60例患者发病1~2d行头颅CT平扫发现3例出血转化,对余下57例患者行增强CT扫描检查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5例,行增强CT扫描患者1周内复查CT平扫发现出血性转化21例,增强CT扫描预测准确率为71.43%(15/21);21例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中边缘型7例(33.3%),中心型5例(23.8%),混合型9例(42.9%)。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患者行早期增强CT扫描预测准确率高,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与脑梗死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OCSP)分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为观察对象。根据OCSP分型,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后循环梗死(POCI)和腔隙性梗死(LACI)4组。研究对象于入院时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随访至发病90d时完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分,评估其认知功能。根据MoCA评分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PSCI组)及单纯脑梗死组,对MoCA评分及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其OCSP分型不同亚型均可导致PSCI,其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PACI(45.37%)、LACI(33.33%)、POCI(11.11%)、TACI(10.19%),差异有显著性(χ~2=20.417,P=0.000)。组间两两比较,PACI亚型PSCI的发生率较POCI亚型高(P<0.05)。(2)脑梗死OCSP分型4种亚型比较,发病90d时MoCA评分不同,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LACI亚型、POCI亚型、PACI亚型、TACI亚型(H=27.747,P=0.000)。TACI亚型认知功能损害较重,认知域损害较全面,以命名、语言、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受损显著;LACI亚型认知功能损害较轻,仅部分认知域受累,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受损为主。(3)与单纯脑梗死组比较,PSCI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发病30d时BI评分较低,差异有显著性(t=-9.725、6.311,P<0.001);PSCI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CHOL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4.296、-5.158、-2.942、-2.166,P<0.05)。(4)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d时的MoCA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Hcy、hs-CRP及Cys-C水平呈负相关(rs’=-0.813、-0.385、-0.600、-0.268,P<0.01);与发病30d时BI评分呈正相关(rs’=0.638,P<0.01)。(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发病90d时发生PSCI的影响因素有入院NIHSS评分、发病30d时BI评分、血清Hcy水平和脑梗死分型。结论对于LACI亚型脑梗死、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以及入院后血清Hcy、hs-CRP或Cys-C水平升高、发病30d时BI评分较低的患者,应格外注意其发病3个月时PSCI的发生。早期识别、早期积极干预PSCI相应危险因素,将对临床防治缺血性PSCI、延缓其进展带来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42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T诊断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构成比为95.2%(40/42),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2.049,P=0.152)。其中局部脑胀构成比为25.0%(10/40);脑实质密度下降构成比为67.5%(27/40),单侧动脉血管高密度构成比为7.5%(3/40)。首次CT诊断与复诊中肯定诊断存在差异。结论:CT诊断有着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图像清晰等优点,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其检查准确率高,可为疾病诊断及后期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疑似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所有受检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MSCT对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患者的CT图像表现,对比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及不同时段...  相似文献   

17.
青科  赵振国  隋海晶 《上海医学影像》2005,14(3):179-180,188
目的提高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CT诊断。方法本文对4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超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h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超急性期CT表现为MCA高密度征、点状征及MCA供血区早期缺血梗死的表现:如豆状核边缘模糊,密度减低;岛叶密度减低,相应侧裂池变窄;颞叶灰质密度减低,脑沟变窄或消失,灰白质界限不清。结论MCA供血区脑梗死的超急性期CT表现特别对最早出现的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有助于其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探讨CT平扫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相关要求从2015年10月19日至2018年10月19日来本院就诊考虑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GE公司生产的optima 660型64排和bright-speed型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以此探讨CT平扫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数据显示,60例患者6h内不同时间段(0-2h、2-4h、4-6h)发现病例数分别为25例、22例和13例,其中0-2h和2-4h分别有20例、8例在CT平扫中未发现异常;60例患者中有45例为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病例,发病率为45(75.00%);在CT平扫征象中,三个时间段出现密度降低征及交界模糊征的发生率分别为5(25.00%)、13(59.09%)、11(84.62%),以4-6h时间段发生率最高且和其他时间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时间段出现脑肿胀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8.00%)、12(54.55%)、11(84.62%),同样以4-6h时间段发生率最高(P0.05);三个时间段出现血管高密度征得发生率组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接受CT平扫检测,临床实用性强,诊断价值高,利于临床早期诊疗,对提高检出率和确诊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项目Bamford分型(OCSP)各亚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分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2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和颈动脉斑块彩超检查结果。结果颈动脉斑块彩超检出率69.08%,其中不稳定斑块31.43%,105例颈动脉斑块检出者中脑梗死类型主要为腔隙性梗死(LACI)61.9%。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对颈动脉彩超有斑块检出者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手术治疗的1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2例为大面积大脑半球梗死,6例为大面积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死亡2例,均为大脑半球的大面积梗死患者。在随访的16例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在大脑半球的患者10例,术后均恢复满意。大面积小脑梗死的6例患者,2例恢复良好,4例遗留轻微的共济失调。结论早期的大骨瓣减压术不仅可以明显的降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而且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功能预后。对高度怀疑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应及时行CT或MRI检查,以便能早期诊断并得到更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