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心肺复苏技术不断提高,但复苏成功后的脑功能恢复不完全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大障碍。迄今为止,针对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仍十分有限,专门针对早期脑保护的药物则几乎没有。本研究就8例急性脑缺血缺氧后实施脑复苏较为成功的患者的脑保护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围绕早期“关门”、小脑顶核电刺激及多巴胺补充疗法等3个关键措施,提出脑复苏临床处理的新思路,以初步探讨脑复苏干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急救现场心肺复苏早期给药问题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在野外或急救现场,由于条件所限,实施快速给药的难度很大。故现场初级的生命支持,只包括ABC,A(airway)开放气道,B(breathing)人工呼吸,C(circulation)胸外按压。而复苏药物的给予常在高级生命支持阶段实施,并需要在医生到达后,进行气管插管或静脉开放后方可进行。因此,院外有效药物复苏方法的改进可能会提高复苏成功率和改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英国医生Brain发明的喉罩式气道(LMA)因其操作便捷,效果可靠,且不影响胸外按压等优势在欧美早期心肺复苏中逐渐推广。Nathaniel Haslam等在2004年11月20日的英国医学杂志(BMJ)上报道了第1例心脏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时因应用喉罩气道不当导致的胃破裂。漏气(咽/食道)和胃扩张是LMA的主要缺点。此前仅有面罩给氧和气管插管不当导致胃破裂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ICU经鼻气管插管术气道管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柳雪 《右江医学》2008,36(3):344-346
ICU患者因治疗需要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气道的通畅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为了争分夺秒赢得抢救的黄金时机,气管插管则是实现这一保证的重要措施。直接喉镜经口插管操作方便及时,但由于创伤性大,清醒病人难于接受,护理困难,留置时间短,且易脱落等缺点,而经鼻气管插管则可避免上述不足。现将ICU经鼻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氧液对窒息家兔血氧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高氧液对急性室息家兔复苏的效果,以及对血气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窒息后开始复苏时间5min为早期复苏,10min为延迟复苏,随机分为早期高氧液复苏组(A组)、延迟高氧液复苏组(B组)、早期复苏对照组(C组)、延迟复苏对照组(D组)。A、B组子高氧液预处理30min,C、D组用等量空白生理盐水。观察各组窒息5min后血气指标。A、C组打开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30min后测定动脉血气,B、D组维持气道夹闭状态至窒息10min,处理同前。取心肌组织原位杂交细胞凋亡(Turnel法)染色观察凋亡。结果 窒息5min组应用高氧液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高氧液可明显提高窒息时动脉血中PaCO2、SaO2水平,而A、B组与对照组(C、D组)动脉血PaCO2无明显改变。高氧液可明显降低窒息兔血清乳酸水平。高氧液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有所降低。结论 高氧液可在窒息状态下提高血氧浓度,降低乳酸浓度,从而增加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导管在现场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理论及方法。方法在现场心肺复苏时在紧急手法开放气道后,随即采用通气导管通气,以达到保持有效的气道通畅的效果。并用氧饱和仪器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同仅做手法开放气道者及行气管插管患者对比观察。结果口咽通气导管插入咽部,使得舌根前移,避免了舌根后坠所致的气道阻塞,收到了良好的保持气道通畅的效果。结论无气管插管时口咽通气导管在手法开放气道后的常规应用是完善现场心肺复苏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背景:在老年公寓高危人群中普及徒手心肺复苏方法,建立心肺复苏队伍,意义深远。目的阐述老年公寓普及心脏骤停初级复苏的重要性。方法全面介绍老年公寓普及心脏骤停初级复苏的步骤。结果与结论老年公寓普及心脏骤停特点有冠状动脉结构与功能障碍、心肌因素和急性缺血的电生理效应;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包括初级复苏的步骤包括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畅通气道和人工呼吸。  相似文献   

8.
邓佑玲 《华夏医学》2003,16(1):64-66
目的:进一步掌握,推广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方法:观察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方法和复苏效果。结果:75例重度窒息儿娩出后即置于辐射保暖台上,立即给予气管插管,迅速清理呼吸道,并正压给氧,其中16例窒息儿配合胸外心脏按压,5min复苏成功61例,10min复苏成功12例,有2例复苏30min后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家属要求放弃抢救,最后死亡。结论:早期迅速,准确无误地进行气管插管,彻底清理呼吸道,建立通畅气道,是成功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特别是羊水胎粪重度污染),减少围产儿死亡和残疾儿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救治经验。方法:对2001年12月31日-2004年6月30日救治的15例重度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5例中Ⅲ度烧伤面积20%以上者5例,烧伤总面积90%者3例,并且这3例Ⅱ度烧伤面积均超过20%,而死于创面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余12例均成功治愈。结论:对延迟复苏者休克期采用早期快速液体复苏;对中、重度吸人性损伤早期气管切开,保持气道通畅,有计划施行早期(削)切痂植皮,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1992年以来心肺复苏病人150例,探讨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对救治成功的影响,结果 86例及时进行气管插管的有6例复苏成功,成功率为6.97%。没有进行气管插管的64例无1例成功。表明快速开放气道,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并指出气管插管的最佳时机是呼吸衰竭的早期。  相似文献   

11.
王宁 《中原医刊》2009,(18):27-28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吸氧,心肺复苏药物应用等急救措施。比较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复苏时间、是否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异同。结果不同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病因、不同复苏开始时间、电击除颤的早晚、有无气管插管,其抢救成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肺骤停的早期信号,这将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患者的病因、复苏时机、复苏措施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海洛因中毒救治效果。方法:发现海洛因中毒所致休克患者,立即给予开放气道、心脏按压、机械通气、纳洛酮应用等治疗。结果:本组7例海洛因中毒所致休克患者,4例抢救成功,3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海洛因中毒所致休克,及时的心肺复苏,早期、及时应用纳洛酮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探讨川芎嗪对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我们用豚鼠30%TBSAⅢ度烫伤为模型,分为复苏组和治疗组。复苏组,伤后立即液体复苏;治疗组,在复苏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液。同时用8只豚鼠作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2,4,8,12,24h和48h测定血浆内皮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内心跳骤停(CA)患者行心肺复苏(CPR)失败后,气道开放方式及标准复苏药物对CPR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例CPR患者作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5min内气道开放方式:手捏皮球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及标准复苏药物肾上腺素及新的复苏药物如氨茶碱对CPR的影响。结果19例患者最终全部死亡,9例1期复苏,5例自主循环恢复(Rosc);5例气管插管患者1例1期复苏及Rosc;9例1期复苏惠者肾上腺素最大量12mg,2例使用氨茶碱+肾上腺素惠者均达1期复苏,其中1例Rosc;Rosc后持续时间最长为80min。结论在5min内气道开放,无论手捏皮球人工通气/气管插管,对CPR患者预后影响不大;使用氨茶碱+肾上腺素患者、或加大肾上腺素用量有望提高Rosc及延长持续时间、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心肺复苏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发生心搏骤停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A组予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气管插管,B组予常规气管插管。比较2组在心肺复苏早期的插管所需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复苏成功率。结果 A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插管所需时间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复苏成功率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早期口咽通气管面罩气囊通气在开放气道中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优点,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液体复苏进行系统阐述,通过早期综合监测及复苏干预,阻断病情进一步加重,对于保护器官功能、防治并发症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以气道保护为目的的气管插管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ICU的269例以气道保护为目的的气管插管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口气管插管243例,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23例,紧急床边气管切开3例;建立人工气道后有192例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而进行机械通气,77例自主呼吸平顺者予经导管吸氧;共进行275人次院内影像学检查、介入治疗等,其中210人次院内转运过程中使用简易呼吸机,43人次在机械通气下进行洗胃、胃镜检查、治疗等.结果:经导管吸氧的77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有16例分别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不规则等情况,及时给予人工气囊通气、机械通气;有6例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的治疗、转运过程中出现心跳呼吸骤停,5例心肺复苏成功.在抢救、治疗期间未发生呼吸道阻塞、窒息、严重缺氧等呼吸道原因导致患者直接死亡.结论:早期实施积极有效的气道保护措施,可避免误吸、窒息、缺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预防性气管插管为实施心肺复苏提供很大的方便,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张庆东 《中原医刊》2011,(21):41-42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以便指导急诊抢救。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间12例复苏成功患者,分析其影响CPR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CPR的成功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选择CAB复苏程序,呼吸衰竭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及时建立气道易于CPR成功。结论早期CPR、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早期电除颤是CPR成功的关键。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CPR程序,加强围心搏骤停期的监测,有助于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口服有机磷重度中毒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急救经验。方法应用紧急复苏法,即呼吸抑制者迅速进行气管内插管,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管通畅和给氧,呼吸衰竭者应用机械通气,早期足量,个体化应用特效解毒剂,防止继续中毒,口服中毒者反复洗胃至胃液无色无味为止,达到阿托品化后仍昏迷者进行血液灌流。结果治愈85例,死亡8例。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需要快速有效治疗。紧急复苏法可有效降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率,疗效好,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陈文彬 《河北医学》2011,(10):1284-1287
目的:研究紧急心肺复苏的理想人工通气方式。方法:78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性持续气囊-面罩通气组(先持续气囊-面罩通气后视病情行气道插管)和常规气管插管组,各39例,比较两组心肺复苏的效果。结果:持续气囊-面罩通气组的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高于常规气管插管组。结论:序贯性气道开放能及时、有效地早期开放气道,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