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 :女 ,5岁 ,因发现上腹部包块住院。体检 :一般情况好 ,肝脾不大 ,上腹部可触及一约 10cm× 8.0cm大小包块 ,质硬 ,活动度尚可。CT及彩超均提示腹膜后肿瘤 ,胸腹透视正常。血常规 :WBC 8.6× 10 9/L ,N 0 .5 4 ,L 0 .4 6 ,血小板计数 16 0× 10 9/L。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上腹膜后 ,约10 .0cm× 8.0cm× 8.0cm ,包膜完整 ,第一肝门从肿瘤右前壁表面跨过 ,手术过程顺利。病理诊断节细胞神经瘤。术后第 4d开始出现腹泻 ,为黄色稀水便 ,约 2 0次 /d。按肠炎对症治疗 ,3d后腹泻停止 ,继日出现腹痛、腹…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分析我院1983年至1990年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26例病儿B超声像图与临床资料,探讨B超在其诊断上的应用和对手术治疗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特点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1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发生的41例小儿过敏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少部分为食物蛋白和毒素引起,其中85%均以静脉滴注和口服等方式接触.除2例昏迷患儿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外,其余患儿预后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 临床医师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以便安全、有效地用药.  相似文献   

15.
睾丸肿瘤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院1991年1月~2002年2月收治41例睾丸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发病年龄3个月~6岁,其中<2岁25例,睾丸卵黄囊瘤24例,睾丸畸胎瘤16例,睾丸横纹肌肉瘤1例,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其中17例卵黄囊瘤和1例横纹肌肉瘤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恶性肿瘤均行联合化疗。睾丸畸胎瘤患儿均存活,卵黄囊瘤随访21例,生存16例,死亡5例。结论B超是鉴别睾丸肿瘤有效方法之一,CT扫描对了解有无转移灶有益;甲胎蛋白(AFP)测定对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有极大帮助,术后多药联合规则化疗对提高睾丸恶性肿瘤的生存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涉及重要血管的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小儿腹膜后肿瘤涉及腹腔重要血管时的处理方法,提高肿瘤切除率。方法 回顾我科近10年68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12例累及腹腔重要血管的处理经过,复习文献,总结经验。结果 经过认真的术前准备,切除了11例累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肿瘤(1例肠系膜上血管受累者除外),其中血管被切断、吻合3例,修补5例,切除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侵及重要血客的腹膜后肿瘤已不是手术禁忌证,用不同方法处理受累血管,争取彻底切除肿瘤,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长期存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腹膜后畸胎瘤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9例腹膜后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前血AFP测定及病理组织学分类情况。结果29例患儿均行完整肿瘤切除术,均治愈出院。术中出现血管、脏器损伤5例,行血管及脏器修补术;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经再次手术探查或保守治疗后治愈。29例中,成熟畸胎瘤21例,未成熟畸胎瘤I级2例,Ⅱ级2例,Ⅲ级4例。结论小儿腹膜后畸胎瘤肿块相对较大,位置深,术前应充分了解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以减少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利用术前AFP测定判断肿瘤性质时要考虑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儿科常见的血液病。自1993年至1997年我们收治小儿急性白血病共41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1例均按FAB分型诊断标准确诊。其中ALL25例,ANLL15例,分类不明1例。2.临床资料ALL组共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9月至14岁,其中<2岁者4例。25例中L;3例,L。19例,L。3例,其中高危12例,标危13例。25例ALL中,确诊前主要临床表现有:贫血ZI例,发热19例,出血13例,肝肿大者ZI例,其中>scm者7例,淋巴结肿大者13例,骨关节疼痛者14例。并发症有:CNSL3例,肺炎、败血症各2例,甲亢、乙肝、肠梗阻、骨…  相似文献   

19.
20.
小儿腹膜后淋巴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腹膜后良性肿瘤。通常无特异性表现,往往有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时才就诊,误诊率较高。我们收治1例腹膜后淋巴管瘤伴破裂出血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