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清 《江西中医药》2002,33(5):35-35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多急骤 ,疼痛多剧烈。腰扭伤后可能引起肌纤维的断裂、出血、渗出、肌痉挛肿胀等一系列腰部症状。笔者自 1998年 6月以来 ,运用针刺攒竹、阳陵泉穴加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 6 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入选标准 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之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腰部扭伤后疼痛难忍 ,运动受阻 ,动则痛剧。排除腰部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等器质性病变患者。1.2 一般资料  6 6例中 ,男性 4 8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0~ 5 0岁 ;腰肌扭伤 4 2例 ,韧…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扭伤是伤科常见病之一,笔者从2001年以来采用手法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32例患者中,男25例,女7例;年龄19岁~68岁,以28岁~52岁为多;病程为1 d~7 d,多数为2 d~3 d;兼有腰肌劳损及腰椎退行性病变者6例.全部患者发病时都有腰部用力过大或活动时姿势不正确而闪扭腰部导致腰扭伤的病史.  相似文献   

3.
胡国强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1):685-686
急性腰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病 ,好发于腰部损伤可波及肌肉、韧带、筋膜、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及骶髂关节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笔者用点穴动腰部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例资料共观察 10 3例 ,年龄 2 0~ 60岁 ,性别无特殊分布。其中腰部肌肉扭伤者 75例 ,韧带扭伤者 2 8例。诊断标准 :1多数患者有明显扭伤或外伤史。轻者感觉腰部不适 ,数小时或者 1~ 2 d后才出现明显症状 ;2腰部酸胀疼痛 ,严重者腰部持续剧痛 ,不能行走和翻身 ,咳嗽、呼吸、腹部用力等活动时 ,疼痛加剧 ;3腰部僵硬 ,生…  相似文献   

4.
1990~1995年我们运用针刺扭伤穴加自身运动的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00例,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30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均为门诊编号,男性210例,女性90例;发病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者16岁;发病时间最长者为3天,最短者为6小时。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疼痛,按之疼甚,活动受限,举步艰难,严重者不能直腰和翻身。治疗方法取穴扭伤穴(经验穴,在曲池下2.5寸,压痛敏感点处是穴。)  相似文献   

5.
针刺"痛灵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广泛指腰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利用痛灵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奇效。本人利用此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效果明显。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1岁;病程最长7天,最短2天。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部活动疼痛,仰伸不便,下蹲起立困难等典型症状及体征。2治疗方法“痛灵穴”位于手背三四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处,取患侧穴位,快速进针,针尖斜向手心,获针感后,强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3治疗结果针刺1~3次后,腰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为痊愈,共10例;腰部…  相似文献   

6.
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就急性腰部扭伤以针刺腰夹脊为主,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为辅,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自1986~1994年,治疗急性腰扭伤125例,其中女36例,男89例;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56岁,19~30岁的15例,31~45岁的74例,46~56岁的36例;单纯性急性扭伤93例,原有腰椎性病变而并发的急性腰扭伤32例。治疗方法急性腰扭伤多是突发,属阳证,施针时,采用长40~75mm 毫针,直刺或针尖稍偏向  相似文献   

7.
自 1 995年以来 ,笔者运用理筋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8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85例中男性 50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1 9~ 65岁 ;病程 1~ 4 8小时。有明显扭伤史者 65例 ,有腰肌劳损史者 1 7例 ,无明显病因者 3例。患者常在扭闪伤后突然发生腰部持续性剧烈疼痛 ,休息后略减轻 ,但不消除。深呼吸、咳嗽或打喷嚏 ,甚至大小便均可使疼痛加重。腰部不能挺直 ,双手撑腰 ,严重者卧床难起 ,腰部活动明显受限。无双下肢放射痛 ,部分患者可感到臀部疼痛。病变好发部位为 L4~ 5 、L5 / S1 部位的一侧或二侧。诊查时可见腰部僵…  相似文献   

8.
赵传铭 《中医正骨》2000,12(3):26-26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自 1996年以来 ,作者采用推、压、拔等手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腰扭伤6 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5例中男 39例 ,女 2 6例 ;年龄 19~ 5 5岁 ;病程最短 0 .5天 ,最长 9天 ,其中 0 .5~ 1天者 17例 ,2~ 4天者 2 9例 ,5~ 7天者 11例 ,8~ 9天者 8例 ;6 5例均有明显外伤史。属筋出槽者 46例 ,属骨错缝者 19例。 46例筋出槽者 ,腰部呈持续性钝痛或牵引掣痛 ,腰部活动受限 ,坐卧困难 ,咳嗽或喷嚏时加重。检查见伤侧腰肌紧张 ,受伤部位压痛明显 ;可触及条索状痉挛的肌束。 19例骨…  相似文献   

9.
杜静 《中国针灸》2012,32(12):1098
笔者根据临床腰扭伤不同阶段,疼痛初期采用远端取穴法,疼痛减轻后采用局部取穴法治疗36例急性腰扭伤,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来源于2012年1月至2012年3月本院针灸脑病门诊,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18~58岁,平均40岁;病程10 min~14天.多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轻疼痛.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次扳正法治疗初次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9月,采用一次扳正法治疗初次急性腰扭伤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8~35岁,中位数21岁。均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强迫体位等表现,一侧腰肌有明显压痛,经X线或CT检查排除腰椎骨折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他腰部病变。受伤至就诊时间为0.5~2 h,中位数1 h。观察治疗后腰部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治疗后腰部疼痛缓解、功能恢复。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6.79±1.95)分,治疗后(1.05±0.8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前(30.75±6.36)分,治疗后(15.55±4.37)分。结论:一次扳正法治疗初次急性腰扭伤,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张凤珍 《光明中医》2004,19(2):29-30
笔者自 1997年以来采用针刺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13 2例 ,方法简便、见效快、治愈率高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13 2例当中 ,男 80例 ,女 5 2例 ;年龄在 18~ 70例之间 ,以 3 0~ 5 0岁较多 ;病程最短者约 1小时 ,最长者 2周 ;其中右侧腰部扭伤者 3 2例 ,左侧者 3 4例 ,双侧者 3 7例 ,正中疼痛者 19例 ,正中伴左侧疼痛者 4例 ,正中伴右侧疼痛者 6例。2 诊断标准有明显的腰部扭伤史。腰部呈剧疼及活动受限 ,严重者不能翻身 ,咳嗽、腹压增高时疼痛加重 ,腰部肌肉紧张 ,有明显局限性压痛 ,X线片检查无异常。3 治疗方法3 1 针刺部位 头…  相似文献   

12.
刘灿容 《河南中医》2001,21(5):56-56
自 1994~ 1999年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斜扳手法治疗 6 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 ,获得了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 5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40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大6 7岁 ,最小 19岁 ,以 30~ 5 5岁为最多 ,占 70 % ;均有明显外伤史 ,伤后就诊时间为 6~ 72h。临床症状 :腰部剧烈疼痛 ,呈持续性 ,咳嗽或喷嚏时疼痛加重 ;腰部活动受限 ,以前屈受限明显 ;腰部不能挺直 ,双手撑腰 ,严重者卧床难起 ;均无下肢放射痛。临床体征 :腰肌痉挛或僵直 ;腰部有固定压痛点 ,以L3~ 5棘突两侧明显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治疗前常规摄脊柱正侧位…  相似文献   

13.
急性腰扭伤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不力或不及时 ,常转变为慢性腰痛。自 1997年以来 ,采用推、压、滚扌、拔、扳、背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腰扭伤 7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0例中 ,男 47例 ,女 2 3例 ;年龄 18岁~ 6 0岁 ;病程最短 1h ,最长 15d ;其中 1h~ 2 4h者 18例 ,2 4h~ 6d者 37例 ,7d~ 15d者 15例 ;初次腰扭伤者 48例 ,习惯性腰扭伤者 2 2例 ;70例均有明显外伤史。经临床检查分为三型 ,肌肉型 32例 :腰部牵引掣痛 ,咳嗽、打喷嚏或下蹲时疼痛加重 ,行走时身体偏向患侧 ,腰部活动受限 ,坐…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1973~1988年采用穴位快速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治疗急性腰扭伤及踝扭伤患者共184例,均获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 184例急性扭伤患者中,男170例,女14例。年龄:17~55岁,平均36岁。其中腰扭伤135例(右侧扭伤者113例,左侧扭伤者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被迫体位,活动受限。急性踝扭伤49例(外踝扭伤者44例,内踝扭伤者5例)均有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行动受限。病程:1小时~7天。治疗方法 (1)取穴部位:腰扭伤者取患侧气海俞穴,外踝扭伤者取丘墟穴,内踝扭伤取照海穴。(2)  相似文献   

15.
1993~1996年2月,我们应用自拟腰痛汤治疗急性腰扭伤3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8岁~45岁,病程1~4天,临床表现腰痛突发,疼痛剧烈,不能用力,腰肌紧张,活动受限,脊柱旁有压痛,无放射痛及皮肤感觉障碍。其中急性腰肌扭伤14例,急性棘间韧带扭伤9例,急性棘上韧带扭伤5例,急性腰骶关节扭伤4例,急性骶髂关节扭伤4例。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叩刺拔罐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拔罐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 2 0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0 0例中 ,男 1 2 3例 ,女 77例 ;年龄最大 70岁 ,最小 1 5岁 ,以 2 5~ 40岁居多 ;病程最短 0 .5h,最长 1周 ;服用药物治疗不见疗效者 42例。本病多数患者伤后随即出现腰痛 ,活动受限 ,坐、卧、行走均困难 ,咳嗽、打喷嚏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轻者扭伤当时腰部疼痛不明显 ,数小时或 1~ 2 d后疼痛逐渐加重 ,以致腰部不能活动。检查可见伤处明显局限性压痛 ,肌肉明显紧张、痉挛 ,无下肢放射痛及叩击痛 ,重者可见代偿性侧弯。 X线片显示 :一般腰椎…  相似文献   

17.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多为腰部剧痛,活动受限,腰背肌痉挛,深呼吸及咳嗽时疼痛加重。一、一般资料近年来我院收治急性腰扭伤48例(此统计数字为伤后5小时内就诊者)。男43例、女5例,本组患者年龄最小19岁,最大52岁。二、治疗方法治则:诱导,止血、止痛、通络、解痉。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嘱患者放松不要紧张,术者请助手或家属取冰块或用毛巾沾冷水敷在伤处。肌肉与筋膜扭伤,痛点多位于骶棘肌处。如左侧腰肌扭伤,用拇指重刺激点按右上肢“扭伤”穴(阳池与曲池连线上1/4处)2~3分钟,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同时点揉左手背中第二、三和四、五掌骨间的“腰痛点”2~3分钟,嘱患者配合做轻微的腰部左右旋转活动。右侧腰肌扭伤,点穴相反。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腰扭伤是指因突然的、意外的动作不当,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局部损伤,俗称闪腰。临床多以发病时腰部疼痛难忍,活动、转侧不利,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壮者,属中医学"伤筋"范畴。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多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因针灸简便易行,善于治疗痛症,因此能较好地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症状,减轻疼痛。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一大特点是选穴少,临床中也不乏使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昆仑穴治疗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3年以来,治疗急性腰扭伤266例,对其中27例确诊为腰骶小关节滑膜嵌顿的患者,用针刺昆仑穴并活动腰部法进行治疗,疗效可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7例中,男20例,女7例;15~20岁2例,21~30岁7例,31~50岁14例,50岁以上4例;干部11例,工人8例,农民4例,家属3例,学生1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长6天。2.诊断要点腰部扭伤后,立即发生剧烈疼痛,其程度远远超出一般的扭伤,腰肌紧张,患者对腰部活动和增加腹压(吸气、咳嗽)的动作深感恐惧,前屈侧卧位疼痛略有减轻。X线检查无异常显影。治疗方法患者取前屈侧卧位,以疼痛减轻为度。针刺昆仑穴,…  相似文献   

20.
急性腰扭伤为软组织,尤其是肌健、韧带突然受到过度的牵拉和扭转引起的损伤。我院1996年3月~1997年5月,采用针刺治疗腰扭伤48例,效果显著。1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8岁;病程3~5天多见。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之后,取头部腰区(经验穴,位于督脉线上头顶百会穴后1寸),局部进行常规消毒,选用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进针,沿头皮向脊柱方向缓慢进针1.5寸捻转1min,得气后留针20min,其间行针1~2次,并嘱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复诊者起针后,加足三里左右两穴,用平补手法。3 治疗结果 疼痛消失,活动如常为痊愈;疼痛减轻,活动受限好转为有效。结果:针刺1次痊愈者22例,有效11例;针刺2次痊愈8例;针刺3次痊愈者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