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麻疹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麻疹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统计学中构成比的方法,对126例确诊麻疹病人的发病年龄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低,青壮年发病率高。结论 成人麻疹发病率较高,肝功能损伤明显增多,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麻疹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统计学中构成比的方法,对120例确诊麻疹病人的发病年龄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低,青壮年发病率高。结论:成人麻疹发病率较高,肝功能损伤明显增多,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成人麻疹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晓明 《新医学》2006,37(3):184-186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4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成人麻疹的发病季节不明显,部分患者预防接种史不明确.中毒症状重,均出现上呼吸道炎症状及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明显,皮疹发生率高,科普利克(KOPLIK)斑多见(89%),消化道症状多见(46%),肝功能损害较常见,但预后良好,严重并发症少,46例经抗病毒、抗感染、对症和支持治疗,均痊愈.提示应重视对成人进行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78例成人麻疹进行观察和护理,了解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对成人麻疹的鉴别能力,掌握其临床特点,协助医生早期诊治;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对病人的早期痊愈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成人麻疹11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勇  饶懿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419-1420
目的:总结成人麻疹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和2006年麻疹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阳性的110例住院成人麻疹的症状、体征、并发症、预后和出疹期血清ALT、CRP(C-反应蛋白)等变化。结果:成人麻疹临床表现典型,并发症少,预后较好,出疹期检查血清CRP,结果示93.64%的病例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成人麻疹表现典型,症状轻,并发症少,预后好。麻疹患者多数CRP升高,故可作为麻疹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40例成人麻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麻疹热度高,全身症状重;腹痛、腹泻、呕吐较多;出疹、退疹慢;并发症多,并发支气管炎20例(50%),肝脏损害34例(85%),心肌损害14例(35%)。结论:成人麻疹发病年龄20~35岁,平均28.8岁,多因幼时接种麻疹疫苗,4~6岁未加强,高危成年人群应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成人麻疹6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惠萍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3):1586-1587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护理及心理问题等。方法:对本院68例住院成人麻疹病例资料,从临床特点、护理及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人麻疹存在全身中毒症状重,斑丘疹密集,多脏器损害等特点。结论:对成人麻诊患者临床护理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同时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麻疹监测工作,在做好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中的成年人进行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夏秋季成人麻疹与非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54例成人麻疹及86例非成人麻疹的临床过程、并发症和生化学检查进行比较分析。患者血清麻疹-Ig M均阳性。观察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与血清生化结果。结果成人麻疹皮疹持续时间显著长于非成人麻疹,出现严重毒血症的情况也显著多于非成人麻疹。在成人麻疹结膜炎和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1.9%和37.0%,显著高于非成人麻疹(P0.05),而肺炎和心肌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4%和22.2%,显著低于非成人麻疹。成人麻疹血清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升高明显多于非成人麻疹;非成人麻疹心肌酶升高显著多于成人麻疹。结论成人麻疹相对于非成人麻疹病情更重,两者的并发症有所不同,成人麻疹以结膜炎、喉炎和肝损伤为主,非成人麻疹以肺炎和心肌炎为主。对成人麻疹和非成人麻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成人麻疹并发肝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成人麻疹并发肝炎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肝脏病理变化.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8例成人麻疹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成人麻疹患者中,89.6%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85.4%伽马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64.6%白蛋白(ALB)下降,有黄疸者较少.肝脏病理检测为广泛性肝细胞肿胀,炎细胞浸润较少,汇管区完整,肝纤维化不明显.结论:成人麻疹并发肝炎发生率高,肝损害为一过性,恢复快,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Koplik′s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1].此病以冬春季节为多, 6个月~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几年来麻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成人麻疹发病率增高尤为明显.现将江苏省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2006年住院的46例成人麻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儿童麻疹进行对比,现将其发病特点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临床发病的特点,以期早期诊断成人麻疹。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感染疾病科发热门诊确诊的成人麻疹临床资料,采取血清检测麻疹病毒血清特异性Ig M抗体,应用RT-PCR法检测麻疹病毒N基因片段。所有送检的疑似麻疹病人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麻疹组和非麻疹组,分析成人麻疹和非麻疹感染的发病特点的差异。结果 1麻疹组患者以外地来京或外来务工人员占多数,发病高峰在4、5月份。2临床表现中麻疹组患者高热、咳嗽、眼部症状、麻疹黏膜斑、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麻疹组(P0.05),而发热持续时间、皮疹异常循序、皮疹时间、胃肠道症状、支气管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检查中麻疹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与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肝功能中ALT、CK-MB、LDH明显升高(P0.05)。结论成人麻疹临床表现不典型,提示对16岁以上青壮年进行麻疹疫苗加强接种,对降低麻疹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特点、流行特征、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6例成人麻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麻疹的毒血症状较儿童麻疹重,体温39℃以上者占71.4%。皮疹出疹顺序均非常典型,皮疹粗大密集,颜色较深,易融合成片。66.1%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眼结合膜炎症状;有85.7%的病例出现Koplik’s斑;41%的病例出现肝功能损害;5.3%的病例合并肺炎。发病以流动人口为主,城市麻疹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结论成人麻疹临床表现典型且较重,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对成年人进行麻疹强化免疫以及加强对流动人口麻疹疫苗接种的监测及管理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方法分析282例麻疹病例。结果(1)全年都可发病;(2)发病高峰季节后移;(3)病例逐年增加;(4)病毒血症时间长;(5)麻疹粘膜斑发生率高;(6)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心肌及肝脏损害为主;(7)少数病例血小板下降;(8)预后良好。结论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较儿童麻疹重,以流动人口为主,要控制成人麻疹的发病率,须在保证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的同时,加强对高危人群中的成年人进行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4.
成人麻疹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家辉  冯成军 《临床医学》2009,29(3):109-110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显著下降,且发病人群亦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人麻疹发病率明显增高。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本院共收治成人麻疹36例,为提高对成人麻疹的认识,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成人麻疹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学谨 《临床医学》2006,26(6):75-75
麻疹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特征。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有效控制了麻疹,儿童发病率明显下降,而成人发病率明显升高。我科近几年共收治麻疹患者66例,年龄满15周岁及以卜年龄的病例为成人麻疹,共32例,占发病人数的48.5%,现将成人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成人麻疹的临床特征及预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湖州市成人麻疹发病情况。方法:由市防疫站统计本市近三年成人麻疹发病例数;由医院统计室提供本科三年成人麻疹发病例数,结果:虽然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开展广泛,我市麻疹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有散发流行。三年来成人麻疹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特征不同于小儿麻疹,结论,成人麻疹的增多与幼年接种麻疹疫苗后至成人抗体水平下降有关,院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尤其强调对易感人群实施后续强化免疫是成人麻疹的最佳预防策略,同时保证情报告的及时 与准确性,可为今后消灭麻疹的远程规划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德令哈市成人麻疹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该地区成人麻疹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收集德令哈市50例成人麻疹病例和100例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面对面询问收集该人群的人口特征学、生活行为史、麻疹疫苗免疫史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方法 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已婚、流动人口、集体宿舍居住、经常熬夜和有麻疹患者接触史是麻疹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59、5.356、6.295、5.261和13.583,95% CI分别为1.776~16.053、1.879~15.265、1.809~21.903、1.152~24.028、1.868~98.774),接种麻疹疫苗是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OR =0.103,95% CI =0.030~0.357),且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多,保护效应逐渐增强(接种1次:OR=0.285,95% CI =0.100~0.807;接种2次及以上:OR =0.025,95% CI =0.002~0.288).结论 流动人口、集体宿舍居住、经常熬夜和有麻疹患者接触史等特征人群可能是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因素,而接种麻疹疫苗是麻疹发病的保护因素,增加疫苗接种针次,有助于降低麻疹发病危险.  相似文献   

18.
成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时因接种麻疹疫苗,麻疹发病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清抗体水平下降,成人患病相对增多,即麻疹发病年龄后移。成人麻疹有较重的中毒症状,并发肝炎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我院1991~1995年成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1年~1995年5年间本院收治麻疹患者134例。轻型麻疹103例,重型31例。其中≤14岁组91例(68%),15岁及以上组(以下称成人组)43例(32%)。  相似文献   

19.
麻疹病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我国实施计划免疫后,婴幼儿发病率下降,而成人麻疹发病率渐呈上升趋势[1],且多为20~30岁,40岁以上则较少见发病[2].我科于2002年8月8日收治了1例老年性麻疹患者,经住院1周后痊愈出院.结合老年病患发病的生理、病理改变,以及各种合并病变的特点,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5年4月、5月、6月麻疹流行特点。方法:40例麻疹病例从发病年龄,确诊时间,发病季度,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总结出临床特点。结论:发病年龄后移,流行高峰季节为春季以4月、5月、6月发病高峰。皮疹经过典型临床表现符合以往麻疹特点。确诊手段,麻疹粘膜斑(+),血-麻疹抗体(+)。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另外对以往接种过麻疹疫苗而体内抗体水平低的儿童及成年人进行预防接种再次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